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肿瘤医院

医院简介

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为两院一体的领导体制,始建于1972年,是集医疗、科研、教学、肿瘤防治、康复、卫生信息化为一体,面向西北地区最大的医学科研及肿瘤专业防治机构。承担着甘肃省肿瘤发病普查、诊治、预防、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肿瘤专业人才培训、大专院校教学实习和研究生培养等任务。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学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甘肃省癌症中心、甘肃省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 [详情]
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为两院一体的领导体制,始建于1972年,是集医疗、科研、教学、肿瘤防治、康复、卫生信息化为一体,面向西北地区最大的医学科研及肿瘤专业防治机构。承担着甘肃省肿瘤发病普查、诊治、预防、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肿瘤专业人才培训、大专院校教学实习和研究生培养等任务。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学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甘肃省癌症中心、甘肃省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基地、兰州大学附属肿瘤研究中心、甘肃省省属重点科研院所、兰州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单位、甘肃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甘肃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甘肃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以及甘肃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单位等十余个协会主委单位;是省、市、铁路医保单位、新农合定点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现开放病床1300张,设有19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建成三大中心(健康体检中心、治未病中心、综合康复中心)。其中,省级临床医学中心3个(肿瘤放射治疗、肿瘤分子病理诊断及头颈肿瘤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省级重点学科4个(放射治疗研究中心、头颈外科、乳腺病诊治中心、肿瘤内科),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3个(中西医结合血液科、中西医结合科、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医院临床亚专业学科完善,覆盖病种齐全。在肿瘤治疗方面,形成了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介入、免疫、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整形微创、核素治疗等综合体系。在开展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控制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引领着甘肃省肿瘤临床及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由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医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肿瘤流行病研究中心、医学情报研究所和《甘肃医药》编辑部等7个科室组成,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药物临床试验(GCP)机构1个。以“培养新型医学科研人才、开展临床导向技术研究、开放共享科研条件资源、促进生物医药领域合作”为目标,构建了转化医学研究平台、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平台、肿瘤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平台、地产中草药研发平台和医学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近年来,围绕肿瘤预防和发生及机理、在肿瘤的分子诊断、抗肿瘤药物和肿瘤个体化治疗等领域积极开展基础和临床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我省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的进程,同时与国内外30余所一流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协作关系。全院现有员工127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3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6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1人、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全国医药卫生先进个人1人、全国劳模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省级领军人才6人、十佳全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兰州市科技功臣提名奖获得者1人、厅级领军人才5人、甘肃省“333”、“555”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甘肃省名中医4人、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2人、省科技厅学科带头人2个、院聘首席专家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9人、博士和硕士161人。医院配备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临床诊疗及科研设备。IG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高精度放疗直线加速器4台,西门子Lantis、医科达MOSALQ网络、核通PLATO、Oncantra Masterplan、瓦里安Eclipse、医科达CMS放疗计划系统6套,核通三维近距离后装放疗机2台、东芝CT模拟定位机、X线模拟定位机、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西门子1.5T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西门子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GE高分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西门子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DR)、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Sysmex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SysmexCA—7000全自动血栓/止血分析仪、Versa TREK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中央监护系统、多普勒彩超、麻醉机、胸、腹腔镜系统,还装备了数字化全净化手术室15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消毒供应中心,具有Quantstudio12K多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FACSVerse流式细胞仪、Rotor-Gene实时荧光定量PCR仪、X-mark酶标仪、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QIAGEN核酸自动提取仪等科研设备。全院先后承担并完成“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项目。近五年,共获得各类科研立项126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4项。共完成科研成果73项,发表论文595篇,其中SCI49篇、国家级360篇。出版专著26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2项。共获各类科技奖53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2项、地厅级科技奖52项。

