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简介

1985年医院成立神经内科,主任:郑光雄,副主任:那卓林,护士长:杨桂英。1986年主任:那卓林,副主任:张淑琴,护士长:郑雅丽。1993年,主任:张淑琴,副主任:张嘉伟,护士长:董丽华。1998年—2001年,主任:张嘉伟,护士长:王衍郁。1999年—2001年,副主任:杨晓华 2002年—2004年,主任:杨晓华,副主任:兰希发。1993年,神经内科在齐齐哈尔市较早地开展脑出血-颅内血肿碎吸术。1998年,张嘉伟主任进修回来后,开展了动脉造影溶栓术。1999年主任张嘉伟参与95攻关课题——尿激酶静脉溶栓项目。2000年,张嘉伟主持的《不同时段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此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患者增多,人员壮大,2004年,神经内科分为神经内一科和神经内二科。2001年,张嘉伟主编了《简明神经病学》一书。2003年,张嘉伟获得市第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5年,张嘉伟主持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相脑水肿与水孔蛋白4表达关系的研究》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张嘉伟、兰希发主持的《大鼠急性梗死不同时段动脉溶栓治疗后行为学和病理学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科室发展

2004年-2008年期间,主任杨晓华,护士长张丽艳。2005年,任宝奎任副主任。2008,李志茹任护士长。

神经内一科分科后拥有病床位35张,设备有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等设备,先后开展了“自血光量子疗法”、“肉毒素注射治疗肌张力障碍病”等新技术,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脱髓鞘疾病及心理障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科室发展

2004年10月神经内二科成立,主任:兰希发,副主任:王峰,护士长:陈珊珊。 2008年,护士长:罗晔。

2004年分科以后,神经内二科把握神经系统治疗的国内外发展趋向,逐渐形成了以药物治疗为主、康复治疗为辅的特色“卒中单元”。2007年开展了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新技术。“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最佳模式,神经康复治疗室配备了肋木、肩、股四头肌训练椅等康复设备,开展了TP训练、OT训练、ST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配合临床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治疗疗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科研教学

科室开展的科研项目: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

经细胞的研究》由王峰主持。

2、《大鼠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段的动脉溶栓治疗后行为学和病理研究》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颅脑操作基础与临床》一书由王峰担任副主编,王海军、刘佳俊担任编委。

4、《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由王峰担任编委。由张嘉伟担任主编的《神经疾病》和王峰担任编委的《内科学》被定为普通高校教育“十一五”规则教材。

5、张丽艳开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技术,并著有《中西结合老年病诊断》一书。

展开

科室医生

(共8位)
查看更多>>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的诊治。
硬膜下阻滞、腰-硬膜联合阻滞、颈臂丛神经阻滞等。
脑血管疾病、癫痫、颅内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病、面肌痉挛、肌痛、神经机能康复训练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超早期动静脉溶栓及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
脑血管疾病、癫痫、颅内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病、面肌痉挛、肌痛、神经机能康复训练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超早期动静脉溶栓及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
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脱髓鞘病、痴呆、心理障碍等方面治疗。
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对各种常见病、炎症性疾病脱髓鞘病、运动障碍诊断有丰富临床经验。
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脑髓鞘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医院动态 更多>

我院举办庆祝建院60周年羽毛球友谊赛

8月29日下午,我院在工会组织下,成功举办了“庆祝建院60周年羽毛球友谊赛”,比赛分男双、女双、混双形式,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强身健体、增进友谊”的原则,顺利完成了本次友谊赛。马晓瑞、张淑凤获女双第一名,李兴江、王爱国获男双第一名,唐维林、朱莉获混双第一名。

英语学习 其乐无穷 成果显著

8月27日下午,我院首期(暨学院第七期)英语口语培训班学员代表参加了学院第七期英语口语培训班结业汇报会,大家手捧鲜红的结业证书,载誉而归。汇报会由学院外语部副教授赵松老师主持,丛明宇副院长、人事处孙迎春处长、外语部程前光主任、张春娣副主任,我院孙茂林副院长,以及外籍教师Sandeep、Emma、Christine作为嘉宾出席汇报会。我院学员孟明代表一附院首期口语班全体学员发表感想,真挚的道出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孙双滨结合4分钟的MV,将英语口语学习经历和种种美好的回忆向与会教师娓娓道来,为大家展现了一幅幅温馨的画面;史慧萍老师为大家讲解了CT诊断肝细胞癌的英语教学,博得阵阵掌声。我院口语班六名学员还结合医院临床实际工作,自导自演了英文情景剧《在齐医一附属看病》,演示了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将英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成为整场汇报会的亮点。本期培训班是我院的首期英语口语班,学员学习成果显著,全院学习氛围浓厚,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会有更多的职工有机会参加学习。丛明宇副院长在汇报会上的讲话中,不仅肯定了学员的学习成绩,也表扬了我院为教师英语学习创造的良好条件,并希望各位学员应用所学的外语知识,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发挥作用,为学院和医院多做贡献。 

