<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医院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是国家级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也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在地,以诊治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心血管疾病而享誉国内外,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和集医疗、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级医学研究与教育中心。一、医院基本情况医院始建于1956年,2009年中央编办批复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形成“中心—医院”一体化格局。医院分为临... [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是国家级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也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在地,以诊治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心血管疾病而享誉国内外,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和集医疗、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级医学研究与教育中心。一、医院基本情况医院始建于1956年,2009年中央编办批复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形成“中心—医院”一体化格局。医院分为临床医疗区和预防研究区。临床医疗区(阜成门外院区),总用地面积5.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预防研究区(门头沟西山园区)总用地面积7.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目前为3.7万平方米,未来将达到9.2万平方米。医院设有35个病房,26个手术室(其中包含6个复合技术手术室),17个导管室,1521张编制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1279张。在职员工3380人,院士6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1人,享受政府津贴77人,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89人(数据截至2019年3月31日)。同时,配备有血管造影机、双源CT、核磁共振、PET-CT等与世界接轨的医疗科研设备。医院融入大量影像、网络和信息技术打造的可视化手术平台,便于术者在手术中随时掌握所需决策依据,为精准治疗提供保障,并为远程会诊、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手术室自动发衣系统、对接医嘱的智能药柜等的使用,改善了工作流程,以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提升医院管理效率,真正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数据化”全覆盖的现代化医院。医院科学合理地调整学科配置及规模,以整合医学为视角,坚持以心血管疾病防治为主,协调规划与发展相关重点学科。医院现有临床中心20个,涵盖心血管病内科、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实验技术平台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关疾病诊疗中心。二、医院“四大”特色工作(一)医疗方面:坚持做“医疗技术和质量排头兵”,严把医疗质量关,不断拓展新技术,竭诚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一流的技术”和优质安全便捷的服务1.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2011年,医院外科手术量和内科PTCA手术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共完成外科手术10107例、PTCA10649例,成为世界仅有的内、外科手术量均突破万例的特大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至此,医院年手术量持续增长:2018年全年门诊744620人次,急诊29864人次,急诊危重症抢救21139人次;实有床位1279张;出院69708人次,床位周转56.2次,床位使用率104.9&#xFF05;,平均住院日6.8天,死亡率0.2&#xFF05;。住院外科手术14455人次,内科介入手术49099例、射频消融6433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2283例。在医疗服务数量持续增长同时,医院始终保持“阜外”在国内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品牌优势,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转归情况、手术死亡率、病床周转率等多项医疗数量和质量评价指标在全国心血管疾病专科中均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之一。在北京地区多次开展的18所三甲医院评比中,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血压病(成人)四个病种医疗质量和医院效率综合评估分数均排名第一;第三方机构“门诊患者体验与满意度”总分排名第一。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我院心血管病、心外科均连续九年蝉联第一。2.开拓进取引领心血管诊疗技术发展建院初期,阜外医院开展了胸廓成形术、肺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以及低温直视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文革期间,开展了我国第一例室壁瘤切除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人工生物瓣置换术等新技术,奠定了“阜外”在胸心血管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医院陆续开展国内第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Bentall术、大动脉调转术、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直接PCI、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裸支架)、不停跳非体外搭桥术、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国际第一例大动脉双根部调转术、杂交技术治疗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等诸多新技术。近十年来,医院在不断推进医疗技术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开展了国内第一个可植入式人工心脏临床试验、国产自主研发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亚洲首例经皮左室辅助(impella)、国内第一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在世界首创多项一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先心病、大血管病新技术(杂交技术治疗左主干+三支病变、新生儿肺动脉闭锁),且自主研发的FW-2型轴流心室辅助泵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试验,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经皮穿刺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将中国心血管病的治疗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二)科研方面:打造国家级科研基地,搭建创新研究体系,开展创新性的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1.强大的科研技术平台我院现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血管植入材料临床前研究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技术平台;搭建了医院—网络医院—社区心血管病防治平台、心血管临床数据随访与分析信息化平台、心血管生物资源库共享平台、心血管疾病分子诊断中心、心血管植入材料研发平台等高水平的医学研究平台及全新机制运营的中心实验室,以开放性平台服务国内外。2.大步向前的科研成绩自建院以来,医院共斩获科研成果324项,其中国家科学进步奖(含全国科技大会奖)43项、部委级成果奖160项,获国家专利90项,发表学术论文12960篇,出版专著242部。