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病理科顺利通过四川省病理质控中心 HE组织切片质量测评

近日,我院病理科收到四川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函复,确认病理科以92.2分的总评成绩顺利通过了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组织的2014年四川省HE组织切片质控评价第一轮室间质控测评。此次测评要求参评单位随机选取本院病理科2013年7月—9月用于日常病理诊断的8例HE切片及组织块参加测评,包括:消化道内镜活检2例,宫内膜活检2例,子宫肌瘤(或乳腺组织)2例,淋巴结2例。每例切片编号必须与原常规石蜡组织块编号一致。全省共有94家医院参加了此次测评,其中三级医院52家,二级医院42家。并由省病理质控中心选取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内的14名省内病理质控专家进行双盲随机测评。测评成绩≥90分为第一轮室间质控合格。测评结果公平、公正、公开,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5月10-11日,由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委会、四川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成都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主办的“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委会首届常规HE切片室间质量控制会议及室间质控培训班”在成都举行,会上由省内外知名病理技术专家对参会的全省53家医院病理技术人员进行了理论讲座及实践培训测评。实践测评采用统一设备,统一材料及统一操作条件进行技能操作评比。病理科李峰同志以各项测评考核满分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测评,全省仅有5名病理技术员达到该项水平。这也是李峰同志继“四川省病理组织切片比赛一等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病理技术乃病理之母”,优质的病理切片是病理医师准确诊断的基石。我院病理科将发挥其作为自贡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的先导作用,对病理切片质量控制工作常抓不懈,充分保证病理诊断质量,更好的为全市患者服务。 

我院获评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近日,接川机管函【2014】234号文件《关于公布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通知》,我院获评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属我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几年来,我院在市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逐步完善节能制度、规范节能措施,学习兄弟单位优秀的节能管理办法,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节能改造运行、节能宣传教育、节约型示范单位创建等工作,为低碳绿色医院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2012-2013年,我院共投入近100万元进行节能改造,完成原4吨燃煤锅炉改造为3吨燃气锅炉工作;完成1、6号大楼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对行政楼、门诊楼照明系统改造更换为LED节能照明或节能灯;对门诊大楼供水、消防以及水冲式厕所的改造。2013年我院人均综合能耗、水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2011年累计下降10%以上,年节能12.13吨标准煤、节水量8万立方米。今年元月,我院节约型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经国家教育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综合评定为90分,并经公示、复核等程序,于3月6日,我院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开展节能降耗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院职工节能减排意识;二是进一步做好重点部位的节能降耗工作,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用电、用气、用水等能耗指标每年按比例递减;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四是狠抓日常监管,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节能降耗技术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的应用,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的自贡做出应有的贡献。 

多科协作紧急抢救 突发窒息患者获救

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一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12月24日上午,市一医院多科协作成功抢救一名在就诊过程中突发窒息的患者,使患者转危为安。24日上午8点45分,一位年过七旬的漆姓患者在市一医院超声科进行超声检查过程中,不慎将痰吸入气管内,进而突发窒息,以致呼吸、心跳骤停。在这危急时刻,超声科医师廖先平立即对患者行徒手心肺复苏,同时给予氧气吸入。超声科主任郑沾兵立即安排工作人员通知急诊科、ICU、麻醉科及患者所属科室神经内科医生现场抢救。急诊科医生熊飞于8点48分到场并组织抢救,将鼻氧管改为球囊面罩给予氧气,并分别于8:50、8:55、9:02分三次推注肾上腺素。与此同时,急诊科主任徐俊、ICU医生周传迈对病员进行气管插管。急诊科医师熊飞不间断为患者行胸外按压,直到患者痰液被吸出,呼吸道通畅,心跳恢复正常。目前,该患者已转送至ICU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抢救病人的过程就是一场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争分夺秒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战斗,急救水平及各科的密切配合直接影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本次多科协作、成功抢救患者体现了医院急救技能与业务水平的提高。各兄弟科室的全力配合为抢夺生命的战斗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彰显了医院多科团结协作、救死扶伤的医学人文精神,成为医院多科联合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又一成功典范。 

