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最常用的化验项目之一,它可以反映给我们很多信息,血常规末梢采血影响因素较多,建议静脉采血。当您看到血常规化验单中那繁多的上升或下降的箭头时,请不要对这些项目产生过多的疑惑甚至恐惧。因为造成血常规结果异常的原因还有很多生理因素:如剧烈活动、经期、紧张、疼痛、怀孕以及一些药物的影响。因此专家认为有必要为大家介绍如何看血常规报告单。
血常规检查内容包括:白细胞参数、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这几项。
白细胞计数:成人正常值为(4~10)×109/L,新生儿偏高,为(15~20)×109/L。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五种。白细胞计数增多的常见病理原因主要有:大部分化脓性细菌的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烧伤、大出血、白血病、急性中毒、手术创伤后等。白细胞计数减少的常见病理原因主要有: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伤寒、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如肿瘤化疗、放射性核素、射线、苯、铅、汞等)、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脾功亢进等。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增多的常见病理原因主要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脱水等疾病的患者)。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的常见病理原因主要有:各种贫血、白血病、大量失血(如分娩、手术、创伤等)。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计数增多(大于500×109/L)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等。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见于:体内血小板生成障碍、破坏或消耗过多等、假性血小板减少。
血常规是检验科的常规检查之一,是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指标,也是普通人群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其包含的信息专业性较强,如有异常建议及时请临床医生指导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