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中医院

骨科简介

黑龙江省中医院骨科的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9月,当时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尚未正式建立,还处于筹备阶段。中医外科人员即与黑龙江省医院中医外科进行协作,省医院负责提供20张病床和护理人员,省中医研究院中医外科人员负责科研医疗工作。当时开展的科研课题是“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科主任为杨志成、董荣西,医生有滕义和、杨发奎等。该成果曾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题为“患者的福音”记录片,以1957年10月号新闻简报的形式在全国放映。
  1957年2月,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正式成立后,建立中医外科研究室,继续进行中药治疗骨结核的临床研究。1957年10月,与肇东结核医院协作,由他们提供60张床位和全部护理人员,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中医外科研究室负责科研、医疗、制药和化验。当时工作人员有:主任杨志成,住院医生滕捷、滕义和、杨发奎、赵国栋,中药士隋惠民、赵维,检验士周友人等。经过2年工作,取得了中药治疗骨结核32例全愈,26例的好转的成绩,撰写的论文发表在1958年11期《中医杂志》上。
  1959年2月,在3楼东侧成立了有32张病床的病房,门诊设在1楼,手术室3间,供应室归骨外科管理。1962?1966年为骨外科最好的时期,全科医护等工作人员多达38人,病床36张。1966年“文革”开始后,门诊停止,病房撤消,这时,由矫永川暂时负责骨外科工作。
  1971年恢复建立外科门诊,并将外科分为两个组:肿瘤组和骨科组。骨科组有滕义和、于泗海、李永智、吴静萍、高雅琴等,开展中药治疗骨质增生的研究。经过7年的临床观察,取得了显著成绩,滕义和、于泗海、李永智撰写的“骨金丹治疗骨质增生213例临床观察”一文,发表在1982年10期《中医杂志》上。
  1985年恢复建立了中医外科研究室,共4人,副主任为滕义和,中医师有吴静萍、庞振,护士为高雅琴。
  1996年10月,骨科分为骨一、骨二科,骨一科由庞振任主任;骨二科由安玉芳任主任。1999年、2005年骨科被评为省中医研究院的先进科室。
  2002年12月,搬入新住院处大楼后,与中医外科、男性科、肛肠科组成综合外科病区,骨一科由庞振任主任,有病床9张,医生有张秀华、梁冰;骨二科由安玉芳任主任,有病床10张,医生有刘波、万宝秋、曹雨。
  目前,骨科每周一、周四由老专家滕义和主任医师出特诊,另有骨科一、二诊室,诊治包括创伤、骨病、骨肿瘤等骨科所有病种。
  1957年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建所后,中医外科研究室开展中药治疗骨结核的研究工作。其时,治疗淋巴腺结核、骨结核采用综合疗法。结核散或加味结核散的整体疗法(“结核散”成分:蜈蚣、全蝎、蜇虫、加鸡蛋煮熟服。);早期适当运动疗法;配合手术疗法;中医辨证施治辅助疗法;局部外用药疗法。临床观察32例,治愈率81.3%,有效率100%,结核散组成中,蜈蚣、全蝎《中药大辞典》报道味辛有毒,但临床服用10个月?1年没发现有毒副作用,无肝肾损害。该研究室的《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初步报告》1958年刊登于《中医杂志》上。
  1959年在中药治疗骨结核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受到省内外患者的欢迎。“中药治疗骨结核临床观察”1958年11月发表在中医杂志。
  1972年开始骨质增生的治疗研究,经过反复临床观察,证明中药骨金丹对骨质增生病有疗效,通过213例临床观察,有效198例,有效率93%,其中显效54例,占25.4%,说明骨金丹是治疗骨质增生的良药,“骨金丹治疗骨质增生213例临床观察”获1979年黑龙江省医药卫生成果奖。为提高治疗骨质增生的效果,又研制了“中药离子透入仪”,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效果好。“骨金丹8号”在70-80年代初曾供不应求。1980年研制成新药《骨筋丹》取得了新药证书,注册国家商标,目前仍是治疗腰腿痛及骨性关节炎的有效的常用药物。
  80年代开展炼丹工艺的研究,用新方法取代电炉,此成果获1986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其优点:1、工艺简单,容易掌握、推广,系继承古代炼丹方法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控制;2、实践证明电能代替木炭加热炼丹可靠;3、通过实验证明新法炼丹在丹药产量、质量及临床效果等于或超过古法,保持原有炼丹特点,又有改进和提高。
  1989年研制多功能牵引床,1990年获得黑龙江省医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初开展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辨证分型与治疗的研究。在老专家滕义和的带领下,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治疗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降骨内压,中药内服,外用,对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起到了缓解治疗作用。临床观察千余例患者,有效率达81.4%,大大推迟了人工关节置换的时间。经专家鉴定该成果达到国内同行领先水平,论文在《中医药学报》1992年1期上发表。同年《补肾壮骨活血通络法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开展了中药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
  1996年12月,在安玉芳主任带领下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例骨外科手术。此后到2002年骨二科成功地进行了上百例骨外科手术。病种包括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骨不连、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经多年临床实践,运用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技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骨髓炎;骨结核;骨不连;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吸取中西各家之长,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配合相应的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颈椎病,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以中药保守治疗为主,中西结合,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得到省内同行及患者的认可。
  骨科的院内制剂骨筋丹20号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筋丹8号治疗颈、腰椎退行性变、骨性关节炎。强力接骨胶囊、强力接骨散,内服、外用治疗骨折、软组织损伤。颗粒饮片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等,效果好,深受省内外广大患者欢迎
  到2006年,骨科开展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不连结、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各种骨科疑难杂症专科门诊,年门诊量7000人次左右。
展开

