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重症医学科简介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对病情进行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也是医院等级评审中不可或缺的学科。

重症医学及其临床基地ICU在国际上已有60余年的历史,在我国也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成立于1992年7月,是成都地区最早成立的三个独立的综合性ICU之一,也是成都市市级医院第一个成立的ICU。近二十年来,ICU由建科初期的6张床,14名医护人员,发展到目前的14张病床,46名医护人员,平均年龄为33.8岁,党员6人,团员8人。其中医生11名,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护士35名,有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26人。ICU具有温馨、舒适的环境及现代化医疗设备,拥有一支专业性强、医术精湛、技术娴熟、服务优秀的医护队伍。有健全的科室组织管理体系,有科学规范的科室管理制度和流程。拥有全功能监护仪25台,多功能呼吸机15台,微量泵/输液泵32台,全功能电动翻身床14张,恢复床位16张,并拥有除颤仪、心电图机、升降温机、防褥疮床垫等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医疗设备。这支年富力强的队伍,承担着全院和院外转入危重病患者的救治工作。科室能够开展: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胸穿、心包穿刺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术;持续血液净化技术;疾病危重程度评估方法等专业技术。每年收治来自院内内、外、妇、产、儿、急诊、五官等各科及院外的危急重病患者一千余人,主要包括重症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发性创伤、中毒;肺心病、重症哮喘、呼吸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肺栓塞;重症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以及围手术期重危病人等。在重症病人中常规开展使用口服、鼻饲、灌肠、穴位注射、雾化、静脉滴注等中医药疗法。ICU在抢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发性创伤、重症感染、呼吸衰竭、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围手术期重危病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科室特色]

我科有较强的科研和开展新技术实力,先后承担和参与科研课题多项、获得多项省市科研成果奖,积极开展新技术并荣获多项新技术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菌毒血症、心肺复苏、重症感染、休克、中风等方面均有较深入研究及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发表医学专业论文数十篇。

我科曾荣获成都市卫生局系统“优质服务青年文明示范科室(病区)”称号,1995年获“四川省青年文明号”称号。1997年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2004年、2005年分别荣获医院最佳抢救一、三等奖。2008年-2009年分别荣获医院最佳抢救一、二等奖。荣获医院2010年度“先进集体”。获2010年度医院“医疗安全奖”。2011年被医院授予“党员示范科室”荣誉称号。

ICU医护人员不仅在院内为病员提供优质服务,而且他们还走出病房,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动、希望工程1+1活动、“成都青年文明号一助一结对送温暖活动”,科室集体资助了1名宜宾失学儿童,1名医生参加了由团省委、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四川青年卫生志愿者支医扶贫接力计划工作,赴甘孜州雅江县支医扶贫,以自身的工作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ICU还积极参加了成都市“送温暖”募捐工作、市政府“府南河工程献爱心”活动及“汶川地震”捐助等活动,将爱心和优质服务奉献给社会,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好评。

展望未来,我们激情满怀,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作为一个团结的集体、进取的集体正在努力抓住机遇,积极面对挑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四川及成都地区重症医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了我们灿烂的明天,我们将继续努力奋进!

展开

科室医生

(共3位)
查看更多>>
熟练掌握ICU的各类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的诊治技术;擅长呼吸、循环、重要脏器功能支持,及有创循环监测、ICU各类置管、介入等技术操作<<收起熟练掌握ICU的各类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的诊治技术;擅长呼吸、循环、重要脏器功能支持,及有创循环监测、ICU各类置管、介入等技术操
  肺心病、呼吸衰竭、重症感染、休克、多器官衰竭、中风、冠心病、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治
  结核、肝病,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精神,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在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推荐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了首批208个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17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临床培养基地)、309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基层培养基地),四川省获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3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16个。我院同时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也是成都市级医疗机构中唯一的同类基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是承担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培训机构。我院作为培训基地要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项规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相关条件,确保培训质量。特别是要注重培训过程管理,加强培训过程的质量评价,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作出贡献。

