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市中医医院

我的健康我管理,健康生活更美好

2011年元宵节的钟声刚刚敲过,2月18日(正月十六)苏州市健康管学会会员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在新落成的苏州市中医医院胜利召开!本次大会由苏州市中医医院院长、健康管理学会副会长葛惠男主持。出席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柏京红;苏州市卫生局副局长陈小康;苏州大学副校长、苏大附一院院长葛建一;苏大附二院院长姜忠;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曹建平;苏州市立医院院长洪志成;苏州市疾控中心主任沈洁;苏州市学会联合办公室主任许衷寒等,健康管理学会各会员单位的领导和代表,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及其他嘉宾200余人参加了大会开幕式。 苏州市科协副主席柏京红致开幕词;副会长葛惠男向大会汇报学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和近阶段的工作设想;副会长沈洁宣读苏州市健康管理学会苏健学【2011】4号文件《关于成立苏州市电子健康教育处方指导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大会为29位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开展学术研究和讨论是学会的主要任务,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48篇,经过专家评审,评出得奖论文23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10篇,副会长许衷寒宣布论文得奖名单,大会为获奖人员颁发了证书。 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是学会的首要任务。市立医院院长、健康管理学会副会长洪 志成在开幕式上宣读了刚刚召开的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新增常务理事、理事、理事单位、个人会员及成立儿童健康管理学分会等决议,大会以热烈的掌声鼓掌一致通过。 开幕式最后苏州市卫生局陈小康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并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使苏州市健康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得到尽快的发展,尽快迎接苏州市健康管理“春天”的来临。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作了关于“健康管理在慢病防治中的应用”专题报告。陈院士首先充分肯定了苏州的健康管理已经走在了国内的前沿,而且会越走越好;接着阐述了我国慢病防控形势的严峻及实施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和健康管理师职业的前景作了权威性的分析。与会人员对“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下午,进行了首届学术年会论文交流,会议由健康管理学会首席专家刘王明主任主持,获得一、二等奖的七名代表分别上台作了大会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对健康管理工作在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慢病调查、个性化健康管理、社区健康管理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 苏州市健康管理会员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

