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医附二院-附院

用细节营造温馨的术前等候环境 我院手术室专为儿童患者开辟术前等候区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南丁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既是对我们护士最高的赞誉,也是对我们护士的最高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在工作中如何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我们与患者的接触远没有临床科室那么频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优质护理,值得我们思考。儿童术前等候区就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病人等候区划出一个角落,墙上贴上卡通墙纸,摆放儿童漫画读物,音乐毯,还有各式玩具…为即将手术的小患者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等候环境。   我们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孩子们交谈,用童话书中的英雄人物来鼓励他,用微笑慈爱的眼神注视他,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增进患儿对我们的亲切感,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使患儿认识并愿意通过语言在或身体语言来诉说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正确迅速地配合医生和护士,缩短手术准备的时间,实现合作。 优质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并使护理服务质量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民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部成立

在民建云南省委和中共昆明医科大学党委的领导下,在昆明医科大学党委统战部的关心帮助和筹备组的努力下,经过广泛征询意见、反复酝酿、多方协商,民建云南省委昆明医科大学基层委员会昆医大附二院支部于2014年8月20日下午在医院德宏州205会议室成立。民建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王宏、秘书长马夏林、宣传处处长黎宁;昆明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世碧,党委统战部叶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和清等22位各级领导和11位民建会员出席了此次大会,会议由张栩主持。   首先,民建省委秘书长马夏林宣读了民建省委对附二院民建支部成立的批复;接着审议通过《民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部委员会选举办法》;最后大会选举产生了民建昆医大附二院支部第一届支委会班子:主委付萍,支委于建红、张栩。 医院民建的成立,得到了民建省委、学校党委及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和清在讲话中表示,医院将一如既往支持民主党派各项工作的开展。 会上,昆明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世碧发表了重要讲话。李书记首先介绍了学校现有九三学社、农工民主党、民主建国会、民革昆医、农工附一院、农工附二院及民盟附一院总支、台盟8个民主党派,肯定了我院民建的成立在我院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我院民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发挥好参政党的作用;要以思想建设为引领,提高会员的政治素质;要以班子建设为抓手,推动基层组织有效开展工作;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要以组织建设为根本,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实现组织管理的规范化;要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等七点意见。 民建省委专职副主委王宏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部的筹备、选举等过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我院成立的民建支部提出五点要求: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二要抓好思想建设不懈怠;三要强化能力提升不停滞;四要促进团结干事不涣散;五是要推动工作落实不打折。 最后,民建昆医大附二院支部新成立的班子对参会领导的关心及会员的支持表示感谢,表示将在民建省委的领导下,在中共昆明医科大学党委统战部的指导下,认真开展支部工作,学习先进做法,积极开拓进取,为民建、为昆医大附二院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我院参加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2014年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年会

2014年7月25日至27日年会在甘肃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召开,全国共有300余名医学教育代表参会。昆明医科大学王灿平书记、李松副校长及各相关学院、附属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参加会议。我院由邓丹琪副院长带队,临床教学管理部组织相关教研室及投稿教师共8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根据《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内容,提出 “遵循规律 加强研究 提高质量 服务医改”的主题,即遵循高等医学教育规律,加强对高等医学教育的研究,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会议当天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午分别由卫计委国家考试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北方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的4位专家做了专题学术讲座,下午由22位来自全国不同医学院校的代表做了大会论文交流。整个会议研讨的内容涉及了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以及定性和定量研究,基本包括了目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我院共投稿教学论文11篇,均被大会收录。 通过参会,参会教职工了解了全国医学本科教育的现况、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了目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学习和分享了全国各医学院校在卓越医师培养体系、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式、教学方法、形成性考核以及医学生人文素质、沟通能力方面所做的尝试、探索及研究经验和成果。这些学习心得和体会将对我院的本科医学教育理念、努力方向、实际培养过程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我院完成2014下半年度“教学专题师资培训班”

