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举办第一届教学比赛

为加强康复医学科教职员工的教学能力,近日,康复医学科和科教科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康复医学科教学比赛”。医学影像科李绍林主任、科教科张群科长、护理部熊勇主任、康复医学科刘刚主任及邓爱文副主任担任评委。 比赛中,各位选手表现沉稳自信,教学内容重点突出,讲解生动。尤其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台上选手与台下同学积极互动,现场气氛活跃。最终评委组对各位选手的表现做了中肯的点评,指出了他们的不足,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 通过比赛,使康复医学科教职工进一步拓展了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学水平。 文图:张真真

内分泌代谢科在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年会上“双丰收”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和管理学组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教育管理研讨会暨 2014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在天津举行,我院内分泌代谢科在该会上喜获“双丰收”。 内分泌代谢科开展的“院内血糖管理”在“首届糖尿病教育管理单位认证项目”的成果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糖尿病教育管理项目”。据了解,我院在全国率先建立院内专用血糖管理系统,利用更为精确、可联网且能保留完善质控记录的专用血糖监测仪,为院前、院中和院后三个环节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实现了及时、系统、专业的糖尿病个体化治疗。 此外,经过专家评委的严格筛选,我院内分泌代谢科从全国61家医院中脱颖而出,跻进第六届“天使展翼,教育之星”全国总决赛十强。内分泌科护士李宇婷和韩秀玉以丰富新颖的教育内容,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赢得了在场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文:万亨 

我院举办“2014年国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疗法专题学习班”

2014年8月15日-16日,我院联合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年国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潘塞缇)疗法专题学习班”。 学习班以Ponseti方法治疗马蹄内翻足规范化操作为主题,针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流行病学、相关生物力学、病因学、诊疗技术、中国治疗模式和疗效评估方式等相关环节和因素的研究,提高对马蹄内翻足和Ponseti治疗方法的认识。美国Iowa大学医学院小儿骨科专家Dr.Morcuende、泰国曼谷Ramathibodi医学附属医院骨科专家Amnuay Jirasiriku、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童骨科主任赵黎以及我院儿童骨科主任李旭等对Ponseti方法治疗马蹄内翻足进行了专题讲座和操作演示。会议期间设立展台与workshop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骨科医师在观摩学习的同时,围绕各自关注的主题,与专家教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本次学习班的召开,为普及Ponseti方法的治疗理念、提高学员们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扩大了我院儿童骨科的影响力。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儿童常见畸形,其发病率约0.1%,严重影响儿童骨与关节的生长发育。国际医学界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最初治疗应该是非手术治疗,新生儿时期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最佳时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非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是Ponseti法,它由美国Iowa大学的Ponseti提出,应用该方法治疗马蹄内翻足,可以使儿童获得有力量、灵活而无疼痛的足,完全避免了手术治疗带来的复发、足的僵硬、疼痛和软弱无力的后遗症。而且,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效、治疗费用低廉,易被儿童及家属接受。 文:谭为

我院组织员工子女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本着“体会父母工作辛劳、体察社会关爱需求、培育晚辈爱心善举、煅炼孩子社交能力”的初衷,日前,我院团委组织了部分员工子女参加为期两周的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心、细心、爱心,践行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纷纷表示,参加我院的志愿服务活动,既服务了社会,温暖了患者,同时也传递了志愿服务的正能量,还是很值得的。 文图:林浩

我院启动2014年新员工岗前培训

医院2014年新进员工岗前培训于8月18日下午在行政楼二楼大会议室拉开序幕。培训由郭遂群副院长主持。 胡海源书记首先对新员工的加盟表示欢迎。他说,医院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广州邮电医院, 2007年4月医院整体移交南方医科大学,并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医院发生了翻地的变化,现有占地面积达3.83万/?,医疗服务辐射从省内扩张到20个省市、港澳台以及10多个国家,医院业务收入较移交前翻了十番。 会上,胡书记还介绍了医院的办院理念及人才兴院、特色兴院、品质兴院的战略思想,同时也对新员工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求新进员工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尽快融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做一个有追求、会学习、干实事、受欢迎、懂生活的人。 在培训期间,新员工专心听课,认真做好笔记,对医院的理念、现状及相关制度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本次培训为期3个月,集中培训为期两周,集中培训后,医务部、护理部、总务科将分别组织新进医疗、医技、药剂和护理、工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文:曾滢 图:游华玲 

