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肿瘤医院

省肿瘤医院妇女之家被命名为省先进妇女之家示范点

日前,福建省妇女联合会命名第三批全省先进妇女之家示范点,省肿瘤医院妇女之家榜上有名,成为省直机关第三批10个先进妇女之家示范点之一。 近年来,我院充分发挥妇女之家作用,以提高妇女素质为目标,以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以医疗管理规范为标准,从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入手,大力倡扬岗位建功,扎实开展“巾帼建功”、“巾帼维权”、“巾帼关爱”“巾帼成才”等工作,促进女职工岗位成才,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的能力。下一步,我院妇女之家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做实做活做优妇女之家,不断提高妇女组织的服务能力,再创佳绩。 

我院召开临床科室管理考核指标修订工作会

8月13日,我院在科研楼十一楼会议室召开临床科室管理考核指标修订工作会,叶阿琴副书记、陈传本副院长及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等共计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院办吴琳榕主任主持。 会上,首先由信息科张弓副科长对此次修订思路及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参会人员围绕工作效率、质量与安全和科室管理能力等三大部分及其预分配权重分值等临床科室管理考核指标进行充分讨论。之后,医院考核小组将根据讨论反馈的意见进行汇总修订,形成《临床科室管理考核手册》(2014年版)。 最后,陈传本副院长对此次修订工作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建立临床科室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是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并强调考核体系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有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有效整合考核数据,对科室管理作出科学评价。同时,他要求相关职能科室应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在本周内完成《临床科室管理考核手册》(2014年版)的初稿,并提交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函审和院领导班子审定。与此同时,他提出要在近期内启动医技科室管理考核指标的修订工作。

送医下乡 帮扶基层

2014年7月1日,我院刘胜、黄章洲等21名临床、医技医师,在陈传本副院长、医务科副科长王洋郁、院办主任吴琳榕、人事科科长官雪梅等带队下分赴泉州德诚医院、南安市医院和安溪县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千名医师下乡”活动。行前,医院组织下乡医务人员集中培训,受院长应敏刚教授委托、培训会上副院长陈传本教授要求下乡医务人员做到:接受受援医院的领导管理,遵守受援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安排,严格按诊疗规范进行诊治;注意医疗安全、个人安全;协助受援医院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及医院推广适宜技术工作。 

我院召开第二轮“平安医院”创建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部署会议

8月1日下午,我院召开第二轮“平安医院”创建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由蒋忠铭副院长主持,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近20人参加会议。蒋院长在会上对工作作出部署,并提出以下四点要求:1、各职能科室应高度重视第二轮“平安医院”创建工作,依据分工及考评标准做好自查自评;2、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深入排查隐患,严格开展自查自纠;3、认真梳理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加以完善;4、各科室结合实际,开展宣传动员,将“平安医院”创建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我院加强医疗技术授权管理

为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13年我院制定出台了《福建省肿瘤医院临床有创诊疗(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规定了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有创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授权管理与审批程序。今年上半年,我院根据授权管理制度,对临床医师资质管理作进一步细化,陆续出台了临床医师生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内镜诊疗权限等管理规定,同时,推行化疗药物分级管理,规范肿瘤化疗药物合理使用,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严格各级医师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第三届“海峡两岸鼻咽癌高峰论坛”在厦门举办

由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和福建省抗癌协会主办、福建省肿瘤医院和福建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承办、台湾放射肿瘤学会协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鼻咽癌高峰论坛”于2014年6月14日在厦门举行。来自台湾、香港和大陆地区鼻咽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的专家200多人参加了本次学术论坛。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抗癌协会理事长、福建省肿瘤医院院长应敏刚教授、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潘建基教授、中华放射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郎锦义教授、台湾放射肿瘤学会理事长洪志宏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词,福建省科协学术学会部周健林部长、中国抗癌协会办公室主任赵文华教授等也莅临指导。开幕仪式由福建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陈传本教授主持。 论坛期间,特邀请国内著名的鼻咽癌专家潘建基、卢泰祥、郎锦义、高黎、崔英、陈晓钟、何侠、胡国清、金风、林少俊、席许平、朱小东等教授和台湾放射肿瘤学专家洪志宏、梁云、颜上惠等教授及香港大学陈鸿霖教授等就鼻咽癌分期研究进展、难治性鼻咽癌治疗与展望、放射治疗技术进展、多学科综合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专题演讲和经验分享,并就加强不同地区间的合作以及促进多中心临床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规划和探讨。 论坛之后,国内专家与台湾学者还就明年将在台湾举行的第四届“海峡两岸鼻咽癌高峰论坛”具体事宜进行专题协商和讨论,确保该合作交流平台的持续推进。