自1998年至2018年SCI收录论文2252篇,全院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5的期刊(TheLancet《柳叶刀》、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Circulation《循环》杂志等)论文306篇。制定了专业指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共有50余项被AHA/ACC和ESC等国际疾病防治指南采纳,为国际和国内权威指南做贡献。牵头和参与了国家“七五”以来的心血管领域攻关项目126项和“973”、“863”、“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获得科研立项1498项。在“十二五”期间,实际到位科研经费达6.78亿元,年均约1.36亿元。近三年,实际到位科研经费达7.98亿元,年均约1.33亿元。2014至2018年,阜外医院连续五年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心血管专科领域排行榜中名列第一名。3.影响深远的国际交流阜外医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自2010年开始举办“中国心脏大会”(简称CHC,前身为自2004年始举办的“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为国内外同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与美国国立心肺研究所、美国克利夫兰心脏病中心、英国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和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交流关系,不断提升医院在国际心血管病领域的学术影响力。60年来,医院接待了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外宾来访交流,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多个国家和组织机构开展国际合作课题,为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国内转化发挥了积极作用。2000年至今,已与30余个国家开展示教演示,为心血管领域新技术的推广和相关学科的培训提供了适宜的新技术平台。同时医院积极公派业务骨干出国学习、交流,部分学员归国后成为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和外界沟通搭建了桥梁,让世界心血管病防治舞台越来越多地听到了阜外的声音。(三)预防方面:发挥心血管疾病预防“国家队”作用,实行“将心血管病防治主战场由医院向社区转移”防控策略,让人民群众少得病1.开创了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阜外医院一直倡导和引领中国心血管病预防工作。阜外医院心血管病流行病学防治研究工作始于1959年。1978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研究的专业研究室。2000年成立群体遗传学及防治研究室,在我国心血管人群防治基础上开拓了新的遗传流行病学的发展领域。2004年9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落户阜外,具体负责推动全国的心血管病防治和研究工作。2013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投入实质运营,软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站上了更高平台。2.引领中国防治事业走向世界1969年深入首钢,率先开展高血压等常见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创造了心血管病社区防治新模式,对我国民众心血管病的预防发挥了巨大作用,形成了著名的“首钢模式”,1994年WHO通过卫星向全球推广这一模式的经验。1981年开展了中美20年流行病合作及国内多中心长期队列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以阜外医院为核心的16个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基地和专业的研究队伍,掌握了心血管病和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提出和制定了防治策略。医院先后于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和2015年五次领导组织全国性高血压病抽样调查,至今已形成覆盖25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6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控网络,管理患者60万,扩大管理300万人,一年控制达标率从22&#xFF05;提高到了71&#xFF05;。3.借助“互联网+”推动分级诊疗自2009年开始阜外医院积极探索社区防治转诊模式,与北京多家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启动合作与防治项目,与北京市五大城区卫生局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书,推行专家定期社区出诊,已经形成北京市社区心血管疾病“前筛”、“后疗”和“健教”三个基地。2013年组织召开了全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不断探索和完善心血管病防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2014年启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该项目目标在于探索出“以最小的花费取得最佳防治效果”的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方案。截至目前国家投入经费11.04亿元,已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的248个项目点,筛查总人数达到314万人,高危对象干预管理总人数超过68万人。由于该项目覆盖全国,地域差异大,涵盖近56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全国心血管疾病的百万人群前瞻队列已成为全球之首,被美国NIH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誉为“全球精准医学研究的最佳资源平台,是中国的方案,世界的平台,十分令人振奋!”。该项目将成为我国未来原创性心血管药物靶点发现及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国家战略资源。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提高基层高血压管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2017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委托我院成立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围绕“五统一”要求,即统一基层高血压指南、统一指南培训与考核、统一基层高血压质量考评体系、统一绩效考核、统一开展民众宣教,开展相关工作。组织专家委员会制定《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并在2017年11月正式发布并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积极开展《指南》的线上、线下培训和考核,截至目前:全国线上培训覆盖31个省、354个市、3002个区县、38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万名基层医生,培训前平均分69分,培训后平均分90分。在线平台患者管理人数857万人、患教信息发送量1907万次;全国线下培训举办“雄鹰计划”培训班18期、累计培训1100名基层医生骨干,“群雁计划”培训会已举办38期、培训基层医生4700名。另外《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质量考评手册》撰写、宣教工作也正在逐步推进中。4.打造了全国性心血管疾病资讯平台自2004年成立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以来,阜外医院打造了一个全国性心血管疾病资讯平台,编辑出版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2016年》,该报告立足于国家代表性和权威性,已形成广泛影响力。制定了《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1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社区疾病管理教程》;2013年制定和推广了《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2015年启动修订《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国家级行业规范文件《心脏性猝死的标准》与编制循环系统33个疾病临床路径;2016年修订了《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指南》。