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我院骨科刘忠军教授主刀完成世界首例应用3D打印技术人工定制枢椎椎体治疗寰枢椎恶性肿瘤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骨科刘忠军教授收治了一位12岁的小患者明浩(化名)。经诊断,小明浩患有尤文氏肉瘤,癌变部位位于枢椎,病情凶险。经过7月18日、7月31日的颈椎后路和前路两次手术,小明浩换上了世界首例应用3D打印技术人工定制的枢椎椎体。8月18日,小明浩终于自己迈步走出了北医三院的大门。(央视新闻报道:3D打印骨骼植入人体进入临床)

  人的颈椎由七节椎骨组成,其中,最上面与颅底相连的两节分别为寰椎和枢椎。与其它椎体相比,这两块椎体显得比较“特别”。特别之处不仅表现在它们处于重要而特殊的位置,也表现在它们的形状,寰椎是一块没有椎体的椎骨,像一个单薄的骨质圆环;枢椎的椎体是上细下粗的不规则圆锥形;还表现在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仅靠韧带相连,活动范围很大。寰枢椎与我们的头颅之间,就像三角形尖顶上面放了一个圆球,一方面我们的头颅可以上下左右活动自如,另一方面也使寰枢椎成为颈椎中最不稳定、最脆弱的支点。同时,寰枢椎的椎孔内有为脑基底部供血的最大动脉分支--椎动脉,有穿行其中的脊髓,这里几乎是手术禁区。

  寰枢椎的生理解剖结构决定了它的特点。当大而沉的头部受到外力猛烈撞击时,如急刹车、摔伤,寰枢椎极易脱位。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患,其可以引起延髓、高位颈脊髓受压,严重者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其致残、致死率高,必须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尤文氏肉瘤是一种病情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的溶骨性病变,对骨骼具有渗透性或虫蚀样破坏。作为罕见的脊柱原发恶性肿瘤,尤文氏肉瘤多发于儿童。其主要累及骶椎,其次是胸椎和腰椎,颈椎最为罕见。

  然而,不幸降临在12岁的小明浩身上。

  今天5月初的一天,身高1米8的明浩在和同学踢足球时,一个头部顶球动作,改变了他的一生。

  当时,顶球动作后,明浩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平时脖子总是发“轴”,也没太在意。第二天早晨,明浩的脖子才开始疼,家人以为他睡落枕了,也就没在意。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落枕”还没有好,甚至全身开始麻木了。在山东老家的医院检查后发现,枢椎出现骨折。因为部位特殊、病情较严重,当地医生建议来京就诊。7月中旬,一家人辗转来到北医三院,找到了国内脊柱肿瘤专家,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经过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枢椎部位肿瘤;经穿刺活检,确定了肿瘤的性质——尤文氏肉瘤!

  枢椎部位的尤文氏肉瘤,随时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脊髓损伤,导致完全瘫痪、呼吸骤停。

  对于尤文肉瘤的治疗,目前以手术结合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其中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由于脊柱肿瘤解剖位置邻近脊髓、神经、重要血管和脏器结构,临床上施行手术治疗有很大难度。

  刘忠军教授和他带领的团队经研究决定,为明浩的枢椎进行前路和后路两次手术。明浩将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枢椎被称为手术禁区。目前全国能够完成枢椎切除手术的医院只有不过5家。仅仅切除被肿瘤侵蚀的枢椎还不行,还要想办法在第一和第三颈椎之间添上内植物,这样手术后明浩的头才能够抬起来。

  7月18日,明浩接受了颈椎后路手术,即枕颈固定,提供颈椎稳定性,取病理再次证实诊断。这是第一期手术,只能将肿瘤的后半部分取出。一但将遗留在椎体上的另一半肿瘤取出,就等于在360度这样一个范围里面,把这一节颈椎都拿掉。把肿瘤彻底切除的同时,明浩的脖子与头颅之间将缺少一节。头,将无法立起来!