科室医生

(共4位)
查看更多>>
骨科疾病。
骨科疾病。
擅长中医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

医院动态 更多>

“三八”节临近我院为女性患者送健康

“三八”节临近我院为女性患者送健康乳腺疾病、妇科疾病等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3月8日是第104个“国际妇女节”,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来临之际,我院开展“关爱女性健康”大型活动。活动期间,女性患者前往我院检查、就诊,在得到权威专家诊治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检查项目的优惠。活动时间:3日至31日活动地点: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安街78号省祖研国医堂活动内容:中医体检中心女性体检8折,治未病中心5折

我院成立我省规模最大的国医堂

11月19日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有效整合名老中医的优势资源,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中医医疗和保健的需求,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省祖研)“国医堂”正式成立开诊。“国医堂”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安街78号,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距省祖研香坊三辅院区仅200米,环境优雅、设施齐全。据了解“国医堂”以省祖研强大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专科优势为依托,整合了肾病科、心病科、皮肤科、针灸科、妇科、骨科、男科等著名中医专家出诊,包括全国著名中医王铁良教授、张佩青教授、王孝莹教授、王克勤教授、滕义和教授、孙振芳教授、江柏华教授、张晓昀教授、隋淑梅教授、马林教授、徐惠梅教授等,主要诊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及各专科常见病症。同时“国医堂”还配备了中医专业人员和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中医药浴、中医体质辨识、足疗、按摩、刮痧、拔火罐、心理治疗等保健和治未病项目,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需求。 

我院顺利通过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评审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我院进行了三级甲等中医院评审。据悉,本次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确保中医医院评审工作顺利开展,提前对全国部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进行评审、并对中医医院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各省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一家综合实力强且已评定为三级甲等的公立中医医院作为评审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全国选取各省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参与评审单位均在各省中医医院中名列前茅。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代表黑龙江省参加此次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在两天时间里,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操作考核、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了评审,最终我院取得优异成绩。专家组在反馈会上指出,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在本次评审工作中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卓有成效;全院职工严肃认真、热情大方,表现出了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高度的负责精神,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赞誉,为我省在此次全国评审中赢得了荣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院评审组在评审情况意见反馈会上从医院管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重点专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临床科室建设、护理工作以及药事管理等七大方面对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专家组表示,该院已经完全达到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标准,其综合实力居于黑龙江省同类医院前列。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我院营造创建工作氛围,把三甲医院建设工作内容融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效。首先,三甲医院建设工作有利于医院公益性的实现和积极性的发挥,更好地提高医院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其次,三甲医院建设工作有利于医院在基础设施、专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和行政后勤管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持续提高;再次,三甲医院建设工作有利于全院职工发挥团队精神,特别是各科室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职工之间的沟通协作和对集体荣誉感;最后,三甲医院建设工作有利于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功能,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培养更多的优秀医疗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医院的整体建设和发展,增进各个医院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我院王学军院长在三甲医院评审总结大会讲话时表示,该院将以本次评审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做好医院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黑龙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院承办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第四届委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议