为推动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传播和应用,提升我院整体教学水平,2014年8月12~13日在综合楼示教室,临床教学管理部组织举办了2014年下半年度“教学专题师资培训班”。 此次培训班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俄勒冈波特兰大学名誉教授Dr. James Smith主讲,我院双语教学培训总监、新加坡卢正医生协助翻译及授课。参训学员为我院各教研室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共计100人次。 培训班分为两场,每场一个主题历时3小时,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为保证培训质量且不影响临床工作,培训都集中在下午。12日的主题为“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主要是带领参训学员练习备课的流程,理解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学习设定教学目标。13日的主题是“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主要是剖析既往“以教师为中心”的大组讲课的误区,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技能。在培训中,学员们通过集体授课、小组讨论,学习并亲身体验参与式教学法,整个培训过程气氛轻松,寓教于乐,很有吸引力。 此次培训班,与今年5月份举办的为期4天的“教学专题师资培训班”一起,组成我院本年度师资培训计划中“引进来”的重要内容,通过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对医院各教研室的骨干师资进行了强化培训。相较上半年,此次培训参与人数更多,学员反应更热烈。大家普遍表示受益匪浅,培训既有与国际接轨的理论高度,又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得到了提升。 我院分管教学的李炯明副院长对此次培训班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两场培训均全程参与,并在培训结束后与Dr. Smith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为以后继续合作培训打下基础。临床教学管理部也将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不定期地举办各类师资培训班,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申报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通过专家评审

接云南省卫生计生委通知,我院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院上下高度重视,共申报专业基地25个,马林昆院长、李炯明副院长参加申报工作布置会议,对申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14年8月29日,由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云南省医师协会组织的专家组一行15人分7个组对我院申报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实地评审。我院马林昆院长、李炯明副院长、舒钧副院长、王琳副院长、邓丹琪副院长、陆信副院长、和清副书记等院领导参加汇报会和反馈会。专家组通过听取医院汇报,依据各专科基地提供的材料,深入到25个申报专科基地及相关科室进行现场评审。评审专家全面地考察、评审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查看有关规章制度,查阅相关资料,与医院各科室人员进行交流,核实必要的数据,客观地评定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容量等。经过专家审议,我院作为培训基地获得通过,同时有22个培训专业基地获得通过。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员会副主任张宽寿到我院看望慰问灾区伤员

8月21日上午,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员会副主任张宽寿,在我院马林昆院长、陆信副院长和相关科室专家的陪同下,到我院看望慰问鲁甸地震灾区伤员,并指导相关救治工作。 在病房里,张宽寿副主任向灾区伤员们转达了省委、省政府对大家的关心和慰问。张宽寿副主任亲切地安慰5名伤员中伤情最严重的熊奶奶,并仔细了解老人的恢复情况,叮嘱医生护士在治疗的同时要好好照顾老人的生活。当张宽寿副主任来到8月龄宝宝祖孙三代的病房看望她们时,婆媳二人再次流下热泪。张宽寿副主任俯下身去安慰孩子妈妈:“你是一个坚强的母亲,家里的事情你不要急,等把伤养好,政府一定会帮助你们盖好房子,重建家园。”这时,孩子奶奶热泪盈眶地对在场的医护人员道谢,她说道:“感谢政府,感谢医院,如果没有政府,没有这些医护人员,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办,这些医生们真的好,样样都照顾过来了,娃娃大人,吃的用的住的。”说到这里,孩子奶奶再次哽咽起来。 最后,张宽寿副主任对大家提出要求,一定要全力救治伤员,认真做好心理抚慰,特别是在吃住生活上一定要安排好,照顾好,若有出院要回家的伤员一定要妥善安排。对此,马林昆院长代表医院明确表示,我院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计生委员会关于抗震救灾和伤员救治工作的各项要求,高度重视并全力以赴做好相关救治工作。同时,医院将积极对伤员及其陪同亲属做好心理疏导等人性化治疗,在生活饮食等方面也会尽全力照顾。 

  昭通市政府领导慰问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 杨桂红副市长向医疗队赠送锦旗和感谢信

8月17日下午,昭通市政府副市长杨桂红和昭通市卫生局局长张进等领导,代表昭通市委、市政府,来到昆医附二院第三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驻地鲁甸县小寨镇小寨中学,看望慰问医疗队成员,并向医疗队赠送了锦旗和感谢信。杨桂红副市长向医疗队为灾区人民所做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下午3点钟,杨桂红副市长率队来到昆医附二院第三批医疗队的医疗点,看望慰问了在此工作的医疗队全体成员,并给医疗队带来了月饼、苹果等慰问品。杨桂红还代表昭通市委、市政府,向医疗队赠送写着“生死与共乌蒙情 血浓于水华夏魂”的锦旗和《昭通市委市政府感谢信》。 《感谢信》中提到,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是你们心系灾区、情系灾民,给了我们无比的温暖、无尽的感动和坚强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守望相助、勇往直前,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阶段性的胜利。在此,中共昭通市委、市人民政府代表全市592万各族群众,特别是灾区90多万受灾同胞,向您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昆医附二院第三批医疗队队长张佩莲主任代表医疗队全体成员,向杨桂红副市长等领导介绍了医院前后三批医疗队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情况,并表示将继续坚守岗位为灾区人民服务,尽职尽责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圆满完成各级政府部门交给昆医附二院的抗震救灾任务。 鲁甸县8.03地震后,昆医附二院在第一时间派出抗震救灾医疗队,赶赴鲁甸县地震灾区救治灾区伤员。连日来,昆医附二院赴灾区的医疗队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为灾区大批群众送医送药,为大批重伤员挽回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数百位灾区伤员、病患治愈了病痛。 昆医附二院第三批医疗队 供稿

