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301医院

肿瘤外一科简介

科室基本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外科(现为肿瘤外一科)成立于2009年9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新型科室,以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治疗为主要方向,致力于恶性肿瘤的规范化、一体化、个体化及微创化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是集医、教、研于一体,以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肿瘤防治机构。科室每年举办高级腹腔镜手术培训班,每周开展胃肠道肿瘤多学科联合查房,由多位专家制定新入院肿瘤患者的初始治疗策略,并对治疗中患者的方案进行适时调整。
  肿瘤外一科学术带头人贾宝庆教授为国内知名胃肠肿瘤外科专家。贾宝庆教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肿瘤营养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肠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委员、机器人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医学综述》杂志副主编、《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委员。贾宝庆教授领衔的项目“以微创手术为基础的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被评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批百项优势培育对象。
  医疗特色
  科室在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等病的诊治、研究、护理等方面在国内、军内具有较大的优势和特色。
  1.胃肠道肿瘤的诊治规范化:严格按照恶性肿瘤诊疗规范和指南进行诊治;一体化及个体化:针对患者病情,选择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微创化:应用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技术进行胃肠道肿瘤的根治性手术。肿瘤外一科在国内肿瘤领域率先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目前可开展的微创手术包括:完全腹腔镜下和腹腔镜辅助下的直肠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左、右半结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全结肠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近、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直肠肿瘤经肛门内镜下显微手术;机器人下的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与消化科联合进行双镜联合下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和经自然孔道的外科手术(NOTES)等。同时,肿瘤外一科将微创理念推广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模式中,如疑难病例腹腔镜诊断及肿物活检术、消化道肿瘤新辅助治疗前分期诊断、腹腔热灌注化疗等,最大限度减少治疗带来的痛苦,关注和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2.乳腺肿瘤的诊治:同样遵循肿瘤的规范化、一体化、个体化及微创化治疗原则。主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 A、联合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是乳腺检查的黄金搭档,可以检出大约84-94%的乳腺癌。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加作乳腺MRI,才能检出。B、术前定位。术前准确定位对于早期临床不能触及的乳腺癌相当重要,肿瘤外一科开展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超声定位、术前超声引导下导丝穿刺定位;术中也可以使用超声重新定位;2、术前钼靶定位、钼靶引导下导丝穿刺定位。
  3、术前MRI定位和术前MRI引导下穿刺定位:治疗方面:1、保乳治疗、保留乳房;2、术中放疗;3、新辅助化疗。
  4、乳腺I期再造。肿瘤外一科依据国际上相关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更新观念、方法和技术的治疗手段,给予每位患者提供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案。同时会提供一流的专业化、人性化医疗服务,保障乳腺癌治疗的总体疗效。通过一体化的治疗,为乳腺患者带来福音,使女性患者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科室十分重视医学科研工作。在科室发展之初,秉承“科研指导临床,临床推进科研”的理念,注重科研、临床相结合的原则。历年来在国外著名专业杂志、SCI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论著多篇,其中一篇论文发表在Cancer Cell上单篇影响因子达到28。《肿瘤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2012年3月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RACK1调控细胞凋亡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0万资助。获国家863、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等课题,科研经费达600多万。肿瘤外一科正在以快速、稳健的脚步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展开

科室医生

(共4位)
查看更多>>
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包括消化道肿瘤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和开放手术,内镜腔镜联合手术和经肛门内镜下显微手术等以微创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外科治疗,以及结合了术中放疗、术前及术后放疗,介入放射、介入超声、化疗和生物治疗等一体化、个性化综合治疗。
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外科手术及乳腺术后成形、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及辅助治疗;胃肠道肿瘤的诊治及外科手术,术后化疗及生物治疗。
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包括腹腔镜微创、无切口直肠前切除、超低位保肛术等);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包括全盆腔器官切除术);以及家族性息肉病全结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直肠阴道瘘、直肠脱垂和肛门疾病等的诊治。
腹部常见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及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保乳手术及综合治疗。

