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协和医院

口腔科简介

口腔科作为我省口腔医学重点的医、教、研基地,近几年学科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科室在编人员36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初级医师1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2人,硕士及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技工技师4人,主管护师、护师及护士9人。拥有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种植牙修复和儿童口腔等六大专业,各专业组均有较强的学科带头人及梯队,多名专家担任全国或省口腔各专业组的副主委或委员。
 
  口腔科口腔门诊位于门诊大楼五楼,中央空调,洁净明亮的诊室,电脑联网,价格公开规范化,收费透明合理。全科拥有20张进口牙椅,芬兰 1MAGING曲面断层及头颅定位X光机,口腔微波治疗仪,法国赛 特立超频电刀,登士柏Smant根管马达,瑞士ITI,美国STERI-OSS及国产莱顿种植牙系统,进口口腔机头专用蒸汽压力灭菌机、打包机。为杜绝医源性感染,口腔治疗机头、洁治机头均集中管理、消毒,做到每个病人一个无菌一次性检查盘、一个消毒打包启封的机头操作,彻底消除交叉感染。
  口腔科口腔内外科综合门诊,每日均有主任、副主任以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坐诊,保证了高质量诊疗水平。除了治疗各种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龈牙周疾患、口腔粘膜病、牙拔除术以及齿槽外科、颞颌关节病等,特色专业有:龋病预防的窝沟封闭、牙体牙髓病现代根管治疗、美容牙、牙美白、喷砂洁治复杂疑难牙拔除、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牙龈瘤微波热凝治疗,同时每周三下午专科门诊承担省内各种口腔疑难杂症的会诊。
  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专业技术力量强,综合实力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开展各种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口腔颌面部创伤诊治、唇腭裂序列化治疗(我院为“微笑列车”“重生行动”免费治疗唇腭裂定点医院)、牙颌面畸形的手术矫治、颜面部美容整形等。尤其在口腔癌肿切除后即刻显微外科游离皮瓣,带蒂皮瓣行舌再造、颌骨重建;复杂颜面畸形双颌外科以及骨牵引延长技术;复杂危重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抢救同期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以及血管瘤、腮腺肿瘤保留面神经的微创手术均富有特色。
  口腔科口腔修复除了大量开展各类活动、固定以及全口义齿修复,包括金属冠、烤瓷冠、全瓷冠 、赝附体,纤维桩,以及各类精加工附着体等,种植牙做为新兴的特色专业,已在我院全面开展起来,引进先进的瑞士ITT、美国STERI-OSS及国产莱顿种植牙系统,成立专门的口外、口修、牙体牙周协作小组,这项技术日臻完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
  口腔科口腔正畸科在我省最早开展固定正畸技术治疗各类错颌畸形,自1989年率先应用高效能的Begg矫治技术和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颌畸形患者以来,已经为3000多位错颌畸形患者塑造了美好的形象。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直丝弓矫治技术、Tip-Edge矫治技术、舌侧矫治技术等多项技术,并且门诊均由正畸专业硕士以上的专科医师为广大患者进行诊疗。
  口腔科在唇腭裂序列化治疗、牙颌面畸形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均处于国内、省内领先地位,大量省内外病人得到完善的治疗,已成为国内有广泛影响力、富有特色的颅颌面畸形的矫治中心。
  口腔科奉行“患者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宗旨,将一如既往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展开

科室医生

(共14位)
查看更多>>
擅长前牙美容修复及各类复杂牙的拔出。
对肿瘤后天缺损的手术整复、赝复修复及种植修复的理念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治疗各类错颌畸形,对唇腭裂畸形的正畸治疗,反颌的早期治疗及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应用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口腔内科疾病的诊治、光固化美容修复牙及各种复杂牙的拔出。
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症的诊治,包括牙体病、牙髓病和牙周病等。
各类牙列畸形矫治及鼾症治疗。
口腔种植牙修复、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治。
口腔正畸即牙列畸形的矫正治疗。
长期从事口腔颌面部肿瘤、唇腭裂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口腔内科各种疾患诊治及操作。
牙种植,口腔颌面部创伤及修复重建的治疗。
头颈、口腔颌面肿瘤、颌面骨折、唇腭裂及牙颌面畸形外科整形治疗。
各种轻力矫正技术和舌侧隐形矫正技术。
头颈、口腔颌面肿瘤、外伤、唇腭裂及牙颌面畸形外科整形治疗。

