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患者对求医问药的标准要求日趋增高,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辽源市中医院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于2012年年初首创了“四卡一送”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搭建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有效载体。
何谓“四卡一送”?
“四卡”,即为病人送上四张温馨卡:病人入院第一天送上入院连心卡,为患者解难答疑,搭建起医患之间的连心桥;入院第三天送上健康指导卡,注明了患者所患疾病应注意的事项及调养知识,为患者提供了健康指导说明书;手术前一天送上术前平安卡,讲解术前、术中、术后要注意的事项,同时祝患者第二天手术成功、平平安安,为患者吃下了“定心丸”;患者出院时送上出院祝福卡,注明主治医师的联系方式,成为今后患者求医问药的纽带和情感联系卡,为患者送上了摸得着看得见的祝福。
“一送”即:护士长迎送制,既如亲人般迎患者入院和送患者回家。护士长在病人入院当天与患者见面,进行自我介绍,拉近护患距离;患者出院时护士长将病人送到医院大门口,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温暖、关爱和亲情。
辽源市中医院将“四卡一送”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作为医院“抓服务、树形象”提高整体服务质量的良好契机,不但成立了由院长亲自担任组长的“四卡一送”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而且多次召开全院职工参加的以“四卡一送”为主题的理论学习活动,宣传“四卡一送”服务内涵,讲解“四卡一送”服务流程。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院“四卡一送”护理服务工作,2012年年末举办了全院的“护患沟通技能竞赛”,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切实提升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力。
“四卡一送”优质护理服务在辽源市中医院的启动实施,使中医院的护理工作进入了新的里程。
首先,护士变被动服务为积极、主动服务,承担起全面、全程负责病人的责任,使护士责任感明显增强。
其次,“四卡一送”优质护理服务让护士真正做到了围着病人转、主动巡视、主动沟通,使护患关系进一步和谐。
再次,实施了“四卡一送”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的治疗、护理、各种健康指导等工作全部细化、量化,改善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感受,提高满意度
最后,“四卡一送”护理服务通过制作精美的“四卡”使各项繁琐的护理工作流程化、流程标准化,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截止到目前,“四卡一送”优质护理服务在辽源市中医院16个护理单元200多个病房500多张床位全面展开,覆盖率达100%。自2012年年初至今的2年间,中医院累计发放卡片及评价表48836张,收到表扬信200余封,锦旗牌匾100余面;护理部共进行24个月电话回访,回访人数达10335人次,患者满意度由2011年的96%提高到目前的99.9%,;住院人数由2011年的11289人次上升到2012年的13288人次,再到2013年前十一个月的15592人次,床位使用率由2011年的74.7%上升到2012年的99.9%再到2013年的113%。在住院患者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2012年初到2013年末未发生一起因护理质量导致的投诉和纠纷。在2012年省内33家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我院取得了全省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吉林省卫生厅及辽源市卫生局领导对“四卡一送”服务给予了高度赞赏,吉林省卫生厅于2012年4月25日在辽源市中医院召开了吉林省推行“四卡一送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现场会,并号召全省卫生系统向辽源市中医院学习。2013年市电视台对中医院“四卡一送”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专门制作了专题报道并在黄金时段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在为患者服务上创新更是这样。“四卡一送”这种有效载体,在辽源市乃至吉林省医务界“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深受广大患者及陪护家属的欢迎,体现并达到了这一设想的初衷。今后还可望“四卡一送”补充完善,深化运行,以期为辽源市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