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外科简介

心外科始建于1958年,成立初期,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积极与发达国家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交流学习,为我国心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带动作用,是国内心血管外科的开拓者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心外科已发展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心血管外科治疗中心,在国内心血管治疗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1996年评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rdquo;重点专科,2002年、2008年均被评为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2011年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心外科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一级业务科室,下属成人心脏外科、小儿心脏外科、心外麻醉、体外循环、心外科手术室及心外重症监护一区、心外重症监护二区等多个二级专业科室,现有床位205张,心外独立手术室10间(其中杂交手术室1间),配备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与科研设备。心外科现有职工31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5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具有硕士学位30人。有博士导师3名,硕士导师9名,是我国最早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拥有庄建、吴若彬、肖学钧、陈寄梅、郑少忆、卢聪、范瑞新、郭惠明等一批国内著名的心血管外科专家。心外科大部分技术骨干均曾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进修学习。

在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中,心外科曾经开创了许多国内领先技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大隐静脉搭桥术、小儿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球囊反搏、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等。如今在瓣膜成形、重症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胸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婴幼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等方面的治疗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心外科勇于挑战,不断创新。1998年,实施了广东省首例心脏移植术;心外科自主研发的心室辅助装置也于1998年成功应用于临床,填补了国内空白;2006年完成了广东省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术。2007年成功地为出生仅9小时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大动脉调转术,是国内最小新生儿患者成功地接受此类复杂外科治疗。2007年起至今广泛采用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技术,疗效显著,使很大一部分二尖瓣病变患者避免了瓣膜置换。2009年成功完成全降主动脉置换和再次主动脉置换等高难度手术。大血管手术每年已超过250例,成为国内完成该类手术数量最多的心脏中心之一。2010年成功地为体重仅为600640克的早产患儿施行心脏手术,是迄今为止国内报道体重最轻的心脏手术患者,2011年成功为仅3个月大的婴儿施行二尖瓣置换术,是迄今为止国内报道年龄最小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儿。2013年心脏大手术量达4558例,手术成功率为97.5%,手术数量与质量均居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成人心脏外科完成2617例,瓣膜外科是我院心外科的传统优势专业,现普通瓣膜的手术成功率达99%以上,在发展优势专业的同时,大胆创新,广泛开展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2013年开展微创手术302例,其中全胸腔镜手术152例,其他微创手术150例;大血管手术248例,弓上动脉分流31例。微创外科以及大血管外科成为心外科发展最快的专业。小儿心脏外科方面,完成心脏大手术1941例,其中法乐氏四联症以上的复杂先心病占44%,手术成功率达98.2%。婴幼儿患者所占比例逐年增长,现每年新生儿手术量已突破一百例,12个月以内的患儿所占比例接近50%。2009年开始我院先心病外科加入欧洲胸心血管外科协会先心病数据库,其数据为我院先心病治疗提供客观的评价体系,目前我院是该数据库年完成手术量最多的单位,连续两年成为手术成功率最佳的5家单位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开展新生儿心脏手术最多、水平最高的单位之一,标志着心外科尤其是小儿心脏外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心外科自成立以来,在科研工作上也结出累累硕果,先后承担过国家“七五&rdquo;、“九五&rdquo;、“十五&rdquo;、“十一五&rdquo;、“十二五&rdquo;等多项国家重大攻关课题及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近5年来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2011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rdquo;。

现任科主任庄建主任医师,为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南六省胸心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在小儿先心病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首先建立和开展室间隔缺损补片留孔的姑息性大动脉调转术,完成国际上最大宗主肺动脉下腔静脉直接吻合法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国内首先开展可调式房间隔造口技术、肺动脉右心室直接吻合术、先心病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一体化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在国内率先建立起首个省级先心病监测网。心外科另有多名中青年专家在国家及省级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中任重要职务。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心外科已成为我院的著名品牌。在未来的日子里,全体心外科人员将继续努力,为心血管疾病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作出更大的贡献,“以更好的技术,服务更多的病人&rdquo;永远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学科带头人:

