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三伏天灸”治病的机理?
答:三伏天是指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三伏天疗法是在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理论指导下,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在背部穴位敷以芳香走窜,开窍通络的药物,扶助人体阳气,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与肺相配,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问:我院开展“天灸”疗法已有多少年?
答:我院在50年代末开始已有天灸疗法,延至今日已有40余年历史,是广东省最早开展天灸疗法的医疗单位之一。
问:我院使用的天灸疗法的配方来自哪里?
答:我院使用的是广东省名老中医李尘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制的独家秘方。今年又挖掘整理了第二条秘方,贯彻了辩证施灸的原则,根据中医八纲辩证,辩表里寒热,阴阳虚实,增加了天灸的针对性,加强了天灸的疗效,体现了因方而异,因人而异的施灸原则。对治疗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虚寒性胃痛,以及体弱多病,易感冒等,经几十年的临床时间经验验证疗效显著。
问:“三伏天灸”的具体时间是哪几天?
答:“三伏”天是指每年的夏至后第三、四个“庚”日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每年时间不同,今年“初伏”是7月14日,“中伏”是7月24日,“末伏”是8月13日。为了增强疗效,我科在初伏前(即7月4日),以及中伏后(即8月3日),各增加一次加强灸,能在这五天来贴药最好。
问:错过这五天还能来贴药吗?
答:可以。如果是7月4日未能前来贴药,可于7月14日来贴药,最后一次推迟至8月23日,同样是贴药5次。因多种原因未能在以上时间贴药,可以在“三伏天”这段时间里(7月4日至8月23日)的每个天灸日后一两天来贴药,也有较好的疗效。
问:外地患者能否带药回去自己贴?
答:“三伏天灸”的药物芳香易挥发,即制作即贴药治疗最佳,另外,自己贴的话,穴位的定位可能也不准确。
问:什么病种适合“三伏天灸”?
答:根据我科40多年来对贴药疗效的跟踪观察,以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各种慢性咳嗽、体虚容易感冒等病的疗效最佳;其次对慢性胃肠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多种消化不良性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像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如能坚持贴药3年,对预防复发有很理想的效果。
问:“三伏天灸”有什么禁忌症?
答:因贴药的药膏中含有芳香辛窜药物,因此怀孕妇女忌贴药。其他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也不适宜贴药。
问:患者正逢哮喘发作期,能贴药吗?
答:“三伏天灸”是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哮喘等病的复发,如遇哮喘正发作时,除了贴药以外,还应到内科或儿科看医生,对症治疗。
问:贴药时间以多长为宜,当天晚上能洗澡吗?
答:贴药的时间一般为2-3小时,但个人体质不同,如贴药后自觉局部痒、刺痛的,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如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的,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至四小时或更长。一般小孩及皮肤较嫩薄的患者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贴药一小时之内不宜冲凉。
问:如贴药后出现皮肤上起泡怎样处理?
答:由于所敷贴的多为辛香刺激的药物,比较敏感的患者会出现起泡现象,甚至泡消后会留下浅浅的疤痕,这都属正常现象。起泡时可用惊万红外涂患处,但如果并发感染就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处理。
问:每年“三伏天灸”的时间一样吗?
答:不一样。每年三伏天都在7月~8月天气最炎热的时间,但具体时间略有不同,每年贴药的具体时间我们都会在贴药前在多种媒体上提前预告。
问:“三九灸”与“三伏天灸”有什么不同?
答:“三伏天灸”是选择在每年的三伏天治疗支气管哮喘等顽固性疾病的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三九灸”则是选择每年天气最寒冷、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最容易发作的时间进行巩固疗效的方法,结合起来做疗效更佳。
问:今年的“三九灸”是什么时间?
答:“三九灸”的时间是固定的,即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二、第三、第四个“九”,今年三九灸的具体时间是12月22日、12月31日和1月9日。
如仍有“天灸”疗法的有关问题,可拨打我院悦来门诊康复科咨询电话进一步咨询,号码:8998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