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医院简介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座落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北京大学医疗城内,是北大医疗城的旗舰项目。医院以"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为使命,由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共同投资兴建,性质为非营利性综合医院。作为北大医学部第九家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其附属医院系统的大力支持,并力图整合资源,传承和创新北医系统的学科优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与就医环境,满足民众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并建立与国际... [详情]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座落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北京大学医疗城内,是北大医疗城的旗舰项目。医院以"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为使命,由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共同投资兴建,性质为非营利性综合医院。作为北大医学部第九家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其附属医院系统的大力支持,并力图整合资源,传承和创新北医系统的学科优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与就医环境,满足民众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医院管理模式与标准。医院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核准床位1800张,设有60余个医疗临床和医技科室,将是国内医院信息系统最早达到HIMSS(美国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学会)7级的医院之一。医院设备设施先进、技术领先。患者在这里可以得到高素质医护团队充满人文关怀的多学科诊疗服务,并享受优质的医疗就诊环境。作为北京大学和北大医学部的医、教、研平台,国际医院拥有6层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建筑及3252平方米的核心研究实验室,将在医疗临床与创新研究间搭建桥梁,同时也为医疗行业培养下一代国际化的领导者和储备人才。

医生团队 更多>

荣义辉
简介:荣义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随后就读于解放军医学院传染病专业,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在解放军302医院工作,先后从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一系列临床工作。2006年与美国ELAD公司合作,参与了国内最早进入临床的生物人工肝临床验证工作。随后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离线型生物人工肝的临床治疗。2013年开始主攻国产离线型生物人工肝治疗仪器的研发,已制作完成离线生物人工肝治疗仪并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2014年转入302医院肿瘤内科,开始从事肝癌的局部消融治疗并参与了国内自行研制的AH-1冷冻消融治疗仪器的临床验证工作及302医院首例纳米刀的消融工作。同时在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等领域均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2017年为响应国家裁军号召,申报转入地方工作。自2017年7月开始,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感染肝病部就职,2017年9月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感染肝病部副主任。
贺联印
简介:贺联印,男,教授,1949年大学毕业进入北京中央医院。1953年7月任主治医师。1980年任北京医学院内科副教授。1979年兼任北京市热带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所长钟惠澜教授),1981年-1982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及医学院考察、学习及交流,重点为热带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并在该校附属医院进修微生物、寄生虫、免疫及风湿病检验。1984年任检验科主任,引进生化及微生物学自动化检验技术及先进设备。并建立了临床免疫学及寄生虫学实验室。1995年任内科教授及主任医师。1986年创建内科感染及免疫科,并任科主任。1990年改为风湿免疫科。1989年与第一医院王淑娟教授共同申请创建了北京医科大学检验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曾培养博士生2名(风湿病学)、硕士生1名(寄生虫学)及临床技师2名(风湿病学)。已发表热带病、寄生虫学论文50余篇、风湿及免疫学论文10余篇,参加编写有关热带病、寄生虫学及免疫学书籍10余种。曾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学会常委兼秘书,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主要工作领域:热带病医学、寄生虫学、风湿及免疫病学(特别在免疫功能低下方面)。曾因寄生虫学研究获国家科技三等奖、北京市科技三等奖、卫生局三等奖。
陈建飞
简介:陈建飞,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导师为我国著名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朱继业教授,专注于肝胆胰脾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肝胆外科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完成胆囊疾病(包括胆囊结石,息肉,胆囊癌等)手术千余例,擅长肝胆结石的微创个体化治疗,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转移性肝肉瘤,胰腺及脾脏良恶性肿瘤,有自己独到的理解。相关研究收录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其中两篇文章被SCI收录。作为副主编及编者编写了易学助考口袋丛书《西医外科学》及《西医外科学》辅导教材,参译《肥胖及代谢病外科治疗》一书。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国家科研项目的研究。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优秀员工。
梁正
简介:梁正,男57岁,88~90年在协和医科大学进修学习胸心外科。擅长胸部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如:食管癌切除、主动脉弓下、弓上、颈部吻合。贲门癌切除术胃代食管、全胃切除空肠代食管。间位结肠代食管手术。术后生存最长已达15年。手术并发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肺癌的肺叶切除,全肺切除,肺袖状切除,肺动脉部分切除成形、上腔静脉部分切除成形等。并结合术前、术后的化疗、放疗、免疫中药等治疗。使肺癌病人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开展各种疑难纵隔肿瘤的手术切除。胸壁畸形鸡胸、漏斗胸矫型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擅长胸部微创手术,94年开展胸腔镜手术,是全国最早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医生之一。现已完成胸腔镜各类手术500余例。其中包括肺叶切除、食管癌切除,食管平滑肌瘤切除,贲门失驰缓症手术,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胸腺瘤、畸胎瘤、食管囊肿、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神经源肿瘤等纵隔肿瘤的切除。肺良性肿瘤、转移瘤切除,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消除大量恶性胸水,恶性心包积液的心包开窗,手汗症的胸交感神经链切断,乳糜胸胸导管结扎,急性脓胸等的治疗,胸腔镜漏斗胸的微创治疗Nuss手术。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支气管狭窄危害大吗