医院动态 更多>

关于互联网网络IP变更的通知

由于医院IP地址更改,9月4日12点30分修改官方网站IP地址。届时医院官方网站及邮件系统将更新为新的IP地址。DNS服务器刷新速度较慢,可能会有部分用户暂时不能访问官方网站。由此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信息资源科2014年9月2日

《老年心脏病杂志》年度最新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达到1.056

根据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近日发布的2013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管,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的《老年心脏病杂志》(JournalofGeriatricCardiology)影响因子为1.056,在国际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的49种期刊中排名第40位,在国际心血管医学研究领域的125种期刊中排名第102位。《老年心脏病杂志》创刊于2004年;2005年11月,被美国ChemicalAbstract收录;2006年8月,被荷兰EMbase收录;2007年6月,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8月,期刊通过了美国生物医学信息中心数据库PubMedCentral(PMC)的内容审核;同年11月,被SCI收录。《老年心脏病杂志》自创刊以来,在总医院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原所长、已故院士王士雯教授及现任主编陈韵岱教授的带领下,通过组建高水平国际编委和编辑团队、严把审稿质量关、积极搭建国际化网络投审稿平台、推进国际化在线公开获取出版模式、全心全意为作者与读者服务等措施,努力探索和实践创办中国老年心血管医学领域一流国际学术期刊的道路。近年来,《老年心脏病杂志》发表的论文学术水平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院领导的关怀指导下,《老年心脏病学杂志》编辑部将进一步推进期刊学术质量提升,以期在近两年内使本刊进入国际老年医学研究领域期刊Q2区(影响因子排名前25%~50%)、国际心血管医学研究领域期刊Q3区(影响因子排名前50%~75%)。期刊官方网址:www.jgc301.com

海南分院骨科治愈一例巨大复发骨肿瘤

近日,海南分院骨科成功保肢切除一例复发巨大下肢近端恶性肿瘤。患者今年年过七旬,左大腿在33年前接受过肿物切除手术,复发后于今年6月来海南分院骨科住院治疗。据了解,患者早在1981年就发现左大腿有一肿物,只是逐渐增大,并没有明显疼痛,当时他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医院给予切开活检及肿物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显示为软骨肉瘤。在那以后,原来的手术部位肿物缓缓地不断增大,直至今年4月增大至成年人两个拳头大小,严重影响了正常行走,在省人民医院行穿刺活检术后,病理示普通型软骨肉瘤Ⅰ级。鉴于病情复杂,省医院建议患者转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检查发现患者左大腿近端见约15×10×20cm巨大肿物,肿物向股动、静脉及神经走行路径突起,严重压迫上述重要解剖结构。同时肿物皮肤表面可见三处大小约20cm、8cm、5cm长切口瘢痕,瘢痕也经过上述重要解剖结构。全科多次查房讨论,陶笙、李静东、许猛等专家一致认为患者属于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肿瘤术后瘢痕重,肿瘤与左下肢重要动脉及神经粘连严重,病情复杂。以上结构一旦受损,轻则导致肢体功能障碍,重则导致肢体坏死被迫截肢、甚至因动脉大出血导致生命危险,保肢切除手术风险极大,患肢切除手术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并减少复发概率。鉴于患者年龄高、预期寿命较短、复发影响相对较小,及保肢手术生活质量更高等综合衡量下,经过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和支持下,专家们成功将肿瘤切除并细致指导了术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手术在高龄、恶性肿瘤、切口易愈合不良部位等不利条件下,术后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平安出院。患者及家属对于分院骨科的技术水平及医德医风给予了充分肯定,多次致谢。这一例骨肿瘤治疗也体现了分院骨科的整体救治水平。

分院运用新技术治疗白内障

7月1日,海南分院眼科黄厚斌主任首次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技术,成功完成了一例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据悉,患者右眼视物不清近2个月,辗转海南多家医院治疗无果。入住分院后,黄主任为其诊断为右眼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黄斑裂孔,并双眼老年性白内障、黄斑变性,继发黄斑裂孔,属于罕见病例。黄厚斌主任不仅成功复位了脱离的视网膜,且保留了晶状体后囊膜,为二期植入人工晶体、避免患者术后的无晶体状态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四临床部组派专家医疗队驰援昆山工厂爆炸伤病员应急救援工作

