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2 12:00
神经性厌食症,又称厌食症,是一种心理生理障碍,患者故意将体重明显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努力维持这种状态。它在青少年中更为常见。发病年龄多为13-25岁,主要涉及女性。男女之间的比例约为1:9.5。
目 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诊断检查神经性厌食症日常保健神经性厌食症影响神经性厌食症如何调理
神经性厌食症
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大多数专家认为,该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1 社会心理因素:
13岁以后,是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快阶段。对于性心理发育不成熟的女孩来说,她们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发展自己的第二性征和日益丰满的体型,容易产生恐惧、害羞和强烈的愿望来保持或恢复发育前的“苗条”。
2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压力会严重影响个人观念和行为。在现代社会,苗条的身材作为能力、优雅和吸引力的象征,使低体重受到人们的青睐。然后我觉得我想保持我的身材,所以我不吃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被发展为厌食症。
流行病学的特点表明,社会和文化因素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青少年思想活跃,追求苗条。此外,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女性很容易用男性的审美观来约束自己。所以节食在女性中很流行。AN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3 其它社会学因素:
在大多数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率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患者来自社会地位高或经济富裕的家庭;城市居民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居民;在城市中,私立学校的女生的发病率高于普通学校。
4 个体易感素质:
他们往往竞争激烈,做事完美,喜欢追求表扬、以自我为中心和神经质;另一方面,他们往往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多疑和敏感、过度依赖家庭、内向和害羞。这些人也容易厌食。事实上,它也可以归因于心理因素。
5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对本病有一定的作用,认为下丘脑功能异常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6 精神和心理因素:
流行病学发现,80%以上的AN患者在月经期间7年内发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月经、乳房隆起、臀围增大等)。如果一个女孩不能适应这种变化,AN可能会有过度的心理压力。这些患者大多性格孤僻、内向、雄心勃勃,或精神创伤(如失恋、学习成绩下降等)导致失落。
患者自我图像评价障碍和扭曲。有人建议AN是一种不典型的精神疾病。在AN家庭中,情感疾病的发病率很高,类似于原发性精神疾病家庭。AN患者通常患有抑郁症,这不能仅仅从饮食障碍引起的营养不良来解释。因此,情绪障碍很可能是原发性的,甚至是原因。
7 饮食因素:
由于缺乏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减肥知识,患者故意控制饮食,减肥导致营养不良,严重的营养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神经性厌食症。
8 诱发因素:
高考压力、亲属分离、家庭环境变化、自尊心受损、身体疾病等因素都会诱发神经性厌食症。
9 家庭因素: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往往缺乏亲密关系,甚至有相反的行为。沟通障碍、更多的体重问题、更多的身体疾病、情感疾病和饮酒也是家庭常见的致病因素。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和检查
目前,外国学者仍遵循1972年Feighner提出的六项诊断标准,认为其发病年龄约为10~30岁。根据我国神经性厌食症病例的特点,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应为:
1、10岁以上。
2、由于精神刺激或学习、工作压力过大而发病。
3、体重减轻20%以上或同年龄标准体重减轻15%以上。
4、厌食、消瘦是由严重疾病和精神疾病引起的。
5、排除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引起的厌食症。
6、少数病人以保持苗条为美,怕长胖,有意识地控制饮食,而宁愿挨饿瘦。
神经性厌食症病例应住院进一步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必须排除内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厌食症、肝、肾、胃肠道检查、蝶鞍层像和/或颅脑CT检查(注意垂体恶性病质)。住院病例还应检查内分泌腺功能,如垂体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生长激素分泌功能等。
33神经性厌食症日常保健
慢性精神刺激的主要因素是苗条的身材,而有意节食的人只占少数(13%).因此,缓解慢性刺激和过度负担是预防或减少疾病的主要措施。
1、情绪预防:女性发病较多,表明这一时期性格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或家庭不和谐,父母之间的矛盾,家庭重病或死亡,意外挫折等,容易发生,所以保持乐观的精神,思想开放是至关重要的。
2、劳逸结合/将脑力劳动与适当的体育锻炼、体力劳动相结合,适当安排娱乐活动和休息,可防止过度劳累引起的下丘脑功能障碍。
3、对于正确的人体美教育,少数病例对饮食和肥胖体重有顽固的偏见和病态心理,导致强烈的恐惧和饮食控制,保持所谓的体型“美”,因此正确健康的“美”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4神经性厌食症的影响
神经性厌食症的主要危害是:
严重营养不良导致身体功能下降,严重贫血、恶液质、心率慢、易感染,从而威胁生命。低于标准体重65%时,患者死亡率高达10%~15%。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期,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育,影响了性成熟的发展,对患者未来的性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降低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要注意,尽快治疗。
过度减肥对性有什么危害?
