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301医院

骨科举行髌股关节不稳研讨会

6月25日下午,来自北京市各医院运动医学专科的医生以及我院骨科的医护人员参加了由我院骨科运动医学关节镜中心主办的髌股关节不稳研讨会。 大会由运动医学中心李众利主任主持,骨科主任唐佩福教授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肯定了运动医学中心这几年的工作成绩,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创造新的辉煌。刘玉杰教授代表北京市关节镜学组就本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发表了讲话,感谢大家对我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的支持,并表示学术永无止境,今后将带领大家继续做好学术交流,发展运动医学事业。 此次研讨会主要围绕“髌股关节不稳”的最新进展和疑难手术病历进行系统介绍和讲解,并对手术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共同分享了手术经验,北京市运动医学领域的各位专家对我院骨科本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京市关节镜学组倪磊秘书长讲到,此次会议规模不大,但举办得非常有意义,为大家提供了最精彩的病例,进行了最深入的探讨,而非泛泛讲课,其次,参加人员全面,不同层次的医生纷纷发言,参与讨论,会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会议细节安排,都体现出了我院的水平。

我院两位院士当选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首届主委和名誉主委

6月25日上午,“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成立及选举大会在北京召开,我院付小兵院士当选首届主任委员,卢世璧院士当选首届名誉主任委员。李书章院长到大会看望专家并合影留念。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祁国明,我院高长青副院长和盛志勇院士、卢世璧院士及王正国院士、吴祖泽院士、胡盛寿院士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 “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是在院首长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在我院卢世壁院士、付小兵院士等专家的积极倡议和推动下,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中华医学会第88个分会,也是国家民政部社团管理改革以来批准成立的最后一个分会。 会上,来自全国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的63名分会委员投票选举付小兵院士担任分会首届主任委员,选举卢世璧院士担任首届名誉主任委员,盛志勇院士为学会顾问。同时大会决定我院将作为首届分会依托单位设立分会办公室。 当选首届主任委员的我院付小兵院士长期从事创伤和创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工作,在生长因子和干细胞生物学研究以及皮肤和内脏损伤修复与再生等领域取得了大量创新性硕果。 付小兵院士在国际着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报告了表皮细胞通过去分化途径转变为表皮干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现象,并和盛志勇院士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利用自体干细胞再生汗腺获得成功,为解决严重创烧伤患者后期的出汗难题提供了基础,被国际同行评价为“里程碑式的研究”。近年来,付小兵院士等牵头组织召开了两次“再生医学香山科学会议”,主编出版了《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和《再生医学:基础与临床》两部大型学术专着,与王正国院士一起,牵头制定了再生医学中国工程科技规划。付小兵院士当选“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首届主任委员不仅是对付小兵院士个人在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领域的最大褒奖,也是对我院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在国内做出重大贡献的高度肯定。“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的成立不仅为我院搭建全国性的组织修复与再生转化医学平台提供了坚实基础,更为我国形成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中心、凝聚我国在该领域的各类创新性人才和促进我国领域内国际学术交流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急诊科成功主办2014年北京市消化道出血研讨会

6月19日,急诊科举办北京市消化道出血研讨会,急诊科黎檀实主任、朱海燕副主任主持会议。本次会议围绕消化道出血诊治和进展展开讨论和学习,邀请了我院肝胆外科卢实春主任、消化科孙刚副主任、协和医院郭树彬主任、北大医院刘玉兰主任等专家和相关领域医护人员约200余人参会。 此次学术研讨会讨论热烈,对规范消化道出血诊治标准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举办第八届国家级《口腔颌面影像技术与诊断学习班》的通知

