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贾如意博士
记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贾如意博士
文章类别:重点专科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5-27 10:12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
“美丽泉城”需要“健康济南”,需要群众生命有呵护,诊疗有良医。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卫生,在“加快科学发展,构建惠民强卫,助力美丽泉城”过程中,需要科学发展,需要跨越式发展,需要为人民群众健康培养和早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医护专家。正是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济南卫生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举全系统之力,深化医改,加强人才队伍,着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名医生、名科室,济南卫生也从而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名医疗机构。
其中,居于泉城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在市卫生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院党委书记、院长贾如意,带领新一代四院人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他们,正在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令人心动的答案:以“数字化医院管理、人性化医疗流程、高水平科技创新”为抓手,以率先发展的境界干事业争先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工作促发展,全力迎接“三甲”医院复审的挑战,为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流现代化医院努力奋斗!近日,贾如意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也成为市四院人才建设的一个里程碑,这是对市四院的认可,是对市四院人才建设和专业水准的肯定。
市四院,风劲扬帆正当时。
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以立身
古语有云,大医精诚。“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贾如意在心血管病的诊疗、研究以及学科和科室建设上,已经使得市四院“心血管病专业”成为省内外的知名品牌。
1987年在市四院参加工作,贾如意在这里已经努力了26个春夏秋冬。1998年于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作为当时济南市卫生系统内唯一的心内科博士,他成为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的不二人选。
多年来,贾如意时刻瞄准现代医学高科技的发展方向,善于捕捉发展机遇,在心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心血管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他带领专业组其他同事在省内率先开展冠状动脉腔内超声诊断工作,开展了血管腔内超声对PTCA加支架术的指导工作,开通了急性心梗的“绿色通道”;广泛开展了PTCA加支架术、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等,为心脏病介入诊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强重点专业与国内著名医院的联合与协作,先后筹建成立了济南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心脏中心济南心脏分中心,筹备召开了九届济南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主办了四届泰山心脏病学会议。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的市四院心血管病学专业技术力量雄厚、设备一流、环境优雅、服务优良,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评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济南市A级重点学科、山东省特色医疗专科、山东省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学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学科特色和区域优势。如今已是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硕士生导师的贾如意始终精勤不倦,在抓好医院管理的同时,坚持每周看专家门诊,每天尽可能地到科室参加查房,进行疑难、危重病的会诊,精心为患者服务。
谈起这些,贾如意将专业的进步归功于他的团队,“医院心血管专业的发展,是全院上下共同奋进的成果,是团队敢为人先、善抓机遇,大胆设想、细心求证,从学科建设到制度管理,从人才培养到发展策略,科学周密且富有创想的发展规划,对于专业的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创新思维 科学管理谱新篇
从医学博士到三甲综合医院的掌舵者,从学科带头人到一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贾如意着眼于创新思维、求高求远,时刻瞄准医学科学和医疗市场的前沿,引导医院不断向前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秉承“质量唯高、服务唯好、人才唯强、技术唯精、安全唯牢、管理唯优、作风唯谨、文化为先”的大医之道不断前进。
为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以强基为先,按照环境舒适化、设备现代化、信息数字化、诊疗人性化、安全自动化的思路和要求,筹集资金对门诊楼进行总体改造装修,方便患者就诊;从满足患者需求出发,通过调整门诊布局,优化急诊科、血透科、病理科等科室的服务流程,使就诊时间得到最大化的缩短。为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医院引进高端螺旋CT、DR、内窥镜等高精尖诊疗设备,为医护人员的诊疗提供最先进的“装备”和平台。为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条件,投巨资兴建的门诊病房综合楼目前已完成立项、日照分析、环境评价等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医院参照JCI标准,新成立质量控制办公室,构筑全员参与、多层次、动态的三级医疗质控网络,制定质控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实施基础环节和终末医疗质量全面监控。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规范诊疗行为,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人才使用方面,医院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使用与提高并举,认真做好创新拔尖领军人才的挖掘,培养和引进工作。医院全力推进重点学科、特色专科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心血管病专业、脊柱关节病专业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
近年来,医院先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一百余项;取得科研成果31项,1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奖3项、济南市科技进步奖18项;发表SCI论文24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268篇。与泰山医学院联合举办了第四届院校科技协作交流会议;加强与国外医学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美伊美医院国际交流部和美中医学教育协会签订了友好合作意向协议书,拟在人员培训、科研合作、医学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瑞典卡罗林斯卡皇家医学院终身教授曹义海来院进行学术座谈;休斯顿医学中心儿童医院王海军教授来院进行医疗质量改进的学术讲座。在全国2012“拜耳杯”社区慢病知识挑战赛中,获得总决赛一等奖;组织参加济南市卫生系统医学影像技师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组织参加济南市卫生系统第一届临床检验技能竞赛,分别获得临检组、微生物组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
无德不立 为民服务释情怀
医者仁心,从医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在汶川地震救援医疗的大后方,贾如意不分昼守在爱心病区,践行着“我不能去到灾区最前沿,但我一定守好灾区的大后方”的承诺;在全运会自行车比赛医疗卫生保障的第一线,他带领医护人员承担的所有保障及诊疗均及时、合理、得当,真正做到了零失误、零差错、零投诉;在挽救生命垂危病患的手术台上、病床旁边,他用精湛的医术和仁爱的服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父亲因突发心肌梗死被送往贵院抢救。医护人员将老父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医术高明,我代表全家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是一位患者家属送来感谢信,感谢由贾如意带领的心内科团队医护人员对他父亲的全力抢救。原来,平日身体硬朗的李大爷突然晕倒,被家属紧急送往济南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经心电图等检查,被确诊为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到位开展紧急施救。在4个多小时奋力抢救过程中,患者先后5次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室颤,病情十分危急。贾如意凭着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导医护人员及时应用静脉溶栓,电除颤,抗心律失常等综合治疗,期间,病人多次险象环生。经过医护人员10余天精心治疗,老人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该院心血管病专业的年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以及各类抽样满意度调查均达到100%;送给贾如意本人以及其他医护人员的锦旗更是数不胜数。在贾如意看来,这些都是职责所在。行医这些年来,多少次帮患者垫付医疗费用,多少次为困难患者捐款,贾如意已经记不清了,但他心里清楚,自己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付出,却可以给一个困苦的家庭带去一缕阳光,“医生以仁爱之心对待病人,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甚至把他们的痛楚当作自己的痛楚。这样,我们就会全身心地为病人着想,并且尽量少花钱而看好病。解人之痛,暖人之心,才能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后记: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对于高端人才的一种奖励制度,能够获此殊荣的医务人员屈指可数。这项荣誉对贾如意是褒奖,也是压力,因为他深深懂得,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代,在医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如何带领四院人戮力同心,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满足群众的健康新需求,增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需要他和四院人作出更大的努力,那就是:为医院谋发展,为百姓保民生,就必须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办院方针,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始终把保障人民的健康作为医疗服务的根本目标,竭力扩大受惠人群,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
前进的方向已明,贾如意和四院人在同心奋斗,他们开启的,将是仁心济世的辉煌乐章,他们将为济南卫生描绘精诚医魂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