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钢总医院

心内科简介

太钢总医院心内科始建于1984年,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地成长壮大。2004年被评为太原市首批重点学科, 2006年经山西医科大学批准成为山西医科大学心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到目前为止,拥有床位45张,包括普通病房、CCU、心导管室三个单元,医疗设备达1000余万元,年门诊病人数10000余人次,年出院人数900余人次,年业务收入1200余万元。

目前,学科具有专业人员 31名,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到70%,硕士研究生4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3名及主管护理师5名和护士12名。

目前拥有主要设备包括:德国Drager中心监护仪1套,美国G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台,呼吸机1台,微量输液泵10台,心脏临时起搏器1台,心脏除颤仪2台,美国GE多导电生理仪1台,射频消融仪1台以及心脏电生理实验室。

展开

科室医生

(共4位)
查看更多>>
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肺血管病、老年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心脏病

医院动态 更多>

太钢总医院职工合唱团荣获“最佳表演奖”

 在太钢公司2014年7月15日-7月17日举办的“太钢纪念建厂八十周年职工合唱汇演”中太钢总医院职工合唱团荣获“最佳表演奖”。此次太钢公司组织的大合唱活动共有33个单位的合唱队参加,我院抽调基层的70名女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认真辛苦的排练,比赛当天,她们以真挚的表情,甜美的歌声、整洁的服装、规范的动作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荣获“最佳表演奖”。

太钢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工作站成立

 2014年7月18日,太钢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工作站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太原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武忠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侯进平及太钢总医院负责人共同为院士工作站揭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胡大海教授,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吴军教授,山西省医师学会副会长张勇进教授及省内烧伤治疗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仪式。仪式上,太原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宣读了太原市院士工作站建设领导组《关于认定太原市第二批院士工作站的通知》。侯进平代表公司向院士工作站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是太原市委市政府、付小兵院士及其工作团队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体太钢人乐见其成的一件喜事、省事。付小兵院士长期从事创(烧、站)伤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工作,是这方面的顶级专家。总医院与付小兵院士开展烧伤、创面修复与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合作,是总医院加强技术建设、人才建设的成果,标志着总医院的人才引进工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太钢将为院士团队开展工作创造优良的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其顺利运行、多出成果。相信院士工作站的成功运作,必将带动总医院乃至全省烧伤救治工作水平的快速提升。付小兵感谢太原市委市政府对院士工作站建立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太钢的支持。他表示,院士工作站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推动双方交流学习,实现人才、核心技术等方面的提升发挥作用,为总医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贡献,共同推动山西省烧伤救治医疗工作的发展。

太钢总医院心内科跻身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前列

  2014年6月,太钢总医院心内科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正式成为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成为全国厂矿医院中首家具备该资质的医院,成为山西省第二家具备该资质的医院。太钢总医院心内科全体医务人员在学科带头人王慧峰主任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由冠心病介入培育基地通过国家卫生部的验收,正式成为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日前笔者走访了太钢总医院心内科后备学科带头人邬主任,她谈到:培育与培训仅一字之差,成为培训基地意味着我们科具备了培训资质,正式成为心血管介入医师的培训基地。目前,太钢总医院心内科分设在尖草坪和迎新街院区,尖草坪院区拥有心内一科、心内二科、心内三科、CCU(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心导管室。其中CCU设有13张病床,配备一流的多功能中央监护仪13套及多台先进治疗设备。如:主动脉球囊反搏仪,有创和无创呼吸机,体外除颤仪等。作为为太原市重点学科,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已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专业化医疗科室,在省内享有盛誉。仅2013年一年,介入手术达3214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2632例,支架术807例。王慧峰主任继续外院指导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等十几家医院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工作。为省内培养一大批心血管介入医师队伍。相关链接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利用影像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经人体动脉、静脉、消化系统的自然管道、胆道或手术后的引流管道抵达体内病变区域,取得组织细胞、细菌或生化方面的资料,也可以进行造影摄片获得影像学资料,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同时也可进行各种特殊的治疗。医生把导管或器械“介入”到人体的血管分支、消化道和其它特定部位的疾病治疗。介入治疗法的多数项目都是在血管内进行的。一些疾病采用介入治疗法,不用开刀,只需要一个不到米粒大的小口子,把细管子插入血管内即可。是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的方法。

