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简介

  神经外科位于第一住院部二楼,编制床位30张,拥有较高素质专科医疗团队,共2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三人,硕士3人。我科是以临床为主,医疗、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于一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外科疾病诊治科室。
  医疗特色:
  神经外科对中枢神经系统各种常见外科疾病诊治在本地区处于较高水平,部分疾病诊治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具体诊疗如下:
  1、脑血管疾病:我科动脉瘤蒂夹闭手术4年随访,现无手术死亡,总死亡率小于5%;进行动静脉畸形(AVM)切除术15年;现已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 ;抢救治疗1000余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我科现已成功开展颅脑及椎管内各种肿瘤手术,如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听神经瘤、脑室内肿瘤、各部脑膜瘤及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3、颅脑损伤:20年来进行了5000余例中重型各种颅脑损伤抢救治疗。实施了大量颅骨缺损整形修补。
  4、先天、继发颅脑疾病与神经功能外科: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脑积水等手术治疗。实施视频脑电监测,三叉神经痛半月节封闭术,颈椎管前路减压术。
  设备设施:
  神经外科配备世界先进的莱卡(Leica)显微镜、蛇牌与美敦力钻铣磨气动动力系统各一套、蛇牌双极电凝二套、MAYFELD头架、美国Biologic128道视频脑电监测仪、立体定向仪、射频治疗仪、TAEMA呼吸机二台。建有准NICU。
展开

科室医生

(共3位)
查看更多>>
治性癫痫、帕金森氏病、难治性精神病、三叉神经痛等功能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颅脑及椎管内肿瘤、脑血管病(高血压脑出血、AVM、动脉瘤)等手术。
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如:颅脑损伤、脑肿瘤、高血压脑出血及动脉瘤等脑血管病、椎管内疾病等。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狐臭手术大概需要多少钱

狐臭手术费用在2000-10000元之间波动,具体受手术方式、医院等级、地区差异、麻醉类型、术后护理等因素影响。1、传统切除术:通过切除大汗腺组织达到根治效果,费用约2000-5000元。适用于重度狐臭患者,术后需加压包扎7-10天,可能遗留线性疤痕。部分医保定点医院可报销基础手术费用,但美容缝合等附加项目需自费。2、微创刮吸术:采用腋下小切口配合刮匙清除汗...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膀胱癌可能由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感染、遗传因素及饮用水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经尿液浓缩后长期刺激膀胱黏膜,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6倍。戒烟可降低风险,确诊后需通过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监测病情。2、职业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胺染料、橡胶制造中的芳香胺类化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如何治疗转移性膀胱癌

转移性膀胱癌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全身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局部放疗及姑息性手术。1、全身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核心方案,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甲氨蝶呤联合长春碱等。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并延缓转移进展,但需评估患者肾功能及体能状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是常见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2、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膀胱癌术后护理与随访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排尿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定期复查及心理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导尿管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饮食调整、影像学复查和情绪疏导。1、导尿管护理:术后通常留置导尿管1-2周,需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流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出现血尿加重或絮状沉淀需及时就医。导尿管拔除前需进行膀胱造影确认吻合口愈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膀胱癌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感染预防、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术后引流管维护、尿液颜色监测、适度活动促进康复、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严格遵医嘱随访。1、引流管护理:术后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需保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每日记录尿量及性状,发现血尿加重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告知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引发感染。通常术后7-10...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脚气脚趾缝痒怎么办

脚趾缝瘙痒可能由足癣、湿疹、接触性皮炎、汗疱疹等引起,可通过抗真菌治疗、局部护理、药物缓解等方式改善。 1、抗真菌治疗 足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导致,表现为脱屑、水疱伴瘙痒,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严重时口服伊曲康唑。 2、局部护理 穿透气鞋袜并每日更换,避免搔抓,用硼酸溶液湿敷缓解渗出,保持趾缝干燥可减少真菌滋生环境。 3、药物缓解 湿疹或接触性皮炎需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合并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瘙痒剧烈可口服氯雷他定。 4、病因排查 汗疱疹与过敏或精神因素相关,需避免接触洗涤剂,反复发作需检测过敏原,必要时进行紫外线光疗。 避免共用拖鞋毛巾,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化脓需皮肤科就诊,糖尿病患者需警惕继发感染风险。
陈腊梅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