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
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白内障/膀胱癌/痴呆/肺炎/腹泻/肺癌/高血压/冠心病/肛裂/肛瘘
联系方式:
总机:021-63240090
出诊时间:
早8:30-晚17:30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医院简介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建于1864年3月1日,时称ShanghaiGeneralHospital,为全国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医院,也是全国建院最早的西医综合性医院之一。1877年更名为公济医院,1953年改名为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1981年成为上海市红十字医院,2002年加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1992年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 [详情]

医院科室 更多>

医生团队 更多>

王杰
简介: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曾赴日本独协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进修。1984年起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参与处理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各种疑难杂症,熟练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包括耳显微外科、鼻显微外科、头颈部肿瘤外科)的手术技巧。尤其在慢性中耳炎和慢性鼻炎鼻窦炎的外科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早期完成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所开展的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及听力重建术、各种鼻窦内窥镜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微创治疗视神经外伤、泪道阻塞等鼻眼相关疾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近年来在临床科研中发表论文十余篇。已完成局、院级科研项目一项、在研一项,并参加《声带显微外科学》的编写工作。现任上海虹桥医院特聘耳鼻咽喉手术专家一职。
鲁佑瑜
简介:鲁佑瑜,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1995年获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神经科学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从事神经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熟悉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中风、头痛、头晕、周围神经病、癫痫、神经肌肉疾病、颅内感染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脑血管病急救、康复与预防、头痛、帕金森病及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工作。
王晓平
简介:王晓平,男,主任医师,教授,交大医学院博导 (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 南京医大神经科博导,神经科行政代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1964年7月出生,安徽医科大学(前身上海东南医学院)1985年医学士,1996年晋升副高职称,1997年评为安徽省卫生厅跨世纪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受过恩师严酷的神经科临床训练和基础神经科学锤炼(神经科临床杨任民教授; PhD周江宁教授 中国科学院(科大)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研究室http://bfd.ustc.edu.cn/labmates/research_groups/Zhou_Jiang-Ning_group/Zhou_Jiang-Ning_people/201206/t20120609_136933.html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及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临床神经心理学博士后,对脑血管病、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记忆睡眠障碍以及头痛等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NIH临床部主任Hallett M专程来我院访问指导;接待过美国康奈尔大学Appel院士来访; 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Preter教授www.psychiatryneurology.net神经精神科临床联合与教研活动和蒙特利尔大学Lassonde教授开展临床神经心理学国际教研合作(分别受交通大学国际合作项目基金重点支持。受国际协会委托,主持过国际帕金森运动障碍VPP会议上海2010,2012年主持二届国际神经退行性疾病研讨会及第三届国际帕金森运动障碍会议,2011年共同承办世界帕金森大会卫星会,担任交通大学-悉尼大学中澳神经科学论坛主席。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东京日本国家头痛中心、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Svetlana教授 华盛顿大学帕金森中心访问交流。 国内率先发表的疾病有Alien Hand 综合征,Joseph 氏病,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997), Wilson病合并内脏转位等,较早系统总结皮质基底节变性(2000)、皮质(灰质)异位症之三联症状癫痫、痴呆、运动障碍(1995)和AD面孔失认症(2002)报道,国际首先提出巯甲丙脯酸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并被国际文献引用。在上海一院主持确诊疾病:前三例神经梅毒,低钠性渗透性桥脑脱髓鞘性脑病,BD抑郁合并锂中毒,lewy体痴呆,CO中毒迟发性脑病,成人癫痫后失语等病例,运动姿势诱发性运动障碍PKD,CADASIL偏头痛,得到前辈谢教授的首肯。先后主持筹立痴呆/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和头痛/肝豆状核变性专病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1996年就发表第一篇SCI的文章,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十篇包括Lancet Neurology,European Neurology,QJMed,Neuroscience Letters,Acta Neurol Scand,Movement Disorders,Funct Neurol,Neurology Ind,J Neurol Sci,Med Hypotheses,Epilepsia ,被SCI论文他引约100次,2010有在Plos One, Euro Neurol,International J Psychophysio等SCI论文发表。作为主要作者发表国内核心杂志论文99篇,参加学术专著撰写7部。临床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会议《世界神经病学大会 2009 》和《世界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大会2011》发言交流。 为国际Lancet柳叶刀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杂志,Neuroscie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UK)审稿专家,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审稿专家,中国科学院Neuroscience Bulletin 第一届理事, 中国睡眠研究会下属理事,卫生部神经免疫和中国神经病学医学杂志编委,《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编委。世界(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协会(MDS Membership)会员,中华医学会上海神经科分会帕金森运动障碍组成员,上海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下属两个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心理学学组委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一项 ,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二项,主持王宽诚医学教育人才项目一项;参加国家科技部偏头痛重大项目研究,参加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主持厅局级课题二项,主持交大医学院医学教育改革研究课题一项。科研成果省级成果奖多次,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中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杨任民教授主持)。
吴云成
简介:吴云成,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神经内科副主任,松江南部神经内科负责人。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德州医学中心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神经病学系博士后,师从世界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协会主席Joseph Jankovic教授;德州医学中心Methodist Hospital脑血管病中心访问学者,师从David Chiu教授。 国际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疾病协会会员、国际不安腿综合征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协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脑卒中学会青年委员会成员。《神经内科疾病的精神心理障碍》副主编,Integrative Medicine International编委,Chinese Medical Journal、 Annals of Neurology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百人计划”、上海市人事局“浦江人才计划(D类)”等人才项目获得者。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第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神经内科和大内科急诊临床经验,熟悉神经内科常见病(如头痛、头晕、癫痫、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痛等)的诊治,擅长脑血管病、睡眠障碍、记忆障碍和痴呆、帕金森病、不安腿综合征和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如特发性震颤、抽动症、多动症及注意力缺陷、肌张力障碍、肝豆状核变性、舞蹈症、共济失调等)等疾病的诊治

