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简介

基础外科专业是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小儿外科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最先创建和指导发展起来的专业,70年来,临床治疗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并开创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疗方法、方式。随小儿基础外科的逐渐发展,派生出小儿外科的其他专业。目前,我院基础外科包括烧伤整形专业、小儿创伤和急症专业、普通外科专业和新生儿外科专业四大分支。

小儿烧伤、整形专业:

北京儿童医院烧伤整形专业成立于1960年,是一个医、护、技全面发展的专业,专业人员具有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共有医护人员40名, 其中正主任医师一名、 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一名,住院医师数名。参与了国家级多项药品及敷料临床试验研究,成功组织开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

烧伤整形专业各种检查、治疗、手术设备精良,能够开展各种复杂、疑难儿童烧伤整形疾病的诊治和手术工作。主要开展的治疗项目:儿童各种体表先天畸形,由外伤、感染、肿物引起的缺损的修复,小儿烧烫伤,各种手足畸形(多指、并指、巨指、裂手、多关节屈曲挛缩);各种耳部畸形(如小耳畸形、招风耳、隐耳、菜花耳等);颅缝早闭(Apert综合征、Crouzon综合征);唇腭裂;面横裂;上睑下垂、小眼畸形;体表各种瘢痕扩张器置入治疗,大面积黑痣各种体表肿物的切除修复、会阴部整形等。

1 重症烧烫伤病人救治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烧伤整形专业在救治成批烧烫伤病人、大面积重症烧烫伤病人、电击伤及烧烫伤并发症防治、营养支持等方面经验丰富,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小儿特点的治疗方法。开通了烧伤病人急诊绿色通道,为重症烧伤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曾成功救治一例烧伤体表面积75%III°烫伤达50%且合并呼吸道损伤的3岁女童及一例烧伤体表面积50%III°烫伤达45%的8个月男童。烧伤整形专业根据不同伤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修复创面,采用了异种皮、银离子等人工敷料,结合使用生长因子创面换药,完成数百例削痂切痂植皮手术,VSD负压引流手术及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手术,减少了创面的感染,缩短了住院时间,尽可能地保留外观及功能。创面愈合后患儿至我科康复门诊进行防治瘢痕、功能锻炼、心理康复等系统化综合治疗。

2 创面修复

皮肤创面发生在严重烧伤、创伤、感染、愈合不良的伤口、巨大肿物或黑痣切除后等,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根据不同患儿制定适宜的个体化方案,应用创面全封闭负压引流、异体、自体皮肤移植、皮瓣移植等手段,效果良好。

3 瘢痕治疗

儿童期是擦伤、割伤、烫伤、烧伤等意外伤害的高发期,这些伤口愈合后常遗留有皮肤表面瘢痕,且伴随终生,不仅影响美观甚至影响功能。瘢痕的种类分为表浅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增生性瘢痕、挛缩性瘢痕、凹陷性瘢痕、瘢痕疙瘩、瘢痕溃疡、瘢痕癌变。我科针对各种外伤和手术瘢痕、血管瘤和痤疮消退后瘢痕形成了集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弹力压迫、局部注射及手术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法,并为患儿制定了安全的诊疗措施及随访流程。皮肤扩张术是在皮肤深面植入扩张器并逐步扩张其表面皮肤面积的一种技术,为近年来新型的手术治疗方法。皮肤扩张后能提供“额外”皮肤,用于修复和替代邻近的瘢痕或其它皮肤缺损及畸形,修复后的皮肤与正常皮肤组织的颜色、质地、感觉及功能完全相同,其治疗效果令病患及家长满意。

4 血管瘤治疗

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为婴幼儿常见病,位于面颈部严重影响容貌,位于口咽鼻腔影响呼吸功能,卡梅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低,患儿有出血倾向危及生命。我科根据不同年龄、部位、大小对各种类型血管瘤、血管畸形、卡梅综合征采用药物注射治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弹力加压及介入栓塞治疗等综合治疗。其中注射治疗于门诊完成,无需住院,效果显著。介入栓塞治疗为大面积难治性血管瘤患儿带来福音。

