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中医院

妇科简介

黑龙江省中医院妇科1958年起,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设有妇科门诊,名中医张业儒老先生主持门诊妇科诊疗工作。60年代,他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文革”时,妇科工作被迫停止。1972年,妇科诊室得以建立,张业儒老先生重返妇科工作,并发表了“乳头出血水病的初步观察和治疗”等论文,1976年编写了《妇科新编》。
  80年代初,成立了妇科门诊,张会贤到妇科门诊工作。1982年张会贤调往北京中日支谊医院,李维贤到门诊妇科工作。1982年王孝莹从牡丹江红旗医院调入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妇科门诊,李维贤任妇科主任。1984年成立了妇科研究室,主任为李维贤。1984年5月赵雪松调入妇科。1985年,李维贤承担的《五加正品的考证》获1985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乙级奖。李维贤、曹先兰、傅华亭、王孝莹等人的研究课题“‘更年女宝’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获1986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乙级奖。1986年5月,李维贤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王孝莹于1987年任妇科主任,门诊有王孝莹、于淼、王萍、赵雪松、杨秀堂5名医生。1988年杨秀堂调出,到门诊部任护士长。1989年王萍调团委工作,1990年赵雪松调中医文献室,先后有王萍、于淼、杨秀堂进入妇科工作。当年,妇科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成立了妇科检查室、计划生育手术室、加上诊室共计3个房间。同年,孙德本调入妇科,一年后调入疑难病科任主任。1989年8月妇科病房被撤消。
  到1993年成立了妇科病房,设床位8张。1991年7月刘桂兰由针灸研究所调入妇科,同年又被调到急症科工作,高家艾调入妇科。孟秀芝于1993年分配到妇科工作。1994年,王孝莹、李维贤、齐宝华、于淼等主持研究开发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新药“五加生化胶囊”(复元胶囊)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1995年完成了科研成果鉴定,此成果后转让给佳木斯辰光制药厂。1994年,“一种防治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中药及制造方法”获国家专利局专科发明奖。在王孝莹主任带领下,妇科研制出多种特色突出的协定处方药制成中药颗粒饮片,有“调经散”、“调经1号、2号”、“盆腔炎颗粒”、“安胎散”、“五加丹”、“消核散”、“妇科Ⅰ号”、“温经通管颗粒”及院内制剂“她痒宁”、“芪柏愈带胶囊”、“海珠消癖丸”、“复元胶囊”等,疗效好、服用方便并且价格低廉,深受患者欢迎。
  1998年,针对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药流后不全流产及出血等副作用,王孝莹主任研制开发了“清胚清宫饮”,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完全流产率,加速孕囊排出时间,缩短了药流后出血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同年,在“国际首届遗传学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先天之本与胎孕择优相关”的观点,认为补肾可提高母体对胚胎的识别功能,提高母体对劣质胚胎的淘汰能力,增强母体对正常胚胎的摄护。
  1998年,刘桂兰被调回妇科工作。2002年10月任妇科副主任,妇科病房床位发展到20张。
  2003年8月在原门诊楼四楼经过改造,妇科与产科组成妇产科病区,病区共有床位16张,一个抢救间,妇科有8张;门诊经过装修改造,设有2个诊室、1个妇科检查室、1个计划生育手术室、1个妇科治疗室、1个妇科处置室,总面积达100多平方米。
  自科室成立以来科室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医医疗业务不断扩展,2004年被中医管理局确定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及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被授予硕士学位授予权。近10年来,在学科带头人王孝莹和刘桂兰的带领下,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不断开辟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技术,使诊治量不断扩大,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研究颇有收获,多种疑难病治愈率显著提高,特别是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功血、闭经、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征、外阴白斑、乳腺增生症、不孕症、盆腔炎、盆腔炎性包块等疗效显著,吸引了众多的住院患者,门诊及病房慕名来诊者络绎不绝,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盛誉。
  妇科专科特色疗法: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盆腔炎性包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1)中医辨证汤剂口服(清热解毒、化瘀软坚法;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法;温经活血、消症通管法;活血利水法);(2)中医辨证汤剂浓缩灌肠;(3)中药伊人舒阴道上药后热敷射阴道及腹部导入及透入治疗;(4)阴道灌洗上药(多种药物??中药、西药);(5)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散剂异痛消口服。
  2.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1)穴位封闭后妇科多功能治疗仪照射,常用药物维生素B1、B12,CO-A,利多卡因等;(2)中医辨证汤剂口服(主要采用滋补肺肾、养血祛风法及滋补肝肾、清热利湿法);(3)中医辨证汤剂薰洗坐浴;(4)中药软膏??止痒膏、白斑膏等外涂后光疗。
  3.综合治疗妊娠剧吐
  (1)特色无气味中药汤剂辨证口服;(2)中药芫荽汤薰疗;(3)中药山药粥粥疗;(4)特色针刺疗法,维生素B1穴位封闭等;(5)补液、止吐、支持(全胃肠外静脉营养)、对症、纠正离子紊乱等。
展开