3月1-3日,由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主办、我院承办的“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第四届委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大荒国际饭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继承与传承针灸理论技术,创新与开拓针灸科学发展”。省卫生厅副厅长邢济春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我院王顺院长在开幕式上讲话。共有来自全国各地中医院校针灸学院、针灸研究院(所)、各针灸学会的会员1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本次大会全面总结了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选举产生了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同时举行了针法灸法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大会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东贵荣教授、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缙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吴焕淦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孙申田教授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著名针灸专家作主题报告。报告主要围绕“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针法灸法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问题展开。 

乙肝“小三阳”并非绝对不可治愈转阴

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不能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病情将持续进展,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危及生命。近日,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省祖研)南岗分院综合内科兼消化科主任张雅丽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使一例乙肝“小三阳”患者治愈转阴。记者就此采访了张雅丽教授,她指出:乙肝“小三阳”患者经科学合理治疗并非绝对不可治愈转阴。什么是乙肝“小三阳”省中医研究院(省祖研)南岗分院综合内科兼消化科主任张雅丽教授介绍,乙肝“小三阳”是指乙肝五项的检测中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均是阳性。乙肝“小三阳”的传染性大小因病情而异,需要通过HBV-DNA检测出来,如果HBV-DNA大于参考值,则说明有传染性,数值越大,传染性越强。乙肝“小三阳”的症状及危害据张雅丽教授讲,大部分乙肝“小三阳”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和不适感,通常情况下容易被认为比乙肝大三阳病情轻,但据临床研究发现,不少肝硬化患者恰恰就是从乙肝“小三阳”发展过来的,因此对于乙肝“小三阳”也不容忽视。张教授说,目前国内公众对乙肝治疗仍存在严重误区,全国约3000万慢性乙肝患者中,仅有19%接受了正规的治疗。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发病率多年来一直高居全球前列。由于乙肝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给患者以及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已成为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肝“小三阳”转阴个案病例介绍张雅丽教授在6月初收治的一位乙肝“小三阳”病人,入院时肝功检测显示转氨酶高于正常人数十倍。该病人经过张教授的系统治疗和中药膏方调理后,乙肝“小三阳”转阴,并且肝功恢复正常。典型病例如下:患者王某,女,49岁。该患素有乙肝“小三阳”病史多年,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自行口服黄连素、乳酸菌素片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于2012年6月1日来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南岗分院消化科就诊。患者入院症见:身目俱黄,小便黄,头重身困,胸脘痞满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口干口苦。门诊乙肝五项检查显示为乙肝“小三阳”,肝功结果显示转氨酶高于正常人数十倍,确诊为“慢性黄疸型乙型肝炎”、“胆囊炎”,并收入院。入院后,中药治以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化裁,并配合保肝降酶的西药静点。经过半个月的系统治疗,该患者于6月20日出院,出院时患者病情稳定,肝功检测转氨酶略高于正常水平。出院后遵医嘱服中药膏方进行巩固治疗。患者在服用一个月中药膏方后,于7月24日再次复查时显示,乙肝“小三阳”已转阴,转氨酶已恢复至正常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临床上已实现转阴,且各指标稳定,嘱患者继服膏方,定期随访。中医药治疗乙肝疗效可靠中医药治疗肝炎历史悠久,张雅丽教授在治疗中以清热利湿扶正祛邪为治则,结合患者的体质因素、微细症状等治疗;采用中医经方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化裁对乙肝辨证施治,收到显著疗效。善后予以舒肝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中药膏方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药证相合,明显提高临床治疗乙肝“小三阳”的有效率。乙肝“小三阳”转阴得出的提示张雅丽教授表示,乙肝“小三阳”患者在临床实现转阴较为少见,这例治愈病例虽属个案,但可提示:乙肝“小三阳”患者经过科学合理治疗并非绝对不可治愈转阴。此外,对于已经确诊为乙肝的病人建议尽早治疗,越早治疗越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张雅丽教授提示广大乙肝患者:必须科学治疗、合理用药,平时用药要慎重、不可乱用药或应用不明药物,包括抗感冒药、抗生素等,均不可自行应用,从而避免个别药物对肝脏造成损伤。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生气,因为长期心情不好会导致肝郁脾虚,不利于肝病的治疗。在饮食方面,乙肝患者不能饮酒、少食油腻之品。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会代谢成乙醛,乙醛能直接损害肝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尤其是对糖、脂肪和蛋白质在肝脏中的代谢影响较大。最后,张雅丽教授提醒,乙肝患者因个人体质不同,即使采用同样的治疗手段,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少数人的乙肝“小三阳”能够转阴,也需要定期调理治疗;对于“小三阳”不能转阴但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加上愈后的调理治疗,能有效防治或延缓乙肝患者向肝硬化及肝癌方向发展的趋势,并防止和减少腹水、消化道出血等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从而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杜丹)专家简介: 张雅丽,省中医研究院南岗分院综合内科兼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国医大师张琪教授的高徒,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著名消化病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黑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诊:周一、三、五全天,周六上午,省中医研究院南岗分院消化科诊室(123室)地址:哈尔滨市西大直街33号咨询电话:87588511转6613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化疗后头疼正常吗