市一医院病理科获得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CCP) 免疫组化质量认证证书

近日,市一医院病理科喜获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免疫组化质量控制研究中心(CCP-IHCQC)颁发的质量认证证书,标志着市一医院病理科成为全市首家获得全国免疫组化质控认证的实验室。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免疫组化质量控制研究中心于2004年-2013年共进行了14次全国免疫组化质控活动,对提高我国免疫组化质量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引起了世界知名免疫组化质控组织的关注。为进一步提高免疫组化染色质量,并探讨我国免疫组化质量控制和标准化问题,CCP-IHCQC于2013年9月组织了第15次全国免疫组化质控活动,以推动我国病理事业的发展。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全国100多家医院病理科和实验室参加质控评比,由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统一提供组织芯片。CCP-IHCQC针对每一家参评实验室随机抽取5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16家大型医院的专家教授对参评免疫组化切片进行集体同行评议。评议内容包括:阳性信号的定位,信号的强度和分布,交叉反应,背景着色,复染情况。每项免疫组化标记项目评议结果分为4级:优、良、中、差,分别用4分、3分、2分和1分表示。5名评委的分数之和为最后得分(总分20分/项标记),得分越高表明免疫组化染色质量越好。我院病理科高度重视此次全国质控评比活动,特派2007年四川省病理切片一等奖获得者李峰技师全程独立完成染色操作。我院病理科参评的四个免疫组化标记项目:CK5/6(16.5分)、p63(18.5分)、TTF-1(17.5分)及Napsin(12.5分)均通过了质控认证。这是我院病理科继获得2013年自贡市首届免疫组化染色比赛一等奖后的又一重大进步,标志着病理科在免疫组化质控方面走在了全市病理界的前列。同时,病理科将于近期引进进口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系统替代手工染色操作,将进一步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质量,保证染色质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市一医院实现HQMS数据对接 达A级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院质量监测系统网站显示,2013年12月4日,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通过卫生计生委医院等级评审数据质量及数据对接工作测试阶段考核,被评为A级“数据对接工作达标”单位,获得数据对接正式账户,成为我市首家达A级标准的医院,即数据上报的最优级别。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ospitalQulityMonitoringSystem,HQMS)是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开展的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系统,要求医院将病案信息每天定时、自动、完整、真实、持续、无人为干预的上传至卫生部,以建立医院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测机制,确保医院评审评价数据的真实性。自贡一医院HQMS软件由医院运行管理办公室与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具有数据上报、病案规则引擎校验、质量控制等多种功能,对提高病案质量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市一医院呼吸科接受省厅重点专科动态评审获好评

按四川省卫生厅重点专科评审及管理要求,11月26日,四川省省级重点专科动态管理评审专家组一行7人,在省卫生厅刘捷巡视员的带领下来到我院,对我院呼吸科重点专科工作进行了动态评审。专家组由省厅科教处苏林处长、川大华西医院杨小东主任医师、省人民医院李晓慧主任医师、川北医附院陈绍平主任医师等7人组成。市卫生局周富民局长、陈张铭副局长、医政科科长高国才亲临会议现场,我院曾晓奇院长、张新高副院长、吴健斌副院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程陪同并参与了此次检查。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组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检查等形式全面规范地进行了评审,对我院组织领导、建设规划、条件设施、人才队伍、科研教学、诊疗技术水平、开展先进技术能力等创建资料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评估。专家们对我院重点专科项目的管理给予了肯定,认为医院领导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认真按照重点专科项目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我院呼吸科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医疗能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医、教、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地市级医院中特色鲜明、勇于创新。专家们针对呼吸科的现状和发展,强调我院应立足全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使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我院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整改和完善。市一医院呼吸科于2006年成功申报四川省省级甲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09年通过了四川省省级甲级重点专科验收。通过此次评审,我院呼吸科将明确目标,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严格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和重点专科建设标准的要求,继续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充分发挥优势及特色,争取把呼吸科建设成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的特色科室。 

市一医院眼科顺利通过市级重点专科评审验收

近日,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顺利通过市级重点专科评审验收。12月5日下午,自贡市重点专科评审专家胡海燕一行莅临市一医院对眼科市级重点专科工作进行评审验收,医院副院长吴健斌、科管处处长陈国强全程陪同并参与此次检查。经过评审组专家严格认真地实地检查评估、同专业集中复核、实地抽查复核、专家集中审定,专家组一致认为眼科创建工作扎实,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市级重点专科评审标准,顺利通过过市级重点专科评审验收。专家组肯定了自创建工作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眼科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及建议。自申报市级重点专科以来,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眼科及各科室通力合作下,医院全体职工团结一致,认真按照自贡市重点专科项目建设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并一直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医疗能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眼科在医、教、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自贡市重点专科验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市一医院眼科已于2010年成功申报自贡市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工作,12月5日,迎来了市级重点专科的验收。通过市卫生局专家组统一评审,眼科顺利通过市级重点专科评审验收,且已具备了申报四川省重点专科的条件。目前,市一医院正积极支持眼科申报四川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据悉,自贡市仅有3个医院的3个眼科专科申报了省级重点专科。我们将严格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和重点专科建设标准的要求,继续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充分发挥优势及特色,争取把市一医院眼科建设成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的省级重点专科。 

