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人民医院

医院简介

海南省人民医院是省直属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其前身是教会医院——海口福音医院,由美国牧师创建于1881年。1951年,海口福音医院与始创于1927年的海南医院合并成立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医院;1988年海南建省医院升格更名为海南省人民医院,历史悠久却是最年轻的省人民医院。目前医院占地面积近400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在职职工43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61人。开放床位3000张。门诊量180.7万人次,出院病人8.5万人次,手术量6... [详情]
海南省人民医院是省直属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其前身是教会医院——海口福音医院,由美国牧师创建于1881年。1951年,海口福音医院与始创于1927年的海南医院合并成立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医院;1988年海南建省医院升格更名为海南省人民医院,历史悠久却是最年轻的省人民医院。目前医院占地面积近400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在职职工43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61人。开放床位3000张。门诊量180.7万人次,出院病人8.5万人次,手术量6万多台。2个院区,中心院区地处国境之南、海岛之北的美丽椰城海口市内。坚持公益性办院方向。医院托管了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院中院有省传染病医院、省医疗保健中心、省心血管病医院和省急救中心。是海南省的医教研重要基地,包括有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肿瘤病防治中心、省临床微生物学检测与研究中心、省临床检验中心、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省新生儿转运抢救中心、省急性中毒咨询中心、省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省哮喘变态反应性疾病防治中心、省肠外肠内营养中心和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学科齐全。设有15个医学中心,74个临床医技科室,23个研究室(实验室)。专家云集,拥有高级技术人员739人,硕士博士70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贴专家、省优秀专家29人。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是海南省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康复、预防和保健中心。在充分利用综合医疗优势基础上,既发挥专科特长又注重学科整合,孵化出肝胆病学、医学影像学、泌尿腔镜技术、心脑血管病介入、妇产微创、老年病学、康复医学等优势学科群。坚持整体发展、重点建设、差异化路径的学科建设战略,促专科裂变,亚专科化,强化专病专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医学影像和临床护理专业;海南省医学重点学科8个: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心血管病学、儿科、重症医学、神经内科学、急诊医学和血液病学;医学遗传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内镜中心设备齐全。作为全省疑难急危重症研治中心,集中发展高精尖诊疗技术。在腔镜手术、微创技术、肝脏移植、肾移植、器官复苏、急危重症院前救治、肿瘤介入、血管介入等方面成绩突出,年开展大型危重手术2万台。微创手术覆盖神经外科的所有治疗领域;省心血管病医院在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领域,是全省唯一的全部介入诊疗技术符合准入条件,能全天候开展全部介入心脏病学技术的单位,是全省最早的国家级心血管临床药理基地;重症医学科开展心电、血流动力学、体液代谢呼吸支持、床边血液净化、亚低温治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技术;儿科为全省儿科疑难病例诊治中心。设备先进,总值7亿元,有PET-CT、3.0T磁共振2台、1.5T磁共振1台)、256排CT、64排CT、SPECT、DSA3台、直线加速器、伽玛刀、X—刀、细胞刀等大型和专科设备。重视医教研协调发展,科研实力名列省内前茅。有海南省卫生系统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四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3项。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21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发表SCI收录等论文2281篇。主编专著13部,参编专著17部。是省内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中心。作为南华大学、海南医学院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承担本科生一体化教学,统招硕、博士研究生。目前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2人。有近800名学生在院实习,进修生近100人。海南国家级全科医师培训中心面积8500平方米,功能齐备,开展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为基层医院培训医护骨干人员。作为公立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海南省的医改精神,将托管的南沙分院、洋浦分院及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纳入医院集团化建设与发展布局中,走大专科小综合之路,带动托管院区不断发展,缓解当地群众看病难问题。对口支援市县医院,对基层医护人员技术培训和专科建设。承担全省医疗保健任务和各类大型活动的保健任务,荣获“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会卫生保障先进工作单位”、“海南省干部保健先进集体”等荣誉。医院百多年来一直秉承造福人类的“福”文化,遵循“术业专攻、尚德笃行”的院训,代代相传救死扶伤,持续美化环境、改善设施、引进设备、改进技术,竭诚为老百姓提供满意服务。积极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化医疗流程再造,开设专病门诊、预约诊疗、先诊疗后结算等便民惠民措施,探索精细化管理,努力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加快床位周转速度,控制药占比,控制院内感染和提高医疗安全,已完成了理顺机制、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和基础先行工作;目前着手建设设施一流、特色突出、人才合理和运行高效的新型医院,已发展成为海南省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直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爱婴医院,卫生部国家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医院党委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形势给海南医疗卫生事业带来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医院为人民,我们必须务实肯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疑难重症研治中心、医护人员培训中心和全院职工圆梦中心”,实现“运营集团化、管理规范化、治疗专科化和医院国际化”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医生团队 更多>

