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医院简介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946年,由外科医生张超昧在成都昭忠祠街创建名为中华外科医院,1951年成都市工人医院在中华医院的原址上正式成立,1958年改名为成都市第一工人医院,1963年正式从昭忠祠街迁往现址—建设路南街,1984年改名为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曾先后获得四川省十佳城市医院,成都市精神文明单位,成都市模范单位,成都市诚信示范医院,四川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 [详情]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946年,由外科医生张超昧在成都昭忠祠街创建名为中华外科医院,1951年成都市工人医院在中华医院的原址上正式成立,1958年改名为成都市第一工人医院,1963年正式从昭忠祠街迁往现址—建设路南街,1984年改名为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曾先后获得四川省十佳城市医院,成都市精神文明单位,成都市模范单位,成都市诚信示范医院,四川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也是泸州医学院、遵义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等多所医科大学的非直属教学医院和教学基地。医院开放床位800张,设置一级科室18个、二级科室39个。现有职工114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37人,博士10人,硕士124人;高级技术职称159人,中级职称341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经过70多年的不断发展,医院已发展成为科室设置齐全、检诊配套完善、专科水平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医院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大力加快人才培养,着力提高品质内涵,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全力保障患者健康。目前拥有省、市级重点学科5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成都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四川省临床技能名师1人。医院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医学科技进步奖。医院紧随国际医学前沿,不断拓展和完善诊疗技术,积极引进业界先进医疗设备,拥有美国GE公司Signa Profile/Gold1.5T磁共振、西门子螺旋CT、岛津胃肠机、口腔X射线数字化体层摄像、GEDR以及西门子数字X射线机、ESOL-V体外震波碎石机、欧林巴斯胃十二指肠及结肠、胆道、支气管纤维内镜系统、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全自动生化仪、美国强生超声刀、德国wolf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等一大批具有现代高科技水平的大型医疗设备,为患者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保障。秉承“患者信赖、职工自豪、行业认同、省内知名”的医院理念,遵循“诊治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环境舒适化”的办院思路,定位成都市城东区域医疗中心,市六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加快医院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立足成华,辐射全省,全力保障人民健康,积极推动成都市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生团队 更多>

张杰
简介: 张杰,主治医师,2003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工作了11年。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技能娴熟,手术基本功扎实。在省市级专业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孙建鹰
简介: 孙建鹰,主治医师,医学硕士。2001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临床医学系,获专业型硕士学位。从事急诊与危重病医学工作近1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危重症诊治技术;擅长呼吸、循环、重要脏器功能支持,及有创循环监测、各类置管、介入等技术操作。发表论文4篇,参与书籍编撰2部。v
周超
简介: 周超,普外专业主治医师。2005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同年考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工作。2009年泸州医学院外科学研究生班毕业,并通过研究生学位考试。在重症创伤救治方面具有熟练的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开展门急诊常见手术;在包皮过长、包茎,慢性甲沟炎根治性手术,体表包快切除以及急诊创伤修复等手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罗静
简介: 罗静,主治医师。2004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05年至08年在我院内科系统轮转。2009年至今在急诊科工作。曾多次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心肺复苏、急危重症、创伤等急诊、急救专业的高级培训班,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擅长急诊医学、院前急救等。曾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肾脏内科技术支持夹江县人民医院首例肾衰竭病人透析治疗

——我院肾脏内科技术支持夹江县人民医院首例肾衰病人透析治疗2014年6月6日,在周雷副院长带领下,我院肾脏内科尉冬英主任和护士邓丽萍前往夹江县人民医院,为该院第一例肾衰竭病人的透析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夹江县人民医院是夹江县唯一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我院定点对口帮扶单位。长期以来,该院因技术、设备欠缺,尿毒症肾衰竭患者均需要到外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目前夹江县人民医院已具备了透析的条件和资质,作为对口支援单位,我院肾脏内科尉冬英主任和透析室护士邓丽萍应约前往夹江县人民医院进行技术帮扶。首例尿毒症肾衰竭患者李某,女,68岁,因糖尿病4年多,右侧肢体活动不便1年,伴胸闷气促、浮肿1周入住夹江县人民医院内科。诊断为:II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肾衰竭,近半年均在30多公里以外的乐山市中区做透析治疗。此次透析前,夹江县人民医院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尉主任仔细检查透析机、水处理机参数,对透析、技术指标及病员的血压、尿酸肌酐进行严密监测。6月6日上午11时,透析治疗如期进行,4小时后结束。整个透析过程准确、细致、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返回病房。术后,患者感觉良好,家属也对透析效果很满意。尉主任向夹江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为患者制定了后期透析处方和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家属耐心细致讲解了饮食调整和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鉴于夹江县人民医院刚开始透析治疗业务,我院肾脏内科仍将继续定期派专业医务人员给予技术支持。该病例填补了夹江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治疗的空白,标志着夹江县人民医院在尿毒症诊治方面及血液透析治疗上增加了一项新技术。我院肾脏内科的技术支援也为利民便民惠民的对口帮扶工作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市六医院妇产科成功抢救38岁高龄产妇