庄建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心脏外科主任、广东省儿童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副主编、中南六省胸心外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先天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法学会卫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从事心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重点开展重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研究和先天性心脏病系统防治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新术式应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率先建立省级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网络并开展产前诊断&mdash;&mdash;产后治疗一站式模式临床应用。

负责完成国家“十一五&rdquo;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提高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疗效的临床研究》,推动了我国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先心病外科治疗成功率大幅提高。现负责承担国家“十二五&rdquo;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复杂先心病防治网络建设和优化治疗策略研究》,着力推动我国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防治水平的提高。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奖

陈寄梅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心外科副主任、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病区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1990年上海医科大学毕业,之后在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获心血管外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夏威夷皇后医学中心和德国心脏中心(柏林)心外科进修学习。

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工作20多年,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和新生儿、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方面取得显著成绩,2010年初,为一例胎龄仅26周、体重640克的早产儿成功进行心脏手术。还专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工作,参加 “十一五&rdquo;、“十二五&rdquo;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研究,2次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南六省胸心外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郑少忆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96年2月至1997年7月到澳大利亚进修学习,2002年2月至7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交流。目前主要从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房颤)的外科治疗及心脏移植等方面的临床研究。1999年在国内首先开展“同期颈动脉内膜剥除及冠脉搭桥联合手术&rdquo;的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省内率先开展“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rdquo;,并采用超声流量计对冠脉搭桥患者进行即时桥流量测定,此项工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大力开展重症冠脉手术及瓣膜病的外科治疗临床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

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参加国家、省及厅级科研项目多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卫生厅研究课题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有中日合作研究项目1项,加中多中心合作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作为第二作者参与研究的“非体外循环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rdquo;课题获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2007年获第一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优秀医师奖。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冠心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心衰治疗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

卢聪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1985年曾赴香港郭亮洪心脏中心进修学习。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二十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要特长为心脏瓣膜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移植等手术。曾主持《同种异体主动脉瓣移植实验及临床研究》以及参与《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左心辅助循环实验和临床研究》等大型省和国家级科研工作。2006年主持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调节性T细胞诱导心脏移植动物系统耐受的实验研究》等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参加心外科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瓣膜方面的材料编写及授课。任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心胸外科委员,任中国医师协会瓣膜疾病外科副主任委员。撰写20多篇文章在国家级杂志发表。《现代心血管外科》杂志编委。

范瑞新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成人二区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大血管专业副主任委员。曾分别赴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中心、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从事心外科工作近30年,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每年完成心外科手术近350例,其中每年完成大血管外科手术近200例。

参与国家“九五&rdquo;、“十五&rdquo;攻关课题《左心辅助循环装置与临床应用》的研究工作,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心室辅助的研究》、广东省科委重大疾病科研基金项目:《主动脉夹层的综合治疗》、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主动脉夹层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与腔内治疗技术规范研究》、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主动脉瘤内外科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广东省卫生厅基金项目:《羊慢性心力衰竭心室辅助循环后心肌功能恢复的机制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郭惠明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成人一区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腔镜&冠心病学术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198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全英班,200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赴美国Queen's Medical Center心脏外科、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和印度Wockhardt心脏中心研修。现任微创心脏外科专业组主任和心脏外科成人科副主任,每年完成超过500例手术。擅长冠心病、瓣膜病、房颤、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和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了五十多篇论文。

展开

科室医生

(共50位)
查看更多>>
擅长心外科疾病的治疗和诊断。
擅长心外科疾病的治疗和诊断。
各种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及体外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的诊治,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终末期心脏病的机械循环支持
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研究与评估
风湿热、风湿心、高血压、冠心病的预防及疾病控制工作
心血管麻醉
高血压常规诊断、治疗与预防;因湿热与风湿性心脏病的常诊断门诊治疗与预防;高脂血症、冠心病诊断与门诊治疗和预防
各类心血管病手术的麻醉