  现在国际通用的办法是用钛网支撑。即,用一段钛合金网笼,将其中填充一些骨质,代替原来椎体。把它架到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三颈椎之间,利用钛网上面的孔洞,结合前方的钛板、钛钉进行固定,达到使椎体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的目的。但是,钛合金网笼支撑力和接触面积有限,抗旋转能力、抗各种屈曲能力也都很薄弱。又因为其存在明显的“应力遮挡”,术后与钛合金网笼相邻的椎体往往出现塌陷,椎间高度难以维持。加上钛板有一定厚度,可能造成患者的吞咽困难。术后,患者还需在头部和肩胛打上钉子,在其上下安装一个支架,固定患者的头部。休息时,头根本不能碰到床,这种状态须维持3-4个月,有时甚至到半年。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经过4年3D打印脊柱植入物方面的研究探索,相关文章也已在世界顶级的脊柱外科学杂志发表(In Vivo Study of a Self-Stabilizing 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 Fabricated by Electron Beam Melting)。刘忠军教授和他的团队决定尝试使用孔隙金属代替缺损的脊椎结构。即,使用钛合金粉末3D打印技术,制造出空间结构复杂、符合解剖形态的孔隙金属结构,使骨细胞长入空隙金属内,达到融合的效果。同时,由于人工椎体独特的设计结构,不再使用钛板辅助固定。

  明浩的父母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使用为明浩人工定制的3D打印枢椎,治疗恶性肿瘤。

  刘忠军教授和他的团队,通过计算和研究,为明浩设计了一个孔隙金属枢椎,用以取代被肿瘤侵蚀的椎体。

  7月31日,小明浩接受了二期前路手术,即切除病变的第二颈椎,植入3D打印人工椎体。

  术中,需慢慢剥离枢椎周围的神经、颈动脉等重要结构,最终到达癌变部位。癌变表面覆盖着一层组织被膜,将被膜慢慢剥开,暴露出枢椎椎体。手术进行到第四个小时,明浩被恶性肿瘤侵蚀的枢椎,能够清除的部分全部清除干净。刘忠军教授将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的人工椎体稳稳地放在了第一和第三椎体之间,用钛合金螺钉将人工枢椎删牢牢地固定在两个椎体上。历经5个小时,明浩的手术顺利完成。

  至此,针对治疗寰枢椎恶性肿瘤,北医三院骨科刘忠军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应用3D打印的人工定制枢椎作为脊椎外科内植物,进行脊椎肿瘤治疗以后的稳定性重建。

  我院骨科刘忠军教授主刀完成世界首例应用3D打印技术人工定制枢椎椎体治疗寰枢椎恶性肿瘤

  8月18日,术后第18天,明浩终于可以自己迈步走出了北医三院的大门。

  据刘忠军介绍,枢椎的特殊生理结构及位置,使人工定制枢椎能够充分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制作。在完全模拟枢椎复杂形态的同时,增加了支撑面积,椎体稳定性大大提高。极大降低了患者在通用术后与钛合金网笼相邻的椎体出现塌陷所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个性化的3D人工椎体达到了椎体一体化的效果,具有现在国际通用的钛网替换技术不可比拟的特点。刘忠军教授实施的将3D打印人工定制枢椎用于枢椎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为肿瘤切除后颈椎结构重建技术开辟出一条崭新途径。

  相关链接:

  1、植入到明浩身体里的3D打印人工椎体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传统工艺为“减材制造”,中间环节多、产业链长,每经过一个环节,都会产生特定比例的“边角料”,造成的浪费极大,资源和能源转化率相对来较低。而3D打印属“增材制造”。即,不是经过车、铣、钻等传统“减材”切削加工,而是通过堆叠材料来直接形成最终产品。