【震区感言】灾区医患和谐 人间充满真情

8月12日上午,我院第三批抗震救灾医疗队一行10人,在医院王琳副院长的带领下,冒着倾盆大雨从昆明出发了,一路上想起灾区群众所承受的灾难,想起那些转移出来的灾民身上的病痛,心情便格外沉重。 当天下午,医疗队到了鲁甸县小寨镇小寨中学灾民安置点,看到了堆放在帐篷、教室、走廊上如小山般的救灾物资,看到党员、村干部、志愿者们各自忙碌的身影,志愿者与天真无邪的孩子交流玩耍、与大爹大妈促膝交谈,感觉到安置点内除了悲伤还有温暖。 次日一早,小寨镇乌云散去,天气晴朗了,阳光格外灿烂,每天都有很多的捐赠物资从四面八方运到安置点,又从安置点运到震中灾区或其他地区,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灾民的生活也得到妥善的安置。 我们的义诊活动13日一早就开始了,灾民陆续来到狭小的帐篷。“大妈您哪里不舒服?”“宝宝乖,让阿姨看看!”“大爹要不要量一下血压?”……温暖的话语让整个帐篷内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我们医务工作者认真给患者检查、发放合适药品,有的是慢性疾病、陈年顽疾,医生热心地为患者诊断,进行生活指导,为灾民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治疗建议。在给有的灾民和志愿者送药时,他们说,“医生,我不要药了,我只是看看是否是传染病,不是就放心了,把药物留给更需要的灾民。”“我是志愿者,我明天就回昆明了,我不要药物,留给灾民吧。”这样的话语让我们特别感动。 在小寨中学灾民安置点期间,有附近的群众给我们送来了自家种的梨、葡萄等水果。“医生辛苦了,尝尝我家的梨。”“医生谢谢你们!”“医生这是我家的葡萄!辛苦了!”多么质朴的语言,整个帐篷充满了温暖。 14日早上,我们医疗队分成两组,一组继续坚守在公路边的医疗点为群众看病,另一组队员开车进到附近的山区村寨进行巡诊,问病史、量血压,给村民特别是老年人送去家庭常用的药品。 小寨镇大坪村三台地村民小组,80岁的马毛秀老人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骨质疏松,血压高达200/120mmHg,因为身体原因,她三年都没有下过山赶街;大坪村百草坪村民小组,65岁的吕艳凤老人血压高达195/140mmHg,医疗队员当即拿出降压药让她服下,并给她开了三天的降压药,老人拿着药,突然就流出了眼泪…… 15日早上,一打开帐篷,就看见满满一筐梨放在桌子上,不知道是哪位老乡给我们送来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我们没为老乡做什么,却得到了如此的厚爱。 几天的工作,让我们看到的是灾区邻里、医患之间的关系和谐,没有了邻里间的小肚鸡肠,没有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只有浓浓的亲情、友情…… “轰轰烈烈之后的平和,仍然是那样的执着与坚定。”连日来,我们医疗队员在震区灾民安置点开展工作,医院领导和广大职工、亲戚朋友也一直关心着医疗队和灾区群众安危,不少人给我们打来电话,或者在微信上给我们留言,询问医疗队的情况,对医疗队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和鼓励,并嘱咐大家注意安全。 一个点赞、一声问候,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医疗队的成员。灾区虽然辛苦,工作条件也比较简陋,但是我们一定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继续为灾区人民做好医疗服务工作,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交给我们昆医附二院医疗队的抗震救灾任务。 昆医附二院第三批抗震救灾医疗队 文图 

