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探索居家养老服务

“我在这里居住感觉很踏实,回家孩子们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觉得这里比家里更方便。”躺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老年护理养生院床上的74岁老人徐慧芳说,2个多月前,她摔跤造成骨折,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出院后,仍然不能下床,子女经过多方打听,最终决定把她送到这里。老人对这里的居住、生活条件非常满意。 徐慧芳老人居住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老年护理养生院,这里采取医养结合模式,老人们在这里既可接受治疗又可以养老。徐慧芳说,这里的护士可以全程陪同护理,真的是生活无忧。 据了解,为响应公立医院要承担养老事业的号召,自去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在该院西区探索以托老为中心的医疗病区,一期开放床位275张,其中失能、半失能养生床位126张,公寓式养生床位74张。院区对外开放不到一个月就全部住满。 “如今,我们在医养模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探索,开展探索居家养老模式。”从英国回来的院长饶晓岚说,国外的居家养老做得很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目前,我们院区已经建成12套面积在50多平方米左右的套房,一室两厅非常宽阔,可以为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走进新装修的套间,记者看到,每个房间设施都很完善,电视、空调等一应俱全,真正做到老人拎包入住。饶晓岚说,这里与外边居家养老不同的是,每个房间都装有紧急救助设施,一旦老人发生意外情况,可以进行呼救。并且还配有专门的护工,提供护理等生活服务。 一位专业人士分析说,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还有专人护理。同时,这里依托医院,护理人员都是专业出身,比一些养老机构更“靠谱”。

心内科开展血管内超声和冠脉内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术两项新技术

目前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已十余年,其介入治疗数量及质量一直处于合肥市领先,省内前列,最近开展了两项新技术,即血管内超声(IVUS)及冠脉内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术(FFR)。 IVUS对判断冠脉内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分叉病变的形态、冠脉内血栓稳定性、支架贴壁程度(特别是左主干病变)等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指导支架的置入有重要意义。 FFR通过压力导丝判断冠脉狭窄远端和近端压力情况能决定是否对病变进行支架植入,当FFR>0.8时就不需要植入支架,药物治疗观察即可,当FFR<0.8时则需要支架植入术,FFR的出现避免了临界病变和多支病变支架的过度植入。 目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拥有全省先进的冠脉内血管超声及冠脉内血流储备分数检查仪。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可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于是否引起缺血及斑块性质还不能精确判定,这两项新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形成互补,对于提高临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IVUS及FFR的开展,标志着一院心血管内科对冠脉病变的处理水平达到市内领先、省内先进水平,两项技术同时开展为省内唯一一家医院,提高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质量,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合肥市一院“阳光圈”获得首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二等奖

2013年10月26日至27日,由清华大学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给与指导的首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医疗机构以及解放军医疗系统,共计57个品管圈圈组参加了决赛。决赛中,各圈组用PPT和小品等形式展示小组的风采。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选派的主题为提高雾化吸入患者吸入方式正确率的“阳光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二等奖,是全国唯一一家荣获二等奖项的地市级医院。 为了推进医院科学化管理、挖掘了护士的潜能,提升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护士的主人翁意识,自2012年开始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医院在集团范围内推广并普及品管圈活动,效果显著。目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医院共有护理品管圈73个,内容涉及构架和谐护理团队、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管理、专科护理建设与发展,护理文化建设、康复指导与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圈员们充分发挥头脑风暴,科学运用品管工具,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持续改进。全集团73个圈第一圈工作目前均结题,成果显著。截止2013年10月底,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医院73个品管圈共取得1项科研、2项专利、4个护理用具革新、10篇CN论文以及70个流程改进。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医院自上而下的传统管理模式,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自主性,实现了护士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达到了全员参与护理管理的重大突破。提升了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塑造美好护理形象,构架更加和谐的护理队伍,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2013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国家继教班成功举办

11月2日,由合肥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和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联合主办的“2013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国家继教班”在市一院大礼堂举行,安徽医科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刘荣玉所长、市卫生局科教处陶新火处长、市一院文刚副院长、呼吸科李秀主任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继教班。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发作频率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正确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正确做好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的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显得尤其重要。医学界对于该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今年,中华医学会发布了最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用以规范和指导临床对于慢阻肺的治疗。此次继教班旨在搭建一个平台,传播慢阻肺领域最新知识,将临床治疗经验进行交流,对临床遇到的困惑共同讨论。
上一页
3/3
末页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脊柱肿瘤的治疗周期

脊柱肿瘤的治疗周期通常为3个月至2年,实际时间受到肿瘤性质、分期、治疗方案、个体差异和康复进程等因素影响。1、肿瘤性质:良性脊柱肿瘤如骨样骨瘤或血管瘤,治疗周期相对较短,一般3-6个月可完成手术及康复。恶性脊柱肿瘤如转移瘤或脊索瘤,需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周期可能延长至1-2年。病理类型直接影响治疗策略的复杂程度。2、临床分期:早期局限性肿瘤通过单纯手术切除...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肿瘤的治疗方式

脊柱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姑息治疗。1、手术切除:手术是脊柱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原发性脊柱肿瘤和部分转移性肿瘤。根据肿瘤性质和位置,可选择全椎体切除、椎板切除或病灶刮除等术式。手术能直接解除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对于恶性脊柱肿瘤,手术需结合病理检查明确诊断。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适用于对射线敏感的肿瘤类型,如骨...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肿瘤有哪些危害

脊柱肿瘤的危害主要包括神经压迫导致瘫痪、脊柱结构破坏引发畸形、顽固性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内脏功能受损及全身转移威胁生命。具体危害程度与肿瘤性质、位置及进展速度密切相关。1、神经压迫:肿瘤生长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早期表现为肢体麻木、肌力下降,进展期出现大小便失禁,严重时导致截瘫。胸椎段肿瘤更易引发脊髓完全性损伤,需紧急手术减压。2、脊柱畸形:肿瘤侵蚀椎体可造成...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肿瘤的治疗方法

脊柱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1、手术切除:手术是脊柱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可切除的良性肿瘤和部分恶性肿瘤。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刮除术、椎体切除术、全椎节切除术等。对于脊柱稳定性受损的患者,术中常需结合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手术目标是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同时保护脊髓和神经功能。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适用于对放射线...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多长时间做一次胃镜合适

做胃镜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3年,具体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及医生建议综合判断。 胃镜检查频率主要取决于胃部健康状况。无特殊症状且无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通常可每2-3年进行一次常规筛查。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病变者,建议每1-2年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已发现胃息肉或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者,需缩短至6-12个月复查。年龄超过40岁并伴有长期胃部不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高危因素时,也应适当提高检查频次。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可疑病灶,医生会根据病理结果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 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腌制、烧烤类食物摄入,出现持续上腹痛、呕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
刘晗
刘晗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