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冰冷手术刀遇上一颗温热的心
姚慧琳是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采访她之前,我打过三次电话,得到的回答都是要准备手术,实在没时间。最后,我只得利用她吃饭的间隙,完成整个采访。
手术室究竟有多忙
一见到姚慧琳,我就吐出了心中的疑问,手术室忙,那么究竟有多忙?她告诉我,最多的时候一天下来要做十几台手术,最长的手术达5个小时。她介绍说,从早上到现在有眼科手术、妇产科腔镜手术、急诊脑外手术、胸腔镜手术、关节镜手术。其中,脑外手术从10:40开始,到3:20才结束。眼前的姚慧琳吞咽着早已凉透的饭菜,我关切的问道:“饭凉了,能吃吗?”她笑笑说:“没关系,习惯了。饿肚子都不怕,凉饭算什么。”也就是在此时,我才知道她们中午很少亲自去外面吃饭,一直都是叫外卖。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叫外卖节省时间,不耽误工作,她这样解释道。我注意到桌子上还有好几份只剩半碗的饭,姚慧琳说那是其他同事没吃完的饭,手术来了,吃饭只能靠后。我想这也是姚慧琳的工作常态吧,一切事情都必须为手术让位。
同事有难发动全家慷慨相助
2010年,手术室护士张欢的手指在手术时不慎被乙肝患者的缝合针扎破。张欢是外地人,当时年仅20岁,父母不在身边,对济源毫不熟悉。众所周知,血液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一旦与乙肝携带者的血液有接触,就极可能被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可是防疫站在哪里?治疗费用从哪里来?谁陪自己去?一瞬间,恐惧、无助、孤独铺天盖地向她压来。躲进卫生间,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正在她绝望之际,姚慧琳走进卫生间,听到了她的啜泣声。面对护士长关切的目光,张欢就像受伤的孩子见到亲人一样,将心底的伤痛都放声痛哭出来。
没有一丝迟疑,姚慧琳当即拨通了丈夫的电话,让其开车来送她们到防疫站。打了防疫针,治疗费用约2000元,知道张欢经济紧张,不等她开口,姚慧琳已提前把钱结清了。担心张欢无人陪伴心理恐惧,当晚姚慧琳邀请她到家里居住,可口的饭菜、温暖的氛围,张欢的心里一下子就舒畅了许多。晚上,姚慧琳像亲姐姐一样和张欢挤到一个被窝,开导她,安慰她,和她聊天,说笑……那晚,张欢睡得香甜。半年后,也彻底解除了被感染的危险。
放弃团圆日,毅然替同事值班
春节期间,手术室李燕妮去西安探亲,本以为可以赶上大年初四的值班,无奈因大雪封路,无法按时返回。李燕妮思考良久,拨通了姚慧琳的电话,希望姚慧琳可以替她值夜班。大年初三,姚慧琳刚值过夜班,本来初五要陪孩子去舅舅家的,听到李燕妮的解释,她没有一丝犹豫,痛快地答应了值班的事情。“初四晚上,得知我要去值班,孩子的嘴撅得老高,抱怨妈妈不讲信用,抱怨妈妈只爱工作,不爱他。当时,丈夫在旁边一句话也没有说。我的心里酸酸的,明白丈夫心里也是有一丝不悦的,只是他明白我的工作性质。我欠了孩子和丈夫太多太多。”她回忆道。“在孩子眼里,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但作为医护人员,为患者做好服务是我的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再苦再累,我无怨无悔。”她坚定地说。
手术室里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冰冷的手术刀,当冰冷手术刀遇到一颗温热的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姚慧琳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没有麻木、没有冷漠,有的只是热情、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