医院环境 更多>

医院动态 更多>

三大外科齐联手,要津处摘巨大瘤

近日,我院成功实施一例由多学科协作完成的巨大神经肿瘤切除手术。我院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外科及麻醉科等多个学科强强“联手”为一位26岁的女性患者摘除了位于其颈部“要津”处的恶性侵蚀性纤维瘤。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我院多学科诊治工作模式的又一次集中展现。各具优势的不同学科以循证医学为引导,全面合理地为患者诊断和治疗制定个性化综合方案。该临床模式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型医院的重要工作模式。此次多学科联合手术的成功不仅显示了这一模式的优越性,更体现了我院强大的综合医疗力量和整合水平。来自陕西的患者张女士在两个月前开始出现左手麻木和左肩疼痛的症状。起初张女士以为是颈椎病。之后疼痛却日益加重,在来到医院进行磁共振检查后,竟发现颈部有一个巨大肿块,经穿刺活检,基本确定为恶性侵蚀性纤维瘤。由于肿块体积很大,加上其位于颈部气管食管旁、颈椎胸椎前及左肺尖上部,与颈胸部大血管及重要神经伴行且关系密切,位置极其凶险。张女士辗转于陕西省各大医院均被告知手术难度太大,最多只能切除一半,建议她采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保守治疗措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女士的病情日渐加重,万般彷徨之下来到了我院求助。我院神经外科主任楼美清教授在仔细询问病史,阅读各影像检查数据以及细致体检后,决定收治张女士。此时,张女士的肿块已经发展到了14厘米*7.0厘米*7.0厘米,与颈总动脉、下侧与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及椎动脉黏连,其外侧压迫臂丛神经,情况相当严峻。神经外科当即组织胸外科、心脏外科及麻醉科的多科专家团队多进行多学科讨论,共同商榷患者诊断及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影像资料的研读,专家团队一致认为尽管肿瘤全切风险及大,容易损伤重要血管及神经,但是切除肿瘤是唯一能使患者摆脱病痛的方法,必须迎难而上。在制定了缜密手术方案及相应的手术预案后,神经外科联合胸外科为张女士实行了颈胸部巨大占位切除术,长达8小时的手术之后,98%的肿瘤被切除,且未损伤到肿瘤周围的血管与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左手麻木及左肩痛症状缓解,目前正在进行积极的恢复性治疗,近日即可康复出院回家。 

日趋精益完善,齐心永攀高峰:2014上海市大型医院巡查侧记

日趋精益完善,齐心永攀高峰。8月5日至9月4日,2014上海市大型医院巡查项目在我院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检查工作。以市卫计委医管处高秋韵处长为领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马昕副院长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13人对我院医疗管理、经济管理、医德医风及质量控制四大方面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检查。巡查组采取人员访谈、查阅资料、现场察看及夜查等多种形式,分别与部分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以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医院和科室发展总体的情况。并从管理部门到临床一线,巡查组深入现场察看医、教、研工作,财务运行、医院布局和设备运转情况。9月4日,此次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总结大会在北部召开。我院院长王兴鹏、党委书记冯运等党政领导全体及所有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出席了会议。会上,以市卫计委医管处高秋韵处长为领队的巡查组充分肯定了我院在立足三级甲等医院功能定位,持续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控制费用、便民利民,着力提高科研教学能力,不断加强医院内部质量管理等各方面的成绩与表现。尤其对我院在一院两址同质化管理、日间手术创新模式及基于信息化的手术分级管理这三大项目成功的经验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王兴鹏院长在向巡查组汇报时表示,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次巡查专家组提出的各项反馈。组织了相关部门学习、领会专家组整改精神及要求。对于大多数反馈提出的问题,医院已集中人力物力落实整改;对于因条件不足、短时间内暂无法完成整改的项目,院部要求对于问题深入剖析,并由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立即制定相应解决方案,逐步实施整改。医院将把此次上海市大型医院巡查作为抓手和契机,进一步提升内涵质量,使内部管理更为精益化,带动全体职工向新的发展高度迈进。 