江家骥教授来我院作学术讲座

6月5日,我院邀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江家骥教授进行专题学术讲座,院长应敏刚教授主持了讲座,全院临床医师、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共100多人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江教授作了题为《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的专题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我国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组对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中的5项治疗推荐意见,以及江教授本人在临床诊治肝细胞癌的相关宝贵经验,报告内容丰富。大家对讲座中的专家共识论点、抗病毒治疗对于HBV/HCV相关性HCC患者的意义以及日常诊疗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互动讨论,会场学术气氛热烈,与会者们受益匪浅。

预防感染,“手”当其冲??我院举行2014年世界手卫生日宣传活动

5月5日是世界手卫生日,今年活动的主题——只需5个时刻,就能改变世界;清洁你的双手,阻止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当天上午8:30,我院首届“世界手卫生日”宣传活动在门诊大楼一层大厅举行,活动大力呼吁医务人员行动起来,养成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郑雄伟副院长及全院200多名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和现场群众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院感专职人员带领医护人员、工勤人员和现场群众演示正确洗手六步法,牢记内、外、夹、弓、大、立、腕等洗手法的口诀,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积极回答手卫生知识提问。院感科还通过制作手卫生宣传画、宣传页等宣传方式加强对正确洗手的宣传教育。强调手卫生五个关键时刻即“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做好手卫生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同时,也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最有效、最方便经济的方法。此次活动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促进手卫生知识普及与推广。

