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人群、长期便秘者、妊娠期女性、肥胖者及饮食辛辣刺激者最容易患上痔疮。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形成的静脉团,主要与腹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
1、久坐人群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直肠静脉丛持续受压后易发生淤血扩张。司机、办公室职员等职业人群需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避免肛门温度升高和潮湿环境刺激。若已出现肛门坠胀感或便血,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外用药物缓解症状。
2、长期便秘者排便时过度用力会使直肠静脉压力骤增,干硬粪便摩擦肛管黏膜可能造成机械性损伤。这类人群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每日25克,推荐食用火龙果、燕麦等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等缓泻剂。反复便秘可能伴随肛裂,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
3、妊娠期女性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孕激素水平升高会松弛血管壁,约40%孕妇会出现痔疮症状。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压迫,每日用温水坐浴2次,可使用孕产妇专用的复方角菜酸酯栓。分娩时屏气用力可能加重痔核脱出,产后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4、肥胖者体重超标会增加腹腔压力,影响静脉回流效率,皮下脂肪堆积可能阻碍肛门局部散热。BMI超过28的人群应通过低脂饮食和游泳等运动减重,避免穿紧身裤增加摩擦。严重肥胖可能合并代谢综合征,需监测血糖血脂水平。
5、饮食辛辣刺激者辣椒素会刺激直肠黏膜充血水肿,酒精则会使血管扩张。频繁摄入火锅、烈酒等食物可能诱发肛门灼痛和便血,建议用金银花、蒲公英等代茶饮清热凉血。慢性直肠炎患者需特别注意忌口,必要时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
预防痔疮需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提肛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具体方法为收缩肛门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10次。出现持续便血、痔核嵌顿等情况时,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强效止血药物掩盖病情。术后患者应保持创面清洁,遵医嘱使用痔疮栓剂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