(四)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大人才观”理念,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心血管专业人才,是国家心血管防治领域的人才培养摇篮1.教学资源的国家队平台阜外医院始终以成为行业内精英医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为己任,致力于心血管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医院现覆盖理学、医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2个;三级学科专科医师培养基地2个。医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82名、硕士生导师94名;育有全国优秀教师陈在嘉,院校教学名师胡盛寿、顾东风,院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十余名德艺双馨的医学教育工作者。2.层出不穷的人才阜外医院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造就了一代中国心血管领域大师级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家,为我国心血管专业领域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院内先后培养了6位院士,他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英恺、顾东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朱晓东、高润霖、胡盛寿,21名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名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万人计划”人选,1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荐计划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近十年,面向国内外招聘了心内科、内分泌疾病、血脂异常、心肺运动、血栓性疾病、个体化治疗、分子诊断、血管外科、高血压、泌尿外科等多位“出类拔萃”的学科带头人,为医院向国家级医学中心转变夯实了基石。向院外输送大量的心血管病领域专业人才。1970-2017年中,60&#xFF05;全国心脏中心的主任在阜外医院进修学习过,医院共输出约500名心血管病专业技术骨干,为全国40余家心脏中心输送了心脏外科主任。作为一所临床教学医院及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医院承担了北京高等护理学校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以及中华护理学会与北京护理学会专科护士认证的培训工作,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护士近500人。自1977年恢复招生起,医院共培养105名博士后、1044名博士、1061名硕士及14375名进修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医院还接收了来自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家的医务工作者来院学习,不断加强与其它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培养合作,扩大我国在世界心血管人才培养方面的影响力。目前,为更好地培养心血管优秀后备人才,积极探索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医院推出了“3+X”优才计划,面向全国公开招录和培养优秀心血管专业住院医师。3.心血管技术协作网络的建立阜外医院完成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近代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建立了心血管技术培训网络。1982年创建“全国心血管病临床技术协作培训中心”,1988年更名为“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自2009年起,阜外医院在全国科学布局,构建分级管理与培训体系,推广适宜有效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技术,先后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3家医院合作成立心血管技术培训网络,极大提高了区域辐射能力和全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技术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心血管病患者的就医需求。4.开展心血管病专业质控工作为加强心血管病专业医疗质量管理,实现我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2017年11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委托,承担国家级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至今已吸纳全国200余位心血管病专家,组成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心外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影像7个专家工作组。协同制定心血管病专业10个病种/技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国家心血管病质控网络平台(www.nccqi.org.cn),探索心血管病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工作,分析和报告全国心血管专业质量现状,编写《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心血管病专业部分。形成集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心外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影像为一体的全国心血管病质控体系。以实现全国心血管疾病诊疗及预防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作为工作目标,为建设健康中国助力。5.委省共建项目2013年起,医院承担了“云南项目”、“河南项目”两个委省共建项目,进一步拓展未来发展空间,推进“阜外”品牌资源在国内的伸展,把国内最优质的心血管病诊疗资源带到各省市甚至周边国家。2017年9月15日,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正式运营。2017年12月16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正式开诊运营。三、医院获得的社会荣誉医院多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首都卫生系统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首都卫生系统文明单位标兵、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培育出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工作先进个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中国好医生、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等一大批“阜外”精英,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对44家委预算管理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评中,阜外医院连续三年位列第一,充分肯定医院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阜外人在六任院领导的带领下,传承“听党指挥守纪律”的军队优良传统和“治学严谨”的协和精神,形成了认真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的“创新精神”和协作包容、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这一阜外家风,推动了医院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洪流中独占鳌头,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在心血管临床、科研、防治、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创造了在我国乃至世界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诸多第一,促进了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阜外”品牌的盛誉。

