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下午,首例肺癌行放射性Ⅰ125粒子植入手术在县人民医院成功完成。手术通过CT定位,用穿刺针将放射性碘125粒子精确植入患者肿瘤组织内。目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71岁男性患者入院后CT检查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经纤支镜检查确诊为右肺小细胞肺癌,肿瘤大小约4cm,位于右侧肺门处。
下午3时许,患者被推进了CT室。按照术前CT定位的肿瘤位置,在CT引导下用穿刺针由深入浅,缓慢的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内,手术进行了1个多小时,共植入了40粒放射性粒子。
放射性粒子是指用钛合金外壳将低能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密封制成短杆状固体放射源,形象的比喻为绣花针。在其有效照射辐射剂量范围内可以持续发射伽马射线,对进入不同分裂周期的肿瘤细胞进行持续照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很低。放射性粒子植入可通过影像学引导、或在手术中直接种植到肿瘤靶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副作用少的特点,尤其是对于邻近血管、邻近重要脏器的特殊部位的肿瘤具有优势。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手术是肿瘤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术,通过三维定位技术设计治疗方案,将放射粒子植入患者的肿瘤部位,通过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一次植入粒子的作用时间可长达四个月,不仅可以使局部肿瘤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使正常组织不受损伤,从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该项技术的成功,标志着县人民医院院肿瘤治疗能力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