科室医生

(共6位)
查看更多>>
擅长中医治疗各种妇科疾病。
对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也有独到的经验。

医院动态 更多>

“三八”节临近我院为女性患者送健康

“三八”节临近我院为女性患者送健康乳腺疾病、妇科疾病等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3月8日是第104个“国际妇女节”,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来临之际,我院开展“关爱女性健康”大型活动。活动期间,女性患者前往我院检查、就诊,在得到权威专家诊治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检查项目的优惠。活动时间:3日至31日活动地点: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安街78号省祖研国医堂活动内容:中医体检中心女性体检8折,治未病中心5折

我院成立我省规模最大的国医堂

11月19日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有效整合名老中医的优势资源,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中医医疗和保健的需求,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省祖研)“国医堂”正式成立开诊。“国医堂”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安街78号,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距省祖研香坊三辅院区仅200米,环境优雅、设施齐全。据了解“国医堂”以省祖研强大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专科优势为依托,整合了肾病科、心病科、皮肤科、针灸科、妇科、骨科、男科等著名中医专家出诊,包括全国著名中医王铁良教授、张佩青教授、王孝莹教授、王克勤教授、滕义和教授、孙振芳教授、江柏华教授、张晓昀教授、隋淑梅教授、马林教授、徐惠梅教授等,主要诊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及各专科常见病症。同时“国医堂”还配备了中医专业人员和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中医药浴、中医体质辨识、足疗、按摩、刮痧、拔火罐、心理治疗等保健和治未病项目,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需求。 

我院顺利通过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评审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我院进行了三级甲等中医院评审。据悉,本次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确保中医医院评审工作顺利开展,提前对全国部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进行评审、并对中医医院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各省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一家综合实力强且已评定为三级甲等的公立中医医院作为评审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全国选取各省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参与评审单位均在各省中医医院中名列前茅。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代表黑龙江省参加此次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在两天时间里,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操作考核、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了评审,最终我院取得优异成绩。专家组在反馈会上指出,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在本次评审工作中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卓有成效;全院职工严肃认真、热情大方,表现出了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高度的负责精神,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赞誉,为我省在此次全国评审中赢得了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院评审组在评审情况意见反馈会上从医院管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重点专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临床科室建设、护理工作以及药事管理等七大方面对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专家组表示,该院已经完全达到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标准,其综合实力居于黑龙江省同类医院前列。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我院营造创建工作氛围,把三甲医院建设工作内容融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效。首先,三甲医院建设工作有利于医院公益性的实现和积极性的发挥,更好地提高医院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其次,三甲医院建设工作有利于医院在基础设施、专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和行政后勤管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持续提高;再次,三甲医院建设工作有利于全院职工发挥团队精神,特别是各科室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职工之间的沟通协作和对集体荣誉感;最后,三甲医院建设工作有利于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功能,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培养更多的优秀医疗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医院的整体建设和发展,增进各个医院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我院王学军院长在三甲医院评审总结大会讲话时表示,该院将以本次评审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做好医院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黑龙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院承办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第四届委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议