5 小耳畸形

小耳畸形为先天性耳廓发育畸形,其形态失常对患儿心理发育极有影响。小耳畸形治疗一般采取3期手术方案,第一期先行皮肤扩张,皮肤扩张至需要量后行第二期手术,自体软骨移植及全耳再造术,第三期可进一步对耳垂、耳腔等进行修正。中国造耳第一人整形外科医院庄洪兴教授为我科长期客座教授。

6 颅缝早闭

颅缝早闭又称狭颅征,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发育迟缓、智能低下、精神活动异常、癫痫发作等症。在许多综合征患儿表现出眶距宽、眼压高、面中部凹陷。我科已成功开展Apert综合征及Crouzon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术后患儿面容及颅内容积均得到改善。

烧伤整形专业每年接诊烧伤整形患儿5000人次左右,手术病人1000余例。

烧伤整形专业现在开通了网上专家咨询热线,专家门诊电话预约,手术电话预约。受到国内外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小儿外科急症专业:

北京儿童医院小儿急症外科专业于1983年率先在国内成立。著名小儿外科专家、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是小儿急症外科的创立者和首席专家。目前有床位30张,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生多人。每年收治各种外科急症患儿1500人次,年收治各类型创伤危重病儿200人次。年手术1500余人次,年危重病儿抢救350人次。

小儿外科急症专业是国内首创的综合治疗小儿各种外科急症的专业,该专业已具备专业医护人员、专业病房、抢救室、监护室、急症抢救设备、急诊室和复诊随诊门诊。擅长诊断与治疗小儿急腹症、创伤,感染等急性外科疑难重症。

小儿急症专业在诊断和治疗阑尾炎、肠套叠、各种肠梗阻、美克尔憩室、消化道重复畸形、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软组织感染、急慢性腹痛、阴囊急症等疾病具有丰富的经验。诊断和治疗急腹症的综合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开展了各类微创手术,如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美克尔憩室切除术、腹腔镜慢性腹痛的探查、腹腔镜肠系膜淋巴结活检术等,达到了疤痕小、美观、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良好效果。

小儿急症专业在综合性诊断与治疗小儿复合性创伤、危重性创伤、难治性创伤方面经验丰富,拥有专职治疗颅脑外伤、胸部外伤、腹部外伤、泌尿系外伤的多位专家。已具备规范化诊断、治疗小儿创伤的医疗体系。

小儿急症专业在我国最早开展了小儿临床营养的研究,应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治疗各种小儿营养不良者、肠造瘘病人、长期禁食病人、肿瘤化疗病人、消化道功能障碍病人、危重病人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已形成了完善的、统一的、规范的临床营养体系。

小儿急症专业是小儿外科医师、护士培训基地。是培养小儿急症专业医师的摇篮,与国内外有广泛的交流。已发表论文、论著数十篇,曾获北京市和北京卫生局科技进步奖,,参与编著了《小儿急腹症学》、《小儿创伤学》、《临床肠内和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儿科新进展》等书籍。急症专业专家现担任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编委,北京市肠内肠外营养学组委员。已派遣数位医师赴国外、港澳地区学习交流。

小儿普通外科专业:

小儿普通外科专业是张金哲院士创建小儿外科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拥有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儿外科开创性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技术。经过小儿外科70年的发展和派生细分,目前普外专业主要治疗儿童颈部、腹部的先天性疾病及发育畸形、异常,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儿童肝胆和肛肠等方面。

本专业拥有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名;博士3名,硕士4名,在读硕士2名。在只拥有28 张病床情况下,年完成复杂手术1200余例,多数为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和再手术病例。目前95岁高龄的张金哲院士仍然每周定时出门诊、查房,指导着普外科各级医师的临床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环钳法)是普外科开创性手术之一,从张金哲院士等发明改进“张氏环钳”,到使用胃肠吻合器,再到腹腔镜辅助完成根治术及经肛门改良 Soave术式,先天性巨结肠治疗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近期已完成 手术1000 余例,在国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和影响。近年来每年完成来自全国各地的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严重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的病例20余例,为患儿解除了巨大痛苦和烦恼。