我院王秀清同志被评为全省模范教师

近日,从学院人事处获悉,我院王秀清同志被评为全省模范教师。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模范教师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精神,经学院基层部门推荐,专家组评审,省教育厅领导小组评审,我院护理部主任王秀清同志被评为全省模范老师。王秀清同志是一名临床教师,又是一名教学管理者。她为人师表,多年来,以执着和勤奋探索在医学教育及教学管理的路上,用真诚和爱心鼓舞医学生进步,把全部心血浇灌在一附院临床医学教育——这片园地上,获此殊荣,实至名归。 

学生科对11级医本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8月23日上午,学生科举行了11级医本入学教育大会,教学院长孙茂林、学生科长范桂红、教务副科长徐清刚、团委副书记王天雷、导员于建丽、苏爱香及257名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团委副书记王天雷主持。主管教学孙院长代表医院全体临床教师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孙院长还就临床课学习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话,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教务科科长徐清刚为同学讲解了临床教学方面的相关事宜,学生科科长范桂红介绍了学生规范化管理制度,团委副书记王天雷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及各项评优标准。入学教育会上,班长王凯带领全体同学进行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专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学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铮铮誓言彰显了学生积极身上的进取精神。此次入学教育完成了对学生的职业情感教育,使同学们了解了学院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今后的奋斗及发展目标,更加热爱医学事业,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天使不折翼 关怀暖心间

为了关爱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在线》和《环球时报》联合发起了“天使不折翼——关爱医师营养与健康行动”。8月19日,我院组织了天使不折翼——关爱医护人员健康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工会主席马月华主持了启动仪式,党委书记胡凯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呼吸科主任皮秀杰为与会者进行了“关爱医生,健康启航”的专题讲座。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把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定义为隐性饥饿,因为隐性饥饿可引起营养缺乏等相关疾病,其中脆性骨折就是骨质疏松的隐形杀手,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医务人员是患者健康的生命守护神,由于整日忙碌于救死扶伤的一线,睡眠不足,运动及日晒时间短,工作压力大,很少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透支了自身健康,积劳成疾。为了体现工会对医务人员的关怀,我院参加到天使不折翼的活动中,据悉,我院是齐齐哈尔市唯一一家加入此项活动的医院,在省内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医院加入。我院工会精心做出了安排,在两个月内,将完成对全院职工的骨密度测量,让全院职工提高健康的关注度,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促进身心健康。预防胜于治疗,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入到关爱同业的行动中来。关注医生健康即是关注国民健康,关注全人类健康。天使不折翼,骨动全中国。

我院专家为父亲节义诊

6月14日,市场开发部组织泌尿外科、骨外科、心内科、中医科、高压氧等科室专家在父亲节到来之际,进行义诊活动,受到了市民的好评。义诊活动在一重文化宫门前举行,专家们冒着酷暑为市民服务,测量血压、发放科普宣传单、解答咨询,并做相关检查,一上午,共为百余名市民服务。一位老父亲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义诊现场,医务人员扶老人坐下来,为他测量血压并解答咨询。当问起老人的年纪时,老人骄傲地拿出了老年证,说自己已经88岁了,生活在尊老敬老的社会里,自己非常满足。当得知血压正常,老人高兴地说他还要活到100岁。 

我院到富区库勒村开展义诊送温暖活动

为有效缓解农村看病难的问题,2月16日,由民盟富区工作委员会与区政协第六活动组的共同组织义诊送温暖活动,民盟富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区消协秘书长赵勇同志,区政协第六活动组组长、我院党委书记郭金城同志、副院长胡凯同志、院长助理李兴江同志带队的医疗帮扶小分队走进了库勒村,随行的骨科、内科、外科、眼科、中医科、超声科等专家教授一行9人为当地的村民开展义诊活动。此次义诊活动吸引了大量村民前来就医、咨询,现场人流涌动,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和广泛赞誉。通过开展义诊、送药、健康咨询等活动,切实帮助当地村民解决就医困难,为就医提供便捷服务,提高健康意识起到促进作用。据统计,此次义诊共为群众诊病200余人次,免费送药近千余元,赠送科普版《中国消费者杂志》百余册,在有效缓解村民就医困难的同时,了解消费者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市卫生局专家莅我院检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