医生团队 更多>

曲家珍
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医科原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知名专家、主任医师、教授。为京城名医施今墨先生的传人、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李介鸣教授的学术继承人。197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同年进入阜外医院工作,从医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因在心血管病领域工作业绩突出,曾先后两任被聘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成员单位课题组长。曾任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委员会常委,北京络病委员会常委,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袁贤奇
简介:袁贤奇,男,主任医师。1974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1977年到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从医30多年以来,一直从事内科急诊临床和研究工作。一直从事内科急诊临床和研究工作。掌握了多项心血管急诊的诊疗技术。能对各种急、危重心血管病人作出正确诊断,组织实施抢救。掌握心内电生理检查技术,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永久起搏器的安装及左右心导管检查技术等,在ICU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Swan-Ganz导管及动脉内测压,指导临床用药,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俞梦越
简介:俞梦越,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冠脉介入导师。现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七病区任指导医师,冠心病诊治中心学术秘书。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即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工作至今,历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2004-2005年受卫生部公派赴日本国立循环器病中心做访问学者。 从1997年开始从事内科工作,曾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病院呼吸内科、血液科、免疫科、感染科、肾内科等从事内科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普通内科基础。1999年从事心内科至今,始终在临床一线,熟悉和掌握了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工作重点为冠心病的介入诊治,技术规范、手法细腻,已独立完成八千余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擅长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掌握并努力推广冠状动脉旋摩、OCT、FFR等介入新技术。作为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导师,积极组织卫生部冠心病介入的标准化培训,每年参与培训的介入进修医师达100余人。 作为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的教学秘书和大会主席团成员,积极参与CIT、TCC、中国心脏大会的组织工作。 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治、重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救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心肌梗死后心衰特殊蛋白的表达等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包括5篇SCI论文),参加编写专著4部。 作为主要参加者的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机制研究获省部级成果奖。成功获得日中医学协会世川奖学金专项研究基金、中华医学会科研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时参加了国家“九.五”至“十二.五”以及北京首发基金的重点攻关课题的协作项目,科研成果多次在美国AHA、日本CCT、中国CIT等国际重大会议上进行交流。 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学会会员,日本循环器学会会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青年编委;老年心血管病杂志(英文版SCI)编委;中国药房杂志编委。
倪新海
简介:倪新海,男,37岁,汉族,河南省遂平县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课题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国循环杂志特约审稿人。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工作。198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自1994年起师从于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程显声教授,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医院动态 更多>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期停诊信息

2015年07月24日停诊信息(上午)心血管内科:楚建民心血管内科:贺丽霞心血管内科:唐闽心血管内科:尤士杰心血管内科:张宇清心血管内科:朱成刚2015年07月24日停诊信息(下午)成人外科中心:黄志雄心血管内科:黄燕心血管内科:张沛心血管内科:张炜

我院赴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麦宿地区开展筛查先心病患儿等义诊活动

8月18日至29日,我院小儿外科6病区芮璐、B超室王剑鹏医生等一行12人远赴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麦宿地区开展为期11天义诊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当地德格县宗萨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协助,共义诊1000余人次,覆盖当地近1/4的常住居民,普及了健康知识,促进了民族团结,得到了广大藏民同胞的拥戴。四川省甘孜州麦宿地区地处高原,贫困落后,出行不便,医疗资源匮乏,很多先心病患儿因此失去救治的最佳时机。我院作为心血管防治领域的国家队,始终践行“用心守护健康”的核心理念,帮扶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先心病防治工作,使当地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一流的医疗诊治,为他们送去温暖。2014年8月18日,由我院、彩虹桥慈善基金会携手义诊的12名筛查组工作人员在首都机场集合并到达成都,12人的团队,12人的爱心,架起了麦宿人民的希望之桥!因本次筛查期间藏区是雨季,在前往藏区的过程中泥石流频发,道路崎岖难行,在四千米的高海拔地区多数筛查组工作人员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经过两天半的艰难跋涉,于8月21日中午到达麦宿地区,筛查组工作人员顾不上休息,迅速地投入到紧张的筛查流程测试中。由于天气恶劣,当地通信信号中断,在筛查的六天里无法与外界进行联系,筛查组工作人员只能驱车到100公里外的白玉县给家人报声平安。恶劣的天气,道路崎岖难行,泥石流频发8月22日至26日,筛查组正式展开义诊工作,他们克服语言障碍,耐心地询问情况,细致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共为626名儿童、500余成人进行诊治,日就诊量达200余人次。其中,626名儿童中筛查出近10例先心病患儿,医生们根据病情对小患者下一步的治疗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在义诊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大部分的成人都患有高血压,且较为严重,有的患者收缩压甚至达到250mmHg,这跟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均有关系,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当地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对生活方式予以科学指导。 芮璐、王剑鹏医师在为孩子做检查德格县宗教局副局长为筛查组工作人员献上感谢的哈达义诊是责任,慈善是希望,在此特别感谢为此次活动提供捐赠的廊坊华日家俱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全程负责联络和行程安排的彩虹桥慈善基金会、北京佛教居士林,感谢他们对此次先心病筛查工作的大力支持。医者仁心,用心守护健康是我们心中不变的坚持,我们愿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携手挽救更多的先心病患儿及家庭,使他们能够过上快乐、健康的生活!

