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核医学科简介

核医学科创建于1993年,本科室以PET/CT、ECT和肿瘤的核素内放射治疗为主要特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有专业精神的高素质医护人员队伍。倚靠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强大的医疗、科研、教学力量,核医学科从设备配置到技术应用上都实现了国内一流肿瘤中心的要求,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核医学科教研基地。

本科室在2005年又引进了GE公司生产的大型功能分子影像设备Discovery ST16 PET/CT系统。该设备是先进的16排螺旋CT和最高档PET扫描仪设备功能的一体化集合,也是目前国内性能先进的PET/CT扫描仪。PET/CT在早期发现肿瘤病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寻找原发灶及转移癌,肿瘤疗效评估,鉴别肿瘤复发和坏死以及放疗生物靶区定位方面具有其他影像设备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当今医疗设备中最高端的影像产品。

科研上以临床研究为主,基础研究围绕临床进行。先后负责和参与国家、省部委等十余项各类科研课题的科研工作,现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部基金、广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山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科研项目各一项。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山医科大学科技二等奖。本科室还同时承担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教学和临床实习及进修生课堂教学工作。

目前核医学科共有医、技、护人员二十人,正副高级教授2名,已成为核素诊断、治疗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现已开展肿瘤、心脏和脑等疾病的PET/CT检查和SPECT显像诊断工作, 并开展利用PET/CT进行放疗生物靶区勾画的研究工作。

本科室现承担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教学和临床实习及进修生课堂教学工作,同时负责和参与国家、省部委等十余项各类科研课题的临床科研。

1. 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杀基因联合125-I靶向治疗鼻咽癌的实验研究

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86Re标记BAC5单抗片断治疗鼻咽癌的实验研究;

3. 广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核素内放疗剂量计划系统的研制

4. 中山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肿瘤(难治性和复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等)的核素导向治疗研究

5.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基金:放射性碘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6.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综合治疗研究

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SPECT/CT扫描的核素剂量精确计算及应用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8Re-G9-PYM联合治疗食管癌的实验研究

9. 广东省科委重点项目:鼻咽癌乏氧显像的研究

10. 2009年度国家继续教育项目:“肿瘤核医学新进展”研讨班(授予Ⅰ类学分10分)

科研方向:

鼻咽癌免疫显像及基因显像和基因治疗研究等,各种骨转移瘤内放射治疗,肿瘤前哨淋巴结的显像研究,核素内放疗剂量计划系统的研究,肿瘤放射性粒子的植入治疗和肿瘤(难治、复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肝癌、恶性胶质细胞瘤、类癌等)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现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部基金、广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山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科研项目各一项。

获奖情况: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山医科大学科技二等奖。

展开

科室医生

(共2位)
查看更多>>
良恶性肿瘤、甲亢、血管瘤等疑难疾病的综合治疗及ECT诊断。
肿瘤核素内放射治疗及肿瘤的PET、CT和SPECT、CT诊断;肿瘤的PET-CT和SPECT诊断:包括各种肿瘤的核素影像学诊断,心、脑、肺、肾、甲状腺、涎液腺等器官功能的评价、甲状腺疾病的诊治等。

医院动态 更多>

扬帆国际认证之路---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王约翰主任ISO15189/CAP实验室认证经验分享有感