  3D打印机的外貌像大号冰箱一样,植入到明浩身体内的人工枢椎就是从这种“冰箱”里制造出来的。

  首先,医生将明浩的CT数据传给制造企业,工程人员再将数据通过软件分析重建成为三维立体图形。重要的是识别患者骨骼内的病变部位,提取此骨骼信息以及病变组织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假体设计。设计好后,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由技术人员将钛合金粉放入锻造箱内,锻造箱里通过六万伏高压形成的电极丝,一层层锻造,最终形成形态各异、个性化的内植物。

  目前,虽然3D打印机和原材料钛合金粉均为进口,但人工椎体的设计和制造已由国内企业自行研发成功。

  2、我国3D打印制造的人工椎体在研发、产品申报方面还面临哪些困难?何时可真正从临床观察走向临床应用?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3D打印制造的人工椎体,于2012年进入临床观察阶段。截止目前,已经完成100多例临床观察。相关研究成果业已在国际着名SCI期刊发表。相关研究工作虽然在我国起步早,但在审批阶段却落后于国外。在国产产品等待审批的过程中,科研起步晚于中国两到三年的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产品已迅速通过其国内审批,并上市应用于临床。

  面对这种情况,刘忠军说;“中国的创新如何体现?如此发展下去,创新又会变为落后。3D打印技术无疑对全社会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我们医疗行业更是如此。我们要呼吁全社会、呼吁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抓住机遇,让我们的国家真正成为创新型国家。在很多领域不是总是跟随别人,而是要引领世界,走在世界前列。”

  从目前骨科手术费用构成来看,70%的钱都用在购买进口的内植物上,如果国产产品能够替代进口,这将大大降低费用,真正受益的是老百姓。 

上一篇: 皮肤科举办中美皮肤瘙痒研讨会 下一篇: 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举办全国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救治培训班暨北京市放射性疾病诊治培训班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召开2014年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表彰会

9月11日下午,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我院召开2014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表彰大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我院院长乔杰,副院长刘晓光、高炜,纪委书记刘东明等出席,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学管理委员会委员、招生工作组专家、医院教学评估专家、各科室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班主任、教育处工作人员、获表彰的教师等共1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处处长曾辉主持。乔杰院长首先致辞。乔院长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祝医院所有教师节日快乐,并对教师们为医院人才培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乔院长从今年北医迎新会谈到了到自己刚入医学院时的情景,联想到自己学习工作中老师的培养和教育。她说朴实的行为承载着“厚道”的精神,从学生成长为教师,我们要继续传承。她通过运动医学科杨渝平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集体和个人付出与收获为例,指出北医三院精神正是融化在类似的一件件事情中。同时,乔院长也强调了住院医师基地培养的重要性,并强调教学是医院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正是有大家的无私奉献,三院才取得今天的好成绩。随后,进行了教师节表彰及颁奖典礼。高炜副院长宣读了各类获表彰人员名单,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获奖集体和教师颁奖。接着,毛节明教授作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问题及建议”的报告,获得“2014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团队奖”的骨科副主任宋纯理作了“培养优秀人才建设一流学科”报告。毛节明教授通过分析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指出在住院医师培养方面,老师要带好作风,认真负责,以身作则,注意细节;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抓好各级查房同,使学生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要关心住院医师的成长。宋纯理介绍了骨科在医师培养中的经验和做法。王宪副主任作总结发言。她肯定了此次颁奖、邀请老专家分析问题、优秀科室介绍经验相结合的会议形式,肯定了我院在教学工作中踏实的作风及取得的成绩。她说,医疗、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北医三院多年来重视质量监督,重视转科学生的细节教育,难能可贵,相信这些做法会给北医的教育和三院发展带来很好的效果。王宪还就北医五年教改及北大教学政策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她代表医学部领导感谢我院老师发扬北医“严谨、求实、厚道”的传统,把学生们培养成优秀的医疗人才。附:北医三院2014年教师节表彰院内获奖名单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度教学优秀科室一等奖:心血管内科二等奖:运动医学研究所、普通外科、骨科三等奖:放射科、消化科、妇产科、麻醉科、呼吸科二、北医三院2014年度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盖晓燕(呼吸内科)二等奖:杜兰芳(急诊科)、张娟(儿科)三等奖:胡凯(血液内科)、吴奉梁(骨科)、李磊(普通外科)

