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辽县人民医院

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

年来,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同时,始发年龄又有下移的势头。近视眼好发年龄在7—17岁,10-15岁则是发病年龄的高峰。这是因为青少年眼球的生理特征加上某些外界因素,如不良的学习环境、不良的用眼习惯及身体素质等很容易引起眼球发育异常,从而导致近视。因此,预防近视必须从小重视。那么,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预防近视眼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养成儿童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眼与书本之间应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 2. 看书写字时,光线应适度,不宜过强或过暗,光线应从左前方射来,以免手的阴影妨碍视线。 3. 看书时间不宜过长,每40-5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闭眼或向远处眺望数分钟或做眼保健操,防止眼睛过度疲劳。 4. 不要看字迹太小或模糊的书报,写字不要写得太小。 5. 教育儿童改正不合理的用眼习惯,如:趴在桌上歪头看书或写字,躺在床上看书,吃饭时看书,在强光下或暗淡的路灯下看书、在月光下看书,以及在开动的车上、或走路时看书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使眼睛过度疲劳,降低视力的敏锐度。 6. 禁止近亲结婚。 7. 防止电视性近视。 8. 注意营养补充,尤其是维生素B1、矿物质的补充,因为它们是眼睛发育和功能进展所必须的。 9. 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可以减轻慢性近视眼的发生,尤其是室外体育运动。让孩子在空气新鲜、视野开阔的郊外进行远眺,极目欣赏祖国的山河大地,也是眼睛最好的保健方法。 

浅谈“带状疱疹”的诊断及治疗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由疱疹病毒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或原发感染为水痘,见于儿童,再次或继发感染即带状疱疹,见于成人,带状疱疹累及局部神经节和后跟以及相应节段的皮肤,病毒来自水痘感染后潜伏该处的病毒,即自原性感染,个别为外源性感染,病变的局限性,是因为机体对该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在带状疱疹被感染后则获得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 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因分布与神经节段相关,故呈带状,带的宽度在1-2个节段的范围内或更宽些,长度在躯干大致不超过前后正中线。损害成簇集型排列,由丘疹、丘疱疹及水痘组成,发展充分的病变以水痘为主,群集或部分融合,水痘内容清亮,浑浊或血性,少数水痘呈脐形,严重者出现坏死。病期2-3周。愈后常留有瘢痕,附属淋巴结肿大,自觉症状多为疼痛。有时十分剧烈。疼痛常在皮肤损害前数日先期出现,有时在皮肤病变愈后尚持续数周或数月,称“带状疱疹后遗症”少数患者特别是儿童自觉可为瘙痒,全身症状缺乏或甚轻。 眼部带状疱疹 眼部的疱疹特点,其皮损以眼周围簇集性水泡为主,累积三叉神经上支、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灼伤性神经痛,累积眼球可引起全眼球炎甚至失明。 耳部带状疱疹 皮损以耳部为主,向周围呈带状排列,成簇集水泡,伴剧烈灼烧痛,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脑炎。 病理学改变 光镜下病变主要表现在皮、有网状变性水泡。水泡边缘部可见多核巨细胞,空腔中可见气球细胞。偶可在胞内找到嗜酸性包涵体。 实验室检查 原发性带状疱疹有较明显全身反应者血清中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耳部带状疱疹有脑膜刺激症状者,常有脑脊液异常。 治疗:目前常规治疗 ,以抗病毒药物口服 ,或肌肉或静脉注射。代表药物有:口服药物有阿昔洛韦片、病毒灵、维生素B族;静点药物有阿昔洛韦针剂、病毒唑肌注,外用药有无环鸟苷软膏,氧化锌粉。 目前目前我院皮肤科治疗带状疱疹采取穴位封闭疗法,其依据是带状疱疹分布在某特定的神经区域的特点,采取封闭疗法,可阻断神经传导的恶性刺激,恢复机体的正常防御和调节机体机能,减轻疼痛,其主要药物组成为干扰素针以及维生素B族加上抗病毒的病毒唑,选取穴位封闭治疗。其作用机理维生素B组注射到皮疹基底可直接作用到神经髓鞘产生镇痛作用,干扰素是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它的主要生物活性能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并且干扰素的抗病毒能力与它的浓度成正比,采取穴位封闭,使药物吸收迅速,作用神经区域浓度高,使病毒迅速得到控制及治疗。十几年来,我们在治疗眼部带状疱疹及耳部带状疱疹时采取封闭疗法,见效快、随诊患者未见有任何神经痛后遗症。 