医生团队 更多>

杨碎胜
简介:杨碎胜,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肿瘤医院乳腺科科主任。1989年6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甘肃省卫生厅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甘肃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感动甘肃.263d4.09年十大陇人骄子,201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年第七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从事乳腺疾病的诊治及乳腺癌的外科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治疗等,尤其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曾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并赴法国亚棉CHU医院观摩学习。作为主编出版了《肿瘤专科护士必读》,作为副主编出版了《实用肿瘤手术图谱》及科普图书《乳癌术后有氧运动康复操》和《女性有氧运动健胸操》。 甘肃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是甘肃省成立最早的乳腺病专业科室,是省卫生厅确认的甘肃省乳腺病诊治中心和重点学科。该科室自成立以来,在临床、科研、教学、医疗服务、医德医风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张斌明
简介:张斌明,男,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一九九63d4.年七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乳腺肿瘤的诊断治疗与临床研究。擅长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性治疗,对各种乳房畸形、各种原因所致乳房缺失、特别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乳房畸形进行一期或延期乳房再造效果良好。对乳房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崇尚技术与美学的完美结合理念。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三项,完成专著《乳房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杜延泽
简介:杜延泽,男,副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06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乳腺肿瘤高级研修班进修半年。擅长乳腺各种疾病的诊断及综合治疗,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颇有见解,在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检测、内分泌治疗及放化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原发性乳腺癌化疗后的保乳治疗及乳房成型研究,探索乳腺癌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关注女性的生活质量。
李玉田
简介:李玉田,男,主任医师,生于1942年,甘肃省天水市人,汉族,中共党员。医学本科毕业,甘肃省乳腺病诊治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基金会、全国肿瘤学期刊研究委员会科学论文审稿人。 1969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在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从事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1991年调甘肃省肿瘤医院工作至今。在消化道肿瘤、头颈肿瘤、乳腺肿瘤及软组织肿瘤的诊治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在乳腺癌的研究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创建并带领的甘肃省乳腺病诊治中心是集科研、临床、教学于一体的临床科研集体,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群众普查、生活预防及术后康复、基础研究等方面均进行了大量有实效的工作,对晚期乳腺癌的全方位、多手段综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推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基础上,特别提出和强调综合治疗、合理治疗的重要性,注重各种诊疗方法的合理化和正规化应用。 从医三十余年,先后撰写了《术中不冰冻治疗37例乳腺癌临床疗效分析》、《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β2--MG检测的临床价值》、《活性炭微粒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等学术论文30余篇,并多次获得优秀论文奖。编写《乳癌防治浅谈》一书,与人合编《外科临床博览》一书并获1990--1991年度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参加中药《扶正补血冲剂》的开发研制和临床验证,该课题获甘肃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依本人临床经验编制的“乳腺肿块的电子计算机数值鉴别诊断系统”软件程序,参加全国计算机程序联网。

医院动态 更多>

【每日甘肃网】甘肃省肿瘤医院成功举办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发展高峰论坛

甘肃省肿瘤医院成功举办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发展高峰论坛每日甘肃网讯由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省肿瘤医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发展高峰论坛暨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学习班”于8月8日至10日在甘肃省肿瘤医院举办。来自全国27个省、市,40余家肿瘤中心骨软科的近百名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家、教授及甘肃省内各大医院的骨科学科带头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甘肃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张书全致欢迎辞,副院长刘元强主持会议。论坛上,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原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科主任宋金纲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主委、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师英强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蕴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李敏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张清教授及甘肃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宋建民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就骨与软组织肿瘤,黑色素瘤等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交流,分享了各省市骨与软组织肿瘤专科发展与建设的经验。本次高峰论坛上还进行了软组织肉瘤学组与恶性黑色素瘤学组换届选举,软组织肉瘤学组与恶性黑色素瘤学组合并重组,甘肃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宋建民教授担任新一届的软组织肿瘤学组组长,进一步推进了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在省内、乃至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甘肃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为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甘肃省主任委员单位。科室每年诊治省内外大量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病人,在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高难度的脊柱肿瘤、骨盆和骶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全国先进、省内领先水平。肢体恶性黑色素瘤的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灌注病例数已居于国内首位。每年都有一批外省市患者前来求治。 