9月12日:BTV《健康北京》:马芙蓉:藏在耳中的“噬骨虫”

藏在耳中的“噬骨虫”】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中耳能起到放大声能的作用,如果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病菌会通过通气管进入中耳,引起感染。中耳炎会导致哪些严重后果?又该如何预防中耳炎的发生?9月12日18:30请关注BTV科教《健康北京》。

我院血管医学研究所专家参加第七届国际病理生理学会

2014年9月4日至7日,第七届国际病理生理学会(ISP)世界大会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成功召开并圆满落幕。本届大会由国际病理生理学会主办,穆罕默德五世大学(MohammedVUniversity)承办。有来自中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26国代表参加会议,这次大会共接受论文摘要230篇,会议期间共进行了4个特邀报告,10个专题报告,4个分会学术报告和壁报展示,内容涵盖了病理生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我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张幼怡研究员应邀主持了心血管分场专题会议,张幼怡和徐明研究员受邀做了专题报告发言。大会期间分别召开了国际病理生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和第七届理事工作会议。张幼怡研究员继续当选为新一届理事,徐明研究员当选为新一届理事。此次会议充分展示了我院学者的学术水平,增进了我院科技工作者与世界各国学者的交流与友谊,进一步奠定和提升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的国际地位。

9月26日:关爱女性健康指导科学避孕健康讲座

每年的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这一国际性活动日旨在提高年轻人的避孕意识,促进年青人对自己的性行为与生殖健康做出负责任的选择,提高安全避孕率,改善生殖健康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年青人的生殖健康和性健康。北医三院妇产科将在世界避孕日这天举办“关爱女性健康,指导科学避孕”的讲座。内容包括“为什么要避孕?”,“有哪些常规避孕方法”,“产后的年轻妈妈如何避孕”等,旨在帮助女性朋友了解科学、高效的避孕方法,帮助年轻朋友做出正确的避孕方法选择。欢迎广大女性朋友和女性朋友的性伴侣踊跃参加!讲座时间:2014年9月26日下午2:00讲座地点:眼科中心一层科学报告厅主讲人:王晓晔副主任医师、王威副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举办全国风湿病培训班

由我院和山西大医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风湿病(疑难重症专题)培训班”于8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350人参会。全国风湿病培训班于2011年7月首次在北京召开,每年一届,会议以“打造精品,服务临床”为办会理念,邀请了国内风湿领域享有盛名的资深教授解读多种难治性疾病的诊治进展,深受广大风湿科医师的好评。本届大会得到了全国众多着名风湿病学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一大批风湿病学老前辈与知名教授应邀参会并作专题学术报告,为全国各地众多风湿病学医师带来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我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湘源教授就生物制剂治疗炎性关节炎进展及疑难性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艺术进行了精彩的演讲。邓晓丽副主任医师及姚中强副主任医师均作了专题报告。

泌尿外科举办微创技术研讨会

8月29日至9月1日,泌尿外科第11届微创技术研讨会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行。我院院长乔杰出席并致辞。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500多名泌尿外科同道参会。本次会议以3D腹腔镜和输尿管电子镜治疗肾结石为特点,两天的会议共安排了11堂讲座和26台手术,会议内容丰富。来自英国、我国香港地区和国内多家医院知名泌尿外科专家授课,我院马潞林教授介绍了3D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淋巴结清扫的经验。两天的手术演示中,16位专家完成了26台手术,我院马潞林教授演示一台标准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和一台全球业界极具争议的前列腺癌根治+扩大淋巴结清扫,黄毅教授、王国良和卢剑副教授各做一台前列腺癌根治术。在结石治疗中,我院泌尿外科为大会准备了四台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和三台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我院泌尿外科肖春雷演示了输尿管电子镜和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张树栋做单孔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青年医师刘可做输尿管软镜碎石。精彩的手术展示了我院泌尿外科在微创泌尿外科领域的国内领先水平。9月1日的动物手术培训,马潞林亲自带队前往奥林巴斯培训中心进行操作示范,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医师参加了培训,各位学员对前两天学习的手术技巧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风湿免疫科举办东方痛风论坛

