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三爱堂医院

肝胆外科简介

肝胆外科成立于1980年,是80年代全国仅有的几个肝胆外科中心之一,现为兰州军区中心科室和重点学科,第四军医大学及北京军医学院教学基地。医师系列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占90%。近年来在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6部,获科技成果奖29项,在西北地区领先开展新技术70余项,学科带头人为国内及省内普外肝胆学会主要负责人。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均多次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国内最权威的肝胆外科医院(科室)工作、学习过,建立了横向联系协作网,构成了科室保持专科水平的关键软件基础。此外,科室拥有电视腹腔镜、纤维胆道镜、纤维十二指肠镜、多极射频治疗仪、微波刀等多种大型专科医疗设备,总价值近400万元,为保持专科技术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目前科室的胆道外科具备国内先进水平。肝,胰外科为西北地区领先水平。
  自成立以来,潜心钻研肝内胆管结石、肌囊结石、先天性胆管囊肿、肝癌、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肝囊肿、肝血管瘤、门脉高压症及重症胰腺炎等专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为兄弟医院会诊手术疑难病例累计超过500例次。擅长手术处理风险度甚高的肝胆外科疾病是该科的一大特色。在常见病方面,累计完成胆囊切除手术数万例,1994年以来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及小切口胆囊切除也发展成为新的亮点。
展开

科室医生

(共4位)
查看更多>>
门脉高压症,肝胆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对纤维胆道镜治疗残余结石,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肝脏、胆道和胰腺外科。
胆石症、急性胰腺炎及胆胰肿瘤;小切口胆囊切除。
肝胆肿瘤、肝胆狭窄及肝刚蕾结石的手术治疗。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最好的降糖药物是什么

降糖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决定,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最佳药物。常用降糖药物主要有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等。1、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发挥作用。该药物单用不易引发低血糖,对体重控制有益,但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2、磺脲类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通过刺激胰岛...
李爱国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鼻咽癌是怎么引起的

鼻咽癌可能由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饮食习惯不良以及慢性鼻咽部炎症等原因引起。1、EB病毒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病毒是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该病毒感染后可能长期潜伏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内,通过干扰细胞正常调控机制导致癌变。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高发区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2、遗传因素:家族聚集...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可以吃羊肉吗

鼻咽癌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羊肉。羊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有助于改善贫血和增强体质,但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辛辣刺激,同时需结合个体消化功能、治疗阶段及中医体质辨证综合判断。1、营养需求:鼻咽癌患者因放化疗易出现营养不良,羊肉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可辅助维持肌肉量。建议选择瘦羊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100克,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促进铁吸收。2、治疗阶段:放疗期间口腔黏...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的分期是什么

鼻咽癌分期主要采用TNM系统,分为I期早期、II期局部进展期、III期区域扩散期和IV期远处转移期。分期依据包括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转移M情况。1、I期: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未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T1N0M0。此阶段肿瘤体积较小,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单侧鼻塞或涕中带血。治疗以放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现可通过鼻咽镜活检确诊,影...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转移有哪些情况

鼻咽癌转移主要包括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和脑转移五种情况。1、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可达60%-80%。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至同侧颈深上组淋巴结,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质地硬且活动度差。晚期可能出现双侧或多组淋巴结融合。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治疗需结合放化疗和靶向治疗。2、骨转移:约20%-30%晚期...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鼻咽癌得做什么检查

鼻咽癌确诊需进行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EB病毒血清学检测、病理活检及颈部淋巴结检查五项核心检查。1、鼻咽镜检查:鼻咽镜分为间接鼻咽镜和电子鼻咽镜两种,可直接观察鼻咽部黏膜病变。电子鼻咽镜能放大图像并留存记录,对早期微小病灶检出率更高。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过程中可能引发轻微恶心感。2、影像学检查:增强MRI是鼻咽癌分期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及颅底侵犯情况...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不习惯用鼻子呼吸怎么办

不习惯用鼻子呼吸可通过呼吸训练、环境调整、鼻腔护理、医疗干预等方式改善。该问题可能与口呼吸习惯、鼻腔阻塞、过敏反应、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 1、呼吸训练 通过有意识的鼻腔呼吸练习帮助建立习惯,如闭口缓慢吸气呼气,每日重复进行。生理性口呼吸无需药物,可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增强效果。 2、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有助于减少鼻腔干燥,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使用空气加湿器或摆放绿植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口呼吸代偿概率。 3、鼻腔护理 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缓解轻度阻塞,鼻喷激素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能短期改善鼻塞症状。 4、医疗干预 顽固性鼻塞需排查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器质性问题,可能需手术矫正。伴随睡眠呼吸暂停时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评估。 日常可练习吹气球等增强鼻腔气流训练,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持续两周无改善应就诊耳鼻喉科。
马晓斌
马晓斌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