现今世界发展全球化、多元化,社会要求亦不断提高,为实现我中心“建立国内综合实力最强、国际一流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的目标,病理科为了提高专业和社会认可度,并与国际接轨,准备在医院大力支持下启动实验室CNAS(ChinaNationalAccreditationServiceforConformityAssessment,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服务)和CAP(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美国病理学家学会)认证工作。今年7月病理科组织五名员工参加全国医学实验室认证内审员成都培训班,详细了解CNAS医学实验室认可的目标要求、工作流程及前期准备等相关知识。2014年8月20日,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病理检验部王约翰主任在病理科会议室应邀进行了ISO15189实验室认证和CAP实验室认证经验分享。他所在台中荣民总医院病理检验部在2007年之前先后通过了ISO15189实验室认证及CAP实验室认证,是台湾地区最早通过双认证的医院病理科之一。讲座由云径平主任主持,参加讲座的听众除了我院病理科的医生和技术员外,还有我院检验科刘万里主任及兄弟医院包括中山一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广医二院等病理科主任及同行60余人。讲座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王主任从实验室认证意义、认证内容及相关流程等方面介绍了实验室认证情况,并针对认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解读。强调了认证核心目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重点介绍CAP和TAF(TaiwanAccreditationFoundation,台湾认证基金会)的医学实验室认证,CAP是以CLSI、CLIA:88为认证准则,按美国国家标准对实验室开展的所有项目进行认证并要求两年一次审核,TAF是类似于CNAS的组织,以ISO15189为认证准则,按本国或本地区标准对实验室所申报的项目进行认证并要求三年一次审核。CAP与TAF实验室认证工作流程均包括认证前的准备,提交申请、启动认证程序、完成现场检查,认证之后的年度内审、现场复审、PT(ProficiencyTesting,室间质评)三大部分。下午,王主任主要介绍了如何建立质量管理系统(QualityManagementSystem,简称QMS)并以10多种事例详细讲解了认证的具体要求。质量管理涉及组织与管理、人员、仪器设备、外部的供应和服务、检验程序、文件管制、室内室间质评、持续改善、顾客满意度、信息管理、设备和安全等方面。建立QMS需经过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系统、质控成本管理、全程质量管理五个阶段,具体操作可按PDCA(Plan、Do、Check、Act)模式逐步实现。在解读PDCA模式时,王主任再三强调PDCA模式并不是循环,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ACT是执行而不是我们理解的行动,帮助我们走出了误区。最后,王主任总结到实验室认证成功看似繁琐但有规律可循,总体步骤归纳为“说我所做、做我所说、写我所做(saywhatyoudo,dowhatyousay,recordwhatyoudid)”,只要在全员共同努力下制定和完善各种规则性和流程性文件,按文件操作并做好记录,实验室认证成功并非难事。不知不觉,7个小时的讲座结束了,参会人员的学习兴致却依旧高涨,王主任耐心回答了大家的疑问。最后,病理科云径平主任对王约翰主任来穗传经送宝表示感谢,双方均表示此次交流仅仅只是开始,以后一定会在实验室认证及临床病理诊断等方面进行更多交流。王主任的讲座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认证的实验室比较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但我们具备一流的硬件和技术实力,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已有一定基础。王主任的实验认证分享更像是一支强心针。病理实验室认证虽然是一项艰巨繁杂的工作,为了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和国际化实验室质量管理要求,我们有信心和有决心尽快完成这项工作,实现病理实验室的标准化,中肿病理科定能扬帆国际认证之路!(病理科许颖阳霞撰文,胡婉明摄影)

我中心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出炉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评审结果,我中心共有39个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总资助金额2699万元。其中重点项目2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1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项。据统计,今年我中心申报数126项,实际资助率为31%。值得可喜的是,杰出青年基金保持了五年来每年一个的良好势头。重点项目继2012年后又一次连中两元。

国际出版集团 Elsevier执行出版官Sarah Jenkins 女士来访我中心

(国际办报道)2014年8月6日,国际出版集团Elsevier卫生健康医学部的执行出版官SarahJenkins女士在Elsevier北京分部总经理刘宝印先生的陪同下访问我中心。访问期间,Jenkins女士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与我中心的各位同事分享学术论文成功发表的宝贵经验。8月6日上午,徐瑞华院长代表我中心对SarahJenkins女士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会谈。基于合作共赢的出发点,徐院长与Jenkins女士共同探讨了Elsevier出版集团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合作机会等一系列议题。Jenkins女士感慨于中国肿瘤学家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并向徐院长表达了与我中心以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进一步合作的强烈意愿。结束与徐院长的会晤后,Jenkins女士出席了在远程会议中心召开的专家交流会。会议由钱朝南副院长主持。钱教授首先就我中心的整体发展目标、国际化研究方向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详尽介绍。随后,Jenkins女士就Elsevier招募癌症研究领域杂志编委及审稿人的计划与我中心专家进行初步了解和沟通。病理科云径平教授、实验研究部朱孝峰教授、刘强教授、内科张力教授以及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张振峰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与Jenkins女士就相关问题交流了看法。为了提高我中心学术论文写作的专业度和国际认可度,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我们邀请Jenkins女士为我中心职工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分享学术论文成功发表的宝贵经验。在医学出版领域积累了超过10年经验的Jenkins女士在她的讲座中介绍了影响科研论文能否顺利发表的因素,并向大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SarahJenkins女士于2002年加入Elsevier出版集团,随后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获得应用科学学士学位。自Jenkins女士加入Elsevier以来,她在医学杂志领域积累了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与杂志总编和编辑委员会成员共同工作,并了解出版圈中各国杂志的开办与发展情况。作为Elsevier出版集团卫生健康医学部的执行出版官,Jenkins女士主要负责科研论文集的管理工作和杂志的审查工作,她主管的杂志包括:EuropeanJournalofCancer,Radiotherapy&Oncology,GynecologicOncology。在她的工作中,她需要与许多癌症协会合作,这些协会包括ECCO-欧洲癌症组织,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欧洲癌症研究协会,欧洲放射治疗与肿瘤协会以及妇科肿瘤协会。