【兰州晨报】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 科发展高峰论坛在兰举办

本报讯(记者赵汇实习生陈黎)日前,由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省肿瘤医院承办的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发展高峰论坛在兰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35家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的代表就骨软科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交流和探讨。举办此次培训班的甘肃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是国内建科较早、规模较大的专业科室,科室在骨转移瘤的诊治、肢体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组织瓣修复重建及脊柱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有自己的专长和特色。尤其肢体隔离热灌注化疗术、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达国内领先水平。原文链接:http://www.lzcbnews.com/html/2014―08/20/content_284882.htm

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发展高峰论坛在甘肃省肿瘤医院成功举办

由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省肿瘤医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发展高峰论坛》暨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学习班于8月8日至10日在美丽的金城兰州成功举办。甘肃省肿瘤医院刘元强副院长主持,党委书记张书全致欢迎词。来自全国27个省、市40余家肿瘤中心骨软科的近百名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的专家、教授及甘肃省内各大医院的骨科学科带头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并进行精彩的学术交流,同时分享了各省市骨与软组织肿瘤专科发展与建设的经验,更好的促进该学科的发展。本次高峰论坛是全国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学术界的一次盛会,特邀请多名国内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专家参会,包括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原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科主任宋金纲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主委、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师英强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蕴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李敏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张清教授及各省市肿瘤医院骨软科学科带头人参会。据甘肃省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肿瘤医院骨软科主任宋建民教授介绍,随着我国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水平的提高,各省市专业科室相继成立,为了加强各省、市骨与软组织肿瘤科的沟通与交流,本次会议以“发展与建设”为主旨,通过分享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以促进学科发展,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作为承办方的甘肃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面向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集外科手术治疗与功能康复为一体的一站式肿瘤特色专科,为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甘肃省主任委员单位。科室每年诊治省内外大量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病人,在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高难度的脊柱肿瘤、骨盆和骶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全国先进、省内领先水平。肢体恶性黑色素瘤的隔离热灌注化疗技术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灌注病例数已居于国内首位。虽然甘肃经济落后,但由于骨软科学科发展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每年都有一批外省市患者求治于甘肃省肿瘤医院骨软科,成为甘肃省为数不多的经济发达地区患者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求治的专业科室之一。本次高峰论坛会议期间将同期进行软组织肉瘤学组与恶性黑色素瘤学组换届选举,届时软组织肉瘤学组与恶性黑色素瘤学组将合并重组,甘肃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宋建民教授将担任新一届的软组织肿瘤学组组长。这是对甘肃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工作的肯定,将进一步助力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在省内、乃至西部的发展。2014年中国首届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发展高峰论坛暨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学术会议的举办,有利于缩小各省、市骨与软组织肿瘤科诊治水平的差距,将大大的推动我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学科向规范化、专科化、规模化发展,为广大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带来福音.(宣传员王建澍供稿/沈峥摄影)会议现场张书全书记致辞刘元强副院长主持宋建民主任介绍会议筹备情况

