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卧床病人翻身可通过调整体位、使用辅助工具、注意保护关节、预防压疮、保持舒适度等方式完成。
1、调整体位:
翻身前需评估病人肢体活动能力,将病人双臂交叉置于胸前或身体两侧,双腿自然伸直或微屈。操作者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髋部,缓慢将病人转向一侧,避免突然用力造成损伤。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有效预防压疮。
2、使用辅助工具:
护理垫、翻身枕等辅助器具能减轻护理强度。将三角形翻身枕置于病人背部45度角位置,利用其斜面辅助完成体位转换。电动护理床可通过遥控调节背部和腿部角度,实现半自动翻身,适合长期卧床患者。
3、注意保护关节:
翻身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保护颈椎、肩关节和髋关节。颈部可用软枕支撑保持中立位,避免过度扭转。上肢外展不超过90度,下肢避免内收内旋。关节挛缩患者应先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后再翻身。
4、预防压疮:
骨突部位如骶尾、足跟、肘部需重点防护。翻身前后检查皮肤是否发红,可使用减压敷料保护易损区域。侧卧位时在双腿间放置软枕,保持30度侧倾角度,避免直接压迫股骨大转子。
5、保持舒适度:
翻身完成后调整枕头高度使头颈自然对齐,被褥平整无皱褶。询问病人感受,观察呼吸是否通畅。冬季翻身时注意保暖,可先预热翻身区域床单,避免体温骤降引发不适。
日常护理中需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定期更换体位并记录翻身时间。营养支持方面建议高蛋白饮食配合维生素C补充,促进组织修复。被动关节活动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维持关节活动度。注意观察皮肤温度、颜色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心理护理同样重要,翻身时与病人充分沟通,减轻其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