市一医院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工作获好评

12月3日,自贡市妇联主席万春霞一行莅临市一医院检查指导我院手术室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工作。医院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李华全程陪同检查。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现场,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检查。汇报会上,手术室护士长周萍向检查组汇报了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情况,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癌症到底要不要化疗

癌症是否化疗需根据病理类型、分期、分子特征、患者状态及治疗目标综合决定。化疗应用需权衡肿瘤敏感性、预期获益、毒副作用、经济负担、生活质量等多重因素。1、治疗必要性:化疗是血液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和部分实体瘤(如小细胞肺癌、绒毛膜癌)的首选方案。对于II-III期可手术实体瘤,新辅助或辅助化疗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转移

糖类抗原724高多少是癌

糖类抗原724(CA724)升高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单纯数值高低不能确诊癌症。CA724水平异常可能与胃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有关,也可能由胃炎、胰腺炎、肝硬化、良性卵巢疾病、消化道溃疡等良性疾病引起。1、数值解读:CA724正常参考值通常≤6.9U/ml,超过10U/ml需警惕。胃癌患者中约40%出现CA724升高,但

肠息肉3cm癌几率大吗

3cm肠息肉癌变风险较高,需结合病理类型评估。腺瘤性息肉、绒毛状结构、不典型增生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1、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5-40%,其中绒毛状腺瘤风险最高。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基本无恶变可能。病理报告中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属癌前状态,高级别则接近原位癌。2、大小关联:直径>2cm的息肉恶变风险较1cm以下者增

鼻息肉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鼻息肉术后可通过鼻腔冲洗、定期复查、药物使用、饮食调整、避免刺激等方式促进恢复。手术创面愈合通常需1-2个月,需警惕感染和复发风险。1、鼻腔冲洗:术后48小时开始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器清洁鼻腔,每日2-3次。冲洗能清除血痂和分泌物,维持黏膜湿润状态。操作时保持低头姿势,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创面出血。水温需接近体温,冲洗后禁止用力擤鼻。2、定期复查:术后1周内需...
李延忠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破伤风

破伤风疫苗的接种需根据伤口类型和免疫史决定,主要适用于深窄伤口、污染伤口、动物咬伤、烧伤或免疫接种史不明确者。1、深窄伤口:被铁钉、木刺等尖锐物刺伤的窄而深伤口易形成厌氧环境,破伤风梭菌繁殖风险高。此类伤口需及时清创并接种疫苗,未完成基础免疫者需同时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污染伤口:接触泥土、粪便或生锈金属的开放性伤口可能携带破伤风梭菌。建议用生理盐水冲洗...
胡乃文
胡乃文
山东省立医院

男人糖尿病多久丧失性功能

糖尿病导致的性功能障碍可通过血糖控制、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神经损伤、血管病变、激素失衡、心理压力、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1、神经损伤:长期高血糖会损害支配生殖器的自主神经,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勃起硬度下降、性高潮缺失等症状。严格控制血糖可延缓神经病变进展,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硫辛酸有一定辅...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女生内衣一般上穿多久就要更换?

女生内衣一般建议每3-6个月更换一次‌。这是因为内衣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和洗涤的影响,导致弹性下降、支撑和塑形效果减弱,甚至可能残留细菌和污渍,长时间穿着可能会对皮肤健康造成影响‌。 更换内衣的必要性 1、材质老化‌:内衣的材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化,弹性下降,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变形的内衣可能会对乳房造成压迫和束缚,影响乳房的健康‌。 细菌滋生‌:内衣作为贴身衣物,容易滋生病原菌。长时间不更换,病原菌会在内衣上大量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 2、身体变化‌:女性的乳房会随着年龄、体重变化、生育等因素而发生变化。长时间穿着同一款内衣,可能会因为尺码不合适而对乳房造成不必要的压迫。 不同内衣的更换频率 1、日常文胸 6-8个月:每周穿2-3次,建议半年一换;若每天穿同一件,3个月需检查是否变形。 材质影响:蕾丝、丝质寿命较短(易勾丝),纯棉、莫代尔更耐穿。 2、运动内衣 3-6个月:高强度运动(如跑步、跳绳)频繁摩擦,弹性损耗更快。 3、哺乳内衣 孕期/哺乳期结束后:激素变化导致胸部尺寸波动,需根据阶段调整。 如果发现内衣已不符合上述标准,即使未到时间也建议及时更换。合适的内衣应贴合身体、无压迫感,且能稳定支撑胸部轮廓。
冷启刚
冷启刚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