38岁的高龄产妇突然子宫破裂,肚子里的孩子和自己都命悬一线……5月2日凌晨,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市六医院妇产科,所幸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历经7小时的手术最终母子平安。昨天,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六医院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她们向记者讲述了当时惊心动魄的抢救。子宫破裂母子面临生命危险5月2日晚上10点多,家住龙潭附近的38岁的孕妇吕梅(化名)和丈夫正在外面散步,吕梅突然感觉肚子疼痛难忍,蹲在地上不停地喊着“疼”。丈夫立即将她送到了家附近的一家小医院,医生进行了相关处理后,吕梅的症状并未减轻。小医院条件有限,医生建议立即转院。当晚12点多,吕梅转院到了市六医院妇产科。经过医生初步询问得知,38岁的吕梅已经生产过两胎,而且都是剖腹产。“产妇年龄较大,而且前两次都是剖腹产,很可能出现了子宫破裂。”妇产科护士长陈艾说,剖腹产后产妇子宫上留有瘢痕,再次怀孕宫缩时的一缩一伸,极容易导致子宫破裂。医生还了解到,尽管吕梅是高龄产妇,生产的风险很大,但却从未做过一次产前检查。7小时手术高龄产妇转危为安吕梅到了妇产科后,医生立即对其进行了彩超检查,果然发现子宫破裂。“子宫破裂非常危险,大人和小孩都有生命危险。”妇产科主任刘莉告诉记者,子宫破裂后,胎儿会吸入羊水和血,导致窒息,而产妇则会因为大出血而死亡。时间就是生命,吕梅立即被推上了手术台,一场大抢救就此展开。第一步是要将胎儿取出,凌晨两点,一个男婴被成功取出,当时已经出现了脐带绕颈,并吸入了羊水,医生立即对婴儿进行了处理。孩子平安了,吕梅仍旧非常危险,破裂的子宫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随时有生命危险。在手术时医生发现,患者的子宫已经难以修复,只有进行切除。最终经过5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吕梅的子宫被成功切除,出血的症状也被止住。现在患者恢复良好,胎儿已经转院到川大华西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楼层分布

我市将实施门诊统筹和大病互助两项医保新政

我市按照“门诊看病统筹、住院报销提高、大病互助补充、困难分类救助”的医疗保障改革思路,出台了《成都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暂行办法》和《成都市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办法》,并将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成都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暂行办法》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报销范围,这标志着我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负担普通门诊费用机制的建立。从4月1日起,按规定参加了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2010年不需要另行缴纳门诊统筹参保费用,直接享受门诊报销的待遇。《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办法》,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全部纳入覆盖范围,该办法从今年4月1日起施行。我市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和未在我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但参加《成都市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办法三》且连续不间断缴费的人员都属于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参保范围。以统账结合方式参加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1%缴纳保险费,由单位或雇主到社保经办机构在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时一并缴纳;以统账结合方式参加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体参保人员按其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1%缴纳保险费,由个人到社保经办机构在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时一并缴纳;以住院统筹方式参加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以上一年度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的80%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1%,由个人到医保经办机构按年度缴纳;参加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以上一年度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的80%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1%,由个人到医保经办机构按年度缴纳;未参加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但在本办法实施前已参加《成都市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办法三》的人员,以上一年度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00%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1%,由个人到市医保经办机构按年度缴纳;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且继续享受统帐结合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不再缴纳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费。以统帐结合方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和人员,今年的缴费从4月1日起与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缴纳,同步享受待遇;以住院统筹方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以及未参加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但已参加《成都市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办法三》的人员,2010年的缴费时间为4月1日至5月31日,缴纳2010年4月1日至12月31日的费用,待遇有效期为2010年4月1日至12月31日;2011年以后每年缴费时间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时间(每年9月1日至12月20日)一致;城乡居民中的新生儿和大学生在每年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同时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地缴纳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费。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个人负担部分,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将报销75%;参保人员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且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个人负担部分,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将报销75%;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最高报销额40万元。参保人员发生符合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报销的费用在联网的定点医院可直接办理结算;在未联网的医院由个人垫付的或在异地发生的住院费用(符合异地安置手续或因急、抢救住院发生的费用),由本人先行垫付,出院后3个月内由参保人员持住院收据、出院证明、费用清单、医保卡、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到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参保地办理报销,有基本医疗保险的应先报销基本医疗保险再报销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膀胱癌可能由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感染、遗传因素及饮用水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经尿液浓缩后长期刺激膀胱黏膜,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6倍。戒烟可降低风险,确诊后需通过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监测病情。2、职业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胺染料、橡胶制造中的芳香胺类化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如何治疗转移性膀胱癌

转移性膀胱癌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全身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局部放疗及姑息性手术。1、全身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核心方案,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甲氨蝶呤联合长春碱等。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并延缓转移进展,但需评估患者肾功能及体能状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是常见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2、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膀胱癌术后护理与随访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排尿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定期复查及心理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导尿管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饮食调整、影像学复查和情绪疏导。1、导尿管护理:术后通常留置导尿管1-2周,需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流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出现血尿加重或絮状沉淀需及时就医。导尿管拔除前需进行膀胱造影确认吻合口愈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膀胱癌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感染预防、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术后引流管维护、尿液颜色监测、适度活动促进康复、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严格遵医嘱随访。1、引流管护理:术后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需保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每日记录尿量及性状,发现血尿加重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告知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引发感染。通常术后7-10...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多长时间做一次胃镜合适

做胃镜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3年,具体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及医生建议综合判断。 胃镜检查频率主要取决于胃部健康状况。无特殊症状且无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通常可每2-3年进行一次常规筛查。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病变者,建议每1-2年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已发现胃息肉或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者,需缩短至6-12个月复查。年龄超过40岁并伴有长期胃部不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高危因素时,也应适当提高检查频次。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可疑病灶,医生会根据病理结果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 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腌制、烧烤类食物摄入,出现持续上腹痛、呕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
刘晗
刘晗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