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内着火,分头行动!”高压氧科负责人李冬梅一声令下,一场应急消防演练拉开了序幕。首先通知舱内人员不要紧张,按照事先教会的灭火器使用方法灭火;舱外同时切断电源,启用应急电源,关闭输氧管道,启用备用照明,启动水喷淋装置灭火,启动紧急泄压阀泄压,以最快速度打开舱门救出舱内人员,送至安全处救治;报警、汇报院领导组织抢救;保留好现场,封存一切资料……一系列措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演练获得圆满成功。
高压氧是医学领域的一个新进展,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在国内外愈来愈广泛被临床应用。但由于其使用设备的特殊性,随之安全问题也越发重要,我国开展高压氧治疗以来,高压氧事故发生最多的是因为医护人员违章失职和业务不熟练,同时发生较多的是氧舱火灾,还有气栓症、氧中毒、气压伤和减压病等。
为此,第四中心医院高压氧科针对本科室医疗的特点,将医疗质量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加强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并突出“高压氧舱应急情况处理管理制度”,突破天津市高压氧质控中心每半年一次应急演练的规定,将应急演练常态化,每两周进行一次应急演练,要求每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需应急处理的几种状态及相应操作,确实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据悉,除消防演练外,高压氧科还分别进行了治疗过程中突然断电,氧舱内患者突发心跳骤停、肺气压伤、急性减压病、重度中枢型氧中毒等意外时,需要紧急减压或者使用过渡舱、使用递物筒等情况的系列实战演练,不仅使医务人员明确了自身职责,同时熟悉了应急抢救程序,锻炼了大家的协同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tjrb/2013-07/02/content_6915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