医院动态 更多>

余细勇当选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名誉主委

8月14日至17日,国际心脏研究会2014中国学术大会)在哈尔滨召开,我院医学研究部余细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有来自国内外从事心血管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专家学者、在学研究生和临床医生100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规模空前。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学科交叉,促进转化”,期望通过学术交流充分展示在心血管基础研究和转化方面的最新成果,并进一步推动心血管基础和临床研究间的融合和提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转达了他对转化医学研究的建议——病理生理学应该与临床紧密结合,以问题为研究导向,由临床实际提出科学问题,并努力应用到临床。在本次会议上,我院余细勇主任、单志新研究员、邓春玉研究员、李晓红博士进行了大会口头学术报告,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我院在心血管基础与转化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经过近两年的前期准备,本次大会期间成立了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ISHR-CCTM)第一届委员会,我院余细勇教授当选为共同名誉主任委员,谭宁主任当选为常务委员,单志新和于汇民主任当选为委员。该委员会隶属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及其ISHR中国分会,其根本任务是:促进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心血管基础医学研究,为我国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创新性进步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战略储备;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需求与产业转化的有机结合,以一体化的模式推进临床研究及时向产业转化,造福广大患者。在本次会议的青年优秀论文竞选中,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香港地区的18位青年学者经过同行专家初筛脱颖而出、同台竞争,经过严格的海外专家为主的评审团评审,我院冯宇亮博士(导师余细勇)和邹笑硕士生(导师单志新)以出色的论文质量和英文答辩分别荣获了青年优秀论文一、三等奖,获得了评审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同时,孟锦绣副研究员获得了优秀壁展(poster)论文奖。文、图_医学研究部单志新 

重症医学专家覃铁和赴云南抗震救灾 出色完成任务凯旋

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强烈地震后,我院党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并积极向上级请命,表示随时准备选派医疗队员奔赴灾区抢险救灾。8月4日上午11点30分,我院老研所所长、重症医学科主任覃铁和接到国家卫计委的直接指派,中午12时启程紧急赶往地震灾区,雨夜兼程,于5日凌晨4点40分赶到昭通抗震第一线,担任ICU专家组组长,负责指导、指挥地震危重伤员的救治。第一批医疗队8月10日撤离,根据工作的需要,覃铁和被留下来并担任副队长兼ICU专家组组长,继续开展地震伤员救治指导工作。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覃铁和克服高原反应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以及参与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和四川芦山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的重症救治经验,与后续赶到的各专科医疗专家通力合作、日夜奋战,克服当地医疗技术和设备保障相对欠缺等种种困难,救治了一大批重症和危重症伤员;深入鲁甸等地,完成了昭通市所属各医院收治的900多名伤员的伤情筛查;帮助当地医院的ICU建立起有效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并对医护人员进行了有效的专业工作培训。覃铁和所长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降低地震伤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当地同行及伤员的高度评价。8月23日22时30分,覃铁和所长从震区顺利返回广州,受到医院党委崔建星副书记一行的迎接。文_党办 

烧伤科专家急赴昆山救治重大爆炸事故伤员

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接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通知,我院紧急派出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郑少逸和黄志锋,赶赴江苏昆山参加伤员救治工作。2位专家通宵达旦,短短数天已经顺利进行8台大型手术。右为郑少逸,左为黄志峰文、图_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庄建院长赴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考察 落实帮扶工作

为将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使帮扶更有针对性,8月15日,庄建院长一行前往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考察,深入调研受援医院需求,看望了我院驻该院医生。崇左市人民医院院长秦胜军介绍,该院期望在重点学科建设、医学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我院扶持。庄建院长在听取了崇左市人民医院发展现状和新发展时期的建院需求后指出,对口支援工作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应该是实实在在地帮助受援医院发展提升,造福当地人民群众。庄建院长务实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使崇左市人民医院对支援工作的开展充满信心。稍后,庄建院长一行到相关科室实地调研走访,秦胜军院长要求该院相关科室提出具体的受援需求。他希望派遣学科专家和管理人员到我院参观交流的想法,得到了庄院长的赞同。秦院长开心的表示,坚信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指导和帮扶下,一定能高速发展。据《广东省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方案(2014年版)》安排,我院省际对口支援关系医院从2014年4月1日起,改为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文、图_人事处 