我中心徐瑞华院长访问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商未来合作计划

8月7日,应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创始人杨焕明院士的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院长、曾木圣副院长、分子诊断科邵建永主任、科教处周昕熙副处长等一行数人,赴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进行访问。华大基因主席杨焕明院士、研究院副院长张秀清、助理总裁殷波、华大医学执行副总裁易鑫等予以热情接待。徐瑞华院长一行参观了华大基因临检中心与CG实验室,主要了解了华大基因在科学技术、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与我中心合作的详细情况。座谈会上,双方就目前的联合实验室项目及科研合作进行了简单总结,认可并赞赏对方的工作成绩和效率,并达成了以下共识。1.共同参与国际肿瘤基因组学大会;2.合作研究和推广无创肿瘤基因检测技术;3.联合启动和参与“十三五”百万跨组学肿瘤研究项目;4.以华大基因-中山大学肿瘤中心联合实验室为依托,以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技术为引导,加强转化医学研究,推动成果应用,指导肿瘤临床个体化与精确治疗,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在管理机制上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双边合作模式。最后,徐瑞华院长欢迎杨焕明院士近期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回访,希望通过双方的密切交流,开展双边合作,在国际国内肿瘤基因组研究中占据领先地位,产出原始创新性成果。 

2014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再次吹响引进人才集结号

人事处报道“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差距,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师资队伍的差距,特别是一流人才、领军人才资源上的差距”,中央“千人计划”专家田国强教授认为,“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真正顶尖的人才不是招来的,而是请来的。”我中心从1997年起实施引进人才计划,曾益新院士作为中心引进的第一批人才,大力推动人才引进工作,并得到中山大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至2014年,共引进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人才30位,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5位(创新人才3位,青年千人1位,短期千人1位)。之前的十多年,是我中心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黄金机遇期”,通过人才引进,打破了学科的封闭性和壁垒性,中心吸引和聚集了一批国际化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引进人才成为加快中心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整体实力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心事业的发展,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才引进,尤其是青年杰出人才引进,是我中心未来十年学科发展建设的战略聚焦和关键举措,当前和今后将是中心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跨跃式发展期”。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当是顶尖人才集结地,2014年中心得到学校许宁生校长的大力支持,研究部增加实验空间2000平方米,人才施展平台实力进一步提升。中心徐瑞华院长再次吹响引进人才集结号,以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全职引进海外高层次杰出青年人才和高端研究团队为重点,引进与肿瘤研究发展相适应的基础研究、转化研究、生物信息等专业的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人才”的团队合力,将肿瘤学科整体做强做大。中心创新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聘期考核制度,人才引进具体举措如下:理念创新,引进人才“以用为本”;打造有利于吸引和聚集高层次顶尖和领军人才的生态环境:研究平台拓展、和谐人文环境、学术研究制度保障、薪酬待遇保障、管理服务提升;借助平台,内外发力宣传引进:在SCIENCE杂志、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交流平台、ChinaJob等媒介发布招聘高层次人才信息,在中心内部向专家教授们发出推荐优秀人才邀请;建立海外杰出人才数据库,定期联络,了解人才需求,及时解惑答疑,邀请杰出人才到中心交流访问。通过以上措施,人才引进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中心上半年已引进或正在引进的青年杰出人才已达7位,杰出青年人才高地已初具规模。

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结直肠癌义诊活动

4月15日至21日是第二十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联合广东省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举行“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大型系列公益活动,积极响应防癌宣传周口号,以实际行动惠及民生,回报社会。4月16日下午14:50时,结直肠癌义诊活动正式开始还有10分钟,已有不少市民等候咨询。15时,义诊正式开始,咨询的市民开始越来越多,专家非常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咨询的市民察看体检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热情地解答了市民对肠癌相关的各类疑问。为了这次义诊活动专门印刷了100多本我科总结归纳的科普小册子,现场派发。万德森教授还专门写了一篇名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的科普文章,指导患者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科学防癌。在2个多小时的活动中,接诊近百名患者,有效解决了咨询者的一些实际问题,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科学防癌 从饮食开始