医院动态 更多>

关爱癫痫儿童 儿科天使在行动

7月30日,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癫痫儿童关爱项目福建合作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内科举行了题为“彩虹桥”的关爱癫痫儿童公益活动。本次活动由儿内科林丽珍护士长主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敏珍护师为住院的癫痫患儿家长作了题为“癫痫患儿早期干预与智能开发”的健康教育讲座。同时,科室护理人员还教会家长了解婴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疾病相关知识、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坚持对患儿进行智能训练,以促进癫痫患儿全面康复,提高癫痫患儿的生存质量。通过本次讲座,家长明晰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及智能开发的重要性,并学习了一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训练方法。据悉,我国人群的癫痫发病率为0.3%-0.85%,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婴幼儿期是癫痫发病第一高峰期。由于癫痫疾病的慢性病程特点,对患儿的认知、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都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今后,儿科护理组将继续开展相关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关爱癫痫儿童,为他们打造一个温馨、有爱的成长环境。 

我院胸外一科开展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让微创更加微创

我院胸外一科自今年5月份以来成功运用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诊治各类肺部良、恶性疾病,目前已经顺利实施包括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以及精准肺段切除术等各类术式,逾50例患者从中获益,技术实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传统的三孔胸腔镜微创技术,需要一个观察孔(约2.0cm),二个操作孔(一个约2.0cm,一个约3.0-4.0cm),个别较复杂的病例,还需再增加一个操作孔(约1.0cm)。近年来随着欧美国家对手术器械及直线切割吻合器的不断改进,双关节、多角度可调节器械问世,推动了胸腔镜技术由传统的“三孔”逐渐向“双孔”(一个观察孔,一个操作孔)、“单孔”(观察孔与操作孔合二为一)方向改良。所谓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观察镜及手术器械均通过一个长约3.0-4.0cm的手术切口,手术仅需两位医生即可实施,减少了一位助手,充分体现了微创理念,节省了手术成本。成功开展这项技术,应具备下列条件:1、术者要熟练掌握胸腔解剖知识以及精确的胸腔三维成像技术;2、配备双关节、多关节可调节手术角度的操作器械;3、器械关节的合理设计,保证在同一切口中操作的各类器械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合理应用。据协和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陈椿教授介绍,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技术相比疗效相当,但切口更小、创伤更少、疼痛更轻、术后恢复更快、患者心理上更易接受,优势明显。可以预测,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有望成为未来微创胸外科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岁多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骨科矫正手术取得成功

脊柱,犹如大厦的承重柱一样,是支撑人体结构的中轴。如果脊梁骨弯曲,不但躯干失衡,还会影响其他脏器的健康发育。但不少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却饱受脊柱侧弯的痛苦。严重的脊柱侧弯患者还会出现胸廓畸形,上身倾斜,躯干缩短,心肺压迫等症状,如能早期发现,并通过手术矫正,有利于他们日后的成长。近日,我院骨科为一名年仅1岁10个月的先天性胸12椎半椎体畸形并脊柱侧凸的患儿成功施行了后路胸12半椎体切除、侧弯矫形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患儿的家长曾多处就医,均因年龄小,手术风险高且难度大,许多医院婉拒为其手术。此次来我院就诊,找到了骨科刘文革主任。经过详细体检、分析病情,结合影像学检查发现:胸12椎先天发育异常,形成的半椎体是导致目前脊柱侧凸的主要原因,另外患儿还存在下段部分后肋的发育异常。刘主任根据病情,为其实施了手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畸形外观明显改善,现已出院。据刘文革主任介绍,先天性脊柱侧凸为较常见的脊柱畸形,多由半椎体、阻滞椎、分节不全等发育畸形引起,随着患儿的生长,畸形愈来愈重。从疾病发病机制上来讲,手术切除半椎体越早越好,但往往由于患儿脊柱结构细小,手术难度极大,对于部分进展不明显的患儿,可在青春发育期前手术。该患儿不满两岁,脊柱骨性结构纤细,手术难点在于完全切除半椎体和内固定。由于低龄幼儿椎弓根非常细小,因此置入椎弓根螺钉技术要求非常高,又因侧弯导致X线透视定位不准确,术中主要采用解剖标志定位,定位误差1mm以上就可能导致置钉失败;而且钉道建立方法非常关键,手感要求精细,幼儿骨质软,稍不注意就会穿破骨皮质,导致钉道松动甚至脊髓、神经或血管损伤。对于如此低龄幼儿的后路半椎体切除、侧弯矫形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目前尚不多见。先天性脊柱侧凸宜早发现早治疗,否则因孩子有较长的生长期而容易产生严重的畸形。以下简单的方法有助家长早期发现孩子是否患有脊柱侧凸:让孩子向前弯腰保持膝部伸直,检查孩子的脊柱是否有弯曲和突起,如发现异常,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拍片检查。 