传承吴医 创新图强 努力促进中医中药可持续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苏州市中医医院的全体职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医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苏州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56年,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综合性中医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我院取得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称号。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继承并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中药事业,是我们中医院人为之奋斗的目标。2010年,是我院发展关键的一年,医院已实现历史性的提升性整体搬迁。2010年,结合医院工作实际,进一步认真贯彻卫生部关于印发《2008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结合苏州市卫生局《关于强化卫生行业管理,实施医院五项工程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核心制度的落实,适应医改新形势,发挥中医药特色,坚持服务创新,强化五项工程的实施,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基础质量管理,重视医疗安全,积极探索现代化大型中医医院管理方法。牢牢抓住医院 “提升性搬迁”的契机,根据《2010年全市医改工作要点》、《苏州市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和《江苏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考评标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致力于吴门医派的继承和发扬,把促进医院全面发展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充分发挥中医中药文化特色、提升中医医院综合实力、树立中医医院品牌形象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医院管理、内涵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继承创新,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中医药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在,我将医院主要工作分八部分进行汇报,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 医院概况 苏州是吴门医派的发祥地,历代名医辈出,誉满杏林,为推动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在原中医诊所的基础上,成立了苏州市中医医院。目前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单位。原医院占地面积19787平方米,建筑面积30903平方米,其中包括符合GMP标准制剂大楼4543平方米,教学基地2800平方米。新医院位于沧浪新城内,新医院是一所、科室齐全,并集教、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中医院。该项目总投资为5.16亿元,占地面积约60亩,总建筑面积:89000平方米,主楼地面21层 ,地下2层,绿化面积达16750平方米;并有停车位612泊位。 医院固定资产1.48亿元,流动资产1.62亿元。现拥有580张床位,现有职工800名,医生总数294名,其中中医人员200名,占医生总数的68%,药剂人员94名,其中中药人员57名,占药剂人员总数的61%;专业技术人员674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17名,中级职称222名,初级职称241名,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96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名,江苏省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8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2名,“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名,苏州市“平江区杰出人才”1名,苏州市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对象1名。 2010年,门诊完成844,865人次,上年同期799,157人次,增加45,708人次,增长5.72%,门诊参保587236人次,上年同期514326人次,增长 14.18%。完成业务收入273,692,219.53元,与上年同期增21.51%,完成年目标值(253,480,400.00元),目标完成率107.97%。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13.5天,病床周转次数27.32,病床使用率92.22%;医药比例59.93。 医院科室齐全,设有内、外、骨伤、肛肠、妇、生殖医学、男性、儿、针灸、推拿、皮肤、五官、眼、口腔、急诊、重症监护室以及治未病服务科、体检中心、药剂、放射、检验、功能检查、病理等科室,苏州市中医药研究所、苏州市中医学会、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苏州中医药博物馆列于本院。骨伤科是国家中医重点临床专科,脾胃病是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并被列为“十一五”国家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单位,进入创建全国重点临床专科第四年,已完成国家中管局的全国重点学科的初审验收工作。生殖医学科不孕症专病被列为国家中医重点临床专科(专病)协作组单位,呼吸科为“十一五”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建设单位,肛肠科、针灸科是苏州市重点专科,一批中医特色显著的重点专病专科不仅受到苏州地区广大群众的欢迎,而且还在省内以及周边省、市具有广泛的影响。 第二部分 学科建设篇 2010年,我们以充分发扬中医传统优势诊疗项目为基本点,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整体实力,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局面,全力打造医院品牌形象。 1.继续加强全国重点临床专科骨伤科的强化工作,做好中期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在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加快二级学科及亚临床专科建设。完成二级学科组织架构,设立脊柱外科、髋关节外科和膝关节外科,病区二级专科分科到位,做到各专科人员到位,为搬迁新医院对应三个病区作准备。并制定二级学科工作细则,积极探索亚临床专科建设模式,梳理、验证各重点临床诊疗方案,提升专科内涵。 2.消化科进入创建全国重点临床专科第四年,已完成国家中管局的全国重点学科的初审验收工作。并成功主办第22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3.妇科全面展开临床和科研工作。分出并单独设立生殖医学科,并配备专门人员,进一步做好“十一五”国家中医重点临床专科(专病)协作组成员单位生殖医学科不孕症专病专科的建设。4月,生殖医学科月经病又被确立为国家中医重点临床专科(专病)建设的协作组组长单位。同时,为新增产科和新生儿科积极引进人才和储备人才,为新医院新病区的开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4.在进一步做好“十一五”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建设单位呼吸科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冬病夏治敷贴疗法工作。加强市级重点专科针灸科、肛肠科的建设工作。同时,心血管内科、肿瘤内科、风湿科等正在积极建设,力争成为市级重点专科。 5.加强医院急救能力的建设,加强对急救人员的培养,提高急救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门诊各科室的服务功能,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特别是口腔科、眼科正在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拿科继续加强重点病种颈椎病推拿专科建设,继续做好对外交流和服务工作。总之,以专病治疗为切入点,进一步发挥中医中药特色,加强专病专科的建设,开展专病门诊。 6.进一步加强“治未病”中心工作,细化方案,配置专科人才,积极探索“治未病”服务模式。整合体检中心、调养服务中心、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心理、药剂等部门的优势,以健康体检为先导,以“中药调理”为基础,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的“自然疗法”手段,保障“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完善,做到体质辨析、健康干预、健康管理,从救治病人向预防疾病延伸,拓展医疗服务的方法内容,参与专业保健市场竞争,试行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模式。 7.加强医技部门的建设,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标准,规范操作程序,提高诊断符合率;加强医技与临床的沟通,积极参加临床疑难病例的讨论和科研工作;实现医技项目智能化、网络化管理。 8.进一步加强药剂科业务建设,创建临床药学学科。中药临床药学实验室已顺利通过国家二级实验室验收工作,并成立完善实验室人员和构建。并逐步调整新医院药剂科的结构和布局,调整各二级学科的岗位和职责,促进医院药学的全面转型。 第三部分 医疗质量管理篇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2010年,我院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和等级医院复评迎检工作为抓手,以强化基础管理、质量管理、医疗安全、三基训练、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建立健全医院管理规章制度,注重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做到常抓不懈,持续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积极探索医院管理长效机制。 1.以认真做好等级医院复审迎检为抓手,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以及《病历书写规范》、《处方管理办法》、《执业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苏州市医师记分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以及各项诊疗常规、规范,深化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制定常见病规范和急危重症的诊疗流程。并于今年3月顺利而圆满地通过了省中医药管理局三甲医院复审工作。 2.狠抓医疗安全工作,加强规范各临床诊疗技术和手术的管理。在国家《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和《医疗技术管理规范》的指导下,建立推进医师个人技术档案,同时对临床新开展技术和手术将建立规范的准入、追踪和评价制度,保障医疗安全。持续改进医疗安全,制定急、危、重病诊疗规范,并强化执行,规范培训,使医疗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最大可能保障医疗安全。 3.持续推进“临床诊疗路径”工作。先从重点专科开始,逐步向各科推进。同时,结合中医药特色和我院特点,制定我院中医临床诊疗路径,从常见重点病种开始,逐步扩大范围。进一步加强病史质量的管理,加大对门诊病史、住院病史和归档病史质量的检查和考核力度,杜绝丙级病史。 4.制定出院病人医生回访制,并制定相应考核办法,加强督查。成立投诉管理科,建立医患纠纷院内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防范预案,进一步强化非医疗损伤的处置预案和流程,加强医患纠纷与投诉的处理。推进大调解模式,建立推进“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5.进一步进行合理使用抗生素培训。做好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指导工作,加大对医药比例考核的力度。药品占业务收入比例59.44%,上年同期59.15%,全院目标为58%。 6.进一步深化护理内涵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护理安全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进行全面质控,健全护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制度,加强重点护理环节管理,强化主动服务意识。重视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加强出院病人回访。完善中医护理标准,强化中医培训,发挥中医特色护理。抓好人才梯队建设,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加强专科护理建设,加强科研意识。认真落实《苏州市护士星级评选实施办法》,继续积极开展“星级护士”的评比活动,推行星级护士挂牌上岗,起到优质、示范作用。 7.成立感染管理科,配备专门人员,专人负责。加强对基层感染管理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感染委员会和感染管理科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感染知识与技能