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70余人死亡180余人受伤。爆炸发生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伤病员的应急救援工作,及时下达组派专家医疗队迅速增援应急救援工作的任务。任务下达后,上级单位连夜研究确定医疗队抽组方案,并及时将抽组任务下达解放军总医院,最终确定由柴家科所长任医疗队队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呼吸科文仲光主任、肾内科李冀军主任、烧伤整形科李利根主任医师、王淑君护士长、李东杰主治医师共同组成的医疗队,迅速奔赴救援一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应急救援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叮嘱医疗队务必完成使命任务。临床部领导为医疗队送行,医疗队临行前,柴家科主任代表医疗队向各级首长表示,医疗队将不负首长与人民的重托,充分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革命主义精神以及救死扶伤、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积极与当地医务人员配合,共同努力,全力做好伤病员的救治工作。

多科室齐心协力完成疑难重症患者救治

7月21日,肝胆外科名誉主任董家鸿、科主任卢实春两位专家,为一位身患肝脏巨大肿瘤、肝腺瘤出血、肝母细胞瘤、重症贫血患者实施开腹探查,肝脏巨大肿瘤切除,左三叶切除术。麻醉手术中心发挥协作精神,配合两位专家成功完成了该疑难重症患者的救治。据了解,患者年龄仅15岁,体重36KG,肿瘤体积30×30×18CM,曾就医香港玛丽医院及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均未果,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我院。手术历时13个多小时,成功切除肿瘤。术中出血达到10000多毫升,手术使用缝针177个,纱布150块,纱垫20块。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王明军、张雪卫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洗手护士霍连苹准备充分,密切有序配合。巡回护士李媛以优质的护理保障了患儿围手术期。手术虽然时间很长,但患儿术后皮肤并无压红。此次手术的顺利实施,得益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的通力协作,也充分展现了麻醉手术中心为保障医疗而构建的高水准,高标准协作平台。

海南分院输血科成功实施首次毒蛇咬伤血浆置换术

7月3日,海南分院输血科首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行血浆置换术救治毒蛇咬伤患者,并获得成功。患者因“蛇咬伤致右足疼痛3天”紧急收入我院急诊科,入院后凝血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各项指标均已超过最大检出限,经输血科血浆置换后,患者自觉疼痛感逐渐减弱,各项凝血指标明显改善,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为临床实施救治赢得了时间。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

我院放疗科举办首届精确放疗新技术进展培训班

7月26日至28日,由我院放疗科举办的首届精确放疗新技术进展、首届螺旋断层放疗临床应用暨第二届放疗技术新进展及设备质控体系规范化培训班,在我院国际会议中心第11会议室成功举办。北京医师协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原主任委员、北大医院原放疗科主任申文江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放疗科主任Stevelee教授与我院内科临床部钟光林主任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名放疗界同行参加了学习培训。放疗科曲宝林副主任主持活动。内科临床部钟光林主任发表讲话。他首先代表院首长对此次学习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钟主任对近年来我院放疗科的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此次首届精确放疗新技术进展培训班等三个培训班整合国内外知名放疗肿瘤专家就肿瘤精确放疗的多个热点集中进行技术交流,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表示赞扬。首届精确放疗新技术进展是指包括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及立体定向放疗等精确放疗技术的治疗,目前已相继应用于临床,并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显着地降低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而螺旋断层放疗是当前最热门的精确放疗技术之一,它融合了加速器和螺旋CT技术,将调强、图像引导和自适应放疗兼容为一体。第二届放疗技术新进展及设备质控体系规范化培训班,是围绕各类设备的质控、治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品质控制、来料检验、设备验收测试等分专题深入解读。学习班针对放疗物理师、剂量师等培训放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放射肿瘤物理师、医师,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系统培训、规范操作和技能提高的交流平台。此次学习培训,全面系统地安排了精确放射治疗、螺旋断层放疗的放射生物、临床治疗结果、放射物理、设备质控、治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品质控制、来料检验、设备验收测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分专题。37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受邀采取专题授课、问题解答、现场观摩和实际操作等形式就精确的放疗技术、螺旋断层放疗技术的特征和临床应用规范,进行深入解析解读并引导讨论,从而使参会人员更好的了解各类放疗技术的特点以及物理质控,消除各自认识上的偏见,正确掌握适应证和临床应用规范,推动我国放疗技术及质量控制的健康发展和临床应用规范化进程,为进一步提高放疗效果、降低放射毒副作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咽炎憋得慌喘不上气怎么办