传递医院关爱温情:向援疆职工家属致敬

每逢佳节倍思亲,然而在这个中秋佳节里,我院两位援疆职工的家庭却无法团聚,援疆职工家属是支援边疆建设事业中的真正幕后英雄,他们默默承担着思念与牵挂。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院领导来到黄建南、李大鹏两位赴新疆喀什支援的我院职工家中,向他们赠送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并致以节日的祝福。我院党委书记冯运、党委副书记杨新潮代表我院党政领导班子充分肯定了我院援疆职工的工作成绩和付出的辛劳,并向职工家属对我院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衷心的感谢。职工家属也对援疆事业和医院的关心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感谢。“谢谢!谢谢领导们对我们的关心,能参加援疆工作是光荣的,能为当地疾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我也非常支持。”我院眼科医生黄建南的父亲笑着说。黄建南在2012年时就曾担任我院对口援助云南医疗队的队长,结束了近六个月的援滇工作后,他又转战援疆战场,担任新疆喀什二院医务科副主任,投身于当地的防病工作。另一位援疆员工李大鹏是我院的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业务精湛,在援疆工作中也有突出表现。此次赴新疆喀什支援的两位职工均为党员,他们不但是医疗队伍中的骨干,更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工作原因舍小家、为大家,身在异地投身建设边疆的伟大事业,其艰辛和困苦不言而喻。而援疆员工的家属更是一支默默承担责任,付出牺牲最大的队伍,理应得到最大程度的感谢和尊敬! 

上海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我院磁共振引导超声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手术

骨是癌症最常见的三个转移部位之一,将近70%的晚期癌症患者会发生骨转移,近年来癌症生存期的延长也从侧面增加了发生转移的概率。骨转移带来的剧烈疼痛往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病情发展。上周五,我院骨科与放射科联合为一位64岁的皮肤鳞癌发生骶骨转移患者实行了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手术刚结束,这位因疼痛已经8个月无法坐下的老人便惊喜地发现,自己可以安然坐下了!手术当日,上海电视台记者用摄影机见证了这令人欣喜的一幕,并于8月30晚18:30分的“新闻报道”栏目中予以播报,我院也成为国内首家开展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医院。精准定位靶点,两小时化解8个月疼痛今年64岁的陈老伯因年初时皮肤鳞癌发生骶骨转移而受尽了折磨,由于转移的肿瘤压迫了骶骨周围神经,深入骨髓的疼痛让他根本不敢坐下,甚至疼到痛哭失声。由于转移的肿瘤对放、化疗都不敏感,陈老伯只能靠止痛药勉强维持正常的起居。我院骨科联合放射科评在评估了陈老伯的病情后,认为其符合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的手术指证,决定为老人实行手术,减轻痛苦。手术在患者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患者俯卧在特殊的手术床上。放射科王悍副主任首先为其进行磁共振扫描,确定病灶的范围和大小。射频治疗计划系统将肿瘤的形状和位置精确地勾画在了3D显示屏上,使医生可以从容不迫地计划聚焦治疗的靶点、确定温度剂量、分割治疗次数。大约一个多小时后,27个治疗靶点全部被勾画出。接着,超声波发射器发射出数百束高能超声波,其能量相当于几万台普通B超机。这些超声波单束的热度很低,不会对人体有任何危害。而当这些超声波通过超声相控阵技术聚焦在肿瘤靶点时,局部温度达到65摄氏度~100摄氏度,而距离靶点5毫米外的组织温度则完全正常。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使肿瘤细胞膜破裂,细胞死亡,最终将肿瘤完全降解。被降解的肿瘤遗留下的坏死组织会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被人体逐渐吸收,肿瘤也会随之慢慢消失,这一过程只用了15分钟。手术结束后,陈老伯在女儿和护士的搀扶下走出治疗室,在医生的鼓励下,他将信将疑地试着慢慢坐下。很快,老人脸上紧张的表情松弛了下来,他扭了几下身子,问道:“没有给我用麻药吧?”在得到了医生肯定的答复后,陈老伯终于确定,困扰了自己8个月的疼痛真的不翼而飞了。有望促使癌症终末期治疗理念转变据了解,在以往一旦患者发生骨转移,不少医生便认为到了癌症的“终末期”,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放化疗,有时甚至连姑息治疗都不实行,只是给患者开具止痛药让其回家度过最后的一段生命。随着医疗观念社会医学模式的更新,应认识到发生骨转移并不都是癌症患者的终末期,恰当地治疗在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甚至在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确切的疗效。我院放射科继在国内率先应用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术(MRgFUS)治疗子宫肌瘤后,于近日再次率先在国内将这一高科技的无创治疗技术应用于对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并取得初步的良好疗效。这一技术适合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对于减轻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很大的帮助,相较放疗、化疗、射频消融等治疗方式,具有无创、快速、副作用极小的优势,是目前较为安全的治疗手段。这一治疗手段的普及,对于促使癌症终末期治疗理念的转变也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静脉输液安全周:安全源于规范