病情较轻的人会对性行为持消极态度。他们的性心理发育缓慢,结婚晚,性欲低下,婚姻关系不成熟,害怕阴道检查和分娩疼痛。他们经常对自己的性感受和性行为感到内疚和懊悔,心理冲突,可以参与性活动,但没有反应,不能享受性快乐,强烈依赖男人。如果保持活跃的性活动,可能会因为盆腔脂肪减少而出现性交疼痛或不适,性交时会缺乏润滑。男性也会出现这种疾病,这表明这些病理变化没有性别依赖性。
神经性厌食症常导致闭经和继发性生育能力下降,但定期月经周期的恢复将直接与患者的体重恢复程度有关。大多数继发性闭经妇女在体重恢复正常后也会恢复正常,早期更年期是相当罕见的。至于原发性闭经的神经性厌食症妇女是否能获得正常的月经周期尚不确定。
即使这些妇女在康复后仍然面临着社交能力较弱的问题,她们也很少有机会结婚或维持性关系。他们可以获得生育能力,只要他们能获得相应的体重恢复,他们的孩子在出生和童年都是正常的,但新生儿的死亡率显著增加。在抚养孩子时,他们总是有意识地限制孩子的热量摄入,并对这些情绪不稳定的母亲的孩子给予适当的监测,以防止营养不良。
55如何调理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起病缓慢,常无饥饿感,青春期女孩较为常见,出现体重减轻和闭经。
(1)饮食要点
本病无实质性病变,主要是处理各种心理矛盾,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过度负担;学习和掌握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注意饮食中的颜色、香味、味道、形状和营养。购买食物时,注意不断改变设计和颜色的品种。菜肴应清淡清爽,颜色鲜艳,并可适当选择酸味和辛辣的食物,以增强食欲。在烹饪方法中,可以使用、油炸、蒸等方法。但要注意营养的平衡,以确保身体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
(2)常见的神经性厌食症治疗方法
①山药鹌鹑
【原料】山药20克,参20克,鹌鹑1克,盐1克。
【制作】将鹌鹑洗净,切成块,加入山药、参、精盐放入沙锅中,大火烧开,小火炖30分钟,肉煮熟后喝汤。
【服法】配餐。
【功效】健脾养胃,适用于疲劳、神经性厌食等疾病。
②山药鱼片汤
【原料】鱼250克,海带丝50克,豆腐100克,调料适量。
[生产]将鱼切成片,山药切碎,在锅里加水,加入海带丝和山药粉,煮豆腐块和鱼片,加盐,煮葱、胡桃粉可食用。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健胃,滋补强壮。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厌食等疾病。
③山楂麦芽馀
【原料】生山楂25克,炒麦芽15克。
【制作】将生山楂去核,切片,用开水和炒麦芽一起泡,渴饮。
[服法]代茶。
【功效】健胃,导苏肖食。适用于消化不良、宿食停滞、神经性厌食等疾病。
④山金胡萝卜汤
山药30克,内金10克,新鲜胡萝卜200克,红糖20克。
胡萝卜洗净切片,放入锅中与山药、内金一起煮30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服法】汤吃胡萝卜、山药、内金。
【功效】补中健胃,帮助消食。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物少等症状的调节。
疾病百科| 神经性厌食症登记科:神经科温馨提示:多注意补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如多吃肉、蛋、牛奶和蔬菜。
神经性厌食症,又称精神性厌食症,是精神性饮食障碍,以故意节食减肥为特征。多发生在青少年(约85%发生在13-20岁之间),而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十倍左右,可以持续几个月到几年。虽然有些人节食前属超重,但他们在正常体重时仍然节食;另一些人由于职业需要而保持体重,如歌手、演员、模特和运动员。他们的患病率很高。厌食症也来自更富裕的家庭,患者更多>>
病因治疗预防食疗好发人群:12~18岁青少年早期或青少年早期常见症状:体重减轻、性功能和性发育障碍、营养不良[详情]是否为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疾病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相关医院沈阳沈北沈医院【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