咽炎憋得慌喘不上气可通过药物治疗、雾化吸入、调整饮食、保持空气湿润、避免刺激物等方式缓解。咽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过度用嗓等原因引起。1、药物治疗:咽炎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部疼痛、咳嗽等症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每次200mg,每日5次、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次500mg,每日3次、抗过敏药物如氯...
侯大为
侯大为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咽炎效果好吗

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咽炎的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咽炎症状。咽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刺激、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咽部疼痛、干燥、异物感等症状。阿莫西林胶囊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剂量一般为成人每次500mg,每日三次,儿童剂量需根据体重调整。治疗期间需注...
周小凤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老年人耳鸣应该怎么治疗好

老年人耳鸣可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听力辅助设备、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耳鸣通常由听力退化、血管疾病、耳部感染、药物副作用、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1、药物治疗:耳鸣可能与血管疾病、耳部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噪音、听力下降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银杏叶提取物如金纳多片,每日2次,每次1片、甲钴胺如弥可保片,每日3次,每次1片、氟桂利嗪如西比灵胶...
何海贤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得了口腔癌有什么症状

口腔癌的症状可能由局部病变、肿瘤生长、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口腔溃疡、肿块、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口腔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制定。1、口腔溃疡:口腔癌患者常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溃疡边缘不规则,表面可能伴有坏死组织。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通过活检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2、口腔肿块:口腔内或颈部...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治疗耳鸣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耳鸣可通过药物治疗、声音疗法、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手术等方式治疗。耳鸣通常由听力损失、耳部感染、药物副作用、血管疾病、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1、药物治疗:耳鸣可能与耳部感染、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银杏叶提取物片40mg/次,每日3次、甲钴胺片500μg/次,每日3次、氟桂利嗪胶囊5mg/次,每晚1次。药物治疗...
何海贤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罗红霉素胶囊和咽炎片可以治疗干咳吗

罗红霉素胶囊和咽炎片可用于治疗干咳,具体效果需根据病因判断。干咳可能由感染、过敏、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罗红霉素胶囊适用于细菌感染,咽炎片则缓解咽部炎症。1、感染性干咳:细菌感染引起的干咳常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罗红霉素胶囊每粒150mg,每日2次可抑制细菌繁殖,缓解感染症状。咽炎片每次3片,每日3次有助于减轻咽部炎症,缓解干咳。2、过敏因素:过敏性干咳多由花...
侯大为
侯大为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尿黄尿臭吃什么药最好最有效

尿黄尿臭多数情况下无需用药,需先明确病因再针对性处理。尿液颜色和气味异常可能与饮水不足、饮食因素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尿液异常: 饮水过少会使尿液浓缩,颜色加深并伴有氨味。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观察2-3天。摄入芦笋、大蒜等含硫食物也可能引起暂时性气味变化,调整饮食后即可缓解。长时间憋尿会使尿素分解产生异味,需养成及时排尿习惯。 二、病理性因素需就医确诊: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黄伴腐臭味,常见于膀胱炎或尿道炎。此类情况需进行尿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喹诺酮类、头孢类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肝胆疾病导致的胆红素尿会呈现深黄色,伴随皮肤黄染,需检查肝功能并服用护肝药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有烂苹果味,需紧急监测血糖和酮体。 日常需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适当增加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尿液异常,或伴随发热、腰痛、尿频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内科就诊。不建议自行服用消炎药或利尿剂,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电解质紊乱。
徐涛
徐涛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