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院心脏外科王治平、区景松教授成功为一名重症肺动脉栓塞伴肺动脉高压患者施行肺动脉血栓清除+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这也是我院首次开展这种手术的病例。
患者女性,63岁,因为“头昏、胸闷、气促3天”于8月7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经过胸部CT检查发现双侧肺动脉有大量血栓,当时患者出现低氧血症,I型呼吸衰竭,转到MICU治疗,行肺动脉血栓溶栓等治疗,并辅以呼吸机面罩辅助呼吸,病情十分危重。
经过MICU积极抢救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但仍存在低氧血症,血氧分压在吸氧时仅为54mmHg,活动力差,且胸部CT提示,左侧肺动脉血栓减少,但右肺动脉仍有大量血栓,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高压,估测压力为75mmHg,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右房右室增大”。心脏外科王治平、区景松教授认为,该患者目前肺动脉栓塞诊断十分明确,已过急性期,溶栓效果不佳,CT提示双肺仍有许多血栓,加上患者存在低氧血症、活动力差,超声又提示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如果不进行肺动脉取栓并肺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预后极差。
但由于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且严重,包括肺再灌注损伤、肺动脉高压危象等,且在我院又是首次开展,需要认真准备和评估。最后,经过术前充分准备,上报新技术开展和重大手术报告后,8月30日,在体外循环和麻醉科协助下,王治平和区景松教授为病人进行了双侧肺动脉取栓+肺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
手术在常规切口、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术中清除肺动脉内的血栓,并剥脱了肺动脉内膜至亚段级肺动脉。手术顺利,内膜剥脱完整,但术后早期出现了肺高压危象以及肺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经心脏外科ICU唐白云教授等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情况趋于好转,术后第四天拔除气管插管。转出监护室后患者恢复良好,心肺功能逐渐好转,不吸氧血氧分压高达70mmHg,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压力估测34mmHg,胸部CT提示双侧肺动脉未见明显血栓,肺动脉血流通畅,从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均表明该手术不仅彻底治疗了患者的肺动脉栓塞,还缓解了肺动脉高压,提高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于术后2周余就康复出院,目前门诊随诊1个多月,情况良好。
肺动脉栓塞伴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危重疾病,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术治疗而使患有该病的患者极度痛苦和死亡率十分高,文献报道当平均肺动脉压大于平均肺动脉压大于40mmHg时,1年死亡率为70%;平均肺动脉压大于50mmHg时1年死亡率为90%。
近年国际上开展肺动脉血栓清除+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这种手术技术极为复杂,手术的实施需要一个由外科、内科、麻醉、体外循环、监护等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团队,而且手术有较高的死亡率,文献报道示围手术期死亡率高达24%。因此,该手术在国内开展较晚,只有安贞、阜外等几家大型心脏中心开展,广东省内尚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