黄鹦
简介: 黄 鹦 儿科主任医师。1988年毕业于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次参加专业进修和相关专业培训。海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对儿科疾病,特别是儿童保健,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干预治疗,脑瘫早期诊断及早期康复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  
康延海
简介: 康延海,男,硕士研究生,海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治医师,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12355海南省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学专家顾问团顾问。200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2002-2004年从事临床医学内科工作;2004年通过国家卫生部执业医师考试,获得内科(精神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年考取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理卫生科叶兰仙主任医师任导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理卫生科进行研究生临床学习,从事心理疾病临床治疗,心理咨询及测评工作。 2007年7月至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有丰富的个案咨询阅历及心理危机干预实践经验。曾多次在海南省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并到部队、老干局、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及培训。主要擅长诊治抑郁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惧症,学生学习障碍、适应障碍,文化(迷信、气功)相关的精神障碍,癔症,早期精神分裂症等,婚姻、恋爱、人际关系及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多年来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与治疗方面总结了一定有经验。  
蒋湘玲
简介: 蒋湘玲,女,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主管技师、助理研究员,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会员。198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从事多年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总结了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工作期间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及调查项目、并发表多篇论文,从事心理知识普及健康教育工作,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加国家卫生部主办“心理催眠治疗师”培训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的“心理医师培训班”,2003年参加北大医学部“心理应用研究生班”,均取得相应证书。主要擅长诊治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惧症,学生学习障碍、适应障碍,早期精神分裂症等,婚姻、学习、人际关系问题咨询。  
林明方
简介: 林明方,女,心理咨询与治疗主任医师、教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海南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海南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科普学会委员。 1976年中山医科大学毕业,主要从事医院管理专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在30多年的工作中,按现代化医院管理理论和方法,总结了一整套较规范、科学的医疗管理、质量监督及人才培养等方法,并积极应用于实践获得成效。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临床工作中,认真探讨及总结心理疾患问题的诊断与治疗的新技 术、新方法。诊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癔病(歇斯底里症)、学习、工作适应障碍、社会交往障碍、睡眠障碍等病症,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常参与各种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到各学校、企业、单位讲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各单位做好心理测试工作,指导建立心理咨询室等。主持参与科研课题6项,主持《海口市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获得海南省2002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主编质控专著两部,参编专著二部,撰写有关医院管理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论文30多篇,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并获优秀论文奖多篇,多次获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肝胆外科成功切除巨大腹膜后肿块

5月4日,医院院长李灼日博士同胆胰外科邢贻雷主任医师、欧阳碧山主任医师为一个诊断为腹膜后肿块的患者实施了后腹膜巨大肿块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2个,大小分别为33*20*15厘米和15*15*15厘米包膜完整肿块,手术出血约400毫升,历时2小时45分钟,患者正在恢复当中。患者王某,48岁女性,“右上腹隐痛2月余”4月11日入院,术前检查发现腹膜后肿块占满整个右侧腹腔,前壁位于腹壁下,后壁位于腰背后竖直肌前方,上界位于肝下缘,下界深入盆腔。整个右侧腹腔器官解剖均发生变异,如右肾、右输尿管、肠管和胰头等器官、组织均被肿块推挤到左侧。术前肾上腺相关的内分泌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前监测血压、电解质亦正常。经麻醉科、内分泌科和泌尿外科会诊,全科讨论后决定给予患者剖腹探查。李灼日院长介绍,该患者手术难度在于肿块巨大,肿块周围的正常解剖结构发生变异,肿块邻近并压迫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髂总动脉。另外,术前无法评估肿块是否恶变及有无侵犯周围器官,术中是否需要联合脏器切除,手术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腹膜后实性肿块恶变的可能性大,据文献报道约占60-80%,常见者有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等;腹膜后良性肿瘤中以脂肪瘤、纤维瘤、畸胎瘤等为常见。腹膜后肿块位置深,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可压迫周围神经末梢出现腰背部、腹部等疼痛或压迫周围脏器引起恶心、呕吐或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相关症状被首先发现,肿块多偏一侧。恶性程度高的患者还出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少数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还出现血压、血电解质、尿电解质或体形异常变化。术前一般确诊来源为此部位,如无禁忌症,均建议积极剖腹探查,尽可能根治性切除。 