推动肝癌的早诊早治

原发性肝癌、恶性度高、侵袭性强、进展快、易转移、预后差,被称为“癌中之王”,是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75万例,居恶性肿瘤发病第六位,主要发生在亚洲太平洋沿岸及非洲的东南部地区等地区;全球每年因肝癌死亡约70万例,居恶性肿瘤死亡第三位,其中的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属肝癌高发国家,每年肝癌死亡约40万,占全球肝癌总死亡数的50%以上。2011年全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肝癌死亡率为23.94/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17.5%,居恶性肿瘤死亡第二位,严重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为什么要开展肝癌早诊早治?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在全部的癌症中,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和医学技术,约有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约有1/3的癌症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能够治愈的;还有1/3的癌症,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轻痛苦。 早期肝癌患者可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只有少数病人短期内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或乏力等症状。当症状体征明确出现时,病情已多属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期和治疗效果。无法早期诊断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的通常不超过10%。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通过对肝癌高危对象进行定期筛查,能发现早期肝癌病例,提高早诊率,使患者获得更多的治愈机会,从而获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常用的肝癌诊断方法 (一)甲胎蛋白(AFP)的测定:在肝癌早期或者在亚临床期,肝细胞分泌一种叫做甲胎蛋白的物质进入血液中,根据测定血液中甲胎蛋白的含量高低,从而判断是否患有肝癌,是目前肝癌最敏感、特异性最强的一种早期诊断方法。但我国约有30%肝癌病人的AFP阴性,单独用AFP检查会遗漏这部分病人。 (二)肝功能检查:肝癌病人血清中转氨酶活力可增高或正常,结合AFP检查,有助于区别肝癌或一般肝病。 (三)其他酶学检查:某些肝癌病例可能不出现AFP升高。因此,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他的血液酶学检查,例如γ-谷酰胺转酞酶(γ-GT,GGT),脱羧凝血酶原(DCP),?-L-岩藻糖苷酶(AFU),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和糖链抗原50(CA50)等,进行诊断与鉴别。 (四)实时超声显像(俗称B超检查):B超检查是最常用的定位方法,如果发现有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占位性”病变,应首先考虑肝癌的存在。诊断肝癌的正确率可达95%左右,可查出1-2厘米的小肝癌,对AFP阳性或阴性肝癌的诊断尤其适用。 (五)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检查):CT检查是肝癌定位诊断的常规项目,肝癌的CT图像常表现为局灶性,边界比较清楚的密度减低区,也可呈边缘模糊或大小不等的多发阴影,阳性率在90%以上。 (六)磁共振显像(MRI):MRI用磁场标定人体表面的空间位置。根据不同的脉冲周期重复时间和回波延迟时间可得到不同的图像。MRI可通过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三维成像,在发现肝癌的一些特有征象方面,如脂肪变性、包膜、癌周水肿和血管浸润等优于B超和CT检查。 (七)肝穿刺活检:在超声或CT导引下,用细针在肝区穿刺结节,吸取癌组织检查癌细胞的检查方法。 三、常用的肝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肝癌早诊早治的技术方案要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和医疗条件等具体条件而定,目前较理想的肝癌筛查方案是联合应用AFP和B超检查进行普查,可以降低漏诊率。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状况、医务人员配置、专业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等情况差别较大,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财政还比较困难,B超医生还比较缺乏,技术水平还不高,直接应用AFP和B超联合检查作为初筛方法,在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先筛选出高危人群,在高危人群中联合应用AFP和B超作进一步检查的技术方案是符合我国国情,它可以提高检出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较大规模的肝癌早诊早治有二种初筛方法: (一)卫生部(农村)肝癌早诊早治项目:1、筛查对象:高发地区35-64岁的男性居民和45-64岁的女性居民。2、筛查方法:采用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进行初筛,HBsAg阳性的病例进一步应用AFP和B超联合作进一步检查。(二)卫生部(城市)肝癌早诊早治项目:1、筛查对象:高发地区40-69岁的居民。2、筛查方法:采用高危人群评估系统(包括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和情绪、既往史、肿瘤家族史等)进行初筛,初筛阳性的病例进一步应用AFP和B超联合作进一步检查。 筛查间隔: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肝癌筛查间隔时间为6个月;若筛查间隔时间过短,如每3个月一次,则会造成受检者心理上负担过重,并且筛查成本增加。 四、综合多方力量,推动肝癌早诊早治 随着时代的发展,肿瘤防治也要更新观念、调整策略,要更加强调政府主导、预防为主,部门合作、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从以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从以科研临床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从高层向基层转变,从卫生部门向全社会转变,从而进一步的推动我国肝癌早诊早治工作。 (一)政府主导是开展早诊早治工作的前提 肝癌可防可控,加强肝癌防治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要明确政府是肝癌早诊早治工作的主体,要在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将肝癌的早诊早治工作纳入高发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绩效管理,从而保障肝癌早诊早治工作顺利实施。 (二)多部门协作是早诊早诊的工作机制 早诊早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组织实施到宣传发动、从初筛到诊断,再到治疗及随访,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涉及流行病学、检验、影像、组织病理及临床等学科紧密合作。要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健立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效监督的工作机制。探索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多部门合作的新防治体系,打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全社会参与是早诊早治工作的关键 早诊早治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工作,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不少筛查对象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和疑问,并不积极参加筛查。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大力的宣传早诊早治的相关知识,开办各类健康讲座,让大众了解筛查的流程和好处。推动健康生活方式进社区、进乡村、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目前肝癌早诊早治局限于个别地区内实施,可以采取“先点后面”方式,在试行地区取得一定的成效后,扩大早诊早治的范围,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四)科学方案是早诊早治工作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早期检查方法有影像学和血清标记物检测,是在过去防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早诊早治管理及实施方案,既要有科技含量,又适合当地推广应用,要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科学的评价,不断进行调整。要加强肝癌早诊早治新技术的研究,寻找更先进、更高效、更准确的肝癌早诊早治方法,降低筛查成本,提高效果,使筛查更符合成本效益。 (五)人才建设是早诊早治工作质量的保证 早诊早治工作需要一支技术优、效率高、服务好的人才队伍。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能力,建设一支适合肝癌早诊早治工作需要的医学专业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早诊早治工作实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加强癌症防治综合人才培养,特别注重培养既掌握临床医学技术又熟悉公共卫生知识的人才,在全科医生、住院医生和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强化早诊早治内容,提高工作技能。 (六)以人为本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早诊早治是通过筛查发现早期病例,最终目的是对发现的病例进行即时合理的治疗,以提高治愈效果。目前我国早诊早治工作主要是资助早诊,而对于治疗资助较少,如果筛查出的早期病人因经济等原因,没有得到即时治疗,就达不到早诊早治的最终目的。要着手人文关怀,在医疗保障政策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并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鼓励国际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提供公益性资金,帮助病人完成治疗,使肝癌早诊早治工作得到持续发展。

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2014年(福建省)第二十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