7月19日,由市卫生局委派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查组一行8人莅临我院进行检查督导。党委书记郭金城、院长助理李兴江及医务科、护理部、药感染科、药研室及药剂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迎检。专家在听取了院长助理李兴江所作的汇报后,分组到临床各科室进行了检查走访。在各组检查过程中,专家们对我院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检查内容给出了忠恳意见和建议。我院自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以来,院领导及全院各临床科室高度重视,做到严格把关,药研室主任多次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学术讲座,取得了良好效果,进一步强化了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理念,较好推动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进程。 

健康问答 更多>

专家科普 更多>

肺磨玻璃灶多大是肺癌

肺磨玻璃灶的大小并不能直接判断是否为肺癌。磨玻璃灶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其大小、形态、密度及动态变化等多种因素需要综合评估。通常,直径小于5毫米的磨玻璃灶多为良性病变,但直径大于10毫米的病灶需警惕恶性可能。磨玻璃灶的良恶性判断需结合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良性磨玻璃灶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密度均匀,且长期无明显变化。恶性磨玻璃灶则可能表现为边界模糊、形态不...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PET-CT能查出肺癌转移吗

PET-CT可以查出肺癌转移。PET-CT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能够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来发现肺癌及其转移灶。PET-CT在肺癌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它能够发现传统影像学检查难以检测的小病灶,尤其是对于淋巴结、骨骼、肝脏和脑部的转移灶有较好的检出率。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PET-CT可以显示肿瘤...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如何确定肺癌是早期还是晚期

肺癌早期与晚期的区分主要依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情况,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医学手段综合判断。1、临床分期标准:肺癌分期采用国际通用的TNM系统,T代表原发肿瘤的直径和浸润范围,N描述区域淋巴结受累程度,M指是否存在远处转移。Ⅰ期(早期)肿瘤直径≤4cm且未侵犯主支气管或脏层胸膜,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Ⅳ期(晚期)则已出现肝、骨、脑等远处转...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做宫颈癌筛查多少钱

宫颈癌筛查的费用通常在100-500元之间,具体价格因检查项目和地区差异有所不同。宫颈癌筛查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两种方式。宫颈细胞学检查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病理分析,能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则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地区将这两项检查组合进行,能显著提高检出率。不同级别医...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抽烟很多就一定会得肺癌吗

抽烟很多不一定会得肺癌,但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约80%的肺癌病例与吸烟有关,长期大量吸烟者患病概率比不吸烟者高15至30倍。1、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烟草烟雾中含有70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入会损伤肺部细胞DNA,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肺癌风险越高。每天吸烟20支以上、烟龄超过20年的人群属于高危群体。但个体差异明显,部...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肺癌骨转移一般生存期多久

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通常为6-12个月,具体时间受肿瘤类型、转移范围及治疗响应影响。1. 影响生存期的关键因素:小细胞肺癌骨转移进展较快,未治疗者中位生存期约3-6个月;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生存期可达8-15个月。多发性骨转移较单发灶预后更差,合并肝脑转移者生存期可能缩短至3个月以内。体能状态评分(PS)≥2分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PS 0-1分者。2. 不同治...
胡兴胜
胡兴胜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生答疑 更多>

尿黄尿臭吃什么药最好最有效

尿黄尿臭多数情况下无需用药,需先明确病因再针对性处理。尿液颜色和气味异常可能与饮水不足、饮食因素或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尿液异常: 饮水过少会使尿液浓缩,颜色加深并伴有氨味。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观察2-3天。摄入芦笋、大蒜等含硫食物也可能引起暂时性气味变化,调整饮食后即可缓解。长时间憋尿会使尿素分解产生异味,需养成及时排尿习惯。 二、病理性因素需就医确诊: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出现尿黄伴腐臭味,常见于膀胱炎或尿道炎。此类情况需进行尿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喹诺酮类、头孢类或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肝胆疾病导致的胆红素尿会呈现深黄色,伴随皮肤黄染,需检查肝功能并服用护肝药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有烂苹果味,需紧急监测血糖和酮体。 日常需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适当增加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尿液异常,或伴随发热、腰痛、尿频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内科就诊。不建议自行服用消炎药或利尿剂,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电解质紊乱。
徐涛
徐涛 主任医师

按疾病找医院 更多>

男科 妇科 不孕不育 皮肤科 白癜风 牛皮癣 癫痫病 精神科 脑瘫 性病 儿科 肿瘤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耳鼻喉科 肾病 甲状腺 中医 康复

周边医院 / 专科医院