近日,我院南部护理部发起以“安全源于规范,联动构建共享”为主题的“第二届静脉输液安全周”。本次活动旨在以规范为准则,提升静脉治疗品质;同时以构建松江PICC维护联动体系及护理数据库共享机制为目的,促进静脉治疗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静脉安全输液学术交流及培训会议”是此次“安全周”的重头戏之一,近70位分别来自27家医院、从事静脉治疗相关工作的护理人员前来参会,基本覆盖了松江及其周边地区的医疗机构。在主题演讲环节,讲者围绕“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解读”、“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PICC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等多个专题分别进行了讲座陈述及案例分析,并在现场进行了良好互动和解疑答疑。安全周活动期间,在“血管通路项目组”全体成员的精心筹备下,我院在门急诊大厅、儿科输液区、成人输液区展示了静脉输液安全相关的宣教资料、新式的静脉输液工具,并由院内静疗护理专家对“安全输液”的理念、静脉导管的家庭维护,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与分享。本届“静脉输液安全周”活动不但展示了我院护理专家门诊、“血管通路项目组”及PICC培训基地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也是一次构建松江及其周边地区医疗机构在静脉治疗护理领域的联动机制并实现数据共享的积极尝试。今后,我院将进一步推动周边诸多医疗机构的静脉治疗护理共同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完善。最终通过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输液安全能够繁荣学术,惠及大众。 

我院神经内科举办大型患者互动宣教活动

帕金森病是一种困扰不少老年人的疾病,由于不少人缺乏帕金森病防治知识,导致大量帕金森病患者不能及时就医,在患病后也缺乏相应的康复保健知识,致使生活质量低下,甚至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我院神经内科是上海市较早开展“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专病门诊的医院,为患者的长期随访、治疗提供了极大便利,门诊量位居上海第三。4月11日下午,我院神经内科开展了大型帕金森病健康宣教活动,就帕金森病治疗新进展、帕金森病人长期生活管理(包括饮食、运动、便秘、睡眠障碍)等问题进行重点讲述、答疑,并鼓励医患、病友交流,以普及帕金森病防治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活动地点位于松江,但热门的健康话题加上专业的专家团队依然吸引了50余位患者及家属来到医院参与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现场的医生就被要求咨询的听众团团围住。整个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半才结束,听众们带着满意的答复以及患教光盘心满意足地离去。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举行“爱鼻日”义诊活动

鼻塞、流涕、喷嚏、头昏、头痛等症状一直困扰着鼻炎病人,虽不致命,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春季的到来和环境污染雾霾天气的增多,鼻炎患者与日俱增,很多人因为不重视、不了解、不方便,拖延了诊治,延误了病情,发展成了慢性鼻炎,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每年四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全国爱鼻日”前夕在门诊大厅组织了专场鼻炎义诊活动。南部耳鼻喉科张柏涛和陈歆维两位医生在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指导和帮助鼻炎患者正确预防和正规治疗。现场气氛热烈,患者踊跃咨询,让很多患者了解了鼻炎的特点,懂得了上呼吸道保健的重要性,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帮助很多儿童家长熟悉了疾病的表现和发展规律,减少了焦虑。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始终秉承以患者为本,患者至上的诊疗理念,结合自身科室特点开展多次慢性疾病的宣传和科普工作,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良好医患沟通做出自己的贡献。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首席执行官到访我院

