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脊柱外科孙炳卫、刘淑恒、张庆国治疗组近日完成1例Wiltse入路微创TLIF、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患者术前诊断为腰4-腰5、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腰椎管狭窄症,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右下肢仍疼痛剧烈,无法入睡,不能下地活动,VAS评分8分,属重度疼痛。病人有高血压、心肌梗死冠脉支架植入病史,有腹主动脉瘤病史,手术风险高,治疗组讨论决定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组医师利用我院手术室微创牵开器,采用腰后路Wiltse入路微创腰4-腰5、腰5-骶1椎间盘切除、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TLIF)、经皮腰4-骶1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术中出血约400ml,未输血,手术后病人疼痛完全消失,术后3天可戴支具下床活动。
这类疾病传统的治疗方式为腰椎后路正中切口,长约15-20厘米,剥离两侧椎旁肌,部分或完全切除椎板,虽能达到充分减压坚强内固定的目的,但需要破坏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广泛剥离肌肉和长时间牵拉椎旁肌肉,容易导致术后顽固性腰背疼痛——融合病。而Wiltse入路经由多裂肌和邻近肌肉天然的间隙进入,通过钝性分离肌束可减少对多裂肌的损伤,避免了剥离椎旁肌肉和棘突,减少术后瘢痕形成,从而降低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且保留了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保护了脊柱稳定性,有助于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若同时应用通道技术或微创拉钩,可再次降低肌肉损伤,减轻手术中肌肉所承担的拉力负荷,从而避免传统方法牵拉肌肉造成的肌肉变性、坏死。临床数篇文献报道Wiltse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病人卧床时间短, 系符合微创理念的一种实用手术入路。本例手术同时结合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TLIF)手术,减少了骨量切除、减少出血,做到直接减压,增加植骨融合面积,提高了融合几率,重建了腰椎生理曲度,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创伤小,出血少,比切开置钉更精确;本病例同时结合3项微创技术,真正做到了微创治疗腰椎疾病,为临床治疗胸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畸形等腰椎疾患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