CT三维重建引导下针刀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征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产生腰痛的原因也很多,如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第三腰椎综合症、腰间盘突出症等,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有些腰痛症状和腰盘突出症很像,可是CT结果推翻了先前的诊断没有腰间盘突出,这时患者很可能患上了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由于症状和腰间盘突出症很像, 所以很容易产生误诊。 腰神经后支解剖:腰神经后支主干在经过横突时,被纤维束固定于横突上,周围无明显脂肪组织,这一段是相对固定的胸腰筋膜中层的纤维由外向内聚集逐渐成束附着于腰椎横突末端,每一横突间隙内有腰神经后支及其血管从胸腰筋膜中层穿出 ,如果长期腰部负荷过大或不正确的姿势,就有可能导致这里的筋膜增厚、软组织受损,从而使穿过的神经血管束受到挤压产生腰痛等临床症状。 诊断标准: ①腰神经后支卡压症, 症状: 多为中老年人, 有腰部闪扭伤或慢性劳损史; 下腰部疼痛或酸胀痛, 可牵扯至臀骶部, 晨起痛甚, 轻活动后稍减, 劳累后再加剧。体征: 腰部生理弯曲变平直, 活动受限, 尤其前屈受限明显。患部腰椎有深压痛, 而牵涉痛区压痛不明显。直抬腿试验多为阴性。X 线照相多有腰椎增生及韧带钙化等退行性改变。 治疗过程:行皮肤常规消毒,带手套,选用汉章牌Ⅰ型3号针刀,在定位点处进针刀,刀口线与纵轴平行,按照CT所示的进刀角度与深度与皮肤表面垂直刺入。针刀刺入之后,再进行CT平扫三维重建,可见到其中一处尖端位于左L4横突尖端后内方,距针刀尖端约1cm,另一处位于L5横突尖端后内方,距针刀尖端约2cm,针刀所指角度及层面大致正常。调整针刀的角度及深度后,再行CT平扫三维重建,直至针刀到达松解的部位。紧贴横突上缘,分别松解L3~4、L4~5的横突间韧带2~3刀即可出针刀,以消毒纱布压迫针孔片刻,用创可贴贴之,三日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经此次治疗后,腰臀部疼痛明显减轻,续经一次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卡压症状完全消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笔者认为在CT三维重建下指导针刀的进刀的方向角度,深度,具有更加的科学性,准确性。通过CT三维重建可对脊神经后支的病理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制定正确的针刀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其CT三维重建图像来调整进针刀的角度、深度,以直达病所,进行松解。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是肯定的。这就使针刀治疗从以前的根据解剖知识体表定位的盲视转变为现在的CT三维重建下定位的相对可视,使针刀的治疗更加的科学化,精确化,更具有说服力。 