肾内科“世界肾脏病日”义诊

月13日(周四)是第九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肾脏病日的主题是:“防治老年慢性肾脏病”。我院肾内科在明珠广场同步开展老年慢性肾脏病(CKD)防治相关知识的宣教及义诊活动,以期加深社会公众对CKD防治与人口老龄化关联的了解和认识。据悉,世界肾脏病日,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定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其设立的宗旨,主要还是唤起全人类对慢性肾病的态度关注,提高对CKD(慢性肾病)发病率高、并发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三高)及全社会对CKD知晓率低、防治率低、伴发心血管病的知晓率低(三低)的认识水平,让人们认识到早期检测和预防慢性肾病是目前全球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幼童误食蟾蜍中毒 医务人员全力救治

1月14日23:40分,我院儿科紧急收治了四例因误食蟾蜍中毒的患儿,年龄只有1岁至5岁。据了解,2014年1月14日,儋州木棠镇兰秀村的几个孩子在外出玩耍时,却误食了被烧死的蟾蜍,随后几个小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精神差。家属紧急送往当地医院,经询问病情后拟诊断为蟾蜍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便是血液净化治疗。但小孩年龄太小,目前省内能给小孩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尚只有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当地医院给予基本对症治疗后紧急转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不幸的是一名仅1岁半的孩子抢救无效死亡,另外三名孩子经紧急给予血液灌流、护心、护肝、护肾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已脱离生命危险,并顺利出院。据介绍,蟾蜍,俗称蛤蟆。蟾蜍的腮腺和皮肤腺能分泌毒素,就是平常所说的“蟾酥”,可以入药,但也是一种神经性的毒素,能直接影响心脏,对消化道及中枢神经产生严重损害。症状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会出现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专家提醒,孩子们成群结伴外出玩耍时千万要注意安全。 

首例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获成功

本报讯9月26日下午2时45分,海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中山大学海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顺利完成了第一例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接受手术的是文昌市清澜镇4岁的先天性耳聋患儿严世庆。严世庆的妈妈邓冬连说,小世庆8个月大时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耳聋,只能靠移植人工耳蜗恢复听力,当时听说人工耳蜗手术和康复治疗加起来要20多万元,仅靠打工谋生的夫妻俩实在负担不起,全家人都陷入绝望。今年初,当他们得知海南省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后,就赶紧到省残联申请。没想到,今年9月24日,邓冬连接到省人民医院打来的电话,“世庆可以住院准备接受免费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26日上午9点,小世庆进入手术室。通过3个小时微创手术,将人工耳蜗植入到小世庆体内,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觉神经,来恢复他的听觉功能。海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副院长符征表示手术很成功,大约经过一年时间的康复训练,小世庆就可以恢复听力了,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据了解,今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将“支持困难家庭适应症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康复训练项目”纳入2013年为民办实事十大事项之一。在国家“十二五”常规项目每年救治26例城乡困难家庭适应症儿童的基础上,我省决定将人工耳蜗植入术纳入医保范围,对住院手术治疗费用和人工耳蜗材料费用采取定额报销的方式解决了农村贫困聋人的救治问题,每年再投入357万元,为34例0-6岁符合手术条件的农村困难家庭适应症儿童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康复训练,并指定全部34例植入手术由海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承担完成。目前,另外3名符合手术条件的儿童已经住院准备手术。以每天进行1~3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速度,在11月中旬前完成救治34名农村困难家庭适应症儿童的任务。人工耳蜗是一套医疗设备,它适用于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对于这类患者,助听器效果很差或不起作用。人工耳蜗绕过患者耳蜗里无功能的毛细胞,直接向听神经发送神经电信号。人工耳蜗适合先天性聋、语前聋和语后聋,还适合于具备语言功能的语后耳聋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流程为:术前评估,进行一系列检查以明确孩子是否适合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术后第四周由听力学家或者专业人员进行开机第一次调试;定期接受随访,让语言专家对其进行沟通训练。 

