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排出黑色血块是怎么回事
月经期间排出黑色血块可能是经血氧化或子宫收缩异常引起的,通常与激素波动、宫寒、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或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腹部、调整饮食、药物调理等方式缓解。 经血在宫腔内滞留时间较长时,血红蛋白被氧化会形成黑色血块,多见于久坐或经量较少的情况。这类血块通常体积较小,伴随轻微下腹坠胀,可通过适量运动促进经血排出。宫寒患者因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易凝结成块,表现为血块颜色暗红或发黑,伴有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可用艾附暖宫丸或桂枝茯苓胶囊温经散寒。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经血逆流,陈旧性血液氧化后形成巧克力样血块,多伴随严重痛经和性交疼痛,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散结镇痛胶囊或达那唑胶囊。子宫肌瘤患者因宫腔变形影响经血排出,可能出现大量黑色血块,伴有经期延长,确诊后可采用米非司酮片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会导致经血凝固异常,形成不规则黑色血块,需检查凝血四项,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片止血。 月经期间应注意避免生冷饮食,适量饮用红糖姜茶促进血液循环,保持每日30分钟温和运动如散步。若血块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伴随剧烈腹痛、头晕乏力,建议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日常可食用猪肝、菠菜等富含铁元素食物预防贫血,经期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