3月1-3日,由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主办、我院承办的“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第四届委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大荒国际饭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继承与传承针灸理论技术,创新与开拓针灸科学发展”。省卫生厅副厅长邢济春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我院王顺院长在开幕式上讲话。共有来自全国各地中医院校针灸学院、针灸研究院(所)、各针灸学会的会员1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本次大会全面总结了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选举产生了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同时举行了针法灸法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大会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东贵荣教授、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缙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吴焕淦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孙申田教授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著名针灸专家作主题报告。报告主要围绕“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针法灸法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问题展开。 

乙肝“小三阳”并非绝对不可治愈转阴

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不能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病情将持续进展,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危及生命。近日,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省祖研)南岗分院综合内科兼消化科主任张雅丽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使一例乙肝“小三阳”患者治愈转阴。记者就此采访了张雅丽教授,她指出:乙肝“小三阳”患者经科学合理治疗并非绝对不可治愈转阴。什么是乙肝“小三阳”省中医研究院(省祖研)南岗分院综合内科兼消化科主任张雅丽教授介绍,乙肝“小三阳”是指乙肝五项的检测中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均是阳性。乙肝“小三阳”的传染性大小因病情而异,需要通过HBV-DNA检测出来,如果HBV-DNA大于参考值,则说明有传染性,数值越大,传染性越强。乙肝“小三阳”的症状及危害据张雅丽教授讲,大部分乙肝“小三阳”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和不适感,通常情况下容易被认为比乙肝大三阳病情轻,但据临床研究发现,不少肝硬化患者恰恰就是从乙肝“小三阳”发展过来的,因此对于乙肝“小三阳”也不容忽视。张教授说,目前国内公众对乙肝治疗仍存在严重误区,全国约3000万慢性乙肝患者中,仅有19%接受了正规的治疗。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发病率多年来一直高居全球前列。由于乙肝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给患者以及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已成为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肝“小三阳”转阴个案病例介绍张雅丽教授在6月初收治的一位乙肝“小三阳”病人,入院时肝功检测显示转氨酶高于正常人数十倍。该病人经过张教授的系统治疗和中药膏方调理后,乙肝“小三阳”转阴,并且肝功恢复正常。典型病例如下:患者王某,女,49岁。该患素有乙肝“小三阳”病史多年,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自行口服黄连素、乳酸菌素片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于2012年6月1日来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南岗分院消化科就诊。患者入院症见:身目俱黄,小便黄,头重身困,胸脘痞满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口干口苦。门诊乙肝五项检查显示为乙肝“小三阳”,肝功结果显示转氨酶高于正常人数十倍,确诊为“慢性黄疸型乙型肝炎”、“胆囊炎”,并收入院。入院后,中药治以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化裁,并配合保肝降酶的西药静点。经过半个月的系统治疗,该患者于6月20日出院,出院时患者病情稳定,肝功检测转氨酶略高于正常水平。出院后遵医嘱服中药膏方进行巩固治疗。患者在服用一个月中药膏方后,于7月24日再次复查时显示,乙肝“小三阳”已转阴,转氨酶已恢复至正常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临床上已实现转阴,且各指标稳定,嘱患者继服膏方,定期随访。中医药治疗乙肝疗效可靠中医药治疗肝炎历史悠久,张雅丽教授在治疗中以清热利湿扶正祛邪为治则,结合患者的体质因素、微细症状等治疗;采用中医经方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化裁对乙肝辨证施治,收到显著疗效。善后予以舒肝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中药膏方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药证相合,明显提高临床治疗乙肝“小三阳”的有效率。乙肝“小三阳”转阴得出的提示张雅丽教授表示,乙肝“小三阳”患者在临床实现转阴较为少见,这例治愈病例虽属个案,但可提示:乙肝“小三阳”患者经过科学合理治疗并非绝对不可治愈转阴。此外,对于已经确诊为乙肝的病人建议尽早治疗,越早治疗越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张雅丽教授提示广大乙肝患者:必须科学治疗、合理用药,平时用药要慎重、不可乱用药或应用不明药物,包括抗感冒药、抗生素等,均不可自行应用,从而避免个别药物对肝脏造成损伤。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生气,因为长期心情不好会导致肝郁脾虚,不利于肝病的治疗。在饮食方面,乙肝患者不能饮酒、少食油腻之品。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会代谢成乙醛,乙醛能直接损害肝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尤其是对糖、脂肪和蛋白质在肝脏中的代谢影响较大。最后,张雅丽教授提醒,乙肝患者因个人体质不同,即使采用同样的治疗手段,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少数人的乙肝“小三阳”能够转阴,也需要定期调理治疗;对于“小三阳”不能转阴但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加上愈后的调理治疗,能有效防治或延缓乙肝患者向肝硬化及肝癌方向发展的趋势,并防止和减少腹水、消化道出血等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从而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杜丹)专家简介: 张雅丽,省中医研究院南岗分院综合内科兼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国医大师张琪教授的高徒,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著名消化病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黑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诊:周一、三、五全天,周六上午,省中医研究院南岗分院消化科诊室(123室)地址:哈尔滨市西大直街33号咨询电话:87588511转6613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右侧卵巢囊肿严重吗

