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
浙江绿城医院心血管病中心是以心血管病专科为特色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由名列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的绿城集团控股投资建设,于2007年11月开业。...[详情]
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
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
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
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
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心脏支架手术多少钱

手术的价格高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选择的支架来看。一枚国产支架需要2-3万元作业,一枚进口支架需要3万元左右。手术过程是通过造影结果来查看是否需要手术,手术主要是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条通路。
姜睿
姜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晕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晕倒又被称作晕厥,是—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晕倒可以引起暂时性的知觉丧失。男女的发病比例几乎是相等的。引起晕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有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的晕厥、脑源性的晕厥还有直立位低血压性晕厥等。
杜志刚
杜志刚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室壁瘤如何保守治疗

室壁瘤保守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常用方法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限制钠盐摄入以及控制血压和心率。1、药物控制: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能改善心室重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无症状室壁瘤预后如何

无症状室壁瘤多数预后良好,但需定期监测心脏功能。预后主要与瘤体大小、位置、基础心脏病、并发症风险、随访管理等因素相关。1、瘤体大小:直径小于5厘米的室壁瘤通常稳定性较高,破裂风险低于3%。随着瘤体增大,心肌壁张力增加,可能逐渐影响心脏收缩功能。超声心动图每6-12个月测量瘤体变化是必要的监测手段。2、解剖位置: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因心肌较厚且承受压力较小,预后...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室壁瘤的手术费用怎么样

室壁瘤手术费用一般在5万元至15万元之间,实际费用受到手术方式、医院等级、地区差异、术后护理、并发症处理等因素的影响。1、手术方式:室壁瘤手术主要包括直视下修补术和介入封堵术两种。直视手术需开胸或胸腔镜操作,费用较高8万-15万;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封堵缺损,创伤小但材料费昂贵5万-12万。不同术式对麻醉、耗材及住院时长的需求差异显著影响总费用。2、医院等级:三...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心脏室壁瘤不治疗会怎样

心脏室壁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主要风险包括心肌功能持续恶化、猝死风险增加、多器官灌注不足、进行性心脏扩大及生活质量显著下降。1、心力衰竭:室壁瘤导致病变区域心肌丧失收缩功能,剩余健康心肌代偿性工作负荷加重。随着时间推移,心脏泵血效率持续降低,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早期可通过血管紧张...
李云
李云
山东省立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脑血管狭窄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脑血管狭窄的基础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和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并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血管壁损伤。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并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2、血管内介入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适用于中重度狭窄患者。球囊扩张术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改善血流。支架植入术是在球囊扩张后放置金属支架支撑血管壁,常用药物涂层支架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紫杉醇洗脱支架可降低再狭窄概率。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3、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适用于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手术通过切开颈动脉剥离粥样硬化斑块,恢复血管通畅。对于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可能采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建立侧支循环。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但创伤较大,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和风险,术后需密切监测并发症如脑出血、感染等。 4、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控制体重使体质指数保持在18.5-23.9之间。生活方式改善有助于控制危险因素,延缓病情进展。 5、危险因素控制 危险因素控制包括血糖管理、血压监测和血脂调节。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定期进行眼底和肾功能检查。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高血脂患者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评估血管状况。 脑血管狭窄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血管情况。日常注意避免突然转头、剧烈运动等可能诱发脑缺血的举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出现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等新发症状时立即就医。合理搭配膳食,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限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根据体能状况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避免屏气用力动作。
郝盼盼
郝盼盼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