草坪区妇女两癌筛查及送医下乡

2014年6月26日,太钢总医院两癌筛查计划开始启动。此次活动是响应国家卫生部关于开展“两癌普查”关爱女性健康公益活动的号召,由尖草坪区妇联及卫生局组织。太钢总医院主要负责尖草坪区新城、上兰、柴村三个乡镇妇女两癌筛查工作。为响应此次活动,太钢总医院对确诊的病例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由太钢总医院体检中心牵头组织,乳腺外科、妇产科配合,周一至周六每日下午2:00—6:00,组织医师深入尖草坪区新城、上兰、柴村三个乡镇各村进行体检工作。

太钢总医院举办首届青年医师技术比武竞赛活动

近日,太钢总医院工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太钢总医院第一届青年医师技术比武竞赛的通知》文件,这是太钢总医院开展的首届医师技术比武竞赛。此次青年医师技术比武竞赛是在部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院工会牵头,质控科主办,医务部、科技开发室等部门共同配合开展。参加本届技术比武竞赛人员为太钢总医院2003年以后(含2003年)参加工作的临床科室医师。竞赛内容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病历评价三部分,最终评出30名选手进入决赛。质控科王清花主任说,今后医师的技术比武竞赛内容将与实际工作结合更紧密,逐步纳入医技岗位医师参加技术比武、增加多项技术操作项目、根据病例即时表达医师如何与患者沟通,建立医师理论考试题库等。从而不仅要提高医疗操作技能水平及病历书写技能水平,还要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院工会贾宝生主席表示在医院举办医师技术比武成熟的条件下,将医师技术比武并口纳入公司的闯关竞赛和公司的职工技术比武竞赛活动中。本届青年医师技术比武竞赛时间基本与护理技术比武竞赛时间同步,院党政将加大对获奖选手的奖励,尤其对认真组织医师比武竞赛的科室要给予表彰。

太钢总医院内镜中心诊疗技术居我省前列

太钢总医院内镜中心成立十周年以来,逐步建立“让患者无痛苦下完成检查治疗,提高早期诊断率,实现微创治疗疾病,将中心的诊断治疗技术与全国先进水平接轨”的服务宗旨,无论在规模上、设备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2013年11月喜迁新址后,内镜中心占地面积由原来的300平方米扩建至1000平方米,配备有9个检查室,可以同时开展3台胃镜、2台肠镜,1台气管镜、1台喉镜及胶囊内镜的检查治疗。内镜中心配备了世界上先进的数字化内镜配套设备和各种治疗附件,如:放大电子胃肠镜、胶囊内镜、十二指肠镜、荧光气管镜、超声探头、射频治疗仪、氩气刀等新型设备,并开展了20余项治疗技术;国际先进消毒设备系统的使用,避免了患者术中交叉感染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优质一流的就医环境,走在了我省同行的前列。