紧绷应急救治弦 筑牢生命安全墙---我院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治模拟演练

为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规范、有效、高效地做好医疗救援工作,我院于7月29日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治模拟演练。演练以暴露问题、总结经验为目的,采取“事先不通知、分管领导观摩”的形式,真实地检验我院医疗急救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在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救治水平。演练以福州某广场发生暴徒砍伤30名无辜群众(其中,危重伤员6名、重伤员12名、轻微伤员12名)为背景。当日下午14:30,院内大抢救铃响起,第一辆救护车于3分钟内火速出车,各相关处室于5-10分钟赶到急诊科抢救现场。这时,医务人员已做好救治准备,抢救设备、急救药品、应急电源、轮椅推车等纷纷到位,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保卫人员拉好警戒线,疏散围观群众。紧接着,救护车疾驰归来,载回1名危重伤员,第二辆救护车又紧急出发。早已准备好的医护人员快速判断生命体征,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胸腔闭式引流、腹腔穿刺、骨折固定、清创包扎,开通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后续的29名伤员纷纷送来,均得到及时分诊和紧急处理,并送到相应的临床科室进行进一步救治。同时,行政后勤人员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引导伤者家属和新闻媒体到休息点。整个应急救治模拟演练过程顺利有序、有条不紊,于16:00结束。8月2日上午,陈强副院长主持召开应急演练总结会,与各相关处室负责人共同对此次演练进行回顾和总结。他指出,此次演练很“成功”地暴露出问题,达到了演练的目的。在演练的过程中,护理队伍和保卫人员表现突出,出色地完成本职任务,但其他环节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事件发生第一现场分诊不够到位、伤员个人信息采集与电子救治记录不全、部分负责救治的医生级别不高、抢救现场电源插座不够等。相较于演练,真实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场面应该更为混乱,情况也更为紧急。因此,下一步要针对演练中发现的纰漏和不足,做好梳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优化流程,细化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素质应急救治队伍。 

内科第四党支部赴政和县医院开展帮扶活动

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发挥省级医院示范带头作用,8月2日-3日,内科第四党支部书记付丹晖主任带领医疗专家团一行31人到政和县医院开展医疗卫生帮扶活动,为该院近200名医务人员传授先进医疗技术及工作经验。培训会上,支部书记付丹晖、医务部主任杨凤娥、体检中心主任王国平等3位专家分别就“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慢乙肝治疗的临床实践”作专题报告。血液科王玉芳、方文添等5位护士长分别就整体护理、品管圈以及PICC管理的相关护理问题作了深入讲解和培训。会场座无虚席,很多医护人员都站着听完讲座,现场提问热烈。在政和县卫生局和政和县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医疗专家团还到外屯乡和杨源乡卫生院做现场交流。此次活动是我院今年开展“送知识送技术到基层”培训活动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加强我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联系,提高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汇聚正能量,共同为基层群众的健康服务。 

我省开启瓣膜性心脏病“不开胸”治疗新时代

6月23日,在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主办的“中美心血管新技术学习班”会议上,我省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技术项目正式启动。该项技术实现不开胸治疗,将给那些高危高龄或有传统心外科开胸手术禁忌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据了解,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是近年来国际上最新研发的一种全新的微创瓣膜置换技术。2010年首次引入中国,但是截至目前仅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几家心脏中心尝试并开展为数不多的手术例数,福建尚未有过先例。会议现场,来自美国新泽西心脏医院Saunders教授对TAVI手术的适应症、相关病例生理、手术效果以及三维心彩超检查的指导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现场视频演示手术过程。随后,美国新泽西心脏医院心脏影像中心主任陈春光介绍,以往心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都要经过开胸手术切除破损瓣膜,植入新的人工瓣膜。如果施行TAVI手术,患者可以不用“开胸”,而是通过导管置换瓣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陈良万表示,近年来心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特别是老年人越来越常见,而老年患者往往因年龄大、体质弱、病变重、合并疾病等禁忌,部分人无法经受心外科开胸手术。TAVI技术具有无需开胸、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一旦投入使用,将给患者带来希望。整个手术需要心脏内科、心脏外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协作,属于“高精尖”手术。他说,预计今年10月,协和医院将进行我省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我院血管外科成为“中国VTE患者管理项目”定点中心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栓塞(PE),是一种高发且高风险的血管疾病,目前国内缺乏相关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对VTE诊疗上存在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许多患者因治疗不规范导致病情延误而出现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肺动脉高压甚至猝死。为规范该病的诊治,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组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50家最具实力的血管外科作为“中国VTE患者管理项目”定点中心,旨在通过多中心,大宗病例规范化诊疗的数据建立起国家标准的VTE指南。我院血管外科是国内第一批、省内最早开展“经?静脉、小隐静脉灌注溶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碎栓、吸栓”等治疗技术的专业组,治疗VTE的病例数及疗效均居国内前列。此次,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将我院血管外科作为该定点中心之一,标志着我院血管外科在VTE诊疗技术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特殊人群优先措施