心内科成功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

为推广高血压防治社区适宜技术、培养高水平社区心血管防治队伍及促进我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由我院心血管内科申报的国家级[项目编号2014-03-01-261(国)]、省级[项目编号14-01-0301267]、市级[项目编号20140301002]继续教育项目“社区高血压防治适宜技术管理培训”及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心衰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培训[项目编号(川)01-02-02-003]”,于2014年6月6日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学术厅成功举办。培训班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张新军教授及张庆教授分作“从新指南看高血压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路线图”专题讲座。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四川省名中医吴时达主任医师作“心衰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专题,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闫亚非主任医师作“2013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副院长罗俊主任医师作了“高血压治疗的现代策略”、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秦方副主任医师作了“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陈新云博士“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专题讲座,内容涵盖近年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心血管临床及基础学科新进展,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这次培训共有来自省内100多家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近40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时间安排合理,专家讲课安排紧凑,中午各专家及与会学员有短时间的休息。培训班还安排专人负责幻灯片、电脑、投影仪,专人负责解答与会人员疑问,并及时解决学员多方面的困难。心血管内科组积极认真全面准备,以高质量服务于培训学员,培训班尽管学员众多,但课堂秩序井然,这次心血管内科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总体上非常成功。

我院成为床边医疗系统省内首家试点医院

医院床边信息娱乐系统(BES)以安全、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的系统和可管控的信息内容及娱乐节目,为医院和病人搭建信息沟通平台,解决住院病人及陪护的信息、娱乐需求,提升医院人性化服务水平。我院作为省内首家试点医院,将首先在第二住院楼16楼老年病科一病房为患者提供床边信息娱乐系统。试用期间,患者在病房内可通过床边安装的智能终端收看电视直播节目、视频点播、阅读报刊、玩游戏、点餐、查阅医院相关信息发布等。该系统由患者自主操作,自娱自乐,调节心情。试点成功后将逐步在医院其余科室进行推广。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顺利通过市医保局门诊特殊疾病认定医疗机构评审

2013年12年19日,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定点医疗管理处候处长、市医保局定点管理处工作人员以及来自各大医院的门诊特殊疾病评审专家一行6人,对我院申请成为门诊特殊疾病认定医疗机构做了现场评估和认定。专家成员分为3组,分别对血液、肾内、神内、肿瘤、内分泌、心内等科室就门特病种、医疗设备、医务人员资质及配置、信息系统建设、门特管理制度规范、门特病人档案管理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考核和评分。参与此次门诊特殊疾病认定医疗机构评审的临床科室积极配合、规范管理给各位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给与了高度评价。在相关科室主任的陪同下,圆满完成了评审工作,市医保局于2013年12月30日公示我院成为成都市门诊特殊疾病认定医疗机构。

我院北区获得“2013年度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 优秀单位”称号

我院北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要求,在医院的领导下,在成都市卫生疾控中心和锦江区疾控中心指导下,坚持以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为重点,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本年度完善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医院传染病疫情自查奖惩制度、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网络直报人员工作职责、医院传染病登记和转诊制度等。我院北区在本年度的传染病报告、发热病人日报告、腹泻病人周报告中无1例错报、漏报及误报发生,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我院北区被成都市锦江疾控中心评为“2013年度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优秀单位”。院感部汪莉文被评为“2013年度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优秀个人”。

我院又增加二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根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文件(川中医药办发[2013]93号)《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2013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单位”的通知》。我院肿瘤科、骨伤科被立项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四川省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2013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第二批四川省“十二五”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医院积级组织临床各科进行申报,经过省、市中医药管理局的评审,我院肿瘤科、骨伤科被立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单位。2013年7月12日医院科教部召开了立项科室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的工作会,陆志明副院长出席了会议,会上根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对二个专科的三年建设周期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严格按照《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工作管理办法》、《四川省重点中箕专科(专病)建设及验收标准》和专科建设规划切实开展建设工作,注重培育人才梯队,努力提高学术水平,突出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特色与优势,按照建设规划将科室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重点专科。

我院获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表彰

2013年5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单位进行了表彰,我院荣获“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呼吸内科一病区荣获“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称号、护理部主任刘素蓉荣获“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称号。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我院护理发展史上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凝聚着院领导以及850名护理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全院护理人员应以先进为榜样,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推动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我院护理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我院结合自身特色对地震灾区伤员进行中医干预治疗