【每日甘肃网】甘肃省肿瘤医院抗癌俱乐部组织系列公益活动

关爱肿瘤患者携手共抗病魔甘肃省肿瘤医院抗癌俱乐部组织系列公益活动每日甘肃网讯甘肃省抗癌俱乐部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没有间断的义务帮扶肿瘤患者。近期“关爱肿瘤患者,携手共抗病魔”系列公益活动,在抗癌俱乐部志愿者赵辉、迟婷的积极组织下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主题公益系列活动将持续一年,以健康讲座、心理辅导、医患才艺展示、分享抗癌经验、医患共做康复健身操等活动为主题。本次系列活动还采用了责任护士征求病友意见,病友按喜好选择参与,活动根据病友意见随时调整等便捷、周到的活动服务模式。在已经进行了2次的活动中,得到了病友及家属的积极反馈和好评。各学科专家齐上阵帮助病友解疑惑2014年7月2日、7月30日下午3点多功能学术厅座无虚席,病友、家属很早就来到会场。院长助理、特需病房赵勤主持会议,他说,抗癌俱乐部是每一位病友的心灵港湾,肿瘤医院的每一位领导、专家、医护志愿者都将与大家一起携手抗癌,希望每一位病友振作精神、积极治疗、早日康复。院首席专家李建成主任医师及李睦昭主任医师做了深入浅出的健康讲座。李建成教授向病友们阐述了“健康生活方式,积极乐观态度,掌握科学防癌知识”是保持自身机体和谐平衡健康状态三要素的理念。他举例引证,用通熟易懂的方式普及讲解了癌症的概念及预防、治疗方面的常识,还与大家分享了他从医数十年总结的丰富防癌抗癌经验。李睦昭教授通过题为“科学抗癌小常识”的科普讲座,针对病友们最关注的治疗原则、进展,姑息治疗、饮食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讲解和互动交流。2小时的讲座时间让病友们意犹未尽,大家纷纷围着专家继续询问。心理辅导来助阵家属病友减压力自2005年以来,每个月在“患者之家”都会有一场心理辅导课。作为抗癌俱乐部的倡导发起人迟婷在开展志愿者活动时,发现癌症病友及家属特别需要调节巨大的心理压力,于是她专门学习并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为大家提供义务咨询和辅导。7月2日和往常一样,她在“患者之家”为病友和家属做了“团体心理减压辅导”。在她的鼓励下,病友们掌握了科学应对压力的技巧,身患乳腺癌的徐女士说,我以前心里再难受总是憋着,感觉特别压抑,今天上了这堂课,我知道压力的来源、和正确排解发泄的方式,还学会了肢体放松减压、呼吸吐纳放松、冥想技术,现在感觉轻松多了。7月30日下午,正在接受住院治疗的于女士心情抑郁,想放弃治疗,主管医生得知后联系了迟婷为她进行个案心理辅导,在1个半小时的辅导后,于女士放松的回到病房,陪护她的丈夫说,感觉她心情放松了很多,还告诉我她要积极配合治疗,再难受都要挺过来。医患携手共做康复保健操7月2日下午4点,抗癌俱乐部活动的参与推行者赵辉在门诊大厅,与放疗科二病区护士长马小琴和李凤菊带领并指导病友们做“康复保健操”,这套操是放疗科二病区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放疗期间引起上肢水肿及功能受限等问题自行开发的一套康复保健操,很多病友坚持锻炼后,感觉肢体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通过抗癌俱乐部的活动平台,这套操也将推行给其他住院患者,在锻炼强身的同时放松心情。随着悦耳的音乐,50余名病友认真地随着护士长做操锻炼。(童文杰)

我院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主题服务活动--对接西湖街道、东街社区共同参与活动

7月26日下午3时,我院对接西湖街道办事处、小西湖东街社区积极参加“省直机关万名党员志愿服务助推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题日”活动。活动期间,一是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党员志愿者前往空巢老人李兰英家探访。李兰英老人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双目失明,身边没有亲人,生活不能自理,平时的生活只能靠社区工作人员抽时间帮助照理。在老人家中,志愿者首先为老人将注射的胰岛素按照每天一只12个单位的量吸到一次性注射器中,并将无菌针头安装到注射器上,然后分开放置到冰箱里,方便老人每天能够自主注射胰岛素。接下来,志愿者又用携带的医疗设备为老人进行量血压、测血糖等常规检查,指导老人注意平时的饮食等相关的医学知识。最后,志愿者还为老人把家中的卫生打扫干净,为老人创造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开展清洁家园、保护母亲河志愿活动,我院党员志愿者与街道、社区干部顶着烈日,冒着35摄氏度的高温来到黄河边,按照划分的区域,开展黄河沿线捡拾垃圾志愿活动。志愿者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热,认真地把散落在黄河岸边的垃圾捡到塑料袋中,并把垃圾收集到一起,统一装到环卫局的垃圾清运车中。此次活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自觉服务社会,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做出了一份贡献。(党办) 