我院完成海南省第二例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

让生命延续“我代表我的儿子谢谢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和省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帮助与协助,完成他生前的心愿,让他死后还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病人,给于别人希望,让他和他的精神在别的有需要的人身体里继续存活下去。”——肖亮父亲发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短信2月25日下午,一颗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为了完成患者生前及家属的意愿,我院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眼科、麻醉科、手术室等部门医务人员在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顺利完成了我省第二例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海南首例海南籍居民器官捐献),人体器官移植术,肝脏和肾脏分别移植给1名肝功能衰竭患者及2名尿毒症晚期患者,双眼角膜也将于近日移植。让捐献者肖亮(化名)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患者突发疾病离世生前意愿捐献器官2013年2月22日上午7点,肖亮因突发头痛、呕吐被送往琼中县人民医院治疗。经头颅CT检查诊断:肖亮的小脑蚓部出血并破入脑室。入院1小时后,肖亮突发病情变化,不省人事,并出现呼吸停止,经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22日下午5点,肖亮被送进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后转入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诊断结果是:小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并破入脑室;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吸入性肺炎。虽经医院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但肖亮的病情仍然持续恶化,需要依靠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生命体征,医院专家评估后认为抢救无望。让医院意外且欣慰的是,在得知孩子抢救无望后,肖亮的父亲主动提出要联系海南省红十字会,希望能在孩子去世后捐献出他身上依然良好的器官。这时,我们了解到,4年前,肖亮在广州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但孩子小时候,家长并没有发现,后来发展严重了,便到广州、北京、台湾乃至泰国等地的多家医疗机构求医,但这病的治愈率非常低,每次治疗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肖亮也有过脑血管畸形破裂病史。“他这个病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爆发;5年前在广州,本来准备做手术,但医生说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后来还是选择生命维持;对于孩子的病情,我们也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他本人自己也知道。”肖亮的父亲说道。据肖亮的父亲讲述,孩子患病前正在读高中,曾受过良好的教育,非常理解父母。在带着他四处求医过程中,肖亮慢慢接受了自己的病情,并从医生那里了解到人体器官捐献的信息,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就可以带给第二个人新的生命。“当时,他就有了这个心愿;因为捐献器官在国外是很常见的了,我和肖亮都接受了这种文明的观念和意识,所以这样做也算是替孩子完成心愿。”器官移植手术成功3名患者获重生接到肖亮父亲的电话后,在省红十字会的协调下,家属办理人体器官捐献法律手续。我院立即启动相应的工作流程,做好医疗技术和医护人员准备工作。2013年2月25日下午4点40分,肖亮离开人世,无偿捐献出了2个肾脏、1个肝脏和双眼角膜。当晚,在我院第17和20号手术间,肝胆胰外科和泌尿外科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分别将肖亮肝脏和肾脏移植给了一名肝功能衰竭男性患者及2名尿毒症晚期男性患者。从25日下午4点40分开始,直到26日凌晨1点,我院50多名医护人员共同奋战,终于完成了器官捐献移植手术。目前3名接受器官移植患者手术后恢复顺利,获得了新生。而双眼角膜也将于近期在我院完成移植。器官捐献生命独特的演绎2012年12月21日,我院完成了海南省首例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在短短两个月之后,我院紧接着完成我省第二例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让逝去的生命以特殊的方式延续,让徘徊在绝望边缘的生命得以重生。在2月26日海南省第二例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新闻发布会上,我院副院长赵建农向媒体介绍,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手术的成功,给很多正在等待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目前我省具备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有海南省人民医院和海南省农垦医院两家,其中肝、肾及角膜移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眼下器官移植工作面临的最大瓶颈还是器官来源。”器官捐献移植手术非常关键,捐者和受者的手术都是同时进行。在患者家属表达捐献意愿后,医护人员和协调员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立即对等待移植的受者进行抽血化验,做配型,从配型吻合度最高的受者中,选出了3人接受器官移植。本次器官捐献移植成功最关键的是成熟的技术保障和完善的协调流程,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方面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前期准备。让肖亮的遗愿得以完成,让5位患者重燃生命之光。据了解,2月25日,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会议上透露,自中国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至2013年2月22日,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已扩展到19个省市。而海南省虽然还未列入试点省份,但从2012年4月份开始,我院已积极与省红十字会沟通,筹备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小组,在充分的准备下,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我院已成功开展两例人体器官捐献,成功开启了海南省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及移植工作。 

成功开展眼角膜移植

7月3日,海南省人民医院眼科自主开展眼角膜移植手术为一王姓患者成功移植眼角膜。据了解,今年30岁的王某是海口市一家饭店里的川菜厨师,7月2日,工作的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因为炸东西,菜油喷起来,烫伤眼睛。被热油烫伤后,左眼看东西开始模糊,疼痛的同时视力也迅速下降,如果不尽快进行角膜移植,他的左眼将会穿孔失明。省人民医院眼科赵普宁主任迅速为海南省的第三例眼角膜合法捐献者开展取材和保存,紧急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手术获得了成功。 

