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的血是人体的血液吗
月经血是人体血液与子宫内膜组织的混合物。月经血主要由脱落的子宫内膜、血液、宫颈黏液及阴道分泌物组成,其成分与循环血液存在差异。 月经血中的血液来源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破裂后的出血,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但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外周血。子宫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受激素调控增厚,未受孕时会脱落形成经血,其中含有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可抑制血液凝固,导致经血呈现不凝固特性。经血中还混有宫颈腺体分泌的黏液及阴道脱落上皮,这些成分使经血黏稠度高于普通血液。 经血与循环血液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特殊生理功能。循环血液通过血管运输氧气和营养,而经血是生殖系统周期性更新的产物。经血颜色通常呈暗红色或棕褐色,这与血红蛋白氧化程度及混合组织碎片有关。部分女性经血中可能出现小血块,这属于正常现象,但若血块过大或伴随严重痛经需就医排查子宫腺肌症等疾病。 建议女性经期注意会阴清洁,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每2-4小时更换一次。可适量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等预防缺铁性贫血,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若出现经血量异常增多、经血颜色发黑或有异味,应及时就诊妇科检查激素水平及子宫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