经过实验研究,设计应用肝肠 R-Y 吻合加矩形瓣成型术是另一开创性手术。本术式有效地防止术后返流,引起国内、国际上的兴趣和认可。该术式应用于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已1000余例,近期、远期效果满意,应用于胆道闭锁已200余例,胆管炎发病率较国内外大宗病例减少。

普外专业在诊断、治疗大量患儿及疑难病症的病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医疗及科研,一些疾病如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肝胆脾胰疾病等的术前诊断和术后处理进行不断完善,对手术技术不断的进行改进创新。近年来,肛肠和肝胆疾病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对于先天性和后天性的肛门直肠疾病特别是在复杂肛门直肠畸形和一穴肛的功能性修复水平不断提高,术后排便控制效果满意;综合治疗胆道闭锁有重大发展,术前诊断、术后效果判断等水平提高,患儿术后胆汁引流率100%,良好率近60%,总体疗效令人鼓舞。随小儿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普外专业将腹腔镜技术合理的应用于适应病例中,增加了手术的美观。

普外专业是国内最早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已培养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50多人。在核心期刊及SCI上发表论文 200 余篇,获国家科技部攻关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北京市教委科研基金等多项基金支持,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国家卫生部及北京市卫生局等奖项,并参与《实用小儿外科学》、《小儿门诊外科学》、《实用小儿新型手术图解》、《张金哲小儿外科学》等多部专著出版。

普外诊治的主要病种包括:

1、 颈部畸形:如先天性鳃裂瘘及囊肿、甲状舌管瘘及囊肿、先天性梨状窝瘘等

2、 肝胆系统疾病:如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门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畸形及消化道血管畸形伴便血等

3、 消化道畸形:如肠重复畸形、梅克尔憩室、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无肛前庭瘘、会阴瘘、尿道瘘、肛门闭锁)

4、 后天性肛门直肠疾患:如女婴感染性直肠前庭瘘、结肠息肉等

5、 脾脏、胰腺疾病: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脾脏切除、胰腺囊肿、胰胆合流异常等

6、 各种腹腔疝如腹股沟斜疝、切口疝、膈疝等。

7、 腹腔内其他疾病:如大网膜或肠系膜囊肿等。

8、 儿童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脾脏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等。

新生儿外科专业:

目前国际上新生儿外科已成为评价小儿外科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院外科新生儿专业创建于1972年,专业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成功救治了大批新生儿外科疾病患儿,在国内成功的进行了首例联体儿分离术,率先开展了新生儿期巨结肠根治术、新生儿期中位无肛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新生儿期腹腔镜手术如巨结肠根治术、幽门环肌切开术等,目前本专业在国内处领先水平。

本专业拥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2人、硕士2人。临床和科研技术力量雄厚。近5年来,申请并获得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1项。培养新生儿外科专业研究生8名,大量的进修医生都成为当地医疗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在诊断和治疗新生儿外科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良好的治疗效果,诊治患儿数量国内居首,抢救了无数危重的新生儿患者并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治疗代表新生儿外科的技术水平,目前对于本病的抢救及治疗成功率很高;每年收治新生儿巨结肠近百例,近10余年来广泛应用腹腔镜及经肛门路径治疗新生儿期巨结肠,手术打击明显减小,术后恢复很快,切口疤痕微小,随访效果良好,深受患儿家长欢迎;对腹壁裂、 脐膨出的治疗效果处国内领先水平;对于各种消化道先天性畸形的治疗及产前咨询有着大量的经验;先天性膈疝的治疗有着很高的治愈率;对各种中高位直肠肛门畸形的治疗采用了Peňa手术,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应用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3年,治愈千余例患儿。本专业还开展小儿胃肠功能监测检查,如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24小时食管pH监测,小儿便秘的肛门直肠测压检查,为一些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今年来,针对早产极低体重重症患儿的外科治疗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围手术期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生儿期疾病发病紧急,患儿体质弱小,为方便患儿就诊,我专业保证每日均有专业人员门诊出诊,并与院内相关科室之间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可以确保危重患儿及时得到救治,对于产前发现的先天性畸形可以提供咨询和指导,并开通产后治疗的绿色通道,使患儿出生后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诊治。