成功抢救颈总动脉外伤患者

7月2日,血管外科戚悠飞主治医师、李振振医师在急诊科、手术室、麻醉科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下,成功抢救一例左侧颈总动脉外伤的患者,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患者系24岁男性,因被钢钎刺入左侧颈部,出血凶猛,被送到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来院时,患者已出现意识淡漠,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医务人员立即组织抢救,血管外科戚悠飞主治医师更是一路按压患者左颈部护送患者由绿色通道直接进手术室进行抢救,术中见患者左侧颈总动脉破裂,破口大小约0.5cm×0.3cm,超过管径60%,给予缝合破口,手术用时仅35分钟,其中颈动脉游离后阻断时间仅7分钟。据文献报道,颈动脉外伤虽较少见,一旦发生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颈动脉外伤急救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一旦发现颈部伤口有汹涌性或喷射性大出血,提示有血管破裂,应立即手术探查,以免延误抢救时机。血管外科自成立以来,已成功救治多例该类患者,在血管损伤的急救处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爱心联合救治重度烫伤患儿

7月2日,重度烫伤患儿符某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医务人员与海南省医疗救助基金会爱心救治下顺利康复出院了,获得了第二次生命。5月27日,患儿符某全身多处烫伤6天入院,经查烫伤面积为40%TBSA,深Ⅱ°18%,Ⅲ°17%,伴有低血容量行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腹腔间隙综合症、低蛋白血症、中毒贫血及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并发症,病情危重。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和细心护理,患儿的病情逐渐稳定,因患儿躯干部创面深、大,必须手术植皮修复创面。由于经济困难患儿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要求出院。这时候若放弃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医务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方面积极与海南省医疗救助基金会联系,帮助患儿争取儿童烧伤专项救助基金,一方面尽可能的减免患儿的各种费用。经过积极的沟通,基金会最终同意救助基金5000元。通过2次手术进行创面植皮治疗,患儿最终康复出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最好的降糖药物是什么

降糖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决定,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最佳药物。常用降糖药物主要有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等。1、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发挥作用。该药物单用不易引发低血糖,对体重控制有益,但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2、磺脲类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通过刺激胰岛...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膀胱癌可能由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感染、遗传因素及饮用水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经尿液浓缩后长期刺激膀胱黏膜,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6倍。戒烟可降低风险,确诊后需通过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监测病情。2、职业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胺染料、橡胶制造中的芳香胺类化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如何治疗转移性膀胱癌

转移性膀胱癌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全身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局部放疗及姑息性手术。1、全身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核心方案,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甲氨蝶呤联合长春碱等。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并延缓转移进展,但需评估患者肾功能及体能状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是常见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2、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膀胱癌术后护理与随访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排尿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定期复查及心理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导尿管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饮食调整、影像学复查和情绪疏导。1、导尿管护理:术后通常留置导尿管1-2周,需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流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出现血尿加重或絮状沉淀需及时就医。导尿管拔除前需进行膀胱造影确认吻合口愈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膀胱癌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感染预防、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术后引流管维护、尿液颜色监测、适度活动促进康复、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严格遵医嘱随访。1、引流管护理:术后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需保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每日记录尿量及性状,发现血尿加重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告知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引发感染。通常术后7-10...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咽喉下端食道有堵塞感怎么回事

咽喉下端食道有堵塞感可能由胃食管反流、食管炎、食管痉挛、食管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抑酸治疗、内镜检查、解痉药物等方式缓解。 1、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导致炎症,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反酸。建议避免饱餐及睡前进食,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等药物。 2、食管炎 感染或化学损伤导致食管黏膜破损,常伴吞咽疼痛。需戒酒及刺激性食物,医生可能开具泮托拉唑、硫糖铝混悬液、康复新液等促进黏膜修复。 3、食管痉挛 食管肌肉异常收缩引发间歇性梗阻感,情绪紧张可能加重症状。硝酸甘油片、盐酸地尔硫卓等解痉药物可缓解发作,必要时需进行食管测压检查。 4、食管肿瘤 占位性病变导致进行性吞咽困难,需胃镜明确性质。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根治,晚期需联合放化疗。 出现持续堵塞感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日常避免过硬过烫食物,进食时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症状。
于淑霞
于淑霞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