4月16日上午,省抗癌协会和省肿瘤医院联合组织省内外著名肿瘤专家15位在省肿瘤医院门诊大厅举行义诊咨询活动,现场接受500多位患者免费义诊。16日下午,在省肿瘤医院影像楼会议厅举办肿瘤科普教育大讲座,350多位群众、肿瘤患者及家属参加,讲座现场凤凰网等媒体给予支持。 4月22日上午,2014年(福建省)第二十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泉州惠安举行,本届宣传周启动仪式由省抗癌协会、省肿瘤医院、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和省癌症中心等主办,泉州医学会、泉州德诚医院和省肿瘤医院泉州德诚分院等承办,通过系列宣传活动,旨在向民众宣传科学的肿瘤预防知识,消除人们对于癌症的误解和恐惧,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省抗癌协会理事长、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省肿瘤医院院长应敏刚教授、惠安县政协副主席张其聪董事长、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庄建良教授、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陈传本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副院长许建华教授、泉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潘群雄教授、泉州第一医院副院长许荣誉教授、惠安县卫生局杨国忠副局长、泉州德诚医院院长张振清教授以及省内20多位著名的肿瘤学专家、医护人员和新闻界朋友200多人参加现场启动仪式。应敏刚院长、张振清院长等在启动仪式致辞。省抗癌协会秘书长、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吴琳榕主持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之后,应敏刚教授、庄建良教授、陈传本教授等20多位省内外著名的肿瘤学专家为现场的150多肿瘤病人和社会群众进行义诊和咨询。活动现场,应敏刚教授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建议,“肿瘤是一种慢性病,从年龄层发病率看,45岁以后发病率上升明显,应在40岁开始重视针对肿瘤的健康体检。”22日下午,邀请省内杨春康教授、杨建伟教授和吴君心教授等在泉州德诚医院学术厅为泉州地区的200多位医护人员分别就“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胃癌内科规范化治疗”和“肿瘤放射治疗历史及现状”进行专题演讲。 宣传周活动期间,省抗癌协会和省肿瘤医院还组织专家撰写科普文章,在福建卫生报、海都报等刊发。免费发放《抗癌读本》、《乳腺癌防治读本》等科普图书500多份。
首页
1/2
下一页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化疗后头疼正常吗

治疗食管癌的放疗方式之一就是普通放疗,它对正常组织的伤害比较大,所以应用比较少。比普通放疗更好的是适形放疗和强调放疗,这几种放疗方式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另外还包括立体定向放疗,这种放疗方式几乎不会损伤周围健康组织。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分期

食管癌的分期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早期、中期和晚期,其中早期食管癌包括0期和Ⅰ期,中期食管癌包括Ⅱ期和Ⅲ期,晚期食管癌包括Ⅳ期。早期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直接在腔镜下切掉内膜;中期患者需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则是以放疗和化疗为主。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什么是乙状结肠腺癌

发生在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是乙状结肠腺癌,具体分析如下:乙状结肠癌归根结底属于结肠癌当中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具有家族史的特点,可能是由结肠息肉、结肠疾病等恶变发展过来的,发病后随着病情发展的阶段不同,从而出现诸多不适以及损伤。乙状结肠癌在发病的最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但是这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饮食注意

一旦患上食管癌这种疾病,患者需要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确保身体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再就是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的食物,还要做到荤素搭配,不要总是吃素食,也不要总是吃荤食,另外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预防措施

想要预防食管癌,平时得少吃富含大量亚硝酸盐的咸菜,也不要总是吃特别烫的食物以及很硬的食物,以免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加大食管癌的发病率。除此之外,患者还要多参加体育运动,并且要定期到医院去做身体检查。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想要预防食管癌,首先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吃得过饱、过快,避免吃滚烫的食物,戒烟戒酒等;平时还应多吃香菇、玉米、红薯等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发现异常时积极治疗,也可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女性下腹部隐隐作痛怎么回事

可能是因为月经期间子宫收缩引起的痛经。 痛经是女性生理期间常见的不适症状,大多数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出现下腹部隐隐作痛的情况。这种疼痛是由于子宫在月经期间收缩以排出内膜组织和血液,导致子宫肌肉受到刺激而出现痛感。在这个过程中,子宫周围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就会传导疼痛信号给大脑,引起下腹部疼痛的感觉。 除了生理期引起的痛经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也可能导致女性下腹部疼痛,例如月经不调、排卵期疼痛、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消化系统问题、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症等问题也有可能引起下腹部疼痛。 如果下腹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同时女性朋友在生活中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波动和劳累,有助于减轻痛经症状。
曲中玉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