太钢总医院成立伤口与创面修复科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方式等的改变引起疾病谱变化,慢性难愈合创面(糖尿病足、压疮及下肢动静脉疾病等),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及肿瘤放化疗后切口不愈合或形成窦道患者逐年增加,该类患者往往投医无门且经历疾病折磨时间长,太钢总医院(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为解决上述患者病痛,2014年4月正式成立了伤口与创面修复科,科室设在总医院胜利桥院区,依托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太钢总医院院士工作站,是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等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基地,科室编制床位20张,并设有伤口与创面修复门诊、伤口治疗室等。科室的学术带头人为雷晋教授,他是山西医科大学外科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是山西省烧创伤领域的领军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太钢总医院首席医学专家,长期致力于烧伤、整形、美容和难愈性创面修复,在伤口及创面修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利用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在伤口及创面修复方面独特的技术优势,结合院士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形成综合考虑全身与局部情况-及早明确诊断-及时外科干预-愈合后康复指导等一整套先进治疗理念服务患者。开展负压封闭灌流冲洗创面治疗技术、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创面分析技术、血管造影结合血管球囊扩张再通用于肢端血流不良治疗技术、皮瓣及肌皮瓣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技术等特色诊疗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诊疗及康复为患者缩短病程,减轻病痛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将应用先进医学理念、娴熟医疗技术及优良的服务态度为省内外伤口及创面患者减轻病痛,重新拥抱生活。

普外科成功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LIHR)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腹外疝,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腹股沟疝大多数为斜疝,直疝仅占腹股沟疝的5%。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但仍以斜疝为多见。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传统手术为开刀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疼痛等。腹腔镜疝修补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创疝修补术。优点:1.切口小,疼痛轻,美观。2.避免了由于切口所致的组织损伤,神经损伤,切口感染。3.局部的紧张感,异物感轻微。4.空间大,视野清晰,解剖标志明显,补片易于放置到位,展平。5.术中可探查是否有隐匿疝,并得到及时的治疗。6.治疗双侧疝、复合疝与复发疝具有一定的优势。7.允许患者术后更早的回复非限制性活动。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更合理:1.符合病因学说,腹横筋膜重建。2.符合解剖结构,完全修复了腹股沟部位的薄弱区域。3.符合力学原理,有效缓冲腹腔内压力的冲击。适应症:双侧疝和复发疝,适用于:I型、II型、III型和IV型的腹股沟直疝、斜疝和股疝禁忌症:1.不能耐受麻醉和气腹者。2.严重出血倾向者。3.嵌顿疝、绞窄疝。4.腹腔镜手术后严重粘连者。5.复杂滑动疝。6.合并妊娠者。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心脏支架手术多少钱

手术的价格高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选择的支架来看。一枚国产支架需要2-3万元作业,一枚进口支架需要3万元左右。手术过程是通过造影结果来查看是否需要手术,手术主要是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条通路。
姜睿
姜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治口臭吃啥药比较好

口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口臭通常由口腔问题、消化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针对性治疗。1、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是口臭最常见原因。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殊异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使用含氯己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脊柱转移瘤怎么预防

脊柱转移瘤的预防需从控制原发肿瘤、增强骨骼健康、定期筛查等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包括规范治疗原发癌症、补充钙与维生素D、避免骨损伤、戒烟限酒、定期影像学复查。1、控制原发癌:脊柱转移瘤多由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引起。规范治疗原发肿瘤是根本预防手段,需严格遵循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方案。例如乳腺癌患者术后需完成内分泌治疗,肺癌患者应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灶变...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怎么治疗

脊柱转移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靶向治疗、镇痛管理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脊柱转移瘤通常由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原发肿瘤转移引起。1、手术切除:对于单发转移灶或脊髓压迫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可快速解除神经压迫并稳定脊柱结构。常见术式包括椎体成形术、肿瘤切除联合内固定术,需根据转移部位和患者体能状况选择。术后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原发灶类型。2、放射治疗:放疗能...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脊柱转移瘤挂什么科

脊柱转移瘤建议首诊骨科或肿瘤科,具体科室选择需结合原发肿瘤类型及症状严重程度,主要就诊路径包括骨科、肿瘤科、疼痛科、放疗科和神经外科。1、骨科:脊柱转移瘤常引发椎体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科可评估脊柱稳定性并实施椎体成形术、内固定术等外科干预。若患者出现突发性截瘫或剧烈背痛,急诊骨科能快速处理急性脊髓压迫症状。2、肿瘤科:针对已知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科能统...
张博
张博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
王志新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