治疗食管癌的放疗方式之一就是普通放疗,它对正常组织的伤害比较大,所以应用比较少。比普通放疗更好的是适形放疗和强调放疗,这几种放疗方式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另外还包括立体定向放疗,这种放疗方式几乎不会损伤周围健康组织。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分期

食管癌的分期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早期、中期和晚期,其中早期食管癌包括0期和Ⅰ期,中期食管癌包括Ⅱ期和Ⅲ期,晚期食管癌包括Ⅳ期。早期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直接在腔镜下切掉内膜;中期患者需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则是以放疗和化疗为主。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什么是乙状结肠腺癌

发生在乙状结肠的恶性肿瘤是乙状结肠腺癌,具体分析如下:乙状结肠癌归根结底属于结肠癌当中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具有家族史的特点,可能是由结肠息肉、结肠疾病等恶变发展过来的,发病后随着病情发展的阶段不同,从而出现诸多不适以及损伤。乙状结肠癌在发病的最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但是这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饮食注意

一旦患上食管癌这种疾病,患者需要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确保身体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再就是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的食物,还要做到荤素搭配,不要总是吃素食,也不要总是吃荤食,另外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预防措施

想要预防食管癌,平时得少吃富含大量亚硝酸盐的咸菜,也不要总是吃特别烫的食物以及很硬的食物,以免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加大食管癌的发病率。除此之外,患者还要多参加体育运动,并且要定期到医院去做身体检查。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食管癌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想要预防食管癌,首先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吃得过饱、过快,避免吃滚烫的食物,戒烟戒酒等;平时还应多吃香菇、玉米、红薯等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发现异常时积极治疗,也可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
车嘉铭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阑尾炎能自愈吗

阑尾炎一般不能自愈,需要进行手术或使用抗生素治疗。阑尾炎是由阑尾发炎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阑尾破裂并引起严重感染。 阑尾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一部分,位于大肠右下腹部。当阑尾发炎时,通常会出现腹痛、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不进行治疗,阑尾会继续发炎,并在一定时间内形成脓肿或穿孔。这可能导致阑尾破裂,使感染物进入腹腔,引起更严重的感染症状,如腹膜炎。 治疗阑尾炎通常会包括手术或抗生素治疗。手术通常是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来切除发炎的阑尾。抗生素治疗则是使用抗生素来消除感染,并预防感染扩散。 如果怀疑患有阑尾炎,应立即就医并接受合适的治疗。自行等待并希望其自愈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徐建威
徐建威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