支气管狭窄的危害程度与病因及狭窄程度相关,轻度狭窄可能仅引发间歇性呼吸困难,重度狭窄可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1、生理性因素: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刺激可能引发支气管黏膜水肿,导致暂时性管腔狭窄。这类狭窄在脱离刺激源后多可缓解,危害相对较小,表现为运动后气促、偶发干咳,通过戒烟、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可有效改善。2、慢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反复发作会引起支气管壁...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支气管狭窄可以恢复吗

支气管狭窄多数情况下可以恢复,恢复程度取决于狭窄原因、治疗方式和个体差异,主要恢复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病因控制和康复训练。1、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减轻气道炎症,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能缓解痉挛。对于感染性狭窄,需联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2、物理治疗:气道廓清技术包括体位引流和...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鼻咽癌可能由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饮食习惯不良以及慢性鼻咽部炎症等原因引起。1、EB病毒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病毒是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该病毒感染后可能长期潜伏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内,通过干扰细胞正常调控机制导致癌变。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高发区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2、遗传因素:家族聚集...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可以吃羊肉吗

鼻咽癌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羊肉。羊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有助于改善贫血和增强体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辛辣刺激,同时需结合个体消化功能、治疗阶段及中医体质辨证综合判断。1、营养需求:鼻咽癌患者因放化疗易出现营养不良,羊肉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可辅助维持肌肉量。建议选择瘦羊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100克,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促进铁吸收。2、治疗阶段:放疗期间口腔黏...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的分期是什么

鼻咽癌分期主要采用TNM系统,分为I期早期、II期局部进展期、III期区域扩散期和IV期远处转移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转移M情况。1、I期: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未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T1N0M0。此阶段肿瘤体积较小,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单侧鼻塞或涕中带血。治疗以放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现可通过鼻咽镜活检确诊,影...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转移有哪些情况

鼻咽癌转移主要包括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和脑转移五种情况。1、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可达60%-80%。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至同侧颈深上组淋巴结,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质地硬且活动度差。晚期可能出现双侧或多组淋巴结融合。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治疗需结合放化疗和靶向治疗。2、骨转移:约20%-30%晚期...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孕妇睡着了胎儿会动吗

孕妇睡着了胎儿一般会动,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与孕妇是否睡眠无关。 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受孕妇睡眠状态影响,胎动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胎儿有自己的活动周期,通常与孕妇的作息不完全同步。孕妇进入睡眠状态后,胎儿可能继续活动,部分孕妇会在睡眠中被胎动唤醒。胎动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与胎儿发育阶段、孕妇体位、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动更为明显,部分胎儿在夜间活动增多。孕妇平躺时子宫空间相对受限,可能感受到更明显的胎动。胎儿睡眠周期较短,约持续20-40分钟,清醒时活动较为频繁。 极少数情况下孕妇睡眠中胎动减少可能与胎儿缺氧有关。若孕妇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需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晚期胎动规律性较强,突然改变需引起重视。孕妇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影响胎盘供氧,间接导致胎动异常。某些药物或孕妇低血糖状态也可能暂时抑制胎动。胎盘功能减退、脐带绕颈等病理因素会减少胎儿活动。 建议孕妇每天固定时间计数胎动,妊娠28周后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避免长时间仰卧或右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态。如发现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较平时减少一半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影响胎儿活动。
王志新
王志新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