我院结合自身特色对地震灾区伤员进行中医干预治疗,4月22日上午在徐荣华院长的亲自安排下,由业务院长王勇强带队,带领我院的全国名中医王晓东主任中医师及四川省著名中医骨伤推拿专家孙蓉德主任中医师,来到地震伤员床傍对患者进行中医干预治疗。在王院长的带领下,他们来到骨外科二病区和骨外科地病区,详细询问了每个伤员的伤情,对伤员们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一些骨伤患者因各原因出现了大、小便困难,有的患者伤处瘀血严重等。全国名中医王晓东主任中医师及四川省著名中医骨伤推拿专家孙蓉德主任中医师都逐一对这些患者开出了中药方剂,并与他们亲切交谈进行心理上的疏导。随后又到神经外科、ICU重症病房看望了地震伤员。对所有伤员都提出了下一步的中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我院是全国首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有着非常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在各种抢险救灾及重大疾病防治中都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低焦油香烟是否能减少肺癌风险

低焦油香烟不能减少肺癌风险。虽然低焦油香烟的焦油含量较低,但吸烟者往往会通过增加吸烟量或改变吸烟方式来补偿,导致实际吸入的有害物质并未减少。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类型的香烟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支修益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膀胱癌可能由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感染、遗传因素及饮用水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经尿液浓缩后长期刺激膀胱黏膜,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6倍。戒烟可降低风险,确诊后需通过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监测病情。2、职业化学暴露:长期接触苯胺染料、橡胶制造中的芳香胺类化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如何治疗转移性膀胱癌

转移性膀胱癌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全身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局部放疗及姑息性手术。1、全身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核心方案,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甲氨蝶呤联合长春碱等。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并延缓转移进展,但需评估患者肾功能及体能状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是常见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2、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膀胱癌术后护理与随访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排尿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定期复查及心理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导尿管护理、膀胱功能训练、饮食调整、影像学复查和情绪疏导。1、导尿管护理:术后通常留置导尿管1-2周,需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流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出现血尿加重或絮状沉淀需及时就医。导尿管拔除前需进行膀胱造影确认吻合口愈合。...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膀胱癌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感染预防、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术后引流管维护、尿液颜色监测、适度活动促进康复、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严格遵医嘱随访。1、引流管护理:术后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需保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每日记录尿量及性状,发现血尿加重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告知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反流引发感染。通常术后7-10...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膀胱癌的患病因素有哪些

膀胱癌的患病因素主要有长期吸烟、职业化学暴露、慢性膀胱炎症、遗传因素以及饮水习惯不良。1、长期吸烟:烟草中的芳香胺类物质是明确的膀胱癌致癌物,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4倍。烟雾中的有害成分经肺部吸收后通过尿液排泄,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导致DNA损伤和异常增殖。戒烟10年后风险可降低至接近非吸烟者水平。2、职业化学暴露:接触苯胺染料、橡胶、皮革、印...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鲍温样丘疹病用什么药

鲍温样丘疹病通常需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氟尿嘧啶软膏、干扰素凝胶、鬼臼毒素酊、维A酸乳膏等药物。该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表现为生殖器或肛周出现扁平丘疹,需结合病理检查确诊。 1、咪喹莫特乳膏 咪喹莫特乳膏为免疫调节剂,通过激活局部免疫反应清除病毒。适用于直径较小的丘疹,使用时可能出现皮肤红肿或灼烧感。需避免接触正常皮肤,孕妇禁用。 2、氟尿嘧啶软膏 氟尿嘧啶软膏通过抑制异常细胞增殖发挥作用,适合角化明显的皮损。用药后可能出现局部糜烂,需配合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治疗期间应避免日晒。 3、干扰素凝胶 干扰素凝胶具有抗病毒和免疫增强作用,适用于复发性皮损。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建议睡前使用以减轻不适。需连续使用数月以达到效果。 4、鬼臼毒素酊 鬼臼毒素酊可使疣体坏死脱落,适用于孤立性丘疹。使用时需精确涂抹皮损处,每周用药不超过2次。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 5、维A酸乳膏 维A酸乳膏通过调节表皮分化改善症状,适合合并角化异常的病例。初期可能出现脱屑反应,需配合保湿剂使用。用药期间须严格避孕。 患者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扩散。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必要时联合冷冻或激光治疗。配偶应同步检查,性接触时使用防护措施。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减少辛辣刺激饮食摄入。
聂小娟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