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和台湾高雄大学联合主办,我院与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东方痛风论坛于8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我院院长乔杰出席并致开幕词。我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湘源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东方痛风论坛于2011年8月首次在青岛召开,每年一届,迄今已召开三届,论坛凝集了当今国内外各学科痛风领域顶尖专家的智慧,影响力日益扩大。本届论坛共吸引了美国、日本及全国各地医学同仁共455人参会。我院风湿免疫科赵金霞副主任医师也同与会医师分享了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物使用与尿酸达标情况的调查分析。会议内容深入而前沿,是在亚太地区痛风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受到广大风湿科、代谢科医师们的欢迎。

风湿免疫科举办全国风湿病高级研讨班

9月1日至3日,我院一年一届的全国风湿病高级研讨班在我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风湿科医师参与了学习。我院风湿免疫科刘湘源、姚中强、邓晓莉、赵金霞结合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为学员们提供了精彩的专题讲座。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股骨头坏死是什么意思

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血供受损导致骨细胞死亡、结构破坏的病理过程,属于骨科常见疾病。
于峥嵘
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狐臭手术大概需要多少钱

狐臭手术费用在2000-10000元之间波动,具体受手术方式、医院等级、地区差异、麻醉类型、术后护理等因素影响。1、传统切除术:通过切除大汗腺组织达到根治效果,费用约2000-5000元。适用于重度狐臭患者,术后需加压包扎7-10天,可能遗留线性疤痕。部分医保定点医院可报销基础手术费用,但美容缝合等附加项目需自费。2、微创刮吸术:采用腋下小切口配合刮匙清除汗...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鼻咽癌可能由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饮食习惯不良以及慢性鼻咽部炎症等原因引起。1、EB病毒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病毒是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该病毒感染后可能长期潜伏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内,通过干扰细胞正常调控机制导致癌变。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高发区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2、遗传因素:家族聚集...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可以吃羊肉吗

鼻咽癌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羊肉。羊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有助于改善贫血和增强体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辛辣刺激,同时需结合个体消化功能、治疗阶段及中医体质辨证综合判断。1、营养需求:鼻咽癌患者因放化疗易出现营养不良,羊肉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可辅助维持肌肉量。建议选择瘦羊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100克,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促进铁吸收。2、治疗阶段:放疗期间口腔黏...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的分期是什么

鼻咽癌分期主要采用TNM系统,分为I期早期、II期局部进展期、III期区域扩散期和IV期远处转移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转移M情况。1、I期: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未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T1N0M0。此阶段肿瘤体积较小,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单侧鼻塞或涕中带血。治疗以放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现可通过鼻咽镜活检确诊,影...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突然晚上尿频繁是怎么回事

突然晚上尿频繁可能与饮水过多、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饮水过多 睡前大量饮水或饮用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会导致夜间尿量增加。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避免摄入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2、精神紧张 焦虑、压力等心理因素可能刺激膀胱敏感度,表现为夜尿增多。可通过放松训练、心理疏导改善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等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 3、尿路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会引起尿频、尿急,夜间症状可能加重。通常伴随排尿灼痛、尿液浑浊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 4、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压迫尿道,易出现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5、糖尿病 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表现为多饮多尿,夜间症状明显。需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同时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 建议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及尿量,避免睡前过量饮水。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血尿、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或内分泌科。日常注意会阴清洁,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膀胱功能,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黄钟明
黄钟明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