昆医附二院医疗队为小寨镇山区群众送医送药

8月15日上午,昆医附二院驻鲁甸小寨镇灾民安置点的医疗队主动出击,派出一只医疗小分队,携带常见药品开车进入小寨镇大坪村附近的山区,为住在山区里的群众送医送药。 “我身体不好,都已经三年多没有下山赶街了。”医疗队员拿出血压计一量,200/120mmH!“老人家,你血压太高啦,要赶紧吃降压药了,这个药不停,要持续地吃。” 8月15日上午,昆医附二院驻鲁甸小寨镇灾民安置点的医疗队主动出击,派出一只医疗小分队,携带常见药品开车进入小寨镇大坪村附近的山区,为住在山区里的群众送医送药。不少山区群众同时患有几种疾病,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家庭贫困和缺医少药等原因,他们的健康状况让医疗队员很是担忧。 在大坪村三台地小组,昆医附二院肝胆胰内科杨黎宏和消化科李未华两位专家,携带听诊器、血压计和常见药品,走进一户户农家,为村民做健康筛查,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很多村民见到有医生到来,纷纷把自己经常碰到的腰腿痛、头晕、耳鸣、妇科疾病等问题告诉医生,寻求解决的办法。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两位专家给他们发放了药品,并给他们开出了药方,叮嘱他们要坚持吃药。另外一些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才能确诊的疾病,两位专家再三提醒他们,一定要尽快到县医院做一次详细的检查,然后按照医生的要求认真治疗。 三台地小组的马毛秀老人今年80岁了,三年前老伴去世后,她不愿到四个儿子家“吃轮饭”,坚持一个人住在一间小房子内,自己生活。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腰痛、腿痛、骨质疏松等问题。医疗队员拿出血压计给她量了一下血压,其血压高达200/120mmHg。医疗队员立即开出一个药方,告诉老人的儿子尽快到医疗队驻地或者是小寨镇卫生院领取治疗高血压的药品,并且要长期按时服。 大坪村新营盘小组78岁的杨其沛老人,在他儿子的搀扶下从屋子里走出来时,身体颤巍巍的,双脚浮肿很厉害。“每天早上起床时还不肿,只要在凳子上坐一会儿双脚就开始肿起来了。”老人的儿子杨凯说,父亲患有脑梗,5月份刚刚去过昭通市人民医院治疗,此外,他还有高血压、白内障等疾病。 “降压药要长期按时吃,不能想起来了就吃一次,想不起来就不吃,那样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可能会更加危险。”医疗队员不断叮嘱他们,并给他们提供了一部分的药品。 15日下午,医疗队员又来到小寨镇赵家海村的百草坪小组,给这里的十多位患有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癫痫、慢性胃炎等疾病的群众进行了检查,并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常用药品。 一天下来,医疗队员共巡查了三个村民小组,为大约40户人家的50余位村民进行了健康咨询和疾病检查,并给他们提供了相关的药品。

昆医附二院医疗点设在公路边 医疗队为小寨镇居民义诊

8月15日一早,昆医附二院第三批鲁甸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医院皮肤科主任张佩莲走到公路边的医疗点时,一打开帐篷就立刻看到有一筐梨摆放在里面。“这里的村民们太淳朴善良了,送来的水果已经吃不完了!”张佩莲主任感慨地说,医疗队只是为他们做了一些小事情,他们都记在心里,还不忘回报我们。 8月12日下午,昆医附二院第三批抗震救灾医疗队抵达鲁甸县小寨镇小寨中学灾民安置点,当天晚上就做好了为大家看病的各项准备工作。13日一早就开始为灾民们提供疾病诊疗服务,至今已经为数百位来自震中甘家寨的灾民和小寨镇的群众进行了常见病治疗、健康检查、外伤清创处理等治疗。 到8月13日下午,该灾民安置点的绝大部分群众都来进行过体检和常见病治疗。医疗队员还主动到灾民居住的宿舍,为他们进行巡诊和心理干预治疗。由于安置点内的群众常见疾病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前来医疗点看病的群众逐渐减少了,医疗队员们开始坐不住了。“这样不行啊,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当地群众多做点实事。”医疗队成员经过商量后,果断决定,跟小寨镇灾民安置点的负责人请战,要求分一部分医疗队员去支援灾情更重的地方。 安置点的负责人跟当地抗震救灾部门联系后告诉我们,每个灾民安置点都有医疗队在那里,已经足够满足当地的看病需求了。鉴于此,我们建议,就地为安置点附近群众看病,这个建议得到小寨镇当地领导的响应,他们立刻安排人员在小寨镇的公路边为我们搭建帐篷,并将昆医附二院医疗队免费看病的消息告诉了附近的村民。 14日一早,位于公路边的医疗点已经搭建起来了。医疗队6位成员分成两组。在灾民安置点内留2名医生看病,剩下4名医生到路边的医疗点为附近的群众看病、发放药品。早点9点钟,救灾帐篷内的桌椅和物资刚刚摆放整齐,就陆续有附近的村民前来看病。几位医疗队员忙得不可开交,小寨镇卫生院还安排了一位护士过来帮忙。 很多附近的群众来看病时,还给医疗队捎来了葡萄、梨等水果。得知医疗队给他们的药物不要钱,很多村民非常感动。从上午九点钟到下午5点钟,前来看病的附近群众络绎不绝,四位医疗队员一共看了160余位病人。“你们明天咯还在呢?”不少群众临走时还问。当得知我们近期都会在后,他们表示,这个星期六是当地的“赶街”日,届时会有很多附近的群众来赶街,他们会通知亲戚邻居再过来看。 一天忙下来,虽然救灾帐篷内很闷热,帐篷的帆布在烈日下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但是大家都毫无怨言。能为那么多的群众解决一些常见的病痛,并就他们的常见病、多发病提供诊疗方案,让群众满意地离去,大家也都很有成就感。
首页
1/2
下一页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怎么判断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可通过血糖检测、症状观察、风险评估等方式判断,典型表现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疲劳等。1、血糖检测: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也是诊断依据之一。随机血糖≥11.1mmol/L伴随典型症状时同样具有诊断价值。检测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避免家用血糖仪误差干扰结果。2、典型...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糖尿病可以吃红薯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食用红薯,需注意摄入量、烹饪方式和血糖监测。红薯属于中低升糖指数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β-胡萝卜素,但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1、升糖指数分析:红薯的升糖指数GI值约为54-70,属于中低范围。煮红薯的GI值低于烤红薯,冷却后食用可形成抗性淀粉,进一步降低血糖反应。建议选择黄心或紫心红薯,其膳食纤维含量高于白心品种。2、营养成分评估:每100克红薯...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人流后引起了闭经还能治好吗

