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17 12:00
红枣,又称大枣。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之一。大枣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一项国外临床研究表明,持续食用红枣的患者的健康恢复比单纯服用维生素药物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红枣是温带作物,适应性强。红枣被称为铁杆庄稼,具有抗旱、耐涝的特点,是节水林果产业发展的首选。那怎样吃红枣才能补血呢?
那吃红枣的方法有哪些呢?
1、红枣粥是粥/粥,主要原料是枣、米,味道甜,工艺煮,烹饪难度初级。红枣含有蛋白质、糖和枣酸、单宁酸、粘液,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大米含有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单糖、维生素B、钙、磷、铁等。红枣温味甘,补脾胃,益气生津,大米平味甘,补中益气,健脾胃,解渴。
2、红枣50克,粳米100克,菊花15克,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厚,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食用。该方具有脾、血、肝、眼的作用;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发挥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的作用。
3、红枣5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适量白糖。将水发木耳去杂质洗净,切成小块。红枣去核,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至红枣、木耳烂熟,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据本草记载,红枣具有润肺健脾、止咳、补五脏、治虚的作用,配以滋补强身黑木耳,其补益、滋养、活血、养容的作用增强。常食能使面色红润,青春焕发,这汤对女性特别有益。
4、红枣20克,薏米20克,白果15克,龙眼肉10克,放入锅中煮40分钟,加6个鹌鹑蛋煮去壳,煮半小时,加入适量红糖或冰糖食用。这种汤有养心、清湿、健脾、健胃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以减少皮肤上的痘痘、痘痘、扁平疣等。,使皮肤湿润、嫩滑、光滑、白皙。
5、红枣也可以在铁锅里炒,泡在水里喝,可以治疗胃寒、胃痛,然后加入龙眼,是补充血液、气的茶,特别适合教师、销售人员和其他经常使用高喉咙的人。若再加4~6粒枸杞,还可治疗便秘,但大便稀的人不宜加枸杞。女性朋友常喝红枣、桂圆、枸杞茶,皮肤白皙,美容效果好。枸杞不要放太多,只要几粒,红枣和龙眼只有6~8粒。每天早上上班后给自己泡一杯,既能补气补血,又能明目,特别适合长期待在电脑前的工作狂。
6、红枣20个,鸡蛋1个,红糖30克,水炖一次,适合产后恢复,有益气补血的作用。红枣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红枣中维生素含量高,对人体毛细血管有健全作用。
7、姜500克,红枣250克,盐100克,甘草150克,丁香25克,沉香25克。一起捣成粗末备用。每次15-25克,早上煎或泡茶,一天喝几次。这种茶具有健脾、养血、健胃、安神、缓解抑郁的功效。长期使用使人看起来白嫩,皮肤光滑,皱纹减少。
没有在铁锅里炒硬炒黑枣泡茶是没有用的,因为皮肤包裹着枣,营养不能出来,炒红枣,用沸水浸泡后,皮肤裂开,营养会慢慢渗出。
8、红枣、花生、龙眼,加红糖,加水在锅里慢慢炖,炖烂,经常吃,补血效果很好。
9、红枣、红豆、糯米一起煮粥,红豆不容易烧,你可以先煮红豆,红豆煮烂,然后放糯米,红枣一起烧,也是一种补血的食物。
10、红枣10粒切开,白果10粒去壳,孩子只能吃5粒,加水煮15~20分钟,每天晚上睡觉前吃,可以补血肾、咳嗽哮喘、尿频、夜尿,效果很好,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是老年人、儿童肾、咳嗽哮喘的特殊处方。红枣10粒切开,枸杞10粒,煮水喝,补血补肾,专治腰膝酸软,多年食用,具有养颜祛斑的功效。
11、红枣切10粒,姜3片,开水喝,是开胃的好方法。
12、此外,用猪蹄和大豆炖;用甲鱼和枸杞、红枣、姜炖;牛肝、羊肝、猪肝烹饪、炖,或与米饭一起煮粥;牛骨髓、猪骨髓、红枣炖;牛筋、猪筋、花生、姜炖,这些都是补血的好食物。
在做这些食物时,我们应该注意新鲜的材料选择,炖食物,以便有利于消化和吸收,这需要家庭负责人有耐心,并能坚持多年。只有在一日三餐中努力工作,我们才能真正确保家庭的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贾勇副院长
擅长:牛皮癣、白癜风、皮炎、过敏、湿疹、荨麻疹、扁平疣、疱疹等
男科医生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男科微创手术等疾病。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常见及疑难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祝肇刚中医内科专家
擅长:咳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肾病、肝病、脾胃病、失眠、肿瘤放化疗术后调理等内科疾病;抽动症、淋巴瘤、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儿童糖尿病、川崎病、湿疹、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刘根尚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治疗长期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过敏性疾病、脾胃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动脉硬化、多发性斑块、脑出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