诊治的病种:

1.各种新生儿的先天性畸形:如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闭锁和狭窄、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胎粪性肠梗阻、脐膨出、腹壁裂 、脐肠瘘、脐尿管瘘、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高、中、低位无肛及各种瘘)、胆道闭锁等。

2.肿瘤:新生儿的各种肿瘤(畸胎瘤、血管及淋巴管瘤、新生儿腹腔及腹膜后肿瘤、卵巢囊肿等)。

展开

科室医生

(共3位)
查看更多>>
在各种类型儿童血管瘤和脉管畸形,K-T综合征,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及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和管理,儿童深静脉血栓,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静脉通路管理(PICC、输液港植入),多发性大动脉炎,儿童实体瘤超选灌注化疗以及栓塞,胡桃夹综合征,血管损伤等疾病的诊断,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业研究方向为先天性食道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直肠肛门畸形、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早产及极低体重的外科急症诊治、各种微创外科手术等。
专业研究方向为先天性食道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直肠肛门畸形、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早产及极低体重的外科急症诊治、各种微创外科手术等。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圆满完成塔吉克斯坦中小学生来华夏令营医疗保障任务

2014年8月16日至8月21日,我院派遣重症医学科贾鑫磊医师执行塔吉克斯坦中小学生来华夏令营的随行医疗保障任务。医疗保障组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得到了教育部、中外交流协会等上级领导的赞扬。本次医疗保障任务服务对象是来自塔吉克斯坦的200名中小学生,年龄跨度大,相对管理困难,我院保健管理办公室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沟通药剂科备足药品,安排医疗组成员24小时随队保障。随行医师不辞辛苦,在炎炎烈日下,身背药箱,跟随学生们参观游览长城、故宫等景点,并参加中国科技馆、中国儿童活动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活动当天,有一名小学生眼部不适,医疗组立即就近带他去同仁医院眼科急诊就诊并及时处理,该学生症状很快缓解。活动当中,还有一些小团员出现了中暑、感冒、过敏、外伤等问题,都在医疗组及时精心护理下很快康复。此次夏令营是应2013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会晤时邀请成员国2000名中小学生来华参加夏令营而举办,塔吉克斯坦200名中小学生是首批来华客人。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项目拆迁工程胜利完成

情牵三代人、历经十一载,备受瞩目的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项目今天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2014年9月3日,秋高气爽,伴随着“轰隆隆”一声巨响,位于北京儿童医院东北角的“月坛南街甲2号楼”破土拆迁。这一锹,撬动的不仅是于2003年立项、2007年奠基、却因拆迁问题不得不停滞数年的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项目,更撬动了现场老中青三代“儿医人”热切期盼的心。北京儿童医院胡亚美院士、张金哲院士、名誉院长李仲智等往届院领导代表、倪鑫院长等部分现任院领导,以及老专家代表和医院其他相关人员等齐聚拆迁楼前,共同用微笑和泪水见证了这一项目拆迁工程胜利完成的历史瞬间。 上午11:00,项目庆典仪式正式开始。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李仲智首先发言,他感慨,看到在政府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倪鑫院长领导的“儿医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项目胜利完成了关键性的拆迁工作,感到非常欣慰、非常高兴,“为儿童健康事业做贡献的人功德无量”!94岁高龄的张金哲院士代表因病未能发言的胡亚美院士讲话,并幽默地表示:“想到新大楼就要盖起来了,我们非常高兴,我们得使劲儿活着啊,到那时,再跟大家一起庆祝大楼建成!”倪鑫院长随后发言,他在感叹项目步履维艰的同时,深情感谢了给予该项目以支持的各界人士,包括市政府及各委办局,各届医院领导班子、现任其他院领导以及每一个为项目推进工作作出贡献的“儿医人”。整个活动现场,一直洋溢着喜悦之情,不少同志甚至留下了复杂的泪水。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项目实在牵动了太多人太久的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约3万恶性肿瘤患儿,其中白血病已成为儿童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2003年5月,时任总理视察北京儿童医院时,医院名誉院长胡亚美院士在一旁谏言说,国内尚无一所专门的儿童肿瘤研究机构,她希望能尽快在北京儿童医院建立一个儿童白血病中心。这一谏言当即获得总理首肯。2006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5月,项目正式奠基。随后,却一直因为拆迁问题停滞不前,直到2014年的今天,终于胜利完成了项目拆迁工程,这预示着,世界上最大的儿童血液肿瘤中心即将竖立在北京儿童医院的东北角,为更多白血病患儿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活动最后,老中青三代“儿医人”一起放响了手中的庆典礼炮,声音响彻儿童医院上空。 