人流后闭经可通过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修复、心理干预、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子宫内膜损伤、内分泌紊乱、宫腔粘连、精神压力、卵巢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1、激素治疗:人工流产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表现为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临床常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等药物进行人工周期治疗,帮助恢复月经周期。激素治疗需在医生监测下调整方案,避...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二型糖尿病能治好吗

二型糖尿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代谢手术、血糖监测等方式控制。二型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减退、遗传因素、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1、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精制碳水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控制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3.9范围,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2、口...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剖腹产一年半怀孕死的

剖腹产一年半内再次怀孕可能引发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等严重并发症,需通过超声监测、药物抑制宫缩、紧急剖宫产等方式干预。高风险妊娠通常与瘢痕子宫愈合不良、短间隔妊娠等因素相关。1、子宫破裂风险: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完全愈合需18-24个月,一年半内妊娠时子宫肌层厚度不足3mm,宫缩压力可能导致瘢痕处撕裂。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阴道出血,需立即行子宫修补术或子宫切除...
张向宁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乳腺癌是女性的专利吗

乳腺癌并非仅发生于女性,男性也可能罹患乳腺癌,但发病率显著低于女性。性别因素、激素水平、遗传基因、辐射暴露、酒精摄入是主要影响因素。1、性别因素:男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不到1%,乳腺组织发育程度差异是主因。男性乳腺导管细胞数量少且处于未发育状态,但仍有恶变可能。2、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是共同致病机制。男性患肝硬化或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时,体内雌激素...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做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几天可以出院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一般3-5天可出院,实际恢复时间与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个人体质、护理措施及复查结果密切相关。 1、手术方式: 传统开放手术因创伤较大需住院5-7天,腹腔镜微创手术通常3天即可出院。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因精准度高,患者术后2-3天便能达到出院标准。 2、术后并发症: 出现阴囊血肿、切口感染或睾丸水肿等并发症时,需延长住院时间进行抗感染治疗或穿刺引流。严重者可能需二次手术处理,住院期将延长至7-10天。 3、个人体质: 年轻患者代谢快者术后2天可下床活动,3天即可出院。合并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伤口愈合慢,通常需5天以上观察期。肥胖患者更易发生切口脂肪液化,需延长住院2-3天。 4、护理措施: 术后48小时内严格冰敷可减少肿胀,72小时佩戴阴囊托带能降低复发风险。早期规范护理可使住院时间缩短至3天,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出院延迟。 5、复查结果: 出院前需复查阴囊彩超确认无静脉返流,血常规检查排除感染。术后72小时引流量<10ml/天、体温正常且切口干燥者,经主治医师评估后可办理出院。 术后应穿着专用阴囊托裤3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如鱼肉、鸡胸肉等,每日饮水2000ml预防血栓。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定期复查精液质量和睾丸超声,恢复期出现阴囊坠胀需立即返院检查。睡眠时抬高阴囊15-20度,有助于减轻静脉压力,术后6个月内禁止泡温泉及长时间骑行。
仲秋
仲秋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