我院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学雷锋活动

3月5日,是第51个“学雷锋”纪念日,我院青年志愿者在院门诊大楼广场及棠下街第二社区服务中心同时开展学雷锋义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在院门诊大楼广场,来自骨科、内分泌科、妇科、康复科、营养科的青年志愿者热情地为广大群众进行义诊、疾病科普宣教、免费测量血压等。 在棠下街第二社区服务中心义诊现场,得知有南医三院的医生前来义诊,许多社区居民很早就来到了现场。社区居民们就肠胃炎、颈椎病、支气管炎、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向医生咨询,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为每一个前来问诊的居民解答。 “真没有想到,来义诊的正是我父亲的主治医生!”孙女士的父亲前不久刚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当时手术很成功,但出院后,一家人对父亲的康复治疗不知道如何着手。这次义诊,医生为其父亲制定了一套康复计划,现场为孙女士答疑解惑,孙女士欣喜的说:“这次义诊让我在家门口就解决了难题,真是太感谢了。” 义诊活动持续了近3个小时,现场共提供健康服务近200人次,测量血压156人次,发放宣传手册近500份。历年来,学雷锋义诊活动是我院长期坚持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好评。

骨科医学部赴梅州开展“冬日送温暖活动”

1月9日、10日,我院骨科医学部在梅州市开展了“冬日送温暖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关爱普及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预防肢体、脊柱发育不良和畸形,及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脊柱外科、儿童骨科、骨肿瘤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参加了活动。 据脊柱骨科张浩副主任医师介绍,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容易出现各种脊柱及肢体发育异常。轻微的四肢脊柱畸形较难发现,较重四肢脊柱畸形则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四肢及脊柱畸形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医疗小组结合中小学生教育中易出现的“负担重,重成绩,轻视姿势及体质锻炼”等倾向,向梅州地区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知识的宣教及四肢及脊柱畸形的筛查。 为期两天的活动,得到梅州市教育局领导和各中小学校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医疗小组为当地中小学生进行了包括步态、外光姿势、有无骨盆及肩膀倾斜、脊柱有无畸形等筛查,同时通过各种展板与师生进行了有关科普知识的互动宣教,对检查发现的可疑患儿,在注意好保护患儿隐私的前提下,给指导教师及儿童家长提出了下一步诊治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案的建议,同时表示将为当地的中小学生提供长期的心理及躯体健康保健服务。医疗小组辗转梅州地区四所中小学,为近1800名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赞扬。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鼻内窥镜辅助下微创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

1月3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运用鼻内窥镜系统辅助手术,从口腔硬腭切口进入成功切除直径约为6cm的左侧咽旁间隙巨大肿瘤,相对传统的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处理方法,运用鼻内窥镜进行肿瘤切除的手术方式是我院首例,在国内尚属先进技术。 患者为45岁女性,福建人,因右侧咽旁间隙肿胀约5个月而入福建当地医院诊治,经穿刺活检,被诊断为腺样囊性癌,后慕名来我院进一步治疗,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体医务人员仔细研究病情并行疑难病例讨论后,决定为患者做肿瘤切除手术,术中做冰冻切片明确病理诊断。由于肿瘤部位在右侧咽旁间隙,占位较大,上与颅底紧密相连,咽侧壁向中线移位,颈内动脉被压向外侧移位,田广永主任决定运用鼻内窥镜系统来辅助手术。手术从口腔右侧的硬腭进入,沿着肿瘤包膜分离,术中冰冻病理确诊患者所患肿瘤为良性,后在鼻内窥镜的辅助下完整切除肿瘤并取出,肿瘤大小为6cm×5cm×4cm。经近一周的术后治疗及观察,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和传统的外开刀手术相比,运用鼻内窥镜辅助手术的治疗方式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手术创伤小,预后恢复快,且术后不会影响颈部功能;二是视野清晰,结构分辨准确,避免了外开刀对颈部神经血管的损伤,降低患者手术风险;三是避免外开刀留下颈部疤痕,影响愈后美观。随着微创技术的日新月异,我院耳鼻咽喉科运用鼻内窥镜系统辅助手术治疗的治疗技术日渐成熟,手术范围也不断扩大,包括颈部、咽部、声带、前颅底、侧颅底等部位都可以采用此项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

我院成功救治一名车祸致复杂骨盆骨折患儿

近日,我院儿童骨科采用左侧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成功治愈一例骨盆骨折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的患儿。 13岁的冬冬,10月4日不慎与货车相撞,致全身多处擦伤,立即送入当地医院救治,病情未得到有效的控制。随即转入我院儿童骨科进行治疗,诊断为“骨盆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心肌损伤”。入院时,患者因疼痛剧烈,双下肢活动受限,伴有胸闷等不适。在李旭主任的指导下,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完善患儿病情评估,给予口服止痛药,以及营养心肌、活血化瘀、预防感染、左下肢牵引等系列对症处理治疗,患者的病情逐步得到控制。 李旭主任及其科室团队通过完善术前评估、精心设计手术方案,于10月10日进行在手术室全麻下对患儿进行了“左侧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左侧骶髂关节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十分顺利。目前患儿通过积极术后康复训练,已痊愈出院。 儿童骨盆骨折多因高能量外力所致,多为汽车撞伤,以男性多见。易造成撕脱骨折,髂骨翼骨折以及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骨盆骨折创伤在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据统计,其合并伤发生率高达70%--80%,死亡率为5--20% ,致畸率更是高达50%—60%。此次手术的顺利实施进一步证明了我院儿童骨科在复杂小儿骨盆骨折领域的高超救治能力。

