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9 10:00
11月23日是中国传统的小雪节气。天气变冷是补品的好时机。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远三白,近三黑”,多吃温热的食物驱寒,早睡晚起,避免熬夜……
一、起居
冬天,早睡晚起,不要熬夜。日常生活要御寒保暖,防止感冒。注意白天开窗通风。每天晚上10点睡觉,好用热水泡脚,按摩脚底涌泉穴。
二、饮食
小雪节气,宜吃温性食品和益肾食品。核桃、葡萄、栗子、鸡、虾、姜、胡椒等温性食品;肾食品包括腰果、山药、芡实、紫米粥、白果、核桃等。此外,多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也就是说,要远“三白”:糖、盐、猪油;接近“三黑”:个是木耳,第二个是紫菜,另一个是紫米。三个黑人对人更好。这是健康专家推荐的"三白"、近"三黑"。
三、运动
在小雪节气中,天气往往是寒冷和黑暗的,绿色植被和红花减少,此时人们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特别容易引起抑郁,所以我们应该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来增强体质。
四、练功
小雪时节, 人体疾病在经络上的表现多为足厥阴肝经病变。肝经络从脚趾开始,沿脚背内踝前缘向上。内踝8寸交叉口出足太阴脾经后,过膝、绕阴器、至小腹、人腹、威胁胃、肝、络胆、上膈、威胁肋、沿喉进入鼻内窍、向上连目系、向上与督脉交叉。其支脉从眼系分离,下行于脸颊,环绕嘴唇;另一个支脉从肝脏分离,上贯膈,注入肺部,交于手太阴肺经。
①、十月中小雪坐功
每天凌晨3点到7点,左手用力按压膝盖,右手握住左肘向右拉,然后换右手按压膝盖,左手握住肘部向左拉。反复做三到五次,然后敲牙齿36次,呼吸,液体吞咽丹田九次。
可治:肘部脱臼、风湿热毒、妇科腹肿、遗尿、尿不出、血尿、足内翻、抽搐、关节肿痛、转筋、痉挛等。
②、干浴按摩功
站着,坐着练习,全身放松,手掌摩擦热,先按摩面部64次,用手指从头顶到头部,侧头梳64次,使头皮发热,然后用手掌摩擦脚,摩擦64次,后摩擦胸部、腹部和背部,做干浴,摩擦热。该方法适用于预防流感。
③、抱膝导引功
具体方法:端坐在椅子上,两脚分开,肩同宽,大腿和小腿90度,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颌微向内收缩。全身放松,呼吸均匀,右脚在地上,抬起左膝,双手在左小腿下部,靠近腹部,移动36次,然后左脚在地上,抬起右膝,双手在右小腿下部,靠近腹部,移动36次,可使下肢气血光滑,经络疏浚。该方法适用于膝关节以下的下肢疼痛和下肢麻木。
五、多晒太阳,多听音乐
在北纬地区,不要害怕寒冷,不要出去,适当地出去晒太阳,接受阳光。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非常重视阳光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认为经常晒太阳可以帮助人类的阳,特别是在冬天,因为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应该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冬天经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阳、温通经络的作用。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冬季多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钙的吸收;阳光有助于合成5-羟色胺,克服抑郁症。冬天,我们应该预防恐惧,因为恐惧会伤害肾脏。保持乐观,积极对待一切。
另外,小雪已经是初冬了,天气比较冷,穿衣保温很重要,以防感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