中秋节前送温暖,爱心洒向你我他--暨医院工会、团委开展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

工会常务副主席高虹和工会副主席周宪梁向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我院职工的祝福来自医院职工的9位小朋友经过中午紧张的彩排,为爷爷奶奶们送上了轻松愉悦的五首儿歌和诗朗诵小朋友为爷爷奶奶送上小礼物来自住院医师、信息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内科的团员与爷爷奶奶亲切地交谈,信息中心的李丹为大家演唱了一首老歌,大家一起合唱周宪梁主任为大家量血压并进行健康咨询解答我院医护人员和老职工带领小朋友一起为爷爷奶奶量血压,并与他们交谈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爱岗敬业振兴中华--我院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签字活动

院领导、各党总支书记、近千名职工、学生以及部分患者和家属参加此次签字活动科研楼前签字活动现场北楼签字活动现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为纪念这一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医院党委、工会、团委于9月3日联合开展了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签字活动。为了在不影响临床工作的前提下让更多的职工群众参与此次活动,活动时间定于中午11点到12点,将人员最为集中的本部科研楼大厅和北楼留影墙作为签字现场。当天中午,不到一小时内,医院近千名职工、学生以及部分患者和家属在写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爱岗敬业振兴中华”的横幅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活动现场,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峥代表医院党委、医院领导班子对此次活动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举行此次签名活动,是为了让大家追忆中国人民在艰辛严酷的环境中抗争地域侵略的奋斗历程,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壮丽篇章。她代表医院党委、医院领导班子,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不朽贡献的老领导、老前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随后她强调,希望大家牢记历史,以实际行动去践行横幅上的口号。医院曾有3位老前辈参与过抗日战争,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希望党工团各级组织发挥带头作用,弘扬老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战斗力量,带动我们全院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创建一流的心脏病中心的“阜外梦”贡献我们的力量。党总支书记、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同部分员工聆听了讲话。此次签字活动是我院为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的一次具体行动,希望全院职工在本职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阜外梦的实现展现我们的力量。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感谢信

医院党委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导读学习会

医院党委书记李惠君、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峥、各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以及纪委委员近35人参加了此次学习学习会由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胡洋主持王峥副书记作题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导读报告李惠君书记根据中央精神及自身学习体会对各党总支、党支部下一步的学习提出几点要求

医者素质教育--如何做个好医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教授讲座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对从医人员的人文教育,2014年8月12日,内科管委会和内科党总支组织广大新入职员工、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医者素质教育,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阜外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高润霖作题为“如何做个好医生”的精彩报告。电教室里座无虚席,高院士围绕讲座主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感触以及具体的医疗案例,展开了热情洋溢的精彩演讲。告诫青年人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踏实勤奋,持之以恒,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在理论学习之外,更要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将专业之所学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提高综合诊治能力。特别是当今医学模式正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新的医学模式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者要不断提高医学人文素养,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躯体,也要关心患者的心理,从生物和社会结合层面上重新理解生命。医生行医不再是单纯的诊治疾病,而是渗透着人文学在内的“心身治疗”。医护人员需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病人、体贴病人、安慰病人,树立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忠于职守、一心赴救的高尚人文理念,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努力做一个好医生作为坚持不懈的职业理想。高润霖院士的精彩讲座多次赢得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会场气氛热烈活跃。高院士治学严谨、德艺双馨的风采让人折服,通过讲座坚定了大家以医学大家为榜样,勤学博思、精益求精的决心,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为建设一流的心脏病诊治中心而奋斗! 