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患病率逐年增加,我国高血压病患者现已超过1.6亿人,每年尚有300万的新增患者 ,许多患者对高血压病防治的知识了解不够,且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都居家 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虽然方便,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误区一: 凭直我感觉估计血压高低 许多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平时感觉无不适时少服或不服 ,一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 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盲目服药 ,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恶化 ,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有些人在应用降压药物一段时间后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 ,即认为已“治愈”,便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再用药,使血压下降后再停药,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这样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不仅能使病情恶化,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而且还会导致“高血压危象”。 误区三:以症状有无决定治疗与否 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由于身体没有其他不适,这些人很少服药或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 误区四:降压过快过低 一些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降压,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这种教训是深刻的。 误区五:担心药物副作用,不敢长期服 如高血压不控制,所带来的危害是致命的,而副作用与高血压的危害相比,则微不足道。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原则是多种药物小剂量联合,这样可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抵消,但如何联合,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 误区六:单纯依赖降压药,不综合治疗 高血压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应根据不同的并发症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目前抗高血压药有六大类,几十种,患者自己很难分清哪种药更合适。应该去正规医院,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等用药应不同。 误区七:模仿他人的降压方案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及具体合并情况不一样,所以高血压治疗有个体差别,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别人有效可能对自己无效,甚至非常有害。高血压的合理治疗,需要根据全身情况选择最佳药物,需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自行购药服用,带有一定盲目性,片面性,也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 。所以,应先经医生诊断,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及对心脑肾等功能的测定,然后进行治疗。千万不要凭想象,也不能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或认为价格越贵的药物越是"好药’。 误区八:不定期复查,只顾服药,不顾效果 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目标是不仅要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小于130/85毫米汞柱)而且要长期稳定,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不定期测量血压,一味服药,使得血压忽高忽低,或者出现不适感,并且易产生耐药性或副反应。初服药者,可三天测一次;血压稳定后可每1-2周测一次,必要时测24小时动态血压。以便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服药次数·服药时间。如果不复查血压,更不去检查血尿等化验,全然不顾血压是否控制理想?靶器官是否损害 ?很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要避免上述误区,必须严格尊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上一页
2/2
末页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男生检查私处应该挂什么科

男生检查私处通常应挂泌尿外科或男科。泌尿外科主要诊治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男科则专门处理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具体选择可根据症状表现和就诊医院科室设置决定。1、泌尿外科适合处理阴茎异常、睾丸肿痛、血尿等常见症状。可诊治包皮龟头炎、睾丸炎、附睾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精索静脉曲张、尿道下裂等器质性问题。多数综合医院都设有该
杜鹏
杜鹏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

太子参泡水喝具有补气生津、健脾益肺、增强免疫等功效,适合气阴两虚、体倦乏力的人群饮用。太子参是五加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药性平和,可长期适量服用。
王志学
王志学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阴唇有点黑怎么回事,怎么办

阴唇颜色变黑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摩擦刺激、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等原因有关。阴唇颜色变化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
钱瑾
钱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心脏支架手术多少钱

手术的价格高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选择的支架来看。一枚国产支架需要2-3万元作业,一枚进口支架需要3万元左右。手术过程是通过造影结果来查看是否需要手术,手术主要是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条通路。
姜睿
姜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50多岁流鼻血什么原因

50多岁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高血压、鼻部外伤、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血管脆弱、血压波动、外力撞击、鼻腔结构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能诱发鼻出血,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鼻腔干燥 中老年人鼻腔黏膜腺体萎缩,分泌物减少,干燥环境下易导致黏膜皲裂出血。常见于秋冬季节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表现为少量鲜红色鼻血,可伴有鼻腔灼热感。日常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若反复出血需排除其他病因。 2、高血压 血压急剧升高时可能冲破鼻腔小动脉,多见于情绪激动或未规律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出血量较大且呈喷射状,可能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需监测血压并遵医嘱调整降压方案,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血压。 3、鼻部外伤 挖鼻、碰撞等外力损伤鼻腔黏膜血管会导致局部出血,常见于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出血量少但可能反复,检查可见黏膜破损。急性期可压迫鼻翼止血,避免继续刺激。若外伤后持续出血需排除鼻骨骨折。 4、鼻中隔偏曲 先天或后天性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轻微刺激即可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鼻衄,可能伴鼻塞、头痛。确诊需鼻内镜检查,严重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改善通气及出血。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自发性多部位出血,鼻血常难以止住。可能伴随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药物提升血小板。 50岁以上人群反复鼻出血建议完善鼻内镜、血压监测及血液检查。日常保持室内湿度,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若出血持续15分钟未止或伴随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K丰富食物如菠菜、西兰花,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充血。
李延忠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