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晚期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心脏康复、心理疏导、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心脏病晚期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引起,伴随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
1、药物治疗心脏病晚期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减轻水肿,血管扩张剂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供血,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若合并肺动脉高压可使用波生坦片,存在血栓风险时需联合华法林钠片抗凝。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2、介入治疗对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考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恢复血流。心脏瓣膜病变者可能需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该微创手术适用于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高危患者。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支架内血栓。
3、心脏康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有氧训练如床边脚踏车运动,初始每次5-10分钟,逐步增加至20-30分钟。配合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采用腹式呼吸法每日练习3组。营养师会制定低盐低脂饮食方案,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适当补充辅酶Q10软胶囊营养心肌。
4、心理疏导疾病终末期易出现焦虑抑郁,可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调节情绪,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心理状态。建议家属参与音乐疗法、正念训练等干预措施,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疼痛明显者可酌情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缓解症状。
5、手术治疗终末期心衰患者可能需行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作为心脏移植过渡,或接受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适应证需经多学科团队评估,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片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心脏病晚期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监测体重变化。饮食选用易消化的低脂食物如蒸鱼、燕麦粥,避免腌制食品。保持环境温度恒定,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配备家用制氧机及便携式心电监护仪,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术,定期陪同至心血管内科随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