2014年暑期志愿服务工作圆满结束

随着暑期医疗工作结束,2014年志愿服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卫生职业学校等几所高校的442名志愿者,为30多万就诊患儿提供了志愿服务。他们用微笑引导家长,用汗水挥洒青春,用坚持成就志愿。暑期是儿童医院就诊高峰,为方便患者就医,儿童医院自2004年就开始在假期招募志愿服务人员,他们身着橘黄色马甲,身影遍布医院志愿服务台、楼梯口、收费处、检查室外、诊室外和分诊台,微笑倾听并解答家长的各类就诊问题,通过引导就医缩短患儿就诊时间,减轻各类检查室工作人员的负担,维持就诊秩序。2014年,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我院新成立了志愿工作服务部。为更好地完成暑期志愿服务,志愿工作服务部除通过前期筛选团体志愿者,集中组织志愿者培训之外,还推出了志愿服务评估制度。评估内容包括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出勤情况、服务质量、团队合作等,由志愿者进行自评,所在科室进行二次评估,志工部根据评估情况最后评选出优秀志愿者,以此激励志愿者们更好地为患者志愿服务。志愿者们表示,“也曾累过、委屈过,但这份历练是我珍贵的财富”;“早早地起床,坐几个小时的车,在医院站几个小时,收获最多的还是快乐”。志愿服务,从点滴做起。志愿者们用自己看似微小的行动为患者送去了温暖,医院志愿工作服务部也在多方协助下竭力为志愿者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好午餐、饮用水等后勤保障。接下来的9月,刚刚接受完培训的儿童医院第一批社会志愿者即将走上服务岗位。随后,志工部还将进入社区招募社区志愿者,同时也将开辟针对医务人员的“晨光一小时”志愿服务岗位。 

倪鑫院长应邀参加东北亚儿科论坛并做主题讲座

8月31日,倪鑫院长应邀参加在大连举办的东北亚儿科论坛及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研讨班,并做《儿童甲状腺疾病发展趋势与对策》的主题讲座。此次研讨班由大连儿童医院主办,国内外近20名儿科及相关领域的知名医学专家在会上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倪鑫院长介绍,儿童同样会患甲状腺癌,目前研究表明:患病原因多与先天遗传、环境因素有关。儿童的甲状腺癌高发年龄大概是在7—12岁,数据显示,儿童甲状腺癌占儿童全身实体瘤的1.5%,大概100个患实体瘤的儿童当中有1.5个是患甲状腺癌的;而在儿童头颈肿瘤当中,约10%是甲状腺癌。儿童甲状腺癌较成人治愈率更高,可达到90%。他建议,儿童2岁之后,家长应每年带其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据了解,由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新成员单位——大连儿童医院主办的东北亚儿科论坛迄今已举办八届,倪院长此次是特意前往参加集团新成员活动。旨在通过这种活动,进一步增进集团间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院领导看望慰问抗战时期老干部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离退休干部处《关于在卫生系统离退休干部中广泛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活动的通知》精神,8月25日,院党委书记王天有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丁枭伟,在老干部处人员的陪同下,分别到家中走访、慰问了抗日老干部李志和于兰亭同志。走访慰问中,院领导与老干部们一起回顾了战争年代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共同追思、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院领导关切询问她们的健康和生活情况,并送上慰问品,转达医院领导和职工对老干部们的敬意和关心。当日,老干部处吴冬芬副处长和工作人员还走访慰问了离休老干部武永宽、孙燕华两位老人,希望老干部们保重身体。近期,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会为全市离退休劳模免费提供“一键通”呼叫应急电话,我院有11名退休老同志享受此项待遇。劳模们高兴地说:“发放应急电话体现了各级工会对劳模生活的关怀,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医院的发展。”

