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会出血吗
子宫内膜在特定生理或病理情况下会出血,常见于月经期、排卵期出血或子宫内膜病变等情况。 月经期出血是育龄期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由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引起。出血量通常为20-60毫升,持续3-7天,可能伴随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等不适。排卵期出血发生在月经周期中期,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有关,表现为少量点滴出血,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这两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即可。 病理性出血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引起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异常回声。子宫腺肌症会导致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月经量增多,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均匀增大。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常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诊刮病理检查可确诊。子宫内膜癌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典型症状为绝经后出血,需通过分段诊刮明确诊断。这些情况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时应记录出血时间、量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每日清洗外阴,出血期间禁止盆浴和性生活。若出血持续时间超过10天、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或伴随严重贫血症状,应及时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绝经后出血无论出血量多少均需立即就医排除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