4月11日下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RoyalMelbourneHospital)首席执行官Dr.GarethGoodier到访我院,我院王兴鹏院长、潘常青副院长协同南院综合处、院办、医务处、教育处和护理部出席接待并进行了友好会晤。在聆听王兴鹏院长介绍我院情况并先后参观我院南部内镜中心、院史长廊、IMCC门诊、日间医疗部、ICU和IMCC病房后,Dr.GarethGoodier对我院历史、文化与发展深表兴趣与赞赏,并表达了深入交流与合作的意向。皇家墨尔本医院隶属于墨尔本大学,是一所世界一流、医教研协同发展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在神经科、肿瘤、创伤、病毒感染、I型糖尿病等领域有着显着的学科特色与优势,这与我院重点学科发展布局有很多的交叉和共同兴趣点。为此,双方就医院管理、人员互访、临床合作研究、教育和培训等进行了初步洽谈。Dr.GarethGoodier热情邀请王院长造访皇家墨尔本医院,同时期望年内能够再次来我院就合作细则签订一揽子协议。

同城医院

上海虹桥医院皮肤科
上海瑞椿医院
上海曹安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婴儿血小板高是怎么回事儿

婴儿血小板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可通过日常护理和医疗干预进行治疗。生理性因素包括脱水、感染、应激等,病理性因素可能与骨髓增生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有关。血小板升高通常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补充水分、抗感染治疗、药物治疗等。1、脱水:婴儿脱水可能导致血液浓缩,进而引起血小板升高。脱水通常由腹泻、呕吐或发热引起。治疗方法...
孟莉
孟莉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4个月头竖不稳是脑瘫吗

4个月头竖不稳不一定是脑瘫,可能与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有关。脑瘫的诊断需结合其他症状和医学检查,如肌张力检查、脑部影像学检查等。1、发育迟缓:婴儿的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婴儿可能在4个月时头竖不稳,但后续会逐渐改善。家长可通过多进行俯卧训练、抬头练习等方式帮助婴儿锻炼颈部肌肉,促进发育。若持续存在发育迟缓,建议及时就医评估。2、...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脖子左侧有痣怎么去除

脖子左侧的痣可通过激光治疗、手术切除、冷冻疗法、药物治疗、化学剥脱等方式去除。1、激光治疗:激光去除痣是通过高能量光束破坏痣细胞,适用于较小且浅表的痣。治疗过程快速,恢复期较短,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完全去除。术后需注意防晒,避免色素沉着。2、手术切除:手术切除适用于较大或怀疑有恶变风险的痣。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切除痣,并进行缝合。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孩鼻炎吃什么药最好

小孩鼻炎可通过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等方式治疗。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1、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糖浆每日一次,每次5-10毫升;西替利嗪滴剂每日一次,每次5滴;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每日一次,每次2.5毫克。这类药物能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适合轻度鼻炎患儿。2、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一次,...
胡乃文
胡乃文
山东省立医院

有哮喘的人能活多久

哮喘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相近,只要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患者可以拥有正常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哮喘的长期管理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和紧急应对措施。1、日常护理:哮喘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和烟雾。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和地毯,有助于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2、药物治疗:哮喘患者通常需...
fhjk6538504
fhjk653850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细菌性肺炎多久能好

细菌性肺炎的恢复时间通常为1-2周,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恢复过程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充分休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及密切监测病情等方式进行。1、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治疗首选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头孢呋辛片250mg,每日两次和左氧氟沙星片500mg,每日一次。抗生素的使用需遵医嘱,疗程一般为7-10天,重症...
王星光
王星光
山东省立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阴道炎如何治疗比较好

阴道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局部护理、生活习惯调整、饮食调节、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阴道炎通常由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阴道炎,使用相应的药物。细菌性阴道炎常用甲硝唑片(口服,每次500mg,每日2次)或克林霉素软膏(局部涂抹,每日1次)。真菌性阴道炎可使用氟康唑片(口服,每次150mg,单次剂量)或克霉唑阴道片(局部使用,每日1次)。滴虫性阴道炎常用甲硝唑片(口服,每次2g,单次剂量)。 2. 局部护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可使用温水清洗外阴,每日1-2次。避免穿紧身内衣,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月经期间勤换卫生巾,避免使用卫生棉条。 3.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频繁使用护垫,减少局部潮湿。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使用安全套预防交叉感染。避免过度清洗阴道,以免破坏正常菌群。 4. 饮食调节:增加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发酵乳制品,有助于维持阴道菌群平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增强免疫力。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刺激炎症。 5. 心理疏导:阴道炎可能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通过与医生沟通、参加健康讲座、加入互助小组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疾病康复。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增强体质。注意饮食均衡,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张龙
张龙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