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应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对收治的超低体重早产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进行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使许多患儿恢复健康。
日前,在我院儿科新生儿监护病房,儿科护理骨干王龙燕成功为一名体重仅为2.47千克的新生患儿实施PICC置管。目前,患儿情况良好,未发生不良反应。
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大多收治的是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他们的营养供应主要来自静脉营养。而新生儿静脉表浅,血管壁薄,周围静脉难以长期保留,这不仅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对临床护理工作也造成了一定困扰。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这项技术的开展解决了早产儿需长期静脉输液以及输注营养液等难题.
医护人员对需要置管的新生儿,一般是出生后5-7天内,无法进食的新生儿,采取向家长讲解PICC置管方法、优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签署之情同意书。在置管前首先评估患儿皮肤情况,如果血小板和出凝血实践异常可推迟置管,尽可能保护血管。PICC置管技术不但为新生儿提供了最理想和安全的输液途径,也保护了患儿外周血管,减轻和避免了患儿由于多次穿刺和输入高渗刺激性液体时所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