努力促进中医中药可持续发展

2011年1月17日,由苏州市卫生局陈小康副局长、医政处胡浩成处长率领11位各医院专家组成的检查组对我院进行了“全市中医医院工作检查暨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督查”,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惠?华副院长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我院的医疗工作及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他从学科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管理、医院行政管理、医疗服务、医院文化、新医院愿景八个方面向专家进行了专题汇报,2010年,我院努力加强基础质量管理,重视医疗安全,积极探索现代化大型中医医院管理方法,牢牢抓住医院 “提升性搬迁”的契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致力于吴门医派的继承和发扬,把促进医院全面发展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充分发挥中医中药文化特色、提升中医医院综合实力、树立中医医院品牌形象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汇报后,检查组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护理、医院感染、药事、检验六个方面查看台账资料并进行现场检查和考核,对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督查。在一天的检查后,检查组向医院管理部门和全体科主任、护士长就此次检查进行反馈,各位专家肯定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给医院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希望医院在搬迁后,要发挥中医院龙头作用和优势,提高中医急诊急救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要求。 葛惠男院长感谢各位专家的反馈意见,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继续保持医院的优势方面,提升能力,优化服务,继承和发扬吴门医派学术精华和文化特色,在医院管理、内涵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苦练内功,真正实现提升性搬迁的目标,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为广大市民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页
2/2
末页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男生检查私处应该挂什么科