心脏中心举办主题党日义诊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的惠民活动,心脏中心党支部于8月23日上午九点至十二点在急救楼门前开展主题党日义诊活动,义诊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患儿及家长参与。义诊活动由心脏中心的袁越书记、李晓峰主任、张鑫副主任挂帅,党支部共组织心脏外科、心脏内科、彩超室、心电图室的14位心脏专业医生及6名护士参与。义诊过程中,他们分别就心肌炎、川崎病、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防治,复杂先心病的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家长的疑问,积极引导广大患儿家长了解儿童心脏病的知识,重视身体健康,并为患儿进行了免费的身体检查。 此次义诊活动受到了广大患儿家长的欢迎。党支部书记袁越表示:心脏中心党支部将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健康,传播科学,传播文明,履行责任,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

雀巢健康科学全球首席执行官来访我院

2014年8月22日,雀巢健康科学(NHS)全球首席执行官GregBehar先生、全球商务运营总裁MichelGardet先生、大中华区副总裁CecilyGu前来我院访问。我院倪鑫院长和王天有书记携消化中心、血液肿瘤中心、重症医学科和营养膳食科等部门负责人接待了来宾。座谈中,双方在去年签署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的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探讨合作方式与内容。倪鑫院长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儿童健康营养尤为重要,希望该合作项目能够以北京儿童医院为平台,北京儿童医院集团13家医院为依托,为医务人员与NHS研发人员铺架合作桥梁,在人才培养和儿童营养研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希望NHS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儿童健康体系,提供更加安全、健康、营养、优质和价廉的产品,共同服务于全国儿童。NHS全球首席执行官GregBehar先生表示,该公司作为全球健康营养的领导者,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医学营养更是公司的核心和灵魂。通过此次合作,NHS将同临床医师共同在各个年龄段,对特殊疾病的营养治疗展开研究,打造医学、研发和继续教育团队,坚信合作将有效的提高病人和家人的生活质量,与北京儿童医院共同构筑中国儿童健康美好的未来。 最后,外宾在我院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重症医学科病房。

市卫生计生系统“最美北京人”宣讲团四分团来我院宣讲

8月20日,在市卫计委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彭英姿的带领下,市卫生计生系统“最美北京人”宣讲团四分团来我院宣讲。我院党委把此次宣讲作为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党员培训,组织近200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委书记王天有主持了报告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丁枭伟出席了报告会。来自地坛医院、积水潭医院、口腔医院、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友谊医院、朝阳区金盏乡以及我院配奶室的张轩源等8名宣讲员,分别做了《爸爸去哪儿》、《“象腿”男孩》、《爱,无声》、《“缘”续生命》、《最美的刘姐》、《永不停歇的直通车》、《存珍为乡邻》、《我是90后“奶爸”》的精彩宣讲,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听完宣讲后,王天有书记做了总结发言。他说,宣讲团成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事迹,故事真实感人,大家不愧是“最美的北京人”。北京儿童医院在过去几十年,秉承着“公慈勤和”的院训精神,涌现出许多像贾立群这样的先进模范人物。最近贾主任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向“最美北京人”学习,向我们身边的榜样贾立群学习,为儿童健康事业不断贡献力量!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医生答疑 更多>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
李青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