我院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为缓解临床用血紧缺状况,保障兰州地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7月22日上午,我院组织广大职工在门诊楼前广场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广大职工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参加。献血队伍中,有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有后勤员工,有职能部门人员;有青年团员,也有党员;有的轮休,有的刚下夜班。为不耽误工作,有好多职工献完血后都立刻回到工作岗位。短短半天的时间,共有159名职工符合献血条件参与了献血,共献出33500毫升健康血液。医院每年都组织这样的无偿献血活动,众多医护人员都曾多次参与无偿献血,而这鲜红的血液正体现了广大职工和医务工作者对患者殷殷的爱意,体现了无私奉献社会的精神,传递正能量,践行价值观。同时,也有效缓解了临床用血紧张的状况。(党办)

我院举办“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介入中的应用”学术讲座

7月3日,我院邀请河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王绮,为全院中青年医师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作了“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介入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管玲主任医师主持。王绮主任为中华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河南分会委员、秘书;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河南分会副秘书长;全国妇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对腹部疑难疾病的超声诊断,在介入超声方面如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治疗、肾活检以及囊肿、脓肿、肿瘤的超声引导粒子植入、无水酒精治疗等居省内领先水平。王主任主要从“肝癌发病及治疗现状、原发性肝癌诊断规范、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肝癌局部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讲解。会后,王主任与功能科专业技术人员就疑难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对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在肝脏肿瘤介入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解读和指导。此次学术讲座,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临床疑难病例的超声诊断、利用超声造影技术局部治疗肝癌、更好的为临床肿瘤患者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功能科、科教科供稿)

甘肃省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内镜治疗培训班及技术考核、数据审核会顺利召开

六月的高台,气候宜人,花香四溢,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由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癌症中心协办,高台县人民医院承办的“甘肃省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内镜治疗培训班及技术考核、数据审核会”在高台县顺利召开。会议为期三天,武威市、敦煌市、景泰县、临潭县、高台县、临泽县及靖远县项目点项目负责人、项目执行单位内镜检查、病理诊断、流行病学、数据库管理人员及省级项目组专家共计8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6月5日上午,采取项目承担单位现场汇报、现场内镜操作录像讲解及病理现场阅片,由内镜、病理、数据管理专家现场点评的方式对各项目点的技术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技术培训及队伍建设、筛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内镜检查、病理诊断、信息资料管理、数据统计及上报、工作绩效及经费使用情十个方面。考核过程中各位专家认真负责,就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各项目点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刻探讨,并及时给予技术指导。6月6日上午,分治疗组、病理组和数据组对项目点筛查情况进一步进行考核。最终汇各项考核成绩,考核前3名的项目点依次为:高台县、武威市和敦煌市项目。6月6日下午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专家组组长王贵齐教授在高台县人民医院对我省2013年筛查出的部分早癌进行内镜下治疗的现场示教。王贵齐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卫生部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专家委员会食管癌/贲门癌专家组组长,长期在食管癌高发区开展食管癌/贲门癌的早诊早治工作及肿瘤微创治疗研究工作,在食管黏膜切除术(EMR)、氩离子凝固治疗(APC)、多环黏膜套扎术(MBM)、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射频消融术(RFA)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此次不辞辛苦、百忙之中亲临现场为我省项目点内镜医师进行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的治疗培训,这对我省项目承担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6月7日的会议总结上,国家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组组长王贵齐教授对我省的上消化癌早诊早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参加国家级内镜技术培训的项目点学员颁发合格证书。甘肃省肿瘤医院刘元强副院长指出随着筛查任务量的增加以及新项目点的不断加入,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这次技术考核会的举办不仅是评估各项目点的工作绩效,也是给各项目点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各项目点的癌症检出和诊断水平,为进一步做好我省的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最后甘肃省卫计委疾病控制处王之虎副调研员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提出我省当前癌症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各项目点要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树立信心,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做好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各项工作,建立起我省癌症防治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并对今后项目的开展提出了六点建议:①加大培训力度,稳步提升筛查效果;②搭建早癌内镜治疗的技术平台,规范内镜治疗技术;③积极开展无痛胃镜,减少筛查者的恐惧心理;④加大督导检查力度;⑤项目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⑥加大经费的管理力度,项目经费合理使用。(陈莉莉)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是否有必要做宫颈癌检查

