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市口腔医院

中老年人应重视牙齿健康

“听了讲课,我才发现自己还不会刷牙!”五十多岁的刘大爷有点惭愧。 5月15日下午,由省卫生厅联合省委老干部局、省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主办的“健康伴您行”大型健康讲座来到长沙市口腔医院,近150余名来自省直单位的离退休老干部听了一堂生动的口腔保健课。长沙市口腔医院副院长、口腔医学博士、主任医师谢辉主讲,这堂“健康口腔、幸福晚年”课从“口腔健康有多重要?健康标准是什么?常见老年人口腔问题有哪些?如何口腔自我保健?”四个问题分别入手,普及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正确刷牙:三面刷 课上,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如何正确刷牙”环节。朱丽雷、龙慧等四位年轻医师手持道具来到老人跟前现场示范刷牙,观众看得特别认真。刚退休的张阿姨一边看演示,一边对照练习。 “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好则受益匪浅,反之则受害无穷。要想预防口腔疾病,首先要学会正确刷牙。”谢辉在课上讲道,“正确刷牙,要做到三面刷,即牙齿外侧面、咬合面和内侧面,首先从后牙开始,轻轻地从牙齿和牙龈中间位置开始,成45度角斜上刷牙龈,让一部分刷毛进入到牙龈的龈沟里,轻轻地水平震颤,用力不能太大,然后顺着牙间隙向上刷一刷,然后逐步往前挪,每一个位置都要有重叠。” “牙齿不能拔是老年人的认识误区” “牙齿不能拔,要随它自己掉”、“牙齿不能做治疗”、“洗牙对牙齿不好”、“假牙不需要维护”等都是认识误区。长沙市口腔医院医师何正权和朱丽雷在接受咨询时发现,许多老年人普遍存在这些根深蒂固的看法,这其实都不正确。 误区一:人老了牙齿松动脱落是自然规律。在此误区影响下,忽视口腔保健,会使痛苦小、简单易治、费用较低的龋齿、牙龈炎,发展成痛苦大、治疗复杂、费用较高的牙髓病和牙周病。 误区二:牙齿小问题,等疼得忍无可忍再治。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牙齿也是如此。龋齿的病变是由浅入深,由小到大,从没有症状到疼痛难熬,逐渐发展而加重的。龋齿和感冒等一些疾病不一样,症状不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缓解,只会越来越严重。如不及早治疗,一旦发展成牙髓炎,治疗就很困难。所以,牙齿有疾病,越早治疗越好。 误区三:不能洗牙,牙齿越洗越糟糕。牙周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统计显示,有严重牙周病的老年人,触发其他器官疾病的机率,比正常人高出7倍。牙周病是怎么形成的?简单说,一开始是口腔细菌“吃饱”了残留在齿缝中的食物,形成黏着在牙齿上的牙菌斑,一段时间后硬化为齿垢。齿垢累积多了,就会成为病菌的“生产工厂”,加快病菌的繁殖,破坏牙龈,导致牙周病。细菌要24小时才能从牙菌斑转变为齿垢,这过程当中把牙齿清洁干净,就可以降低牙周病发生。一般说,牙齿外表面较不容易累积细菌,而齿缝和牙龈线以下才是藏污纳垢之地。尽管我们每天都在刷牙,偏偏这里是牙刷很难刷到的地方。在牙周病早期,患者在刷牙或咬物时可出现牙龈出血,许多人往往不注意;当出现牙周脓肿或牙齿松动时,常常已是牙周病晚期了。所以定期洁治(俗称洗牙)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症最有效的方法。 口腔健康五大标准 讲座中特别提到,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腔健康是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于社会、家庭、个人都有很大影响。口腔疾病不仅使很多老年人深感失去牙齿而无法咀嚼的痛苦,其致病菌还可以引起或加重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关节疾病及并发症,严重危害全身健康。“牙齿洁净、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这五项是口腔健康的标准”。 谢辉指出,困扰老年人的口腔疾病主要是龋病、牙周病及其伴发病变。对此,应当坚持养成有牙就要刷,每6~12个月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每6~12个月洁牙一次等好习惯。他在接受公共频道《越活越来神》采访时说:“本次活动目的是要提高全社会对老年口腔健康的认识,培养健康生活行为,传递口腔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做到“防病”重于“治病”,减轻政府和个人在医疗上的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幸福健康的晚年。”针对老百姓关注的“槟榔致口腔癌”等话题,他同时表示,今后医院继续深入开展相关主题健康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口腔保健意识。 普及口腔健康知识任重道远 “健康伴您行”大型健康讲座由省卫生厅联合省委老干部局、省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主办的一档大型系列健康促进活动。旨在集中优势资源,为广大离退休老干部提供各种健康保健、疾病防治、养生等方面知识,促进老干部身心健康、丰富老干部生活。 承办单位长沙市口腔医院院长何平表示,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口腔健康的目标是“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要达到这一目标,让老年人有健康幸福的晚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口腔医院将持续关注老年人科普健康,坚持不懈开展相关活动。