【援疆“医”线】我院白衣天使南疆再显南丁格尔精神

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护理在整个医疗过程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在我院援疆7人医疗组中,有这样两名巾帼英雄,一名战斗在手术台前,为医生手术的成功进行当助手,一位奋战在ICU中,为危重心脏病人的监护默默守候……喀地一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屡创佳绩,已先后配合完成多项南疆首例心脏手术的实施,为确保手术的实施保驾护航。卢嫦青是我院英东楼手术室护理组的组长,对手术室的管理和新业务的手术配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2014年6月18日,自我院心外科手术室护士卢嫦青进驻喀地一院以来,她便立即投入到帮扶指导的工作中,手把手带教心脏手术的护理操作及心脏手术等相关知识。除了带教指导手术操作外,她因地制宜,言传身教在手术室进行多媒体授课和实践技能实训,把我院手术室心外科团队最实用、最先进的心脏手术的基本解剖和手术方式、手术外科小组的构成、手术室管理工作、严格的无菌操作等相关知识毫无保留的分享传授。“心外科手术室护理专业性非常强,一定要在实际操作中去培养。”卢嫦青这样说。由于喀地一院的手术量并不多,于是她非常珍惜每一次在手术操作中的讲解的机会,在手术操作中她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经验都传授给了几个“徒弟”。不仅如此,术后,她还让几个弟子写一篇心得,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她们迅速提高。两个月的时间,她为喀地一院培养带教出四名手术室心外专科护士,对现有的六名手术室心外专科护士进行强化训练。在她的倾心指导下,喀地一院手术室心外护理专科护理团队已配合完成心脏手术20余例,喀地一院心外科手术室护理人员屡创佳绩,已先后配合完成多项南疆首例心脏手术的实施,为确保手术的完成保驾护航。8月7日,在我院ICU专科护士凌云的指导下,喀地一院CCU通过护理一例心脏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为例,以罗伊模式的形式组织了一次全院护理查房,整个查房过程气氛活跃,护士们都表现得热情高涨,全程参与其中。在护理评估过程中,凌云首先了解患者的血液、ECG、B超、CT等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强化医护沟通掌握医生的评估与治疗方案,然后认真对患者进行从头到脚趾的护理体查,最后利用系统评估表格将评估阳性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明确找出存在的护理问题,从而针对性的采取最佳的、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她还将护理体查方法、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肌力评估方法拍成视频和大家一起分享。不仅能解决患者的实际护理问题,还很能有效的提升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护理能力。其实,凌云到了喀地一院以后,多次在床边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心脏术后患者的小讲课,集中全科护士进行护理授课,使大家掌握了心脏术后护理、肺动脉漂浮导管的护理,组织了别开生面的心脏术后病人的护理业务查房,提高了重症医学二科、心胸外科护士对心脏术后护理患者的护理水平,使以前没见过肺动脉漂浮导管以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护士受益匪浅,在凌云老师的带领下,现在能独立接收并护理这些病人。在科室,大家都亲切的叫凌云做“老师”,她通过罗伊模式查房的形式言传身教,充分发挥传帮带的援疆精神;她善良的为人、过硬的专业技术,赢得了喀地一院同行的尊敬,他们由衷的感谢她为喀地一院心外重症监护事业做出的贡献,感谢她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树立了屹立不倒的胡杨精神!文_张玲玲图_援疆医疗组

东川门诊端午节开诊安排

根据国家端午节放假规定,结合东川门诊部实际,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门诊开诊安排如下(打“√”为出诊科室):

皮肤科皮肤真菌病义诊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真菌病和手足癣是足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真菌性疾病,若不进行及时的规范治疗,将成为威胁健康的隐患;而皮炎湿疹、荨麻疹发病率高,发病内外因众多,迁延难愈,患者亟需相关健康知识及规范诊治。我院皮肤科定于5月19-5月21日上午举行灰指/趾甲、足癣、皮炎湿疹、荨麻疹等免费咨询诊疗,由专家现场为患者进行疾病解疑,欢迎广大市民参与。病种:皮肤真菌病(灰指/趾甲;手/足癣;花斑癣;体癣)、皮炎湿疹、荨麻疹专家:皮肤科主任董秀芹,副主任医师卢植生、黄跃深、李楠等专家时间:5月19-21日,连续3天上午8:30-11:30地点:东川门诊部一楼门诊大厅

