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仁县人民医院

内科简介

安仁县人民医院内科是医院重点科室,收治大内科之心脑血管、呼吸、消化、肾脏病、血液内科、内分泌科等病人,现有医护人员20余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均到长沙、广州等地医科大学进修深造回来。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有着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床边心电图机、纤维支气管镜、血液透析机等。
  内科特色专科:心血管科: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心衰、心律失常有丰富的经验,在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术及心梗的综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规范化治疗上尤具特色。肾脏病专科:治疗各种原因所致之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了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技术,尤其在血透治疗急性肾衰、各种重度中毒有特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脑血管病专科:对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诊治均有独特之处,开展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等专科治疗技术。消化专科:诊治食道、胃、肠、肝、胰腺等疾病,在消化道出血、胃食管返流病、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腹水有独特的疗效,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治疗消化道出血,食道静脉套扎术等,在湘南一带独具一帜。呼吸专科: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的诊治有独特疗效,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血液专科:对各类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白血病、各种紫癜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

展开

科室医生

(共3位)
查看更多>>
消化内科、肿瘤综合治疗及老年医学。
内科疑难病、危重病的诊断。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阴唇有点黑怎么回事,怎么办

阴唇颜色变黑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摩擦刺激、炎症反应、色素沉着等原因有关。阴唇颜色变化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
钱瑾
钱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右侧卵巢囊肿严重吗

右侧卵巢囊肿多数属于生理性囊肿,通常不严重,可能由黄体囊肿、卵泡囊肿、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肿瘤性病变引起。1、黄体囊肿:排卵后黄体未及时消退可能形成囊肿,直径多小于5厘米,常伴随月经周期变化自行消失。若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黄体破裂,可通过超声监测随访。2、卵泡囊肿:未破裂卵泡持续增大形成,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多数3个月内自然吸收。偶发下腹坠胀感,一般无需特...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必须手术吗

多数卵巢囊肿无需手术,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囊肿性质、大小及症状综合评估。主要干预措施包括定期观察、药物治疗、超声引导穿刺、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1、定期观察: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通常直径小于5厘米,无不适症状时可每3-6个月复查超声。月经周期中可能自行消退,观察期间需监测囊肿变化,若持续存在或增大需进一步评估。2、药物治疗:功能性囊肿可选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影响怀孕么

多数卵巢囊肿不影响怀孕,但部分类型可能降低受孕几率或增加妊娠风险。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囊肿类型生理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等、囊肿大小直径>5厘米需警惕以及是否伴随输卵管粘连或排卵障碍。1、生理性囊肿: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属于生理性变化,通常2-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退。这类囊肿不会干扰卵泡发育或输卵管功能,对怀孕无显著影响。超声监测显示囊肿壁薄...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不治疗会怎样

卵巢囊肿不治疗可能导致囊肿增大、破裂或扭转,引发腹痛、感染甚至不孕。多数生理性囊肿可自行消退,但病理性囊肿需警惕恶变风险。1、囊肿增大:持续存在的卵巢囊肿可能逐渐增大,压迫周围器官如膀胱或直肠,导致尿频、便秘等症状。功能性囊肿如黄体囊肿通常在月经周期后缩小,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囊腺瘤可能持续增长。2、急性并发症:囊肿蒂扭转或破裂属于妇科急症。扭转时血液供应中...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卵巢囊肿有哪些并发症

卵巢囊肿可能引发扭转破裂、感染、不孕、压迫症状和恶变五种主要并发症。1、扭转破裂:体积较大的囊肿易发生蒂部扭转,导致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急腹症表现。囊肿破裂时囊液流入腹腔可能引发化学性腹膜炎,需紧急手术处理。超声检查可见盆腔游离液体,血液检查显示炎症指标升高。2、继发感染:囊肿继发感染时出现持续发热、下腹压痛等盆腔炎症状。感染可能来源于邻近器官炎症扩散或血行...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小孩频繁发烧是怎么回事

小孩频繁发烧可能由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环境控制、定期体检等方式干预。 1、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对病原体防御能力较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可能导致反复低热,通常表现为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无其他明显症状。建议家长保持室内通风,适当补充维生素D滴剂或乳铁蛋白粉剂帮助免疫发育,避免过度包裹衣物。 2、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可能伴随鼻塞、咳嗽等症状。此类发热通常持续3-5天,体温可达38.5-39.5℃。可遵医嘱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3、细菌感染 中耳炎或链球菌性咽炎等细菌感染易导致反复高热,体温常超过39℃,可能伴随耳痛、咽部充血。需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认感染类型,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4、过敏反应 食物或环境过敏可能引发低热伴皮疹,体温多在37.3-38℃波动。常见于接触尘螨或食用牛奶鸡蛋后,可配合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必要时进行过敏原筛查。家长需定期清洗床品,避免饲养宠物。 5、慢性炎症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或周期性发热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长期反复发热,可能伴关节肿胀。需进行风湿免疫筛查,治疗可能涉及萘普生缓释片等抗炎药,严重时需使用甲氨蝶呤片调节免疫。 家长应每日监测体温并记录发热规律,发热期间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800-1000毫升,选择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保持室温在24-26℃之间,穿着纯棉透气衣物。若72小时内发热超过3次或持续高热不退,需及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平时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感染性疾病,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葛伟
葛伟 副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