由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口腔医学中心放射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8届《口腔颌面影像技术与诊断学习班》【2014-09-01-177 (国)】10学分,将于2014年9月14-20号在北京举行。 口腔颌面影像检查技术与诊断的临床重要性日益凸显。据了解国内除大中型口腔医学院校,因患者人多症杂、工作量大,设有专职影像检查诊断技术人员外,众多综合医院、门诊部及口腔诊所,因患者相对人少量小,未设专职影像技术人员。这项工作大多有综合性放射诊断科承担,或是临床的医师、护士兼职。近几年影像检查技术,已从胶片逐步升级为数字化,牙科专用CT也基本普及应用于口腔临床,有些单位也正准备添置锥形束CT。这就面临对锥形束CT的分辨率质量、软件功能、操作应用、临床适应症、设备选购等问题,是口腔影像诊断工作者急需了解的知识,是影像诊断学习培训的重要课程。 口腔医学中心放射科已在2007-2013七年间连续举办了7届《口腔颌面影像技术与诊断学习班》,深受学员的好评。我科将于今年秋季再次开班,内容仍以口腔颌面影像检查技术为主、诊断为辅。课程有医学X线成像基础工程;口腔颌面X线投照技术;牙片分根技术;涎腺造影技术;曲面断层机的构造、成像原理、影像阅读及投照技术;牙科CT临床应用技术(CT分辨率、牙槽骨种植的多维测量、牙体牙髓病变、颞下颌关节、埋伏牙定位、茎突成像测量、多种临床典型病例影像分析及实时动态观摩、锥形束CT对疑难牙片影像的解读、上下颌骨及上颌窦病变检查等);数字化影像技术(投照处理、网络化传输);口腔颌面部疾病影像检查项目的优化选择诊断;口腔颌面肿瘤的影像诊断;口腔颌面核磁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口腔颌面疾患超声波影像诊断;疑难病例牙片影像的阅读诊断治疗;可见光医学摄影技术;可见光摄影与X光摄影艺术的共性对比欣赏;常用X线影像设备购置选择论坛;临床实习等30多项内容。均有我中心放射科组织医学工程、CT、核磁、B超、普放、内外科临床、国内知名医学影像学专家教授授课。详细内容见附件。 报道时请自带4G以上USB盘,可将学习班全部电子课件带回,以备使用。 学  费:    1000.00元  (赠送口腔X线投照技术课件光盘四张) 食宿费用:  自理 报到地点:  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口腔放射科 联 系 人:  王家柱、  师占平 军线电话:  937955    地方线电话: 01066937955 地    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门诊口腔放射科 邮    编:  100853 E-mail    yuiyuan654@163.com