右侧卵巢囊肿多数属于生理性囊肿,通常不严重,可能由黄体囊肿、卵泡囊肿、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肿瘤性病变引起。1、黄体囊肿:排卵后黄体未及时消退可能形成囊肿,直径多小于5厘米,常伴随月经周期变化自行消失。若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黄体破裂,可通过超声监测随访。2、卵泡囊肿:未破裂卵泡持续增大形成,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多数3个月内自然吸收。偶发下腹坠胀感,一般无需特...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必须手术吗

多数卵巢囊肿无需手术,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囊肿性质、大小及症状综合评估。主要干预措施包括定期观察、药物治疗、超声引导穿刺、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1、定期观察: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通常直径小于5厘米,无不适症状时可每3-6个月复查超声。月经周期中可能自行消退,观察期间需监测囊肿变化,若持续存在或增大需进一步评估。2、药物治疗:功能性囊肿可选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影响怀孕么

多数卵巢囊肿不影响怀孕,但部分类型可能降低受孕几率或增加妊娠风险。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囊肿类型生理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等、囊肿大小直径>5厘米需警惕以及是否伴随输卵管粘连或排卵障碍。1、生理性囊肿: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属于生理性变化,通常2-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退。这类囊肿不会干扰卵泡发育或输卵管功能,对怀孕无显著影响。超声监测显示囊肿壁薄...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不治疗会怎样

卵巢囊肿不治疗可能导致囊肿增大、破裂或扭转,引发腹痛、感染甚至不孕。多数生理性囊肿可自行消退,但病理性囊肿需警惕恶变风险。1、囊肿增大:持续存在的卵巢囊肿可能逐渐增大,压迫周围器官如膀胱或直肠,导致尿频、便秘等症状。功能性囊肿如黄体囊肿通常在月经周期后缩小,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囊腺瘤可能持续增长。2、急性并发症:囊肿蒂扭转或破裂属于妇科急症。扭转时血液供应中...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有哪些并发症

卵巢囊肿可能引发扭转破裂、感染、不孕、压迫症状和恶变五种主要并发症。1、扭转破裂:体积较大的囊肿易发生蒂部扭转,导致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急腹症表现。囊肿破裂时囊液流入腹腔可能引发化学性腹膜炎,需紧急手术处理。超声检查可见盆腔游离液体,血液检查显示炎症指标升高。2、继发感染:囊肿继发感染时出现持续发热、下腹压痛等盆腔炎症状。感染可能来源于邻近器官炎症扩散或血行...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多长时间做一次胃镜合适

做胃镜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3年,具体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及医生建议综合判断。 胃镜检查频率主要取决于胃部健康状况。无特殊症状且无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通常可每2-3年进行一次常规筛查。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病变者,建议每1-2年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已发现胃息肉或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者,需缩短至6-12个月复查。年龄超过40岁并伴有长期胃部不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高危因素时,也应适当提高检查频次。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可疑病灶,医生会根据病理结果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 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腌制、烧烤类食物摄入,出现持续上腹痛、呕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
刘晗
刘晗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