4月15日,结直肠科郑美春护长为白云区人和镇的居民做科学防癌的健康讲座,在场的几十名居民及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一同聆听了郑护长精彩的讲解。为了让更多市民学习到科学饮食的防癌方式,郑美春护长在4月17日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3楼电教室举行第二场的科学饮食讲座。郑护长选择从最生活的饮食开始讲解,从选择防癌食材到合理的食物保存法、食物清洗法以及食物烹调法等,非常细致地教你如何做到健康生活,远离癌症。讲座结束后,听众们对郑护长精彩的讲解表示感谢。郑护长的讲解深入浅出,趣味性强,使广大听众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往后可以继续举办类似的讲座。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2014年造口康复知识讲座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科在万德森教授带领下,一直以来重视造口者的生活质量,举办造口康复知识讲座的目的是希望造口者能更好地适应有造口的新生活。参加造口康复知识讲座的朋友,在获得造口护理、防癌知识的同时,也能认识更多的造口朋友,给自己的生活添姿彩。时间:2014年4月17日(星期三):15:00-17:00地点: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中山大学肿瘤医院23楼电教室主讲人:郑美春主任护理师主讲内容:1.饮食与防癌2.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的预防及护理欢迎参加!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科2014年4月15日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治疗盆腔炎用什么药

盆腔炎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中成药和止痛药三类,主要选择多西环素、甲硝唑、妇科千金片等药物,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联合用药。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是盆腔炎主要病因,多西环素可覆盖衣原体等常见病原体,常与甲硝唑联用对抗厌氧菌。头孢曲松适用于淋球菌感染,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以避免耐药性产生。2、中成药调理:妇科千金片具有清热除湿...
张向宁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月经推迟乳房胀痛怎么回事

月经推迟伴随乳房胀痛可能由妊娠、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增生或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验孕、激素调节、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1、妊娠:妊娠是最常见的生理性原因,受精卵着床后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卵巢排卵导致停经,同时雌激素和孕激素持续刺激乳腺腺泡发育,引发乳房胀痛。建议优先通过早孕试纸或血HCG检测排除妊娠可能。2、内分泌失调:长...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TCT正常一年后得了宫颈癌应该怎么办

TCT检查正常一年后确诊宫颈癌需立即就医治疗,主要处理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宫颈癌进展可能与HPV持续感染、免疫缺陷、基因突变、吸烟史及长期避孕药使用等因素相关。1、手术切除:早期宫颈癌首选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根据分期可能需切除盆腔淋巴结。微创手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的患者,术后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浸润深度和脉管侵犯情况。...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盆腔炎烤电有效果吗

盆腔炎患者采用烤电治疗可能有一定缓解效果,但需结合药物等综合治疗。烤电主要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慢性盆腔炎辅助治疗,效果受病情分期、操作规范、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1、热疗原理:烤电利用高频电磁波产生深层热效应,可促进盆腔组织血管扩张,加速炎性物质代谢。对于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组织粘连、下腹隐痛,每日20-30分钟照射能缓解肌肉痉挛,但急性期禁用以免加...
张向宁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打完宫颈癌疫苗可以同房吗

接种宫颈癌疫苗后可以同房,但需注意局部卫生与身体反应。主要影响因素有接种部位护理、疫苗不良反应观察、避孕措施选择、伴侣健康状态评估、免疫应答周期。1、接种部位护理:疫苗注射后24小时内应避免摩擦或压迫上臂三角肌区域。同房时需注意体位选择,防止触碰注射部位引发红肿或疼痛。若出现局部硬结,建议延迟亲密行为至症状消退。2、不良反应观察:约15%接种者可能出现低热、...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盆腔炎出血怎么回事

盆腔炎出血可能由病原体感染、宫腔操作损伤、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手术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1、病原体感染: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上行感染是盆腔炎出血的常见原因。病原体突破宫颈屏障后引发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充血水肿,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典型表现为性交后出血或经间期点滴出血。治...
张向宁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尿黄尿臭吃什么药最好最有效

尿黄尿臭多数情况下无需用药,需先明确病因再针对性处理。尿液颜色和气味异常可能与饮水不足、饮食因素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尿液异常: 饮水过少会使尿液浓缩,颜色加深并伴有氨味。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观察2-3天。摄入芦笋、大蒜等含硫食物也可能引起暂时性气味变化,调整饮食后即可缓解。长时间憋尿会使尿素分解产生异味,需养成及时排尿习惯。 二、病理性因素需就医确诊: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黄伴腐臭味,常见于膀胱炎或尿道炎。此类情况需进行尿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喹诺酮类、头孢类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肝胆疾病导致的胆红素尿会呈现深黄色,伴随皮肤黄染,需检查肝功能并服用护肝药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有烂苹果味,需紧急监测血糖和酮体。 日常需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适当增加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尿液异常,或伴随发热、腰痛、尿频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内科就诊。不建议自行服用消炎药或利尿剂,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电解质紊乱。
徐涛
徐涛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