机器人手术:超越人手局限

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进展使得远程手术成为可能,将医疗外科机器人和远程医疗相结合,医生通过网络远程操作机器人就能为异地的患者提供会诊、治疗与护理,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只在胸口开一道钥匙孔大小的口子,出血仅100毫升,两个小时内就能成功完成一台冠脉搭桥手术,并且还是在心脏不停跳的前提下完成,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6月22日,在第四届北京国际机器人手术演示暨专题研讨会上,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高长青教授所带领的手术团队现场演示了不开胸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脉搭桥手术,赢得在场专家的一致赞叹。 “心脏不停跳手术意味着要在两毫米的血管上做手术,要把冠脉切开,最后进行血管吻合,难度可想而知。这是目前机器人心脏手术的微创极限,全球仅有几个心脏外科医生能够完成这种手术。”在场外国专家评价说,“是机器人让医生突破了人手人眼的局限,通过机器人手术,患者的创伤实现最小化,手术更加精准。” 机器人手术让患者的创伤更小 20世纪,医学领域微创外科的形成与发展,腔镜技术是其典型代表,但这一阶段术者所使用的器械仍是传统的普通胸腔镜器材,外科医师较难掌握精确操作,而且操作起来很不舒适,真正的心内操作仍需要胸壁的辅助切口完成。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为克服腔镜技术缺陷和追求更完美的微创手术,医疗外科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开发顺势而生。 最早的机器人手术的概念,是美国Computer Motion公司于1994年研制的第一台协助微创手术的内窥镜自动定位系统,但它还不能独自执行指令进行手术操作,而只是一只“扶镜”的电子机械手。 真正进入医院手术室中使用的机器人手术器械是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的da Vinci 系统。机器人系统的出现使得一些原先手术医师在技术上很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变得可能了。 “通过视频操纵系统,操作者与机器手臂间通过电路相连。医生控制台装有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医生手臂、手腕和手指的运动通过传感器在电脑中精确记录下来,并同步翻译给机器手臂。术者远离手术台进行操作,指挥、控制床旁机械臂车在患者体内实现操作动作的完全模仿。”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机器人操纵手术器械的优点很多,如可以按照医疗图像精确定位,可以消除人手颤动来执行持续动作,可以工作在对医生不利的环境等。”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杨明博士说。 与传统的心脏手术往往切口在胸骨20厘米左右相比,机器人手术切口一般不到1厘米,创伤非常小,出血也少。一般来说,传统开胸的外科手术需要约3个月恢复,而采用机器人进行心血管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仅1周左右。即便是心脏搭桥,心瓣膜修复这样的大手术,患者术后第二天也可以下床活动。 掌握机器人手术需要过硬的临床基础 在解放军总医院外科大楼国际会议中心的演播厅,手术团队正演示着机器人手术操作:医生先在病人的胸壁打开几个不到1厘米的小口,将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依次插入患者体内,透过3D成像系统,可以清晰地看到,机器人在医生的操控下,精确地执行着医生的每个动作,完成患者胸腔内的手术。 “机器人手术有着无可比拟的几项优势:机器人的机械手拥有人手无法企及的7个自由度,可以过滤人手的抖动,使得手术更加精细;具有移动缩减功能,医生在操纵过程中,移动操作杆10毫米,在患者体内的机械末端仅移动1毫米,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此外,在远程遥控方面,通过控制台对机器人进行操纵,扩大了手术的空间范围,医生可以不必长时间站在手术台前,既节省了体力上的消耗,也有利于医生集中精力。”手术团队主刀人高长青的助手杨明介绍。 然而面对冰冷的机器,曾经有不少人担忧,是否会存在不可控的安全因素;也有不少医生感到束手无措,不知如何让机器乖乖地听人指挥。 “事实上,这正是机器人手术目前推广碰到的难题之一。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没有过硬的临床经验只能对机器人束手无策。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外科手术经验,包括对整个团队的临床经验要求都很高。”杨明说。 “触觉反馈体系的缺陷是机器人手术的一大缺陷,使术者只能通过视觉信息反馈弥补触觉反馈的不足,对术者的外科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对操作的熟悉过程,并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手术过程中可能的机械障碍。”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从最初对一针一线的摸索到离体猪心试验、模拟胸腔试验及活体动物试验等,直至成功完成中国首例全机器人不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解放军总医院的机器人心脏手术团队经历了艰难的挑战,开启了中国机器人外科手术的先河。至今,解放军总医院机器人心脏手术团队在高长青的带领下已完成各种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700余例,涵盖了目前世界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所能完成的全部心脏手术,是全球完成机器人心脏手术种类最多的心脏外科中心,其中数种术式属世界首例。 占领未来微创领域最前沿 如今,解放军总医院机器人手术正从单一学科发展成多个学科,涵盖了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普外科、肿瘤外科、妇产科、胸外科、耳鼻咽喉科等,共完成2300余例。 “微创外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无疑,机器人手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我国微创外科技术水平,造福广大患者。”高长青说。 当前,机器人手术在欧美等国家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截至目前,全球达芬奇机器人的装机总数为3039台,美国2116台,欧洲488,亚洲311台。在亚洲,日本发展较快,从2007年的几台已经发展成现在的一百多台,而我国仅有18台。 医疗外科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引起了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各国政府不仅希望医疗外科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能为疾病的治疗带来方便,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更希望医疗外科机器人的系统研究能生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2009年开始,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先后成立了“微创机器人心脏外科中心”和“国际机器人心脏外科合作与研究中心”,获得开展国际培训资质。与美国微创机器人学会和国际机器人外科学会共同主办了四届“国际机器人心脏手术演示及专题研讨会”。成为国际、国家和军队的机器人心脏外科培训基地,为新加坡、巴西、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机器人心脏外科团队进行培训,在国际同行中赢得了良好声誉。 “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进展使得远程手术成为可能,将医疗外科机器人和远程医疗相结合,可以允许医生通过网络远程操作机器人,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就可以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及其治疗与护理,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些都是机器人手术未来应用的前景。”杨明说。 