我院开展服务行动大型义诊周活动

为积极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服务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实施方案》精神,我院于10月15日、17日、19日在门诊大楼南门广场举行了三次大型义诊咨询和健康大讲堂讲座活动,来自20个临床专业近70名专家参加义诊咨询活动,共接诊患者1400余人。 三天义诊活动,医院特别派出护士担任导诊派号,并向前来就诊的患者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同时医院还在诊台后方还设置了临时“候诊区”,患者不需要像以往义诊一样围聚在专家身边,而是坐在椅子上听号就诊。此外,义诊还为患者提供免费的量血压、侧骨密度等检测项目,并在门诊大厅开设健康大讲堂,讲授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常见病的健康保健知识,受到患者交口称赞。
首页
1/2
下一页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宫颈癌身体有哪些不适

宫颈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分泌物增多、盆腔疼痛、排尿异常及全身消耗症状。宫颈癌的典型表现主要有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腥臭、下腹坠痛、消瘦乏力等。1、接触性出血:早期最典型表现为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出血量少且能自行停止。癌组织侵犯血管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这种出血具有突发性和反复性特征,需与月经失调鉴别。2、不规则...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如何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呢

预防宫颈癌可通过接种HPV疫苗、定期宫颈癌筛查、安全性行为、戒烟及增强免疫力等方式实现。主要措施包括疫苗接种、筛查干预、行为调整、健康管理和营养支持。1、疫苗接种: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核心手段。目前国内获批的疫苗涵盖二价、四价和九价,可预防高危型HPV16/18感染导致70%宫颈癌。建议9-45岁女性尽早接种,未发生性行为前效果最佳。疫苗需完成2-3...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宫颈癌的前期症状是什么

宫颈癌前期症状主要包括阴道异常出血、分泌物增多、性交疼痛、盆腔疼痛及排尿异常。这些症状可能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免疫功能低下、多产或过早性生活等因素引起。1、阴道异常出血:非月经期出现点滴出血或接触性出血是典型早期表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导致组织脆弱,妇科检查或性交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通常较少,呈现粉红色或褐色分泌物,需与月经失调鉴别。建议...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宫颈癌一般是什么导致的

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引起,其他诱因包括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吸烟、多孕多产及性行为过早。高危因素主要有HPV16/18型感染、免疫抑制状态、尼古丁暴露、多次妊娠史及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1、HPV感染:约70%宫颈癌与HPV16/18型相关,病毒E6/E7蛋白可抑制抑癌基因功能,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持续感染超过2年可能进展为癌前病变,...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打宫颈癌疫苗前的事项

接种宫颈癌疫苗前需重点关注疫苗接种禁忌、健康状况评估、药物使用史、月经周期安排及疫苗种类选择五项事项。1、禁忌筛查:对疫苗成分过敏或既往接种同类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禁止接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应暂缓接种,免疫缺陷疾病患者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妊娠期女性不建议接种,若接种后发现怀孕无需终止妊娠,但需暂停后续剂次。2、健康评估:接种前需确认无严重慢性病急性发作,...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宫颈癌早期复发的迹象

宫颈癌早期复发可能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盆腔疼痛、排尿异常、下肢水肿和体重下降。复发迹象主要与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治疗不彻底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1、异常出血:非月经期或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常见首发症状,可能因肿瘤侵犯血管或宫颈组织坏死导致。出血量从点滴状到大量不等,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尤为典型。需通过阴道镜活检明确是否为复发灶。2、盆腔疼痛...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尿黄尿臭吃什么药最好最有效

尿黄尿臭多数情况下无需用药,需先明确病因再针对性处理。尿液颜色和气味异常可能与饮水不足、饮食因素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尿液异常: 饮水过少会使尿液浓缩,颜色加深并伴有氨味。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观察2-3天。摄入芦笋、大蒜等含硫食物也可能引起暂时性气味变化,调整饮食后即可缓解。长时间憋尿会使尿素分解产生异味,需养成及时排尿习惯。 二、病理性因素需就医确诊: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黄伴腐臭味,常见于膀胱炎或尿道炎。此类情况需进行尿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喹诺酮类、头孢类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肝胆疾病导致的胆红素尿会呈现深黄色,伴随皮肤黄染,需检查肝功能并服用护肝药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有烂苹果味,需紧急监测血糖和酮体。 日常需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适当增加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尿液异常,或伴随发热、腰痛、尿频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内科就诊。不建议自行服用消炎药或利尿剂,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电解质紊乱。
徐涛
徐涛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