男生检查私处通常应挂泌尿外科或男科。泌尿外科主要诊治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男科则专门处理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具体选择可根据症状表现和就诊医院科室设置决定。1、泌尿外科适合处理阴茎异常、睾丸肿痛、血尿等常见症状。可诊治包皮龟头炎、睾丸炎、附睾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精索静脉曲张、尿道下裂等器质性问题。多数综合医院都设有该
杜鹏
杜鹏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引起男人少精子症的原因

男性少精子症可能由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异常、生殖道感染、染色体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少精子症指精液中精子数量低于正常值,可能影响生育能力,需结合精液分析等检查明确诊断。1、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由于睾丸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生成。患者可能伴有阴囊坠胀感,久站后症状加重。治
仲秋
仲秋 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支气管狭窄危害大吗

支气管狭窄的危害程度与病因及狭窄程度相关,轻度狭窄可能仅引发间歇性呼吸困难,重度狭窄可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1、生理性因素: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刺激可能引发支气管黏膜水肿,导致暂时性管腔狭窄。这类狭窄在脱离刺激源后多可缓解,危害相对较小,表现为运动后气促、偶发干咳,通过戒烟、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可有效改善。2、慢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反复发作会引起支气管壁...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支气管狭窄可以恢复吗

支气管狭窄多数情况下可以恢复,恢复程度取决于狭窄原因、治疗方式和个体差异,主要恢复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病因控制和康复训练。1、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减轻气道炎症,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能缓解痉挛。对于感染性狭窄,需联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2、物理治疗:气道廓清技术包括体位引流和...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脊柱转移瘤怎么预防

脊柱转移瘤的预防需从控制原发肿瘤、增强骨骼健康、定期筛查等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包括规范治疗原发癌症、补充钙与维生素D、避免骨损伤、戒烟限酒、定期影像学复查。1、控制原发癌:脊柱转移瘤多由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引起。规范治疗原发肿瘤是根本预防手段,需严格遵循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方案。例如乳腺癌患者术后需完成内分泌治疗,肺癌患者应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灶变...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怎么治疗

脊柱转移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靶向治疗、镇痛管理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脊柱转移瘤通常由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原发肿瘤转移引起。1、手术切除:对于单发转移灶或脊髓压迫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可快速解除神经压迫并稳定脊柱结构。常见术式包括椎体成形术、肿瘤切除联合内固定术,需根据转移部位和患者体能状况选择。术后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原发灶类型。2、放射治疗:放疗能...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有痰咳不出来怎么办呢

有痰咳不出来可通过多喝水、拍背排痰、蒸汽吸入、使用祛痰药物、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有痰咳不出来通常由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反应、环境干燥、痰液黏稠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适量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温开水是最佳选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类饮品,这些可能加重痰液黏稠。呼吸道感染期间更需注意水分补充,帮助缓解咽喉干燥不适。 2、拍背排痰 采用空心掌从背部下方向上方有节奏地轻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可重复多次。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人,能帮助松动支气管内痰液。家长需注意拍背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餐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拍背操作。 3、蒸汽吸入 将热水倒入容器,头部覆盖毛巾吸入蒸汽10-15分钟,每日2-3次。蒸汽能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咳出。可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增强效果,但避免使用刺激性精油。哮喘患者进行蒸汽吸入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4、使用祛痰药物 氨溴索口服溶液能降低痰液黏稠度,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排痰困难。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通过分解痰液中黏蛋白促进排出,对浓痰效果显著。羧甲司坦片可调节支气管分泌,改善痰液性状。使用这些药物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剂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快速稀释痰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使用效果较好。雾化治疗需要专业设备,通常在医院或诊所进行,严重排痰困难者可考虑此方法。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使用加湿器改善干燥环境。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肺功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辛辣油腻。若痰液颜色变黄绿或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肺部感染等疾病。长期排痰困难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监测呼吸道健康状况。
陶新曹
陶新曹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