第三届中国甲状腺外科高峰论坛暨腔镜甲状腺手术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由我院普通外科主任田文教授任主任委员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于6月13日在浙江萧山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甲状腺外科高峰论坛暨第五届腔镜甲状腺手术国际研讨会”。 大会以“功能保护、微创美容”为核心主题,共同交流探讨甲状腺疾病诊疗过程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新问题,强调甲状腺疾病治疗的彻底性及功能保护的标准性,分享国内外微创化理念和技术为甲状腺疾病诊治带来的最新进展。 大会盛况空前,参会人员多达1000余人,田文主任委员宣布大会开幕,随后,专场直播了3台腔镜甲状腺癌手术,并且在国内首次成功进行3D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直播。 来自美国、意大利、韩国、香港和台湾的知名学者也就国际上有关甲状腺方面的先进理念和领先技术进行了发言。与会专家和代表纷纷赞扬此次会议无论从专家授课还是人气指数等均史无前例,代表了中国甲状腺外科的最高水平。 本次大会通过对甲状腺疾病多学科、规范化管理与诊疗中的新技术、新模式、个体化诊疗、精细手术技巧及对国际诊疗指南的解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为我国甲状腺癌诊治标准的制定、临床诊疗水准和规范执业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陈香美院士当选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6月12至14日,第七届中国肾脏内科医师年会在重庆隆重举行。本次年会以“强化肾科培训,规范肾病诊疗”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肾病及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探讨肾脏疾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 受大会邀请,我院肾脏病科参会专家在本次会议上围绕“慢性肾脏病管理”、“肾性血尿”、“糖尿病肾病”、“透析高血压”进行了四场学术报告和一场临床疑难病例讨论,是参会报告次数最多的单位。 会议同时进行了新一届肾脏内科医师协会的换届选举。我院陈香美院士当选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蔡广研主任当选为总干事长。两位专家的当选再次体现了我院肾脏病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针灸科举行腰腿痛多学科讨论会

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基层部队战士最多发的疾病。6月12日,针灸科举办了腰腿痛的多学科研讨和疑难病例讨论会。来自北京多家三甲医院针灸科、疼痛科、骨科、康复科、矫形外科的医生,以及北京中医院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的专家,就腰腿痛的评估、诊疗思路、预防和运动训练作了深入讨论,并对疑难病例进行了分析。现场还演示了预防腰腿痛的办公室拉伸操。 此次多学科讨论会对腰腿疼痛的预防、治疗、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技术诊断阴虱病患者无痛苦

阴虱病的检查诊断要求检验人员用镊子拔取患者阴毛,压片在显微镜下寻找阴虱虫体,在取毛过程中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且容易漏诊。304临床部皮肤性病科采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检查诊断阴虱病,检出率达100%,不用拔取患者阴毛,安全、方便、快捷,对阴虱病的检查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这一技术国内尚未见报道。 阴虱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爬行类寄生虫,一般寄生于人体毛发,常见于阴部,依靠吸食人的血液生存。由于阴虱身体扁平,肉眼观察形似皮屑,初发虫体或瘙痒症状不明显时,一般很难发觉。传统的检查诊断方法要求检验人员拔取患者阴毛,压片在显微镜下寻找附着于毛发上的虫体,在取毛过程中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如果标本采集不合适或数量不足还容易造成漏诊。 皮肤镜是采用偏振光原理制作的皮肤专用图像放大检测器械,最早用于辅助诊断黑素瘤和色素性皮肤病,其后国外有学者用皮肤镜诊断阴虱病,但国内尚无相关报道。马天医生在皮肤性病科主任邹先彪教授的指导下,对32例外阴瘙痒、疑似有虫体附着的可疑病例分别采用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和显微镜法进行观察,确诊符合率均为100%,证明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可以作为阴虱病检查诊断的常规手段。 马天医生介绍说,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检测阴虱病时不需拔取患者毛发,而只需将皮肤镜与专业相机连接,在不接触患者皮肤的情况下对准待查部位,移动扫视检查区域,可直观清晰地观察到肉眼难以识别的微小寄生虫或虫卵,采集的图像与显微镜下观察所见具有异曲同工之效,节省了时间,避免了漏诊,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确诊率和工作效率。同时还避免了虫体或阴毛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另外皮肤镜可实时将相机屏幕上观察到的图像截取拷贝到电脑上,打印出清晰的图文报告,提高了患者就诊受检的满意度和治疗上的依从性。 

