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9 07:59
近,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迎来了大幅降温,人们又开始了“冻手冻脚”的日子了。许多人进入寒冷状态,出门时会把自己裹得紧紧的,或者窝在空调房间里不出门,以保证自己的身体热量。那么冬天怎样才能保暖呢?小编今天想告诉你身体怕冷的部位,让我们好的保暖工作能让你在冬天保暖。
1.脚暖
我们都知道双脚保暖很重要,虽然双脚支撑着人体“大厦”,但它远离心脏,容易影响血液循环,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感冒。
因此,冬季必须注意保持鞋袜的温暖和干燥;每2~3小时后,你可以起床走路10分钟,以促进脚的血液循环。此外,睡觉前用热水浸泡脚后,用手掌按摩脚心约10分钟,也可以发挥保健的作用。
2.头暖
老一辈人经常教我们头是冷的地方。为什么?“头是诸阳之会”,人体经络多聚集在头部,头部得不到保护,就像热水瓶没有盖子一样,体内阳气容易分散。
所以冬天出门要戴合适的帽子。冬天气温低,要慎重选择帽子,要保暖,比如羊毛编织帽、针织帽、棉帽或绒帽,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耳朵和头部。
3.颈暖
颈部承担头部,然后是身体的躯干。它可以被称为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当人体颈部感冒时,可能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血液迅速减少,严重甚至引起头晕、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等不适。
所以冬天出门一定要准备一条温暖的围巾,可以抵御风寒入侵,预防感冒。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戴围巾的时候习惯一起捂脖子和嘴巴,不利于健康。因为围巾纤维容易脱落,容易吸收灰尘和细菌,随着呼吸容易进入体内,引起疾病。
4.膝暖
老年人在冬天必须注意膝盖的温暖措施,事实上,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膝关节脂肪较少,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冬季膝关节周围血液供应减少,保护和身体调节能力降低,寒冷容易侵入,容易诱发膝关节疼痛。
因此,对于女性来说,冬天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裤等,骑自行车、外出锻炼时可以戴护膝,注意不要过度锻炼。
5.鼻暖
“鼻为肺之窍”,为了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我们必须保持这一点“门”。每天早上和睡觉前,用拇指外侧按摩鼻梁和鼻翼约30次,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次~20次,促进气血循环,增强鼻耐寒性。风大的时候出门戴口罩。
6.耳暖
虽然耳朵体积小,但接触空气面积大,热量容易散发,“耳是宗脉之所聚”,十二经络都是通过耳朵的,所以冬天出门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
你可以戴上耳袋,或者用宽帽子和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房间,你可以用手快速搓耳朵,让耳朵快速升温。
7.腰暖
“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到寒冷刺激,人“先天之本”也会有牵连。中老年人遇到冷风后,容易刺激神经,引起腰痛,甚至复发旧病。
除及时增加衣服外,晚上睡觉时还要注意盖被子;晚睡前用双手搓腰眼,使腰部发热;必要时可选择护带加强保暖。
8.背暖
中医认为背是肾,人的阳源于肾,所以寒邪容易中伤肾阳,感冒往往从背开始。保持背部温暖可以预防感冒,增强肾脏,增强腰部,防止旧病复发。
除了添加背心和马夹,冬天背部保暖的关键是晒太阳。中午光线强烈时,你可以出去散步,接触阳光,帮助肾脏的阳气升起。
提醒:冬季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抗寒能力下降,易感冒,记住上述8个部位的温暖,冬季做“暖美人”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