我院2014年“中秋节”期间医疗工作安排

根据上级通知,我院“中秋节”期间医疗工作安排如下:自2014年9月6日至9月8日放假三天。放假期间门诊停诊,急诊照常。9月6日(周六)上午半天门诊(8:00-12:00)。探视时间:普通病房下午3:00-5:00;监护病房下午3:00-4:00;小儿病房谢绝探视。医务处2014年8月25日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心脏支架手术多少钱

手术的价格高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选择的支架来看。一枚国产支架需要2-3万元作业,一枚进口支架需要3万元左右。手术过程是通过造影结果来查看是否需要手术,手术主要是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条通路。
姜睿
姜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室壁瘤如何保守治疗

室壁瘤保守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常用方法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限制钠盐摄入以及控制血压和心率。1、药物控制: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能改善心室重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无症状室壁瘤预后如何

无症状室壁瘤多数预后良好,但需定期监测心脏功能。预后主要与瘤体大小、位置、基础心脏病、并发症风险、随访管理等因素相关。1、瘤体大小:直径小于5厘米的室壁瘤通常稳定性较高,破裂风险低于3%。随着瘤体增大,心肌壁张力增加,可能逐渐影响心脏收缩功能。超声心动图每6-12个月测量瘤体变化是必要的监测手段。2、解剖位置: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因心肌较厚且承受压力较小,预后...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室壁瘤的手术费用怎么样

室壁瘤手术费用一般在5万元至15万元之间,实际费用受到手术方式、医院等级、地区差异、术后护理、并发症处理等因素的影响。1、手术方式:室壁瘤手术主要包括直视下修补术和介入封堵术两种。直视手术需开胸或胸腔镜操作,费用较高8万-15万;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封堵缺损,创伤小但材料费昂贵5万-12万。不同术式对麻醉、耗材及住院时长的需求差异显著影响总费用。2、医院等级:三...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心脏室壁瘤不治疗会怎样

心脏室壁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主要风险包括心肌功能持续恶化、猝死风险增加、多器官灌注不足、进行性心脏扩大及生活质量显著下降。1、心力衰竭:室壁瘤导致病变区域心肌丧失收缩功能,剩余健康心肌代偿性工作负荷加重。随着时间推移,心脏泵血效率持续降低,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早期可通过血管紧张...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室壁瘤手术的并发症有哪些

室壁瘤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出血、感染、血栓栓塞和心室破裂五种情况。1、心律失常:术后48小时内易发生室性早搏或房颤,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异常,必要时使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数病例在72小时内自行缓解,持续性心律失常需考虑电解质紊乱或心肌水肿因素。2、出血:术中血管吻合口渗血或抗凝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胸腔积液或心包填塞。术...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新生儿有头皮屑怎么回事

新生儿有头皮屑可能是由乳痂、皮肤干燥、脂溢性皮炎、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护理、保湿处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乳痂 乳痂是新生儿常见的头皮屑样表现,主要由母体激素残留导致皮脂分泌过多,与脱落的表皮细胞混合形成黄白色鳞屑。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6周,多集中于囟门及头顶部位。家长可用婴儿专用软毛刷轻柔清理,或使用橄榄油软化后清洗,避免强行剥落。该情况属于生理现象,无须特殊治疗,多数在6个月内自行消退。 2、皮肤干燥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未完善,若环境湿度低或过度清洁可能引发干燥脱屑。表现为细小白色皮屑,可能伴有轻微发红。建议家长将洗澡频率控制在每日1次,水温保持在37-38℃,使用无皂基婴儿沐浴露。清洗后3分钟内涂抹含神经酰胺的婴儿润肤乳,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冬季可适当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 3、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可能与马拉色菌定植或遗传因素相关,表现为油腻性黄色痂皮,常见于头皮、眉弓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家长可用2%酮康唑洗剂每周清洗2次,或局部涂抹1%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严重时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硫化硒洗剂或联苯苄唑乳膏进行抗真菌治疗。该病易复发但预后良好,多数患儿1岁后症状减轻。 4、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或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导致头皮鳞屑伴环形红斑,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新生儿。家长发现异常脱屑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真菌镜检确诊,并开具硝酸咪康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喷雾剂进行局部抗真菌治疗。日常需保持头皮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5、接触性皮炎 洗发产品、织物残留洗涤剂或汗液刺激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伴细小鳞屑。家长应停用可疑致敏产品,改用无香料无色素配方的婴儿洗护用品。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冷敷,医生可能建议短期使用0.05%地奈德乳膏控制炎症。日常需选择纯棉衣物,洗涤时充分漂洗以减少化学残留。 新生儿头皮护理需注意保持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产品。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若头皮屑持续加重、出现渗液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家长须及时带患儿至儿科或皮肤科就诊。日常可定期用婴儿按摩油轻柔抚触头皮,促进血液循环和角质代谢,但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囟门。
顾倩
顾倩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