神经内科介入组采用微创治疗方法成功治愈一名外籍耳鸣患者

“Can you hear tinnitus now?”“What’s tinnitus?”这是术后李宝民教授与患者Katheleen的对话,Katheleen幽默的回答肯定和确认了手术效果。 5月13日,神经介入组李宝民教授主刀为一名外籍女性患者Katheleen实施“静脉窦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成功治愈了困扰她多年的耳鸣顽疾。患者麻醉苏醒后耳鸣即消除,次日患者下床自如活动,目前已康复出院。 耳鸣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质量。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是李宝民教授在国际上首先发现,李教授也是全世界唯一能够应用介入方法治疗此类疾病的专家,目前已成功治愈60余例患者。 据悉,Katheleen是来就诊的首位外籍患者。她曾辗转就诊于荷兰皇家医学中心、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等多家机构未果,偶然机会看到李宝民主任发表于美国Otology&Neurotolgy杂志的关于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的文章,遂与李教授联系就诊,经医院各部门协调入院。我院的环境和就医流程、李宝民教授的专业讲解、刘若卓副主任医师的精心诊治、主治医生曹向宇及麻醉医生张宇术前充分沟通、导管室护士的术前访视及神内二病区标准就医流程均给予患者很大心理支持,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加信任总医院,并积极配合完成了手术。Katheleen表示我院的软硬件条件均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她将会积极推荐和她罹患有相同疾病的国外病友来我院就诊。此次手术的成功也充分展示了我院在医疗创新方面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上一页
4/11
下一页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股骨头坏死是什么意思

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血供受损导致骨细胞死亡、结构破坏的病理过程,属于骨科常见疾病。
于峥嵘
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脊柱转移瘤怎么预防

脊柱转移瘤的预防需从控制原发肿瘤、增强骨骼健康、定期筛查等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包括规范治疗原发癌症、补充钙与维生素D、避免骨损伤、戒烟限酒、定期影像学复查。1、控制原发癌:脊柱转移瘤多由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引起。规范治疗原发肿瘤是根本预防手段,需严格遵循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方案。例如乳腺癌患者术后需完成内分泌治疗,肺癌患者应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灶变...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怎么治疗

脊柱转移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靶向治疗、镇痛管理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脊柱转移瘤通常由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原发肿瘤转移引起。1、手术切除:对于单发转移灶或脊髓压迫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可快速解除神经压迫并稳定脊柱结构。常见术式包括椎体成形术、肿瘤切除联合内固定术,需根据转移部位和患者体能状况选择。术后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原发灶类型。2、放射治疗:放疗能...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挂什么科

脊柱转移瘤建议首诊骨科或肿瘤科,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原发肿瘤类型及症状严重程度,主要就诊路径包括骨科、肿瘤科、疼痛科、放疗科和神经外科。1、骨科:脊柱转移瘤常引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科可评估脊柱稳定性并实施椎体成形术、内固定术等外科干预。若患者出现突发性截瘫或剧烈背痛,急诊骨科能快速处理急性脊髓压迫症状。2、肿瘤科:针对已知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科能统...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干咳吃什么药最好

干咳可以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苯丙哌林、喷托维林等镇咳药,或复方甘草片、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等复方制剂。干咳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1、中枢性镇咳药 右美沙芬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起效,适用于无痰干咳,常见剂型有片剂、胶囊和糖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头晕嗜睡。 2、外周性镇咳药 苯丙哌林通过阻断肺-胸膜牵张感受器传导,缓解刺激性干咳,常见剂型有片剂和颗粒剂。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恶心。 3、兼性镇咳药 喷托维林兼具中枢抑制与局部麻醉作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干咳,常见剂型有片剂和滴丸。青光眼患者禁用。 4、复方制剂 复方甘草片含阿片粉和樟脑,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含抗组胺成分,适合伴有轻度炎症的干咳。不宜与镇静类药物同服。 干咳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胸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日常保持空气湿润,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气道反应。
王星光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