宫颈癌检查非常有必要。定期筛查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宫颈癌,显著提高治愈率并降低治疗难度。宫颈癌发展通常经历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及浸润癌四个阶段。癌前病变阶段可能持续10-15年且无明显症状,通过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可及时发现异常。21-29岁女性建议每3年进行细胞学检查;30-65岁女性可选择每5年联合细胞学与人乳头...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hpv能检查出宫颈癌吗

HPV检测可以辅助筛查宫颈癌风险,但不能直接确诊宫颈癌。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宫颈上皮细胞病变,进而发展为宫颈癌。HPV检测通过识别病毒DNA或RNA,评估感染风险,需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或病理活检进一步确诊。1、HPV检测与宫颈癌筛查的关系:HPV检测主要用于筛查高危型HPV感染,尤其是16型和18型,这两种亚...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子宫颈癌晚期能活多久

子宫颈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个体差异、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医学统计显示,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15%-20%,积极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一、影响生存期的关键因素:肿瘤扩散范围是核心影响因素。癌细胞若仅局部扩散至盆腔淋巴结,通过同步放化疗可能获得较长时间控制;若已转移至肝脏、肺脏等远端器官,治疗难度显著增加。患者身体状况同样重要,免...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b超能检查出宫颈癌吗

B超可以辅助检查宫颈癌,但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B超能观察宫颈形态和血流信号异常,但对早期病变敏感性有限。1、B超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经阴道B超能清晰显示宫颈结构,可检测宫颈增厚、肿块等异常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观察肿瘤血流特征,为判断良恶性提供参考。但B超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检出率较低,无法替代宫颈细胞学检查。2、宫颈癌确诊的医学路径:宫颈癌诊断需遵...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有妇科炎症能取环吗

妇科炎症未治愈时不建议取环。炎症期间操作可能加重感染风险,需先控制炎症再评估手术时机。1、急性炎症期禁止取环:急性阴道炎、宫颈炎或盆腔炎发作时,生殖道黏膜充血水肿,局部抵抗力下降。此时取环易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需通过白带常规、妇科检查明确炎症类型,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常见治疗药物包括甲硝唑、克霉唑栓剂等,待复查确认炎症消退后再安排取...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炎症用什么药最好

妇科炎症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常见治疗药物包括抗真菌药、抗生素和抗滴虫药。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该病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常用药物为克霉唑栓、制霉菌素栓等抗真菌药物,可配合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外阴。治疗期间需保持外阴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2、细菌性阴道病:主要由阴道加德纳菌等厌氧菌感染导致,典型症状为灰白色鱼腥味分泌物。甲硝...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尿黄尿臭吃什么药最好最有效

尿黄尿臭多数情况下无需用药,需先明确病因再针对性处理。尿液颜色和气味异常可能与饮水不足、饮食因素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尿液异常: 饮水过少会使尿液浓缩,颜色加深并伴有氨味。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观察2-3天。摄入芦笋、大蒜等含硫食物也可能引起暂时性气味变化,调整饮食后即可缓解。长时间憋尿会使尿素分解产生异味,需养成及时排尿习惯。 二、病理性因素需就医确诊: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黄伴腐臭味,常见于膀胱炎或尿道炎。此类情况需进行尿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喹诺酮类、头孢类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肝胆疾病导致的胆红素尿会呈现深黄色,伴随皮肤黄染,需检查肝功能并服用护肝药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有烂苹果味,需紧急监测血糖和酮体。 日常需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适当增加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尿液异常,或伴随发热、腰痛、尿频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内科就诊。不建议自行服用消炎药或利尿剂,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电解质紊乱。
徐涛
徐涛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