骨科软骨损伤与骨关节炎义诊

平时酷爱运动的您是否常常觉得膝盖隐痛、易疲劳、酸胀、发软?已经颐养天年的您是否觉得膝盖酸痛胀痛、屈伸不利、行走不便?关节软骨损伤或骨关节炎也许已经悄悄的与您为伴。关节软骨损伤和骨关节炎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关节骨和软骨退变的不同病理阶段。随着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展,关节软骨损伤在运动性损伤中十分常见,但由于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早期确诊在常规检查中几乎不大可能,往往被忽视而得不到及时处理,因此在年轻人群中日益多见,不少人只能因此放弃心爱的体育运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这部分病人常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疼痛,活动时出现骨的摩擦音或者关节卡住而不能活动,甚至有的病人就诊时就已出现关节挛缩、内外翻畸形等,本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了大力宣传和普及关节软骨损伤和骨关节炎的知识,指导相关人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合理锻炼,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将于5月24日上午,在东川门诊一楼大厅举办软骨损伤与骨关节炎义诊活动,届时骨科全体医师将为广大群众热情答疑、解惑。内容:软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软骨修复新技术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膝关节维护新技术地点:东川门诊一楼大厅
时间:5月24日上午9:00-12:00(星期六)网站:www.gdsguke.comQQ或微信号:1956138168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化疗后头疼正常吗

治疗食管癌的放疗方式之一就是普通放疗,它对正常组织的伤害比较大,所以应用比较少。比普通放疗更好的是适形放疗和强调放疗,这几种放疗方式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另外还包括立体定向放疗,这种放疗方式几乎不会损伤周围健康组织。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分期

食管癌的分期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早期、中期和晚期,其中早期食管癌包括0期和Ⅰ期,中期食管癌包括Ⅱ期和Ⅲ期,晚期食管癌包括Ⅳ期。早期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直接在腔镜下切掉内膜;中期患者需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则是以放疗和化疗为主。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什么是乙状结肠腺癌

发生在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是乙状结肠腺癌,具体分析如下:乙状结肠癌归根结底属于结肠癌当中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具有家族史的特点,可能是由结肠息肉、结肠疾病等恶变发展过来的,发病后随着病情发展的阶段不同,从而出现诸多不适以及损伤。乙状结肠癌在发病的最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但是这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饮食注意

一旦患上食管癌这种疾病,患者需要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确保身体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再就是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的食物,还要做到荤素搭配,不要总是吃素食,也不要总是吃荤食,另外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预防措施

想要预防食管癌,平时得少吃富含大量亚硝酸盐的咸菜,也不要总是吃特别烫的食物以及很硬的食物,以免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加大食管癌的发病率。除此之外,患者还要多参加体育运动,并且要定期到医院去做身体检查。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想要预防食管癌,首先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吃得过饱、过快,避免吃滚烫的食物,戒烟戒酒等;平时还应多吃香菇、玉米、红薯等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发现异常时积极治疗,也可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女性常吃杏仁的好处

女性常吃杏仁的好处是有助于维持健康的皮肤和头发。杏仁富含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和环境污染的伤害,减缓皮肤老化的过程,使皮肤看起来更加亮泽和年轻。另外维生素E也有助于保持头发的健康,减少头发断裂和分叉的问题。 杏仁还富含健康脂肪酸和蛋白质,是女性维持健康体重和增加饱腹感的理想零食选择。研究表明,适量的杏仁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食欲和减轻体重。由于杏仁富含纤维和蛋白质,它们也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预防便秘和其他消化问题。 女性常吃杏仁可以帮助维持皮肤和头发的健康,控制体重,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将杏仁作为日常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是非常有益的。
朱明炜
朱明炜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