服务对象:老年人(70周岁以上)、残疾人,现役军人,外宾等服务内容及措施:1.对老年人(70周岁以上)、残疾人、现役军人(持本人有效证件)优先挂号、收费、取药。2.收费处、取药处设有老弱病残优先窗口。3.对急危重病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挂号、检查、办入院、取药等。4.有特殊需求的外宾提供绿色优先通道。5.对无主病人先予诊治,同时由保卫科帮助联系病人家属或单位。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

糖尿病治疗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五方面综合管理。1、饮食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需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调整,碳水化合物占比50%-60%,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采用分餐制,每日5-6餐避免血糖波动。2、运动干预: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糖尿病人适宜吃的水果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草莓、蓝莓、樱桃、苹果、柚子等。1、莓类水果:草莓、蓝莓、黑莓等莓类水果升糖指数较低,富含抗氧化物质和膳食纤维。每100克草莓含碳水化合物约7克,血糖负荷仅为1。莓类水果中的多酚类物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分次食用。2、柑橘类水果:柚子、橙子等柑橘类水果含糖量适中,升糖指数在30-40之...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胃里肿瘤和胃癌的区别

胃里肿瘤与胃癌的区别主要在于性质、症状和治疗方式,胃里肿瘤可能是良性或恶性,胃癌属于恶性肿瘤。1、性质差异:胃里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胃息肉、平滑肌瘤等生长缓慢且不转移。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属于恶性肿瘤范畴。2、症状表现:良性胃肿瘤通常无明显症状,偶有上腹隐痛或饱胀感。胃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进展期会出现...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药物

二型糖尿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及其类似物、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二型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缺陷、遗传因素、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引起。1、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是二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格列奈类药物如瑞...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引起胃癌的最主要原因

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慢性胃病及环境暴露等。1、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该细菌通过分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等物质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癌风险5-6倍。根除治疗需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2、饮食因素...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糖尿病人酸奶能喝吗

糖尿病人可适量选择无糖酸奶,需注意每日碳水化合物总量摄入,优先挑选低GI、高蛋白产品。1、血糖影响:酸奶含乳糖和添加糖分可能升高血糖,普通酸奶每100克含糖约10-15克。无糖酸奶使用代糖替代蔗糖,碳水化合物含量可降至5克以下。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是评估个体耐受度的有效方法。2、营养选择:希腊酸奶蛋白质含量达普通酸奶2倍,有助于延缓胃排空速度。选择标注"无...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小孩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行为训练、环境调整、营养补充、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由生理发育未成熟、睡眠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多动症倾向、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行为训练: 通过结构化任务培养专注力,如每天15分钟拼图或积木游戏,采用番茄钟法分段完成作业。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完成目标后给予非物质奖励。避免同时布置多项任务,每次只安排单一指令。 2、环境优化: 减少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干扰,学习区域保持简洁无杂物。使用防噪耳塞降低环境噪音,选择自然光线充足的场所。建立固定作息表,确保每天相同时段进行专注训练。 3、营养干预: 增加富含Omega-3的三文鱼、亚麻籽,补充锌含量高的牡蛎、牛肉。早餐搭配全麦面包和鸡蛋,避免高糖零食。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4、心理评估: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能表现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分心、多动,伴随学习效率低下。通过Conners量表筛查,表现为冲动行为、情绪控制困难。需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鉴别诊断。 5、医学干预: 确诊ADHD后可考虑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托莫西汀等处方药。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前庭功能,每周3次游泳或平衡木练习。家庭治疗需配合行为契约法,避免体罚等负面管教。 保证每日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篮球,促进多巴胺分泌。增加亲子共读时间,选择需要持续专注的绘本故事。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学龄儿童每天需保持9-11小时睡眠。持续6周无效或伴随攻击行为时,建议儿童心理科就诊评估。注意避免在餐后立即进行专注力训练,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邵红
邵红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