九成市民不知看牙病能报销

上一页
2/2
末页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鼻咽癌可能由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饮食习惯不良以及慢性鼻咽部炎症等原因引起。1、EB病毒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病毒是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该病毒感染后可能长期潜伏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内,通过干扰细胞正常调控机制导致癌变。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高发区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2、遗传因素:家族聚集...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可以吃羊肉吗

鼻咽癌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羊肉。羊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有助于改善贫血和增强体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辛辣刺激,同时需结合个体消化功能、治疗阶段及中医体质辨证综合判断。1、营养需求:鼻咽癌患者因放化疗易出现营养不良,羊肉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可辅助维持肌肉量。建议选择瘦羊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100克,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促进铁吸收。2、治疗阶段:放疗期间口腔黏...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的分期是什么

鼻咽癌分期主要采用TNM系统,分为I期早期、II期局部进展期、III期区域扩散期和IV期远处转移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转移M情况。1、I期: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未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T1N0M0。此阶段肿瘤体积较小,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单侧鼻塞或涕中带血。治疗以放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现可通过鼻咽镜活检确诊,影...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转移有哪些情况

鼻咽癌转移主要包括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和脑转移五种情况。1、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可达60%-80%。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至同侧颈深上组淋巴结,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质地硬且活动度差。晚期可能出现双侧或多组淋巴结融合。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治疗需结合放化疗和靶向治疗。2、骨转移:约20%-30%晚期...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得做什么检查

鼻咽癌确诊需进行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EB病毒血清学检测、病理活检及颈部淋巴结检查五项核心检查。1、鼻咽镜检查:鼻咽镜分为间接鼻咽镜和电子鼻咽镜两种,可直接观察鼻咽部黏膜病变。电子鼻咽镜能放大图像并留存记录,对早期微小病灶检出率更高。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过程中可能引发轻微恶心感。2、影像学检查:增强MRI是鼻咽癌分期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及颅底侵犯情况...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尺神经轻度损伤会痛吗 尺神经轻度损伤的几个症状详述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会出现疼痛,常见症状有手指麻木、手部无力、精细动作困难、肌肉萎缩、肘部内侧疼痛等。 1、手指麻木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导致小指和无名指尺侧麻木,这种麻木感可能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出现。尺神经负责支配手部尺侧的感觉,损伤后神经传导受阻,导致感觉异常。患者可能描述为针刺感、蚁走感或手套区域感觉减退。早期麻木可能仅在特定姿势如屈肘时出现,随着损伤加重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症状。 2、手部无力 尺神经轻度损伤可引起手部握力下降,特别是小指和无名指的屈曲力量减弱。尺神经支配手内在肌群,损伤后影响手指并拢、对掌等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持物不稳、拧瓶盖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见爪形手畸形。这种无力感在重复用手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稍缓解。 3、精细动作困难 尺神经轻度损伤会影响手指的协调性,导致扣纽扣、写字、使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完成困难。尺神经支配的手部小肌肉群负责精细运动控制,损伤后肌肉收缩不协调。患者可能表现为动作笨拙、操作速度减慢,部分人会出现手指不自主颤抖。 4、肌肉萎缩 长期尺神经轻度损伤可能导致手部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表现为手掌尺侧变薄、指间凹陷。肌肉萎缩通常在损伤后数周至数月逐渐显现,与神经营养作用中断有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肌肉轻度松弛,后期可见明显体积缩小,但轻度损伤时萎缩程度较轻。 5、肘部内侧疼痛 尺神经在肘管处易受卡压,轻度损伤时可出现肘关节内侧钝痛或刺痛,可能向小指放射。疼痛常在夜间或屈肘时加重,伸直手臂可缓解。肘部触诊可能有Tinel征阳性,即叩击肘管处诱发麻痛感。这种疼痛多与局部神经炎症或微循环障碍有关。 尺神经轻度损伤患者应注意避免肘关节长期屈曲、反复受压等诱因,睡眠时可用护肘保持手臂伸直。工作中需减少重复性手部动作,必要时使用 ergonomic 工具。可进行轻柔的神经滑动练习,如缓慢屈伸腕关节配合肩部外展。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肌肉萎缩,建议尽早就诊手外科或神经科,通过肌电图检查明确损伤程度。营养方面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但治疗需以医生指导的物理治疗或药物干预为主。
孙为群
孙为群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